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3的文章

金管局貼現窗投放38億 逾兩年高

  金管局貼現窗投放38億 逾兩年高 【明報專訊】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跌至約400億元水平,收緊港元銀行間流動性,金管局數據顯示,周一(29日)銀行體系向金管局貼現窗拆借37.65億元,為2021年1月初以來最高,撇除年結和季結因素,則為2020年3月以來最高,當時銀行體系總結餘亦僅有540億元。周一貼現窗利率較同日隔夜拆息高1.22厘,有銀行仍向金管局拆借,分析指近日有大型銀行亦拆入資金,有銀行或用盡了貸款額度,未能在市場拆借而要向金管局拆入資金。 現息率5.5厘 遠較隔夜息高 金管局傍晚公布,昨日(30日)並沒有拆借紀錄。昨日隔夜港元拆息跌2.27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至4.207厘,1個月拆息則升5.08點子至4.504厘。截至晚上8時半,港匯跌39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報7.832。 貼現窗為金管局為銀行提供短期流動資金的工具,銀行日終結算時若發現流動資金不足,可於傍晚以外匯基金票據或債券抵押,向金管局拆入隔夜港元流動資金進行銀行同業結算。貼現率以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限加0.5厘,或隔夜與1個月港元拆息5日移動平均數之平均值計算,以較高者為準,現為5.5厘,絕大多數情况下高於隔夜拆息利息。加上銀行擔心一旦動用會被金管局查問是否流動性不足,因此甚少動用貼現窗,年初至今僅拆借7次。 分析料一次性事件 未見異常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目前銀行體系總結餘下跌、美國6月有再加息的可能,加上半年結需求臨近和中資股派息,令銀行流動性緊張,有大型銀行也在市場拆入資金。他認為周一拆借金額不大,或有個別小銀行用盡其拆借額度,或銀行評級本身較低,不能用市場息率拆入資金,因而向金管局拆借。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滙策略師張建泰認為,周一在貼現窗拆借,或與當日美國假期市場清淡有關,對貼現窗需求急升或是一次性,不見整體流動性有異常。 明報 31 May 2023

離岸人幣跌破7.1 半年新低 內地復甦動力減 短期恐試7.15

  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加上美元仍然呈強,人民幣弱勢持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昨日跌破7.1水平,低見7.1095,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在岸人民幣(CNY)一度跌近7.1。綜合分析指出,市場對內地經濟存悲觀情緒,觀望即將發布的經濟數據,人民幣短期料續弱,6月或下試7.15水平。 官方昨日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報7.0818,較上日下調243點子,創近半年新低。 美元仍然偏強,美滙指數昨一度抽高至104.534水平,為超過兩個月高位。CNY中段曾經跌向7.1,低見7.0995,亞洲交易時段收報7.0901,較上日下午4時30分報7.0787,挫114點子或0.16%;CNH一度插穿7.1,低見7.1095。截至香港時間今晨1時20分,離岸價報7.0915,在岸價報7.0788。 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滙策略師張建泰指人民幣貶值情緒持續,而內地今公布5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可能加劇對經濟復甦的憂慮;加上未見人行出手遏制人民幣貶值,拖累CNH昨跌破7.1水平。 他補充,市場似乎解讀內地正在默許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出口以支持增長。除非經濟數據大幅反彈、人行提前出手支持滙價,或內地推出強力刺激政策,否則人民幣表現續弱,6月底前恐下試7.15。 張建泰說,若貶值過快,人行會作出干預,當中以下調外滙存款準備金率機會較大,因現時人民幣貶值是由於美元流動性緊張及美元利率高企所致。 雖然人民幣持續向弱方發展,但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認為,美元今年稍後時間勢回軟,加上該行看好中國經濟復甦會更全面,估計人民幣年底可回升至6.8水平。 管濤:理性看待滙率波動 她解釋,聯儲局很大機會在6月加息後按兵不動,但歐洲通脹壓力未除,歐央行和英央行年內將會再加息,屆時歐羅和英鎊變得強勢,美元吸引力被分薄而轉弱,人民幣兌美元有望由現水平反彈。 《人民日報》海外版援引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的文章提到,應開展持續的市場宣傳教育,普及國際金融常識,客觀、理性看待跨境資本流動和人民幣滙率波動,為擴大金融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營造良好環境。管濤稱,接下來應着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信報 31 May 2023

惠譽:內地二手樓降溫 購房信心弱

  惠譽:內地二手樓降溫 購房信心弱 【明報專訊】中國樓市一手銷售4至5月持續冷卻,二手樓市亦有降溫趨勢,再次引發市場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指出,中國二手住房市場自4月以來持續降溫,待售房源數量減少、報價下調且成交量萎縮,繼2023年第一季度的強勁反彈後,此輪二手住房市場增長放緩表明,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和疲弱的就業狀况導致購房者信心薄弱。 料短期難重振旗鼓 惠譽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二手住房市場成交量和掛牌價反彈,是由於此前出行受限和大規模感染期間積累的需求得到釋放,且中國取消防疫管控並重啟經濟後,市場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然而,4月二手住房市場復蘇勢頭減弱,且短期內可能無法重振旗鼓,因為累積的需求已消化,且實際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打擊了購房者信心。 惠譽指出,4月平均掛牌價下調,可能是因為購房者選擇觀望等待,而改善型購房者為加速交易進程降價出售現有住房。掛牌房源數量亦有所減少,表明許多業主在當前價格承壓情况下推遲出售住房,這或將繼續拖累成交量。惠譽的研究表明,由於供應過剩和人口外流,低線城市的房市復蘇或將慢於高線城市。同時,大戶型的價格更加堅挺,這表明改善型住房需求強勁,能夠滿足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房企將從該趨勢中受益。 二手住房市場情緒通常被視為整體房地產行業的晴雨表,並且二手住房在房屋交易總量中佔比較高,對新房價格影響很大。 明報 31 May 2023

字節跳動租中環IFC作辦公室 租期3年

  字節跳動租中環IFC作辦公室 租期3年 【明報專訊】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落戶中環。字節跳動接受內媒查詢時證實,租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一期37樓作香港辦公室,租期3年。作為內地短視頻巨頭,字節跳動早於去年6月便傳出為赴港IPO鋪路,先將字節跳動(香港)改名抖音集團(香港),上周一(22日)創辦人張一鳴更在香港成立個人投資基金Cool River Venture,主要投資與科技相關行業。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字節跳動將於今年承租瑞士盛寶原租用的IFC一期寫字樓1.6萬平方呎,字節跳動之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查詢時證實消息屬實。 事實上字節跳動早於2020年6月中,便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租用約3000平方呎的單位,同樣簽下為期3年的租約。據了解,是次租用IFC寫字樓,是為了整合業務及擴充。至於在時代廣場的單位,未知會否保留。 另外,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基金Cool River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由張一鳴擔任董事,唯一股東為Galaxy LLC,持股比例為100%,由上周一生效。而張一鳴早於2021年5月便卸任字節跳動CEO一職,由聯合創始人梁汝波接任。張一鳴當時曾表示對虛擬現實、生命科學和科學計算等新興領域感興趣。 明報 31 May 2023

隔夜拆息急跌百點子 兩個月來最多

  隔夜拆息急跌百點子 兩個月來最多 【明報專訊】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上月跌穿500億元,港元流動性縮減令港元拆息更為波動,其中最為波動的隔夜拆息,昨日下跌103.19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至3.043厘,為兩個月以來最大跌幅,並自上周五的近16年高位累跌逾1.9厘。 其他時間拆息昨亦全線下跌,市場人士指出銀行體系總結餘低企,隔夜拆息較易因一次性需求抽上,下月有半年結、國企派發股息等季節性因素,預期各期拆息會保持反覆向上的趨勢。 港匯跌至7.838後反彈 與H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昨日下跌25.77點子,至4.3792厘,較周一的5個月高位跌38點子,與美元息差拉闊0.26厘至0.749厘,港匯昨日上午曾跌至約7.838,不過中午開始反彈,截至晚上8時報7.831,較周二上升65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 一周和兩周港元拆息昨跌約48和39點子,中長線拆息方面,與銀行資金成本相關的3個月拆息下跌12.16點子至4.611厘,6個月和12個月拆息則跌約6和5點子。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表示,昨日隔夜拆息急跌或沒有特別原因,銀行體系總結餘減少令拆息相當波動,若有早前銀行有一次性需求令拆息抽升,翌日需求獲滿足後拆息便會回落。其他時期拆息一併回落,或反映早前市場對資金需求反應過度。 李若凡續表示,6月將有季節性因素增加港元需求,拆息回落後料會企穩或再轉折向上,預期及後1個月和3個月拆息,或會挑戰去年12月時的5厘水平。 此外,市傳恒生(0011)上調部分按揭的現金回贈0.2個百分點至最多2.8%,為2007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針對貸款額800萬元以上並選用按揭保險的客戶,惟回贈不會計算借取按保貸款部分,即只計算六成按揭的貸款金額。 銀行按揭加現金回贈空間不大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近期港元拆息上揚,收窄與美息息差,令大型銀行有較大優勢增加按揭優惠,不過現時1個月拆息明顯高於市場銀行實際按息3.5厘,因此按息未有下調空間,按揭利潤甚微,而銀行進一步上調現金回贈的空間也不大。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則指,拆息高企令銀行資金成本仍面對一定壓力,相信是次上調現金回贈只屬短暫性推廣策略,回贈水平或已見頂,銀行將會繼續透過多元化產品及策略搶佔市場。 明報 25 May 2023

人幣曾創今年低 港股守萬九 finance/odn-20230525-0525_00202_002/

 人幣曾創今年低 港股守萬九 離岸人民幣曾觸及7.0818兌每美元的今年新低,內地資產價格受壓,拖累港股跌幅持續擴大,恒生指數昨日險些失守19,000點大關,以接近全日低位的19,115點收市,挫315點或1.62%。港股通再錄淨賣出近35億元,港股總成交額980億元,主板沽空金額升至約183億元,沽空比率18.71%。 金沙美高梅齊冧半成 市場對內地經濟復甦信心不足,消費股捱沽,海底撈(06862)跌5.59%。摩根士丹利呼籲投資者將濠賭股與其他消費股分開來看,資金照沽,正構思於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二期上蓋興建酒店的金沙中國(01928)跌5.35%,何超瓊任聯席董事長的美高梅中國(02282)跌5.28%。 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亦見於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連跌10日,周三再跌3.9%至1,295點,為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期內累插兩成。航運股捱沽,東方海外國際(00316)跌4.97%。 25 May 2023 東方日報 中資科網股繼續拖低大市,京東集團(09618)雲服務減價,股價挫2.24%;阿里巴巴(09988)和騰訊控股(00700)分別挫2.34%及0.95%。阿里健康(00241)上一財政年度轉賺,照挫4.49%。 如是者,更側重中資股的國企指數和科技指數跌幅較大,國指跌125點或1.9%,收報6,478點;科指跌76點或1.98%,收報3,775點。內地基金經理坦言,人民幣兌每美元「破7」是悲觀情緒蔓延的原因之一。 易點雲宏信認購不足 新股市場氣氛亦利淡,易點雲(02416)及宏信建設(09930)香港發售部分俱認購不足,定價分別為10.19元及4.52元,前者接近招股價範圍下限,後者下限定價。 滙控研縮減12國業務 另外,中國平安(02318)之前批評滙豐控股(00005)出售資產進度慢,雙方爭端月初告一段落後,滙控財務總監艾橋智表示,集團正檢視退出或縮減最多12個國家的業務,「沒有一個(國家)會顯著影響整體業務,預期幫助重返亞洲」,暫時排除墨西哥。他續稱,滙控在兩年內再於內地招聘2,000名私人財富經理的進度良好。滙控倫敦股價昨曾跌3.1%,折合港元後較香港收市價低1.94%。 就出售法國業務遇到障礙,市場擔心恐再掀維權活動,艾橋智稱,磋商尚在持續,但必要時會基於股東利益終止交易。 25 May 2023

道指曾跌241 伯南克:勞動力市場過熱

 道指曾跌241 伯南克:勞動力市場過熱 市場續擔憂美國債務上限所帶來的風險,加上貨幣政策前景的不確定,美股周三早段續跌,道指曾跌241點,報32,814點;標指跌36點,報4,108點;納指跌129點,報12,430點。 繼日前多位聯儲局官員「放鷹」後,曾擔任聯儲局主席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伯南克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勞動力市場需要進一步降溫才能夠真正壓抑通脹。該論文指出,最初的通脹飆升是由於商品價格急升所致,但目前通脹已進入了「新階段」,主要受到緊絀的勞動力市場推動。 展望未來,研究認為聯儲局實在不可能讓通脹回落至目標水平的同時,避免經濟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Blanchard亦是該論文的共同作者。 微軟OpenAI加強合作 有趣的是,聯儲局近日亦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可以透過社交媒體Twitter上的言論,判斷市場情緒,甚至是隔日股市的日內(Intraday)走勢。該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指標─Twitter金融情緒指數(TFSI),主要利用自然語言處理(NLP)程序分析網民留言,從而判斷市場情緒,估算聯儲局接下來的加息幅度。不過,該指標無法用於估算特定議息會議上的減息幅度。 近期在人工智能(AI)領域發展迅速的微軟(Microsoft),近日發表了多項新AI功能,包括將Windows 365 Copilot服務擴充,支援更多應用程序、推出全新的產品Microsoft Fabric等。同時,微軟又擴大與OpenAI的合作,其搜尋引擎Bing將成為ChatGPT的預設搜尋工具。微軟股價周三早段曾跌0.43%。 富途首季盈利增逾倍 另外,經營互聯網證券交易平台的富途控股公布了截至3月底止季度業績,期內收入24.99億元,按年升52.33%;純利亦大增1.08倍至13.03億元。截至3月底,富途的付費用戶按年增長15.2%至152.81萬,註冊用戶亦增長13.5%至330.47萬;總客戶資產按年增長20.6%至46.55億元。富途股價早段曾升4.32%。 花旗集團宣布,擬將其墨西哥業務分拆上市。該行去年曾表示將退出當地零售業務,涉及約1,300家分行,有逾1,200萬位零售客戶,約3.8萬名員工。花旗股價早段曾跌3.53%。 外媒引述消息指,Facebook母公司Meta已開始新一輪裁員,涉及用戶體驗、營銷、招聘方面等職位,Me...

匯控CFO:擬售12市場業務 集中擴展亞洲

  匯控CFO:擬售12市場業務 集中擴展亞洲 明報專訊】匯控(0005)財務總監艾橋智表示,正在評估出售或精簡12個市場的業務,以集中在亞洲的擴展,他在路透社訪問中,未有透露是哪些市場或會在什麼時間執行。他指正在評估的市場業務,規模未足以大至影響整體銀行的業務,惟該行期望透過執行評估結果,幫助匯控將業務焦點轉向亞洲。 亞洲業務去年貢獻78%除稅前利潤,大股東中國平安(2318)曾積極推動匯控分拆亞洲業務,與管理層進行近一年的攻防戰。不過在本月初股東會表決,要求定期檢視業務架構的議案,沒有獲得其他機構股東支持,艾橋智回應,大部分股東對匯控的期望是什麼已非常清晰,他們現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業務和客戶身上。 指墨西哥業務非常好 不在評估之列 由於匯控未在整體業績中列出其經營所在的每個地區的業績,較難識別有潛在可能出售的地區,惟市場比較關注匯控會否出售其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業務,特別在計入重組成本後,歐洲去年錄得列帳基準除稅前虧損。不過,被市場認為有機會進行業務評估之墨西哥業務,艾橋智明示不在評估之列。 他指墨西哥業務表現非常好,《美墨加貿易協定》與「中國加一」(在中國內地以外另找生產基地)的戰略,為墨西哥經濟增長帶來支持。他指當地七成零售業務客戶是在當地工作的跨國公司員工,與他們的批發銀行業務有強大協同效應。 隨着加強亞洲業務,匯控在過去兩年已公布出售美國、法國、希臘、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全部或部分業務,惟出售業務並非「一帆風順」。匯控上月公布,收購匯控法國零售銀行業務的買家Cerberus,因為利率上升而被監管當局要求提升資本金,令交易能否完成存在疑問。艾橋智指談判正在進行中,但他們會在必要時放棄交易以保護股東的價值。 出售法國零售銀行業務存變數 除出售業務的交易,艾橋智認為中期挑戰是保持收入增長趨勢,因為全球央行利率上升帶來的利好已經逐漸減弱。該行正提升產品和服務產生的手續費收入,特別是取消防疫限制後的內地和香港市場,他指去年該行在內地保險業務聘請1000名私人財富經理,計劃未來兩年多聘2000名。 明報 25 May 2023

美加息預期升溫 恒指回吐 分析:港股續窄幅上落 中特估仍看高一線

  美加息預期升溫 恒指回吐 分析:港股續窄幅上落 中特估仍看高一線 【明報專訊】摩通總裁戴蒙預期美息或升到6厘至7厘,加上美聯儲銀行有行長倡續加息,市場加息預期略升温,對下半年減息憧憬亦稍降。利率期貨料今年12月降息最少半厘的概率,亦由周一逾五成降至約四成半。加息陰霾揮之不去,港股昨日再回吐,恒指最多跌逾300點,科網股等息口敏感股尤弱。有證券界人士認為,因地區銀行吃緊,相信美聯儲加息不會太急,料港股繼續窄幅上落,「中特估」股份仍可看高一線。 戴蒙周一表示,大家應為息率攀升到6厘至7厘而預備好,尤其小型銀行,另有兩名聯儲銀行行長放鷹,力主今年續加息、抗通脹。據芝商所利率期貨數據顯示,預料今年12月降息0.5厘或以上的概率,由51.5%降至45.8% (見圖1),反映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大手減息的預期轉弱。 重磅科網股走低 累港股曾跌逾300點 對息口敏感的重磅科網港股昨日走低,京東(9618)、騰訊(0700)、小米(1810)跌1.2%至1.8%,阿里巴巴(9988)跌0.7%。美團(3690)靠穩,升0.2%;快手(1024)則靠首季扭虧,逆市漲逾3%。恒生科技指數收報3852點,跌1.31%。 內險股平保(2318)、中壽(2628)各挫3.5%與2.2%。內房物管股勢弱,中海外(0688)跌2.1%,碧服(6098)挫2.6%,碧桂園(2007)插3.8%。中芯(0981)受日本出口管制影響,插6.4%,藍籌中最差。周一恒指漲逾200點後,昨回吐246點,收報19,431點,盤中最多挫314點。大市交投續偏少,僅錄863.8億元。北水南下合計淨流入50.5億元,盈富(2800)獲約21億元淨流入,惟昨日股價仍跌1.2%。 龐寶林:美聯儲今年或加息一至兩次 時富財富資產管理顧問黎永良表示,美國小型銀行風險猶在,料美國6月息率不變。他又稱,短期港股缺方向,仍視乎政經局勢,若美國放寬制裁,或俄烏戰事告終,對市場應屬好消息。另外,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預料,今年美聯儲仍有機會加息一至兩次,又稱現時港股仍處上落市格局,惟有「中特估」股份較有潛力。 港元1個月拆息稍降 結束五連升 另外,港元拆息普遍走低,據香港銀行公會網頁顯示,港元隔夜拆息回落至4.07512厘;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稍降至4.63685厘,結束五連升。 明報 23 May 2023

美商業房產恐爆煲 專家料下半年衰退 原文網址:美商業房產恐爆煲 專家料下半年衰退

 美商業房產恐爆煲 專家料下半年衰退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稍有起色,意味聯邦政府有機會避過債務違約。不過,即使政府能夠重新發債「撲水」,也改變不了美國經濟狀況急轉直下,民眾生活亦愈來愈差。聯儲局最新《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顯示,27%美國成年人財務狀況「不健康」,較去年多了5個百分點,為新冠疫情後最差!美國人亦愈益捉襟見肘,僅63%成年人有能力拿出400美元(約3,120港元)現金作為額外的應急開支。 僅73%美國人財務尚可 聯儲局調查了1.1萬名美國成年人及其家庭財務狀況,截至去年10月,有73%受訪者認為自己「在財務狀態上還可以(或更佳)」,較2021年同期少5個百分點,是2020年4月以來最低水平,當時正值新冠疫情剛在全球大規模爆發,美國許多實體經濟活動都陷於停頓。 調查又顯示,在付不起400美元應急開支的37%美國人之中,更有13個百分點屬於「無論如何也付不出這筆錢」;至於其他人則多數會選擇用信用卡支付、向朋友或家人借錢等,與美國政府靠賒借度日的思維如出一轍。事實上,此前美國債務已觸及法定上限,國會若未能及時提高上限,則會導致財政部無法繼續「發新債、還舊債」,從而出現債務違約。 華促勿將風險轉嫁世界 美國總統拜登與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等人,繼續就債限問題進行談判。雖然尚未能達成協議,但兩人均表示會談有成效。要知道美債違約可能會導致一系列連鎖效應,引發全球經濟及金融動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亦指出,債務問題是美國的內政,然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自身的狀況和政策選擇對世界經濟具有重要的外溢效應。 她又強調︰「希望美方採取負責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不要將美國的風險轉嫁給世界,不要以收割世界來維護一己私利。」 千瘡百孔的美國經濟顯然已經不起更多的考驗,惟當前的高利率政策卻繼續為金融體系帶來壓力,甚至可能會觸發更多「爆煲」事件。繼先前美國多家銀行倒閉後,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再次警告,商業房地產領域可能會為銀行帶來更多問題,出事的可能是某些地區、某些建築貸款,惟這種情況可能只是獨立的個別事件,未必會牽連每一家銀行。他認為,小型銀行需要為「高於預期」的利率做好準備,又指政策利率最高可能會升到6至7厘;假如失業率飆升,信用卡貸款亦可能會有6至7%的信貸壞帳損失。 房利美首席經濟學家鄧肯亦警告,美國經濟將於下半年開始步入衰退,當中房地產市場的表現是拖累經濟的最主...

日圓半年低 或未貶完

 日圓半年低 或未貶完 美銀估短期不加息 每百Yen料見5.4港元 日本央行4月初更換領導班子後,市場憧憬該行不久就會退出激進的貨幣寬鬆政策,更有券商唱好日圓兌每美元年內將升至120左右。不過,呈強的是日本股市,不是日圓,美銀證券更加估計,日圓兌每美元今年第三季將跌至143,即每百日圓將低見5.45港元。 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 日本經濟復甦的預期推動日本股市近日強勢,au Jibun銀行公布,5月份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按月升1.3個百分點至50.8,為7個月以來首度高於50的盛衰分界線,重返擴張區間,亦有別於市場預期持平於49.5,產出及新訂單分項指數更是去年6月以來首度高於50,同月服務業PMI亦按月升0.9個百分點至56.3,勝市場預期,不但連升5個月,還再創紀錄新高,造就綜合PMI升至2013年10月之後的新高。 不過,圓匯下跌令日本迎來40年難遇的輸入性通脹。厚生勞動省公布,截至3月底止財政年度,日本扣除通脹後的實質工資倒退1.8%,創8年——亦即日本2014年4月1日調高消費稅3個百分點至8%後最大跌幅,原因是通脹幅度遠遠高於名義工資僅1.9%升幅。 所幸的是,日本早前的「春鬥」(勞資雙方春季談判)出現30年最大的加薪幅度,主要企業平均調高薪酬4%,以留着熟手技工和人才。伊藤忠總研首席經濟學家武田淳認為,通脹及工資已傾向上行,這將連同強勁的勞動工場及企業盈利推動日央行最快今年開始將貨幣政策正常化。 然而,美銀唱反調看淡日圓,原因在於日本央行短期內不願加息、刺激套息交易之際,日本外商直接投資(FDI)繼首季錄得4.2萬億日圓的赤字後仍會持續「見紅」,事關日本的人口結構拖累當地經濟增長落後其他主要經濟體,鼓勵日企擴張海外業務,而且日企亟待提升現金運用效益及股本回報率下,亦會積極進行海外併購。同樣從資金流向角度來看,經常帳盈餘亦不會顯著擴大。 美息高企造就美元強勢 日圓周二於今年低位附近窄幅上落,兌每美元低見138.77,跌0.19%,其後最多轉升0.26%,高見138.24,每百日圓高見5.6658港元。分析指,造就美元兌日圓升至接近半年高位的動力是市場預期美國息口會在較長時間處於高位,聖路易斯及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的鷹派言論推波助瀾,其中前者估計聯儲局今年或需加息半厘,而有投票權的後者亦稱要讓美國通脹回到2%目標,聯邦基金利率可能要...

滙豐料儲局明年中前不減息

  滙豐料儲局明年中前不減息 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市場關注未來利率走向。滙豐環球研究亞洲首席經濟師兼亞太區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預計,由於美國通脹仍然高企,聯儲局有機會再加息一次,而且不會在明年中之前掉頭減息,將令香港基本利率和市場息口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預期不會太快回落。本港銀行最優惠利率(P)目前介乎5.75厘至6厘。 范力民昨天出席網上記者會時指出,現時本港流動性收緊,推高銀行同業拆息(HIBOR)水平。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跌穿500億元,創逾14年新低,令近期HIBOR漲勢較急。 昨日HIBOR普遍續升,與樓按掛鈎的1個月拆息升0.08173厘,攀上4.77506厘的5個月高位,連漲5日,跟美元拆息(LIBOR)差距收窄至0.36厘。單計本月,1個月HIBOR已累升逾1.46厘。 恒指年底目標上望22490點 至於利率對本地經濟的影響,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晶認為,雖然目前利率偏高,本港私人投資受到一定影響,但公共投資及內地旅客帶動房地產相關投資,依然帶來不俗支持。該行已上調本港全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至5%,而全年私人消費料升25%。她估計,下半年訪港內地旅客數目大致回復至疫前同期水平,全年則達到爆疫前的三分之二。 滙豐亞洲外滙分析主管周淑芬表示,當聯儲局繼續加息,港元兌美元會在7.75至7.85的弱方區間波動,直至香港利率受本地動力帶動而趕上。今年香港經濟終於開始好轉,故本港息口正追上美國利率,港滙往後可能更接近中間區域。 談及港股市場,滙豐證券策略亞太區主管林傳英(Herald van der Linde)稱,港股對債息表現敏感,該行預期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債券收益率即將回落,利好港股;加上內地經濟復甦惠及香港整體商業前景,推動企業盈利增長,令香港下半年股市看俏,對港股抱樂觀看法,恒生指數年底目標為22490點,即距現水平有14.3%上升空間。 不過,企業盈利增長和債券收益率仍面對風險。林傳英解釋,如果通脹相當黏性(sticky),或市場沒有預期美國會再次加息,將影響債券收益率預期。此外,企業盈利增長備受考驗,儘管目前普遍預測相當穩健(robust),但仍有待實際數據印證。他提到,現時市場對企業利潤率上升非常樂觀,最終卻恐怕未必實現,特別是原材料需求弱於預期,企業議價能力也較預期差。 看好受本...

高盛料人幣3個月跌見7.1 經濟欠佳添沽壓 大行紛調低預測

  高盛料人幣3個月跌見7.1 經濟欠佳添沽壓 大行紛調低預測 內地經濟數據遜預期,令人民幣受壓,陸續有大行下調滙價預測。高盛報告指出,雖然人民銀行「出口術」為滙價護航,但內地有機會以更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利率或進一步向下,加上居民外遊令服務業貿易逆差擴大,以及眾多不明朗因素,資金避險將推高美元,均不利人民幣前景。該行把未來3、6、12個月滙價預測,由原本的6.8、6.7和6.5,下調至7.1、7和6.8。 報告提到,內地公布4月份經濟數據後,人民幣貶值速度加快,但人行強調「人民幣滙率有糾偏力量和機制」,會令滙價跌勢放緩,綜合各項市場因素,連同早前人民幣急跌的考慮,故下調滙價預測。 估季內再下調存準率 高盛預期,人民銀行會在今季稍後時間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有望為經濟活動增添動力,但在數據回穩等好消息出現前,人民幣滙價料持續受壓。 巴克萊報告認為,內地經濟數據較預期差,短期或為人民幣帶來沽壓,但由於監管部門發聲表明,必要時會對單邊投機炒作「糾偏」,估計未來人民幣中間價會偏強,並限制CNY跌幅,將在7至7.05區間上落。 另一邊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外管局前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撰文稱,雖然人民幣近日跌破7算關口,「卻沒有偏離寬幅震盪、略偏強勢的基準情形」,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中國經濟將有望總體回升。 管濤:轉揸美元賺息蝕價 管濤表示,聯儲局加息逐步接近尾聲,內地經濟復甦勢頭並不會發生改變,不宜押注人民幣滙率單邊走勢。部分投資者趁美息偏高,沽人民幣買美元兼持有較高息的美元資產,在管濤觀點看來,未來有機會賺息蝕價。他認為,人民幣日後升勢可能超過當前本外幣負利差,意味着貪圖美元存款高息收益將得不償失。 人行昨開出的中間價報7.0157,較上日報7.0356,上調199點子,惟盤中沽壓仍較大,中段在岸人民幣(CNY)曾低見7.0314,亞洲交易時段收報7.0304,較上日下午4時30分收報7.0235,跌69點子或0.1%,收市價為近6個月新低。離岸人民幣(CNH)表現同樣偏弱,最低曾見7.0441,按日貶值194點子。截至今晨1時05分,CNY報7.0331,CNH報7.0457,每百港元兌CNH報90元。 綜合交易員意見,昨天中間價僅較市場預期強9點子,反映人行未有意引導滙價反彈,內地經濟和中資股派息高峰期將至,估計會令人民幣短期內維持偏弱。...

按證去年轉蝕3.2億

  按證去年轉蝕3.2億 信報財經新聞 2023年5月23日週二 上午3:32 按揭證券公司公布,去年經審核除稅後虧損3.19億元,2021年度同期除稅後溢利8.31億元。 按證表示,錄得虧損主要由於年金業務來自外滙基金的投資收入減少;以及持有以策略性離岸人民幣計價的現金及債務投資在難以掌控的市況下,產生外滙虧損。公司稱,近年按揭保險業務的大幅增長使分攤入賬的淨保費收入增加,以及隨着年按揭保險計劃業務下降令即時入賬的佣金支出減少,則抵消部分虧損。撇除全資附屬香港年金公司的會計虧損,以及把新承造按揭保險產生的即時入賬佣金支出調整至分攤入賬,藉以與相應的按揭保費收入按貸款年期入賬作匹配的影響後,按證去年經調整的除稅後溢利為6.8億元,按年少21.66%。 資本充足率處穩健水平 按證去年底的資本充足率仍處於27.9%的穩健水平,遠高於財政司司長規定的8%最低要求。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方面,在「八成信貸擔保產品」下,自推出以來至去年底止,共批出超過2.33萬宗申請,涉及的總貸款額約1024億元。「九成信貸擔保產品」自2019年12月登場至去年底止,共批出超過7900宗申請,涉及總貸款額約153億元。 23 May 2023  信報

滙豐9月科大校園試用e-HKD

  滙豐9月科大校園試用e-HKD 金管局上周宣布啟動「數碼港元(e-HKD)」先導計劃,滙豐亦參與其中,並將就兩個使用案例作測試;其中,該行與科技大學合作,9月開始在校園內作e-HKD全面支付測試。 滙豐銀行香港區數字化總監博揚(Bojan Obradovic)表示,該行擬設計一個e-HKD prototype(樣辦)的數碼代幣及相應錢包,支援逾百名學生和員工在校園內的商戶消費,期望收集到用戶體驗及防詐騙等經驗和數據,11月再增加試用人數、商戶和場景,以擴大支付範圍,之後再作檢討並推進至另一個試用場景。 藉設計樣辦收集支付數據 由於e-HKD具備可編程特點,能設定在指定條件下才支付到賬,博揚認為,善用新模式將提升支付效率,有助減低商戶營運成本。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本科課程)黃昊說,揀選校園商店的名單已進入最後階段,有信心在9月正式開始支付測試,不會限制學生和員工只使用e-HKD錢包,但提供一些獎勵(incentives)吸引參加者使用。換言之,滙豐整個支付設計,需具一定競爭力才能吸引消費者採用,以取得足夠數據。 今次滙豐和科大合作,滙豐已定下3個假設(hypothesis)。第一,藉此機會研究能否利用e-HKD更有效堵截潛在詐騙,因為在指定條件(conditioned)情景下始能進行支付,確保消費者在收取服務和產品後才轉賬,也有效防止如律師行不誠實挪用客戶按揭款項等事件。 第二,透過e-HKD及相關技術,可望協助商戶以低成本推出優惠和獎賞計劃,例如符合指定條件的消費項目、在限時內才可有特定優惠,未來或應用到政府具針對性的資助和補貼發放上。 第三,該行也有意研究把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成功案例,引入零售客戶和商舖的日常應用場景。 聯同恒生Visa研代幣存款 博揚稱,全面支付測試暫不會用金管局沙盒,而完成9月的測試後,滙豐將收集意見並作相應調整,11月擴大測試範圍,隨後聯同另外兩個合作方恒生和Visa研究另一使用案例、即代幣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s),屆時可能邀請科大師生和員工測試應用。 滙豐期望先導計劃取得一定經驗,日後檢討測試場景是否值得帶到真實應用,同時要考慮當中涉及的成本是否合理。博揚相信,所有測試完成後,滙豐可取得更多有用經驗和數據,向金管局提交適合香港e-HKD發展方向的意見。 黃昊亦表示,科大會收集更多數據,以量化使用e-...

高基數效應 6月內房銷售恐轉負數

  高基數效應 6月內房銷售恐轉負數 【明報專訊】內房銷售在次季回落,令市場信心再陷谷底,部分之前力保「清白之身」的內房在資金鏈「死循環」下,終走上違約之路。 投行摩通日前發表的報告直言,內房行業今年第二季低迷情况預期持續,直至有出乎意料的強勁政策放鬆、銷售及宏觀經濟數據改善。特別是雖然該行預期5月銷售按年仍可能錄正數,但隨着6月份的高基數下,再次轉為負數。若近期再無利好的催化劑,認為重新切入板塊需等至第三季。 摩通及券商銀河聯昌不約而同都在報告提到,近期內房股弱勢兼大幅跑輸大市。銀河聯昌指出,盡管當局在過去6至9個月採取支持措施,但由4月銷售轉弱及5月銷售亦可能令人失望看來,銷售復蘇弱於預期。 銀河聯昌表示,年初至今銷售疲軟亦已導致包括建業地產(0832)、合景泰富(1813)等在內的更多內房近期無法償還債務。若整體銷售仍然低迷,即使更多開發商遇到流動性問題亦不會感到意外。 到底內房銷售的復蘇是否已到盡頭?復蘇的火苗若減弱或熄滅,會否進一步逼迫內房債務爆煲。內地《億翰智庫》的報告則以「弱復蘇的大門關上了?」為題,認為4月銷售的走弱事實上是意料之中,因為第一季的回暖行情主要是由積壓需求的釋放所支撐的,而不是原先制約市場的因素出現明顯改善。但目前並不能說市場弱復蘇的趨勢已經中斷,但是接下來需要對市場的修復保持足夠的耐心,宏觀經濟、就業環境和居民信心的修復都不是線性向上的過程,在此背景下房地產市場也會經歷較長的調整期。 銷售再步入調整期 開發投資降幅續擴 至於4月份的開發投資呈現繼續走弱的趨勢,自2023年開年以來,開發投資並未像商品房銷售一樣經歷修復的過程,說明企業的預期依舊偏弱。當前市場銷售重新步入調整期,預計開發投資降幅可能會繼續擴大。 至於2023年1至4月到位資金繼續改善,但驅動到位資金不斷改善的是銷售端的復蘇,佔比過半的定金及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2023年以來按年降幅不斷縮小,至4月達到一年以來的首次回正;而在第二大來源,即自籌資金方面沒有太多改善,1至4月按年降幅甚至達到了一年來的新高,企業整體的融資狀况依舊堪憂。展望後續,隨着內房銷售的修復趨勢放緩,到位資金狀况的改善可能難以持續。 面臨債務違約比例更高 非上市內房恐更差 彭博研究則指出,在分析186家內房中,44家尚未違約的內房面臨很大的違約風險,涉及債務總額達9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再...

恒指恐失守萬九關 後市聚焦內地

 恒指恐失守萬九關 後市聚焦內地 港股積弱,恒生指數上周五再度插穿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移動平均線(19,699點),收報19,450點後,後市恐進一步失守19,000點大關。分析認為,除非內地有更多的窗口指導托市,甚至減息,否則投資者短期不宜入市低撈。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直言目前市場氣氛悲觀,騰訊控股(00700)首季和阿里巴巴(09988)上季業績均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兼獲多間大行唱好,然而股價都要下跌,「證明投資者對大市信心缺缺」。原因不外乎內地近期出爐的經濟數據差強人意,全球經濟前景欠佳和息率高企,影響消費等。 高盛估小米收入跌20% 他預料,恒指若跌穿19,000點關口,初步支持位在3月時低位18,800點。值得留意是,本周只有4個交易日,周五為佛誕假期休市。 獨立股評人沈慶洪指,港股本月呈先高後低形態,以恒指波幅達8%推算,低位將為18,600點;若波幅為5%,低位則為19,300點。他相信,只要今日恒指能在19,500點以上收市,港股將維持波幅格局,料於19,500至20,400點之間上落。另外,人民幣匯價跌破7算後,中央政府或有實際穩匯率的舉措,亦可望令香港金融市場氣氛稍為回穩。 近日率先啟動「618」網絡購物節預售活動的快手(01024),其首季業績將於今日登場,隨後由小米集團(01810)在周三接力發布季績,大行高盛就估小米表現好壞參半,首季純利或為30.63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按年跌約20%至590.26億元。 美團經調整料季賺14億 市場亦關注今日攻港開始外賣送餐服務的美團(03690),該企在周四公布首季業績前先聲奪人,打算通過寓意快速的外賣品牌「KeeTa」,首階段於旺角及大角咀試水溫,力推「十億激賞」燒錢計劃,並料年底服務覆蓋至全港。花旗預期,該企首季收入按年升23%至570億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的經調整利潤淨額為14.11億元。 東方日報 22 May 2023

銀行加碼現金回贈至2.6%搶按揭客 比例逾17年高 業界:戰場或轉移減按息定價

  銀行加碼現金回贈至2.6%搶按揭客 比例逾17年高 業界:戰場或轉移減按息定價 【明報專訊】按揭貸款市場競爭激烈,月初傳出兩大銀行將按揭回贈增加至最高2.6%的逾17年高位(見圖)。對於有意轉按客戶,現時新做H按的封頂利率為3.5厘,較去年加息前大多按揭客戶的實際利率高0.25厘,不過計及額外供款和轉按律師費後,轉按回贈在大部分情况會高於額外每月供款。分析預期在資金成本高企下,目前回贈率難以再提升,不過銀行為爭取二手按揭業務,目前按揭定價或會再下調。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以按揭貸款額500萬元,貸款期30年,利率為H按封頂利率3.5厘計算,轉按後每月供款為22,453元,較原有封頂利率3.25厘多供692元。若可獲2.6%回贈,減去一般轉按所需律師費1萬多元,實際可得近12萬元回贈,足以彌補約14.4年的每月額外供款。若客戶轉按時只借未償還本金,不額外加借至原有貸款額,假設客戶在5年後轉按,轉按的貸款期為25年,每月供款則是22,355元,較原有多供594元(見表)。 當局指引:回贈倘超貸款額1% 只可在貸款額中扣減 不過需要注意是,據金管局指引,銀行按揭回贈超過貸款額1%,需將整筆回贈在貸款額中扣減,意即客戶無法套現回贈現金,但會減少需向銀行還款的本金;客戶若希望以現金方式收取回贈,只能選擇1%的回贈率。另外,相對H按利率在整個按揭供款期未必長時間觸及封頂水平,但P按客戶若有較長還款期,期間所累積的額外利息支出,或會令轉按後全期利息遠高於回贈金額。因此,轉按賺取高現金回贈的客戶,適宜在未來按息定價下調時,再次轉按以節省利息。 去年8月,本港銀行臨近上調最優惠利率前提升了H按鎖息上限定價,不過同時將按揭回贈比率自1.5%開始上調,以部分抵消加息提高客戶利息支出的影響,以維持按揭競爭力。 預期銀行仍需競爭二手市場按揭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稱目前資金成本高企,從銀行了解已無意再提高回贈,小銀行若認為該筆按揭獲利不多,不會提高回贈與大銀行競爭。3月初有大型銀行下調H按鎖息上限0.25厘,曹稱銀行可能再下調鎖息上限0.25厘,回到去年8月臨近加息前水平加強競爭力。今年首季樓市成交增,銀行乘市場活躍盡早爭取按揭業務,大型銀行過去在下半年才有較多優惠,今年首季已上調回贈和下調定價。今年首季一手成交雖不錯,惟不少一手買家選擇建期付款,即明年才開始提取按揭,未能...

炒債限有進展 港股升343點闖二萬 騰訊抽高4%帶動科網做好 「中特估」搶鏡

  炒債限有進展 港股升343點闖二萬 騰訊抽高4%帶動科網做好 「中特估」搶鏡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拜登預期與共和黨領袖會面,市場憧憬美國就債務上限問題談判達成共識,港股昨天午市升勢急擴大至436點,由最低位倒升的升幅更高達565點,扭轉原來跌勢,並一度重越2萬點大關。全日收市升343點,報19971點。科網股陸續派首季成績單,引起投資者憧憬,ATM,即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及美團(3690)同獲追捧而向好,連日回吐的重磅「中特估」概念內銀、內險股全線勁彈。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港股昨日成交額達1016億元,較上周五減少約11億元。至於港股通昨日則錄得「北水」淨買入16.53億元,當中,騰訊將於明日(本周三)公布季度成績,「北水」淨購入高達11.92億元,而騰訊昨日股價單日抽高3.9%。阿里巴巴及美團亦獲追捧,分別上升0.95%及3.41%。 分析:短期或未能擺脫上落市 「中特估」亦表現轉好,內銀股方面,郵儲行(1658)、交行(3328)及中行(3988)全部升逾2%;內險股中,太保(2601)及平保(2318)升幅更大,分別抽高4.59%及3.85%。內地A股市場則全面造好,深圳成指及上海綜指分別升1.57%及1.17%。 永裕證券董事總經理謝明光表示,由於港股市場在昨天早段下跌後,並於近中午呈回升,A股市場亦見向好,有說法指出,這或與美國兩黨就債務上限談判取得進展有關,他不排除早有「春江鴨」洞悉先機參與入市。價值偏低的中概股本身業績不俗,在現水平亦吸引到投資者入市買入。但是他初步所見,港股升抵20500點便見回軟,料短期內未能夠擺脫上落市格局。 普樂師首日跌25% 易點雲未足額 新股內地營銷服務商普樂師集團(2486)昨天首日上市,收市報7.99元,較上市價10.6元低24.6%,每手200股未計手續費,賬面要蝕522元。 此外,昨日起招股的一站式辦公IT服務商易點雲(2416),據稱公開發售部分尚未足額認購,只錄得孖展認購1620萬元而已。從遠東宏信(3360)分拆上市的設備運營服務提供商宏信建發(9930),同日起招股,錄得的孖展額更少,只有461萬元。其與易點雲一樣,公開發售股份未獲足額認購。 明報 16 May 2023

全球外儲佔比 美元恐跌穿50% 原文網址:全球外儲佔比 美元恐跌穿50%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516-0516_00202_001/

 全球外儲佔比 美元恐跌穿50%\ 東方日報料10年後迎多元國際貨幣系統 企業宜盡早習慣 全球去美元化趨勢沒有停止,大華銀行發表報告表示,以目前各國減少使用美元的速度計算,不出5至10年,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佔比,將由目前的58%跌穿50%的心理關口。該行並警告,一旦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問題未能妥善處理,即使是短暫的債務違約或再次被下調信用評級,都成為去美元化的催化劑,呼籲各商業機構應盡早習慣使用非美貨幣去營運。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可看到,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佔比不斷下降,由2001年的高位佔73%,跌至2018年的63%,進一步縮減至新冠疫情以後最近的58%。 屢作金融制裁損市場信心 大華銀行指出,由於美國政府近年來使用的多項金融制裁行動,包括凍結俄羅斯央行近一半的外匯儲備,及將俄國剔出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系統等,都令愈來愈多人對持有美元警戒起來。同時,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潛藏不少問題,例如美元貶值對美國政府的赤字和銀行救助融資有利,而非對其他持有國有利。另外,美國自去年3月以來的大規模加息,也令多國陷入借貸成本高昂的窘局。 故不難理解,各中央銀行、企業和投資者尋求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例如去年2月俄烏戰爭之前,俄羅斯的主權財富基金就着手將其美債持有量削減至近乎零。中國亦將美債持有量從高峰期2011年的1.31萬億美元降至近期的8,500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亦指出,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的使用呈現升勢,在今年3月達到48.4%的歷史新高,首次超過美元的46.7%。 亞洲方面,該行指出,東盟國家彼此之間,以及與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建立了以各自雙邊貨幣支付安排,相信隨着更多國家加入這一股潮流,非美貨幣的區域互通會繼續取得進展。 該行坦言,美元現時仍是國際主要交易貨幣,但10年或20年之後,有機會出現另一種貨幣作為美元以外的選擇,世界或會迎來「多元國際貨幣系統」的有趣局面。因此,企業應盡早了解並準備在其業務營運中更多地使用非美貨幣,包括風險管理、對沖策略等重要組成部分,才是符合企業的利益。 專家:改變聯匯弊大於利 至於港元在全球去美元化之下應何去何從?澳新銀行(ANZ)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在其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在將內地資產以國際貨幣的形式對外展示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內地與貿易夥伴之間起金融循環的作用。況且將港元改與人民幣掛鈎不會...

互換通北向首日成交83億 涉27機構 等同內地日均成交6% 特首:兩地金融融合里程碑

  互換通北向首日成交83億 涉27機構 等同內地日均成交6% 特首:兩地金融融合里程碑 【明報專訊】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合作機制「互換通」於昨日首推出,初期先行開通北向交易,允許香港及海外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開通首日共有27家境外機構參與,分別有14家坐盤及13家客盤,涉及名義總值約82.59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內地利率互換市場目前交投規模而言,互換通北向交易首日市佔率已約達6%,市場各界看好互換通增長潛力及穩定外資投資內地債市的作用。 明報記者 鄺海盈、歐陽偉昉 根據人行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季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達成交易8.4萬宗,名義本金總額8萬億元人民幣。以今年首季59個交易日計,日均成交名義本金額約1356億元。換言之,互換通北向交易首日,外資已佔內地利率互換市場約6%。 港交所(0388)指出,債券通自2017年推出後,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資產規模從同年6月的8000多億元,增長至去年12月的3.4萬億元,最高峰值時錄4萬億元。有交易員認為,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利率互換合約的規模將會比持中國債券更大,預期投資者對參與內地利率衍生品市場比債券市場更有興趣。有外資交易員指出,內地的利率互換的平均買賣差價遠較離岸為低,7天期內地的回購利率掉期的平均買賣差價為0.25個基點,離岸則為1.5個基點,而一年期7天期回購掉期的平均每日交易量約為離岸的10倍。 人行:中央重視提升港金融中心地位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互換通上線儀式致辭表示,「互換通」北向交易將正式推出,象徵着兩地金融市場融合的重要里程碑,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領域引進互聯互通安排。「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讓境外投資者對接投資者通過衍生品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需求,進一步釋放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潛力。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出席同一場合時表示,近一年來,人行與香港監管部門合作,推進制度建設及準備工作。「互換通」的推出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之一,體現中央政府對於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視,以及支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定信心。 歐冠昇:開放南向仍需一些時間 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稱,首階段開放「北向互換通」,至於南向方面,則仍需要一些時間,以確保系統運作順利,未來將引入更多元素適時推出「南向互換通」。參與機構之一匯豐公布,協助鼎亞(Dymon As...

日股東證指數撲1990年高位 巴菲特押注 今年升13%跑贏美股

  日股東證指數撲1990年高位 巴菲特押注 今年升13%跑贏美股 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押注日本股市提振投資氣氛,加上日本企業表現穩健,且估值偏低,吸引資金湧入。東證指數昨升0.9%,收報2114.85點,距離2021年9月高位僅差0.3%,逼近1990年8月泡沫經濟爆破以來最高水平。高盛(美:GS)策略師預計,東證指數仍有更多上升空間,考慮到本土需求復蘇、強勁的資本支出計劃,以及日本央行持續的寬鬆政策等,令日本經濟前景強勁。今年以來,東證指數升逾13%,跑贏標普500指數的7%以上升幅。 高盛策略師Kazunori Tatebe及Bruce Kirk指出,日本股市有很多利好因素,例如日本企業財報穩健、估值較低,與海外股市相比,日股的基本面較為穩固,加上對企業結構性改革預期,可能進一步推動日股向上。 日企掀股票回購潮 帶動股價 東京證券交易所近期呼籲股價低於帳面價值(book value)的企業製訂資本改善計劃,帶動了一波股票回購潮。第一生命保險(日:8750)昨公布,計劃在截至明年3月底的財年,回購價值高達1200億日圓(約69億港元)的股票,加上年度利潤可望勝於分析師預期,刺激股價昨升逾4%。三菱(日:8058)上周亦表示,計劃回購價值最多22億美元的股票。日立(Hitachi)(日:6501)和富士通(Fujitsu)(日:6702)也宣布了大規模回購。 日本股市追蹤鋼鐵製造商、航空公司等企業的分項指標,今年都有所上升,反映投資者正買入估值較低、且企業治理有望改善的日股。受惠於產品價格上調、稅務優惠,以及旅遊業復蘇的前景,就連啤酒股也重新引起投資者關注。 此外,巴菲特上月披露增持日本5大商社股票,並預告將進一步投資日股,也帶動外資回歸日股。海外交易員4月淨買入220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的日本股票和期貨,資金流入創紀錄新高。 海外交易員掃日股 資金流入新高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日:8316)和瑞穗金融集團(日:8411)預測,受國內、國外業務增長推動,年度利潤將創多年新高。三井住友周一提交的文件預期,在截至2024年3月的財年,淨收入可能增至8200億日圓(約472億港元),是10年來最高。 超級寬鬆貨幣政策持續,也對日股有推動作用。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一再強調,將維持超低利率政策,直至近期由成本推動的通脹,轉變為由內需驅動的持續價格增長。日本政...

拆息16年高 中小行4厘息搶定存 分析:港元需求增 料存息仍有上調空間

  拆息16年高 中小行4厘息搶定存 分析:港元需求增 料存息仍有上調空間 【明報專訊】港元拆息繼續抽升,昨日隔夜拆息升至近4.81厘見16年新高,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連升16日直逼4.53厘。銀行拆借成本急升,令中小銀行加息搶存愈趨急進,建行亞洲、大新及信銀國際等3個月定存息再逼4厘,華僑永亨6個月定存息連現金獎賞則高達4.18厘。有市場人士認為,由於銀行體系結餘處於近年新低水平,加上近期港元需求增加,料定存息尚有上調空間,惟或仍難以回到去年底定存息5厘的高位。 明報記者 鄺海盈 港元定存自去年底高位回落後,本月中小銀行再次發力加存息。不過,今次銀行集中加3個月等短期存息,大部分調升0.1至0.2厘。當中以建行亞洲提供3個月定存3.9厘息最高,惟起存額為100萬元,並需為指定客戶,信銀國際3.8厘,起存額為1萬元;華僑永亨則以6個月定存作推廣,連現金獎賞計,存息達4.18厘(見表),為最近首家定存息超越4厘的銀行。 1個月拆息連升16日逼4.53厘 此外,虛擬銀行同樣積極加息,平安壹賬通銀行3個月存息急加0.5厘至3.7厘,起存額為50萬元;匯立銀行(WeLab Bank)更加1.1厘至3.6厘,起存額為10元。 昨日拆息全線貼近4.5厘或以上,隔夜拆息升36.8點子至4.80607厘(見圖);1個月拆息升37.19點子至4.52952厘;3個月拆息升22.88點子至4.49071厘;6個月拆息升14.2點子至4.48869厘;12個月拆息跌0.36點子至4.56119厘。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解釋,拆息持續向上主要反映港元流動性下降,包括銀行結餘處於15年低位、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派息季臨近,以及陸續有新股出籠。不過,他指港元及美元拆息的差距已經收窄並回到1厘左右的正常水平,預計港息將趨向穩定。目前市場大致預期美國加息周期即將完結,加上港元貸款未有重大需求,料息口難以觸及去年底高位水平。港元匯率則續維持7.8至7.85水平。 業界:部分銀行或追加P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短期內拆息有可能挑戰5厘以上水平,並維持於高水平一段時間。當拆息繼續高於H按封頂息率,其他銀行根據自身資金成本壓力增加下,仍有條件於下次聯儲局議息會議或之前追加最優惠利率(P),預計幅度約0.125厘。 12 May 2023  明報

拆息全揚 港匯3個月最強

 拆息全揚 港匯3個月最強 傳兩發鈔行撲水 一個月HIBOR重上4.15厘勢再漲 香港大型本地銀行此前上調了最優惠利率(P息)後,整體市場利率上揚。市傳兩家發鈔行向同業借入大額短期港元,導致昨日拆息突然抽升。銀行同業拆息(HIBOR)全線升穿4厘,其中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HIBOR連升15日,昨升38.5點子至4.15762厘,創下今年1月3日以來新高,連帶推動港元兌每美元匯價亦升穿7.83水平,一度見7.8284,創近3個月新高。有經濟師指出,港元拆息尚有進一步上升的潛力,利率高企恐壓抑本地樓價走勢,今年也難有更多的反彈空間。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表示,本地銀行之所以於上周加P息,或多或少是提前預視到HIBOR上漲,故此對於昨日拆息全線抽升並不感到太過意外。他指出,考慮到HIBOR與美元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之間的息差,預期一個月HIBOR有機會升至4.33厘附近;而隨着時間推移,他認為HIBOR升至更高水平也不足為奇。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隔夜HIBOR的升幅達到91.75點子,報4.4381厘,創下逾3年新高;一星期HIBOR升47.96點子至4.10952厘;兩星期升35.62點子至4.00833厘。綜合來看,短期拆息確實升得比較急,與發鈔行撲水的市場傳聞脗合。 收租蝕息 拖累買樓需求 另有分析指出,銀行體系總結餘減少,而港元需求又突然增加時,拆息可能會明顯上升。同時,由於銀行可能提前部署半年結需求,以及拆息上升令套息交易誘因減少,港匯亦因此而向上。 至於市傳銀行「水緊」的現象,亦可透過定存息率走勢窺得一些端倪。向來被坊間稱為「高息王」的富邦銀行,3個月、半年及一年期的港元新資金定存息率均為3.7厘(須以手機應用程式敍做,50萬元起存)。相比之下,作為「無風險利率」的10期美債孳息率,於周三亦只有3.53厘左右,故本地銀行提供的港元定存利率,有一定的吸引力。 對於把現在存放在銀行收息的存戶而言,利率當然是愈高愈好,但對物業業主而言卻絕對稱不上是好事。謝家曦指,HIBOR已觸及多數H按計劃的「封頂」利率,故即使拆息繼續升也不會令現在的供樓成本增加。話雖如此,利率上升仍會間接地影響地產市場的供求,繼而壓抑樓價表現。 他解釋指,由物業投資者角度來看,當前本港住宅樓市的租金回報率約兩厘,即使是通關後來自內地的物業投資者,他們的融資成本也多...

國泰冀運力票價明年復常

 國泰冀運力票價明年復常 大酒店港平均房租返5528元 業績回勇視乎航班 疫情下本港旅遊業停滯不前,時隔3年終見曙光「守得雲開」,但仍須時回復元氣、提振業務。本港主要航空服務供應商國泰航空(00293)指,3月的客運運力已恢復至疫情前的50%,冀在年底可恢復至70%,惟暫未有派息時間表。另外,經營半島酒店的大酒店(00045)最新數據顯示,首季香港平均房租按年及按季各升33.94%及18.24%,至5,528元,但管理層直言要業績回勇非一時三刻可做到,還要視乎航空公司何時有更多航班來港。 缺人手 今年運力目標70% 國泰航空昨舉行股東周年大會,行政總裁林紹波形容,今年達70%運力及80個航點的目標是很進取,難再有提升空間,原因是人手仍然缺乏,包括機艙和地勤人員、香港和海外人員,以至供應商的人員都見緊絀。 機票價格方面,他指看到市場目前仍求大於供,故料票價繼續維持高位,惟隨着運力在明年有望回復至疫情前的100%水平,供應增多之下,票價可以回復至正常水平。 他補充,由於目前集團正處於業務重建初期,暫時未有恢復派發股息的時間表;同時認為大灣區具有發展潛力,現時在內地已恢復15個航點,而以前這些航點多數由港龍航空負責,在港龍品牌取消之後,服務則由國泰航空和香港快運取代。 香港半島上季出租率39% 另邊廂,大酒店昨亦公布首季營運數據,其中香港半島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由去年首季的380元,飆升4.67倍至今年首季的2,155元;截至3月底止香港客房數目為300間,首季出租率為39%,去年同期則為9%。 至於其他亞洲地區半島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為1,678元,按年反彈1.89倍,美國及歐洲按年升12.63%至3,441元。 不過,期內出租物業,包括住宅、商場及辦公大樓的出租率,按年比較全數下跌,跌幅介乎3至8個百分點不等,至75%、90%及89%。 行政總裁郭敬文表示,集團首季業務復甦勢頭雖然不俗,但仍處於早期階段,而觀乎歐美等長途市場客戶仍未出現顯著反彈,可能要待下半年才出現較好前景。他又指,目前很難預測本港業務的疫後復甦進程,原因是西方國家的收入、房租的恢復進度雖然很快,但與香港不可相提並論,因香港業務要視乎旅客到訪中國的情況。 擬翻新凌霄閣淺水灣項目 被問到集團的英國倫敦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半島酒店竣工營運後,資本開支會否回落及之後的業務部署,他透露正計劃翻新...

4商場今年開幕 AIRSIDE下季起試業 70萬呎八成出租率 40餐廳佔整體商戶35%

  4商場今年開幕 AIRSIDE下季起試業 70萬呎八成出租率 40餐廳佔整體商戶35% 【明報專訊】本港社會逐漸復常,四個大型商場將於今年陸續啟用(見表1),其中南豐2017年以逾246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2,863元購入的啟德商業項目,曾一度是本港最貴商業地,現發展為AIRSIDE,將在下季試業,為啟德區內首個大型綜合商場,涉及約70萬方呎樓面,比同位於東九的新地(0016)觀塘apm還要大。南豐表示,商場目前出租率達八成,獲戲院、超市、餐飲等率先進駐。 明報記者 容婌維、甘潔瑩 值得留意,區內位於AIRSIDE毗鄰的「雙子塔」項目、即利福國際啟德SOGO崇光百貨店,整個項目,包括寫字樓及商場,總樓面近110萬方呎,最快年底亦啟用。另今年港鐵商場,分別是大圍站的圍方和黃竹坑站的THE SOUTHSIDE亦將在今年落成,前者最快今年夏天開幕,涉65萬方呎,目前出租率約70%;另佔地逾50萬方呎的THE SOUTHSIDE,出租率逾50%,預計今年底起分階段開幕,即今年底前有4個商場開幕或試業,涉及最少共185萬方呎樓面。 MCL設7影院逾900座位 南豐香港地產處執行董事許謙讓表示,AIRSIDE商場部分已出租八成,包括多個商戶,如戲院院線MCL、city'super超市、無印良品等,以及全港首個商場室內衝浪場連餐廳等,當中,MCL屬商場最大租戶,租用逾3.3萬方呎樓面,設7個影院、提供逾900個座位。另餐飲業租戶佔整體商戶約35%,約40家餐飲商戶,以及約1.2萬方呎的美食廣場。他預計,商場下季試業時將全數租出。 寫字樓已租出逾三成樓面 許謙讓又稱,AIRSIDE寫字樓部分共120萬方呎,約40萬方呎或約33%獲承租,呎租35至49元,較東九龍甲廈平均呎租約25元,高出四成至近一倍。他透露,寫字樓最大的租戶暫為日資金融集團旗下分公司,承租約9.6萬方呎樓面。許氏指出,現有金融業、中資企業等洽租,部分洽租3至4層,料今年底前寫字樓出租率可達50%。另南豐集團亦計劃今年底前由中環遷至AIRSIDE,屆時總部將釋出約4萬方呎樓面招租。他認為,疫下令寫字樓空置增加,預計需時2至3年消化,相信今明兩年寫字樓租金均持平。 南豐總部遷入AIRSIDE 另外,仲量聯行指出,今年首季度亞太區的商業地產投資活動,按年縮減30%至約270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其中香...

美通脹4.9%兩年新低 道指曾漲210點

 美通脹4.9%兩年新低 道指曾漲210點 美國通脹緩慢回落,4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為4.9%,略低過預期,增幅為兩年來新低。撇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CPI升幅為5.5%,符合預期。然而,美股周三早段反覆,道指曾升210點,報33,772點,惟其後轉跌;標指升35點,報4,154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升142點,報12,322點。 Northern Trust首席經濟學家Carl Tannenbaum認為,有別於市場預期今年底前減息的可能,聯儲局確實有足夠決心讓通脹目標回落至2%,故可能要到明年首季才會真正減息。 鮑威爾民望破底 Tannenbaum於2008至2012年期間任職芝加哥聯儲銀行,曾擔任風險專家部門的主管,對於聯儲局的運作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他看來,當前市場之所以認定今年底前會減息,可能是為潛在的金融危機或通脹快速回落作出定價。然而,他相信聯儲局致力於讓物價回落及穩定通脹預期,故不會輕易放寬貨幣政策。 聯儲局官員雖然一再明言今年不會減息,但始終未能取信於市場,這或許與美國的主流民意有關。民調公司蓋洛普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對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經濟管理能力的信心已跌至民調有紀錄以來新低,更使其成為民望最低的聯儲局主席;只有36%的受訪者對鮑威爾有「很大」或「相當大」的信心。該調查於4月進行,訪問了1,013位美國成年人。 事實上,聯儲局的官員們對於加息周期是否已真正結束,亦抱模棱兩可的態度。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表示,通脹依然過高,但就暗示自己對6月的貨幣政策措施持開放態度。聯儲局理事傑斐遜則表示,美國經濟正以一種有序方式放緩,又指通脹正回落,而經濟亦有機會繼續擴張,卻未有就利率展望表態。 收緊信貸影響有限 除了通脹問題外,市場的另一大隱患,在於銀行危機或進一步惡化。Tannenbaum指,危機確實會導致銀行收緊信貸條件,惟美國的銀行信貸只佔整體信貸規模三成左右;相比之下,歐元區、英國等其他市場銀行信貸佔比接近60%。這是由於美國資本市場的廣度及深度足夠,融資渠道更多,所以銀行收緊信貸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 東方日報 11 May 2023

投資氣氛轉差 港股三連升斷纜

  投資氣氛轉差 港股三連升斷纜 外圍不明朗增 內地進口跌幅擴大憂拖慢復甦 內地公布的最新貿易數據有好有壞,暗示復甦仍需要一定時間;同時由於觀望本周稍晚公布的美國最新通脹數據,投資者避險為主,昨日亞洲股市跌多升少,當中港股大跌429點,「三連升」斷纜,收報19,867點,跌幅是兩個月最大,成交1,223億元。內地最新公布,4月出口按年增長8.5%,但進口進一步收縮,按年跌7.9%。經濟分析師認為,內地為「世界工廠」,是全球很多產品的主要生產地,進口數字下降反映進口中國的原材料減少,也顯示全球經濟及消費動力減弱,料之後數月中國的出口數字會跟隨下跌。◆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4月份內地出口按年增長8.5%,市場原預期為8%,但進口卻按年降7.9%,大幅低於預期的跌0.2%。出口好於預期,反映了環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意外穩健,而進口不及預期,或顯示中國的家庭消費仍有待增長。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表示,全球經濟情況惡化或會進一步拖累今年中國經濟。 內地或續推措施提振經濟 彭藹嬈解釋說,內地4月進口數據收縮按年跌幅由3月的1.4%,大幅擴大至7.9%,或反映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的出口影響越來越明顯。作為全球產品主要生產地,由於不少進口內地的貨物其實是用於製造出口產品,因此內地進口下滑,暗示未來數月中國的出口也將隨之而受到影響。全球經濟放緩正加劇內地製造業走弱,她估計,內地可能會再推出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持製造業的勞動市場。最有可能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是為本地生產的電動車和消費者電子產品提供補貼、以及加快建造基建設施。 聚焦美通脹 資金趨向短炒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志表示,港股經三連升後回調,與內地4月份進口數據較遜色有關,後市則要看若美國通脹能否進一步受控回落,如果本周公布的通脹數據偏低,可觸發資金轉炒美國減息,幫助大市企穩。技術方面,港股於19,500點仍具支撐,但不容有失,否則回穩不成,港股或會再度破位走弱。 除了內地的進出口數據外,市場本周也觀望美國通脹數據。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說,目前市場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例如近日加拿大及中國先後驅逐對方外交官,市場亦憂慮兩國外交關係惡化,影響到投資氣氛。特別是明年美國大選,令地緣政局更為動盪。投資者在目前情勢一般只會短炒,正如日前港股連升3天,昨日便借勢回吐,令股市難以突破。 科網股捱沽 券商股逆市上升 藍籌股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