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才來港簽註已批近萬
港企外國人員獲「一簽多行」簽證北上 約九千申請獲批
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大灣區內創科人才雙向流動和合作,對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的發展建設都有關鍵作用,故一直與內地緊密商討推動大灣區高端人才「南下、北上」便利措施。內地自去年2月推出「南下」人才簽註,截至去年底已有近萬人才以簽註來港。在香港人才北上方面,特區政府已推出政策,讓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申請「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至今已有約9,000宗申請獲批。經與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商討,公署同意將適用於香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的「一簽多行」安排擴展至香港的學術和科研機構。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倩
內地推出的「南下」人才簽註,便利六類大灣區內地人才,即傑出、科研、文教、衞健、法律及其他人才,可以在簽註有效期內多次往來香港,每次在港逗留不超過30天,遠遠高於其他赴港簽註一般7天的逗留期限。鄧炳強表示,截至去年底,獲有關簽註的近萬名南下人才,當中包括347名獲五年簽註的傑出人才、5,872名獲三年簽註的科研、文教和衞健人才,以及3,739名獲一年簽註的法律和其他人才。
外國人員「一簽多行」擴至科研機構
同時,特區政府讓香港註冊公司持香港身份證的外國人員,在港申請兩年或以上的「北上」「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將獲加快處理。簽證措施對象不限行業和人才類別,目前已有約9,000宗申請獲批。
鄧炳強在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出於學術和科研機構需要的考慮,經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商討,公署同意將適用在香港註冊公司外國人員的加快處理安排,擴展至香港的學術和科研機構。申請人只需在網上填表,然後到灣仔的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辦理手續,最快第二天就可取證,不設限額。
「高才通計劃」近5.1萬申請獲批
對不少議員期望進一步推廣至文化藝術及政策研究等其他領域的人才,他表示會統整各類人才的情況,再向公署反映及商討。
另一方面,「高才通計劃」已推行一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在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截至去年底,共收到約6.5萬宗申請,當中近5.1萬宗獲批,約3.6萬名人才已來港。被拒的申請約3,000宗,佔總數約5%,主要是未能符合指定年薪要求,或並非畢業於合資格大學綜合名單中的院校。連同其他人才入境計劃獲批的申請,去年總計約9萬名人才抵港,超出政府訂立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人才的目標。
孫玉菡表示,超過七成「高才通計劃」獲批的申請者都在40歲或以下,另外八成獲批者,在緊接申請前一年的全年收入達250萬元或以上,或在計劃指定的頂尖大學或院校畢業並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
從行業界別來看,超過兩成獲批申請者來自金融服務界別,商業及貿易界別與創新及科技界別的人士則各佔約一成半,另有超過一成來自資訊及通訊科技服務界別。
他強調,這些年輕、高收入或高學歷、富工作經驗、具國際視野的優質人才來港,有助填補本地市場空缺,促進主要界別發展。
25 Jan 202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