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4月進口挫7.9% 復甦動力弱
經濟師認為,4月進口急跌,除了因為原材料價格下滑,亦與內地經濟反彈速度未如預期般快有關,由於進口表現與製造業的生產需求息息相關,或預示未來數月出口將承壓。
出口升8.5% 按月急放緩
4月份,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長8.5%,按月下跌6.4%;進口按年跌7.9%,按月挫9.7%;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按年擴大82.3%。統計今年首4個月,進出口總值1.94萬億美元,按年跌1.9%。其中,出口1.12萬億美元,增長2.5%;進口8227.6億美元,減少7.3%;貿易順差2941.9億美元,按年多45%。
以人民幣計價,4月進出口3.43萬億元人民幣,升8.9%。出口2.0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6.8%;進口1.41萬億元人民幣,下降0.8%;貿易順差6184.4億元人民幣,大增96.5%。首4個月,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升5.8%。其中,出口7.6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0.6%;進口5.65萬億元人民幣,微升0.02%;貿易順差2.0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多56.7%。
輸往俄國金額飆1.5倍新高
多項重點商品的進口量在4月呈下跌。當中,銅進口量按年減少12.5%,大豆降10%,集成電路挫15.4%;原油跌1.45%至4241萬噸,是1月以來最低水平。
出口方面,首4月,中國對東盟出口金額按年增長15%至1851.82億美元,是最大出口市場;對歐盟出口金額達1707.04億美元,按年下跌4.3%;輸往美國金額按年減14.3%至1582.5億美元。另外,4月份,中國對俄羅斯出口金額按年增加1.53倍,達到96億美元,屬紀錄高位;累計1至4月則按年升67.2%至336.86億美元。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由於去年同期正值上海封城,比較基數已低,故此今年4月中國出口增長8.5%不視為強勁。他又說,近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枯榮線下,環球需求皆疲弱,內地亦不例外,預計5月及第二季出口增速將放慢。
對於4月進口金額倒退,吳卓殷認為,部分原因與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價格按年下跌有關,若撇除價格因素,則顯示內地經濟反彈速度未及預期快,國內投資及消費需求沒有強勁復甦,例如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仍遲緩,汽車等重點商品的銷售較弱。
預示製造業有隱憂需施援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4月份中國進口數據失色,事關不少進口貨物是用於製造出口產品,因此進口下滑暗示往後數月出口進一步受到影響。她估計,全球經濟放緩恐令內地製造業呈弱勢,相信政府將推出財政措施支持製造業,並可能扶持本地生產的電動車,以及加快建造基建設施。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進口放緩幅度超預期,反映內地經濟處於恢復狀態,雖然部分行業企業去庫存屆尾聲,惟補充庫存意願仍然不足;進口放緩也與價格因素有關,因4月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降低了原材料等商品進口整體成本。
信報
10 May 202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