大摩:內地GDP下半年料放緩至4.5%
【明報專訊】內地第二季GDP按年增長5.2%,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名義GDP升幅由首季的4.6%放緩至3.9%,為疫情即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低(見圖)。瑞銀、摩根士丹利等機構雖上調全年增長預測(見表),惟隨着美國加徵關稅、出口前置效應消退、政策刺激效果遞減,以及通縮壓力持續,下半年經濟增速料將放緩。
內地第二季實質與名義GDP差距擴大。大摩認為實質GDP之所以維持強勁,受惠於提前生產並對美出貨、而且上半年地方專項債用逾六成,支持基建和「以舊換新」政策。但受關稅衝擊、政策仍偏向供給端等因素影響,通縮加劇,令名義GDP僅增3.9%。
大摩估計,下半年內地GDP增速將放緩至低於4.5%。儘管中央或重啟產能整合的行動,但執行進度可能緩慢,因為內地產能過剩問題較2015至2018年更為普遍,加上財政空間有限,難以推動大規模需求刺激。該行預計,政府或將於今年9至10月間推出規模介乎50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一輪刺激方案,但具體時機仍需視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及未來兩三個月數據變化而定。
瑞銀:全年CPI或跌0.2%
出口方面,瑞銀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表示,下半年出口或轉弱,主要受「搶出口」效應消退及關稅壓力影響,中國對美出口按年跌幅或大於第二季的24%。儘管如此,基於上半年出口穩健,瑞銀將全年出口增速預測上調至1%,預計淨出口對經濟增長帶來溫和貢獻,增加0.6個百分點。
張寧預計,下半年房地產續弱將拖累建築與消費者信心,加上「以舊換新」受高基數效應影響及出口走弱,消費增長或略放緩。瑞銀預計第三季GDP按年增速放緩至4.7%,第四季低於4%,而CPI全年或下跌0.2%。同時,人民幣短期可能走強,但受經濟放緩與關稅不確定拖累,兌美元匯率年底或貶至7.1至7.2。
另一方面,巴克萊上調了全年預測,但預期經濟動能將由第二季的按季增長4.1%(經季節調整年化率),放緩至第三季的1.5%,然後隨著政策刺激逐步發揮作用,於第四季回升至2.5%。該行認為,內需有所回落但消費仍具韌性,料將受惠於7月及10月發放的1380億元「以舊換新」補貼。此外,預期人大常委會將於9或10月宣布約1萬億元新的刺激措施;貨幣政策方面,繼第二季降息降準後,料下半年再降息10個基點及降準50個基點。
明報
17 July 2025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50717/1752687305612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