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港交所推GEM改革諮詢 擬簡化轉板 建議增設研發投資測試 兩年最少3000萬

  港交所推GEM改革諮詢 擬簡化轉板 建議增設研發投資測試 兩年最少3000萬 【明報專訊】港交所 (0388) 昨刊發GEM上市改革諮詢文件,建議增設研發投資測試,吸引着重研發但沒有淨營運現金流紀錄的公司上市。同時建議重啟「轉板機制」,轉主板毋須委任保薦人、取消季度報告要求,以及縮短控股股東上市後禁售期等(見表)。諮詢為期6周,於11月6日結束,預計新規則最快明年初生效。分析認為,建議着墨減少成本,但對吸引發行人及投資者等基本問題,沒有太大幫助。 明報記者 自2019年起,GEM新股上市數量及集資額均大幅下跌(見圖),現有GEM公司成交亦疏落。港交所提出多項建議,旨在提升GEM吸引力。包括為大量投入研發活動的高增長企業,另闢上市途徑,引入新的財務資格測試,申請人上市時市值不低於2.5億元;前兩年的總收益不低於1億元;上市前兩年合計研發開支不少於3,000萬元,每年研發開支佔同期總營運開支達15%或以上。 包括取消季報縮短上市禁售期 同時,又建議引入「簡化轉板機制」,讓發行人以較寬鬆的規定,以及較低的合規成本轉主板上市,即不需要委任保薦人,也不需要刊發招股說明書。但在轉板申請前的250個交易日,須有至少50%的交易日達到最低每日成交金額(建議5萬或10萬元)門檻等規定。 5年後重啟轉板 港交所:與時俱進 港交所亦建議,將控股股東上市後禁售期從24個月縮短至12個月;以及取消強制季度財務匯報規定等。不過,建議未有下調市值等上市門檻,對新上市成本佔集資額逾半情况亦未有回應。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潔鏇表示,上市規則需要與時俱進,現金流和利潤已經不再是判斷GEM申請人是否優質的唯一標準,引入新的測試標準有助吸引來自香港、大灣區及其他地區靠研發驅動的成長型公司來港上市。 港交所2018年因GEM市場「啤殼」活動大增,取消「轉板機制」,對於今次建議重啟,她解釋,今天的市場環境跟當年已經大不相同。港交所與證監會已採取連串措施打擊「殼股」活動,殼股活動在香港市場基本上已遏止。她又稱目前一些國際交易所已經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刊發季報,取消強制披露季報有助增加GEM上市的吸引力。市場對降低GEM上市資格門檻的呼聲並不高,因為與其他國際及內地交易所相比,GEM的上市門檻在同類市場已屬最低之一。 上市公司商會:無解決根本困難 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表示,建議從降低成本着墨,但沒有根本解...

港8月出口按年減3.7% 勝預期

  港8月出口按年減3.7% 勝預期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8月進出口數據,整體出口按年減3.7%,好過預期的跌6.1%;進口按年跌0.3%,亦勝預期的跌4.5%。兩者數據雖然分別連跌16個月及14個月,但跌幅顯著收窄,當中進口跌幅便較上月收窄7.6個百分點,亦是去年6月後跌幅最小。 首8月有形貿易逆差2872億元 至於8月出口跌幅亦較前月收窄5.4個百分點,為今年3月後跌幅最小。而今年首8個月合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跌13.2%,進口跌11%,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872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9.8%。 按地區分析,8月份輸往亞洲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錄得跌幅,其中韓國跌35.3%、台灣跌20.8%;而中國內地跌幅收窄,跌1.5%(見表),前月按年跌15.2%;越南則升11.3%,前月按年升3.2%。另亞洲以外,輸往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得跌幅,尤其是德國跌24.5%、美國跌13.2%。同期,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按年錄得跌幅,其中馬來西亞跌35.6%、越南跌14.8%。另一方面,美國和中國內地進口錄得升幅,分別是升5.4%和4.3%,而7月按年則錄得跌幅。 出口至亞洲整體貨值 韓跌35%最多 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8月份整體出口貨值按年跌24.9%,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升5.4%、「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加0.9%,為去年9月後錄得升幅。 電動機械去年9月後再錄升幅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跌14.8%、「專業、科學及控制用儀器及器具」跌22.4%;「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則升11.6%。政府發言人表示,今年8月商品出口維持疲弱,輸往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均按年大幅下跌。輸往內地及大部分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展望未來,外部貨物需求疲弱,在短期內將會繼續令香港的出口表現受壓。 27 Sep 2023

港元拆息全線升 隔夜見17年新高

  港元拆息全線升 隔夜見17年新高 【明報專訊】季結效應下、新股發行數目增加及臨近假期,令港元資金需求增加,帶動港元拆息全線上升,昨日隔夜港元拆息升67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至5.77655厘,為2006年以來高位,與樓按相關1個月拆息亦連升兩日,升至5.36298厘,為8月2日以來的高位。港元拆息高企,將加重銀行拆借成本,加上聯儲局點陣圖顯示及市場預期年底將再加息,掀起銀行以高息吸存,繼龍頭發鈔銀行匯豐於周一(25日)上調港元定存息後,中銀香港 (2388) 及多家銀行昨日亦跟加定存息。 近日銀行資金需求大增,據外電報道,金管局於周一(25日)透過貼現窗再提供13.9億元貸款,為月初以來最大的金額。面對資金成本上漲,中銀亦分別提高3個月及6個月定存息至4.3厘及4.5厘,兩者均加0.3厘,與匯豐看齊。惟中銀定存息一般個人客戶亦可適用,相反匯豐則要高端客户才適用。 中銀大眾星展等加定存息 除大型銀行中銀及匯豐外,多家中小銀行昨日亦上調定存息率吸資金。大眾將3個月及6個月定存息上調0.1厘至4.7厘;富融加6個月定存息0.1厘至4.5厘;平安壹賬通加4個月息0.2厘至4.2厘;上商加6個月息0.15厘至4.28厘;星展略升3個月息0.05厘至4.15厘;而交銀香港則將6個月息加至4.3厘。 27 Sep 2023

滙豐月內兩度加定存息 半年4.5厘 冠絕發鈔行 料提早部署跨年資金

  滙豐月內兩度加定存息 半年4.5厘 冠絕發鈔行 料提早部署跨年資金 信報財經新聞 更新日期:  2023年9月26日週二 上午11:22 滙豐月內兩度加定存息 半年4.5厘 冠絕發鈔行 料提早部署跨年資金 滙豐 銀行上調港元定期存款利率,為本月第二次。高端理財如尚玉及卓越理財客戶,3個月及6個月定存年利率分別高達4.3厘及4.5厘,加幅均為0.3厘,調整後滙豐為發鈔行中最高息。分析認為,滙豐上調定存利率,因季結及遇上零售綠債認購期,資金偏緊,令近期港元拆息高企,加上部分銀行以高息定存優惠以部署年結資金,滙豐亦不容有失,故加息以避免存款流失。 季結疊加綠債 憂存款流失 繼本月8日調升港元定存利率後,滙豐昨日再度上調港元新資金定存利率優惠,客戶在網上理財或流動理財,以港元新資金開立定存,滙豐尚玉客戶及滙豐卓越理財客戶,3個月定存息率達4.3厘,6個月定存息率為4.5厘。 至於滙豐One及其他客戶,3個月及6個月定存息率亦分別有4.1厘及4.3厘,加幅同為0.3厘。最低存款金額亦均為1萬元或以上。 上海商業銀行財資業務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出,市場普遍預期美國11月或再加息,港元拆息持續高企,加上政府正在銷售零售綠債,對資金偏緊亦略有影響,為免美國之後再加息影響港元拆息,部分銀行已開始以高息吸存,盡早為年底資金需求作好部署,相信滙豐月內兩度上調定存利率亦與此有關。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認為,滙豐上調定存利率,除因近期港元拆息較高,以及綠債申請仍未結束、令資金較為緊張外,由於不少銀行已為跨年資金作準備,以較高息率吸存,相信滙豐此舉是為免存款流失,加息以捍衞存款。 其實市場已有多家銀行以高逾4厘息率吸納3個月及6個月資金。如建行亞洲3個月的新資金定存年利率高達4.7厘,惟起存金額要100萬元或以上。富邦客戶經手機應用程式,以新資金敍造50萬元或以上定存,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昨日定存年利率均為4.6厘。 隔夜息5.75厘 17年最高 林俊泓表示,目前港元拆息已處高位,季結即將結束,料港元拆息再大幅飆升機會暫時不大,但預期聯儲局11月可能再加息,港元拆息仍會持續偏高,難以回落,不排除3個月定存息率於11月或12月有機會高見5厘。 港元拆息昨日全線向上,其中短息升幅尤為顯著,隔夜拆息飆升近66.73基點,至5.75738厘,至少為2006年1...

轉按客過戶逾半不經律師

  轉按客過戶逾半不經律師 為免因律師行出事被接管並遭凍結資金而累市民無法完成按揭交易,銀行業界於去年11月為轉按交易,新增不經律師行支付安排的選擇,至今近1年。消息指,儘管新支付安排遇到一些律師行的阻力,但經金管局不斷發功,近數月轉按客戶選用新支付安排的佔比明顯提升,為擴大有關適用範圍至二手物業新做按揭鋪路,銀行公會與金管局正就此研究中。金管局首次披露至今累計逾3200宗轉按選用新支付安排,近3個月選用比例超過50%。   多位市場人士指出,銀行為住宅按揭轉按客戶提供不經律師行、由銀行與銀行之間直接過數的新支付安排選擇初期,客戶選用比例不太高,其中一個阻力是來自律師行,因有律師行嫌新做法麻煩,不願嘗試,遂會向採用新支付安排的轉按客戶多收費用,有指額外多收的費用由幾百、一千到三、四千元都有;又或向客戶聲稱不太熟習新安排,未知會否影響成交,令客戶為免要多付費又或恐轉按出事而最終沿用回經律師行支付的傳統方式。 消息指最近數月新支付安排的選用比例明顯上升,主要由於金管局力谷,大力鼓勵銀行敘做的轉按中,新支付安排須達致一個目標比例,若不達標,便會收到金管局「追魂call」,局方冀把有關比例推高至五成以上。由於金管局已規定銀行必須向轉按客戶說明有新支付安排的選項,料新安排選用比例將越來越高,為下一階段擴大有關適用範圍鋪路。金管局與銀公正研究將新支付安排擴至二手物業新做按揭,目前主要研究如何處理法律上事宜,且找來外部律師協助。 近月選新安排客佔比急升 金管局回覆本報表示,自去年11月宣布新增轉按支付安排以來,銀行業界一直鼓勵客戶積極考慮採用新安排,新安排亦運作順利。以新安排進行的轉按交易穩步上升,至今年8月底錄得逾3200宗,最近3個月以新安排進行的轉按交易佔同期合資格轉按總交易量逾5成。由於新安排有助提升支付效率及減低風險,業界會鼓勵客戶選用。 就研究擴大新支付安排適用範圍至二手物業新做按揭,金管局指會連同銀行業界密切注意新安排的具體採用和運作情況,藉此總結經驗及檢視操作流程,並繼續研究及制定合適的工作安排。銀公則指將繼續推動業界協助客戶多了解及考慮採用新增支付安排。 東亞近7成轉按客選新安排 香港律師會會長陳澤銘表示,律師會轄下的物業委員會,一直與金管局/銀公就上述支付安排包括其適用範圍進行討論。有關討論尚未完結,細節仍有待定案。對於有律師行被指在新安排上...

恒大主要附屬遭查 不符發新票據資格

  恒大主要附屬遭查 不符發新票據資格 【明報專訊】恒大 (3333) 上周五公布取消,原定今明兩日(周一及周二)舉行的境外債務重組協議安排會議後,重組主要障礙終曝光。公司昨晚最新公布,由於恒大主要附屬公司正被立案調查,公司無法滿足新票據發行資格的監管規定。恒大原有的境外債重組方案恐要推倒重來,既未能發行新債,公司能否提出新方案尋求債權人同意備受市場關注,分析相信或為短線股價加添波動。 境外債重組恐推倒重來 根據恒大3月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向債權人新發行票據為主要組成部分。恒大原擬由兩間發債體景程及天基,分別發行總值65億美元及8億美元的新展期票據,為時4至8年不等。因應恒大票據、景程及天基3組境外債債權,分別提供手上恒大物業 (6666) 、恒大汽車 (0708) 各30%股權,以及由中國恒大等向恒大汽車提供的貸款轉成新股,用作質押供發行股票掛鈎票據。 惟恒大最新公告指,在建議重組下擬發行的各項新票據,須根據其適用情形遵守中證會發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公司須證明其符合相關規定。惟由於公司的主要附屬公司恒大地產集團正在被立案調查,目前無法滿足新票據的發行資格。 換言之,恒大或要撤回境外重組方案中發行新展期票據的部分。恒大上周五公布,自3月公布重組方案以來,集團的銷售情况不如預期,基於公司目前情况以及與其顧問及債權人協商,公司認為有必要重新審視建議重組的條款,以匹配公司客觀情况和債權人訴求。 25 Sep 2023

澳門中秋十一酒店預訂紛爆滿 房價返高位

  澳門中秋十一酒店預訂紛爆滿 房價返高位 【明報專訊】澳門博彩及旅遊業將迎來自疫情後,內地首個連放中秋節及「十一」假期的8天超級黃金周檔期。本報翻查當地主要賭場酒店訂房情况,8日假期房間預訂爆滿變得普遍,同時個別酒店房價超越疫情前亦比比皆是。當地業界人士普遍預期,料在今檔檔期酒店會有逾九成入住率,甚至估計在高入住率推動下,期望推動賭收達全年最高水平。 上葡京豪華房叫5039元新高 截至今年7月底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全澳門的酒店房間數目達4.3萬間,較去年9、10月時的3.7萬間多出5000間。隨着疫情後,更多訪客訪澳,本報翻查主要賭場酒店官網顯示,在今檔中秋十一黃金檔期下,美高梅中國 (2282) 全線及銀河娛樂 (0027) 旗下澳門銀河、星際甚至新增的澳門萊佛士等共5間酒店,8日假期均全線預訂爆滿。金沙中國 (1928) 一系及其他酒店,普遍在9月30日至10月2日期間,出現預訂爆滿情况,當中有別於2019年有房間空置,旗下威尼斯人今年則無房應市。 至於酒店房價普遍重返高位。以有房供應的十六浦索菲特為例,該酒店的城市景觀高級客房在今年10月1日國慶正日房價叫價達2700元,雖然未必及得上五一檔期5月1日正日叫價的3060元,但是已經超越了2019年10月1日的2024元水平。近年新開的澳門博彩 (0880) 上葡京,以大牀豪華客房的房價計,更創開業以來最高位,在10月1日叫價高達5039.2元。 業界料入住率逾九成 有博彩業界人士指出,恐今年大環境不就,當地賭場恐「旺丁不旺財」。經營十六浦索菲特的實德環球 (0487) 副主席馬浩文則表示,料中秋十一檔期酒店入住率會超過九成甚至近乎爆滿,房價會逾2000元,訪客會在國慶前,以及假期首兩日訪澳居多。馬浩文更預料今個月賭收會達到今年最高水平。但是現時賭枱注碼只約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的85%,平均賭客注碼則較2019年低。業界原先預期貴賓博彩只及疫情前的10%,但是近期已回復至29%至30%,並超過預期。馬浩文說:「在政府將全年賭收調高至1700億澳門元後,他料在十一檔期的高收入支持下,澳門今年全年賭收再升至近1900億至2100億澳門元」。 澳門旅遊業議會理事長胡景光稱:「(當地訪客量)有望打破8月份的紀錄14萬人水平,料酒店入住率達九成,半島區的四星酒店房價約1000至2000元,金光大道的酒店每晚可...

港上市虛資ETF升幅跑輸相關虛幣

  港上市虛資ETF升幅跑輸相關虛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交所去年12月中引入首批加密貨幣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上市,現時共有3隻虛擬資產期貨ETF上市。雖然比對初始發行價,上述3隻虛擬資產ETF都有升幅,最多升逾四成,不過升幅稍遜於直接投資比特幣及以太幣,其間比特幣升幅達60%。另外,有關成交未見活躍,過去三個月平均日成交量計,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ETF(3066)、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 ETF(3068)、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3135)分別約為28.18萬手、14.36萬手、1.08萬手。 證監會去年10月底發出《有關虛擬資產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通函》,開始接受虛擬資產期貨 ETF 的認可申請,在 ETF 通函發布後,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 ETF、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 ETF在去年12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則在今年1月上市。 最勁累升逾四成 成交欠活躍 上周五(9月22日),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ETF收報11.39元,當日跌1.13%;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ETF收報9.47元,當日跌1.41%;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收報11.01元,當日跌1.78%。前兩隻基金去年上市時,每基金單位定價為7.8元,當時入場費均約780元,相較之下,上周五收市價分別升逾四成及逾兩成。而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初始發行價為1美元,每手買賣單位為50個,入場費約390元,上周五收市價升了逾四成。 然而,參考比特幣及以太幣走勢,由去年12月16日至9月22日,期內升幅分別約60%及36%,相對下在港上市的兩隻比特幣期貨ETF在期內升幅都追不上比特幣的升幅,而以太幣期貨ETF亦稍遜於以太幣的升幅。 另,參考港交所數據,由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2月7日期間,上述ETF的日均成交額約為930萬元。 港交所指出,虛擬資產期貨ETF是主要通過期貨合約(例如CME比特幣期貨或CME以太幣期貨)獲取相關虛擬資產的投資表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其目標對象主要是擁有衍生產品知識的投資者。由於虛擬資產期貨ETF投資於虛擬資產期貨而非直接投資於虛擬資產,其表現可以大大偏離虛擬資產的現貨價。而投資虛擬資產期貨ETF的主要風險,包括相關虛擬資產的風險、期貨合約轉倉風險、單一資產或單一期貨合約的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另外虛擬資產期貨ETF一般設有管理費。 ETF可...

聯儲明年最多減息1/2厘 美匯半年高 基金紛唱好 原文網址:聯儲明年最多減息1/2厘 美匯半年高 基金紛唱好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922-0922_00202_001/

聯儲明年最多減息1/2厘 美匯半年高 基金紛唱好 短期或再加一次 高盛估2024末季才下調 美國聯儲局雖然一如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但同時向認為局方明年會迫於經濟形勢而大手減息的看法大潑冷水,把明年潛在減息幅度由之前的一厘降到半厘。投行高盛隨即把美國啟動減息的時間預測押後半年到明年末季,刺激美匯指數觸及105.69的半年新高,基金界更撐腰,指美元繼續充當資金「避風港」! 人幣日圓韓圜金價受壓 非美貨幣周四普遍受壓,其中在岸人民幣收報7.3034兌每美元,為近兩周收市新低;離岸人民幣低見7.3215兌每美元,每百港元高見93.58元人民幣;日圓低見148.46兌每美元,韓圜跌勢更大,盤中低見1,342.25兌每美元,跌0.9%。現貨金亦曾跌0.75%,每安士低見1,915美元。 俗稱「點陣圖」的局方經濟預測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今年美息預測的中位數維持在5.6厘,以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區間處於5.25至5.5厘來看,即今年還會加息一次,但明年美息預測的中位數由4.6厘調高至5.1厘,換言之就算明年真的減息,次數也比之前所預測少。 主席鮑威爾稱,聯儲局準備在適當時候加息,並打算維持息口於「限制性」水平,直至有信心通脹可持續地朝當局的目標(2%)回落,即使讓美國經濟「軟着陸」也是FOMC重要的政策目標。 歐經濟趨弱 勢較快降息 摩根資產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許長泰相信,FOMC對美息的展望上修,反映一些並非「最鷹」的成員也覺得現行貨幣政策不足以實現通脹目標,並關注FOMC成員之間對2025年息口預測的範圍介乎2.6至5.6厘,比明年的4.4至6.1厘更廣,不排除下一份「點陣圖」會見到2025年的息口預測被上修至更加高於長期息口預測(目前維持2.5厘)的水平。高息必然使美國經濟降溫,推低美國債息,但目前的「鷹派」立場短期內也勢必推高債息。 安本多元資產解決方案投資總監Ray Sharma-Ong亦認為,鑑於歐元區經濟不及美國堅韌,增長放緩速度會較美國快,歐元孳息率下降速度自然會快過美國孳息率,這種息差上的優勢值得對美元看高一線,更何況美元可以在避險的情況下發揮避風港作用。北歐銀行首席分析員克里斯滕森則相信,以美息明年減息幅度僅半厘來看,年底之前美元都會保持強勢。 日央行收水障礙或掃除 面對美元再度走強可能帶來的危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再「出口術」稱,政府不...

港P未有調整 市場料年內升1/8厘

 港P未有調整 市場料年內升1/8厘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沒有加息,一眾港銀亦按兵不動。滙豐銀行昨日宣布,該行最優惠利率(P)將維持不變,保留在目前的5.875厘。不過,市場預期在資金成本壓力續增下,香港銀行仍有加息壓力。 中銀香港(02388)、恒生銀行(00011)及渣打香港同樣宣布,最優惠貸款利率維持不變,分別為5.875厘、5.875厘及6.125厘。港元儲蓄存款年利率亦沒有變動。 金管局表示,美國加息周期是否完結仍有待確定,而高息環境應會維持一段時間。港元拆息在往後一段日子可能仍會處於較高水平,提醒市民在作出置業、按揭或其他借貸決定時,應小心考慮及管理利率風險。至於香港的金融及貨幣市場運作維持暢順,港元匯率保持穩定,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維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港元拆息昨日普遍向下,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港元拆息報5.23607厘,按日跌約一點子,連跌兩日。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多家香港銀行早已上調按揭封頂息率,使現時普遍新做按息升至4.125厘,創逾15年半新高。這次滙豐沒有加P,業主供樓負擔未有再進一步增加,對現時疲弱的樓按市場相對正面。 曹表示,不排除聯儲局最快於下次議息會議恢復加息,年內掉頭減息的機會不大,聯邦基金利率將維持高水平一段時間,港美息口差距有機會進一步擴大,料今年拆息將維持高水平,不排除港銀年內加多一次P息,幅度約0.125厘。 專家促撤辣助樓市回穩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現時樓市淡靜,息率企於較以往偏高水平,「租平過供」的情況加劇,將令樓市進一步受壓。她建議政府即時研究為樓市注入利好條件,以平衡現時負面因素,現時是合適時間去審視措施是否仍有需要,包括可考慮撤銷物業買賣辣稅,讓樓市回復具彈性的運作空間,有助樓市平穩發展及維持適度流轉。 原文網址:港P未有調整 市場料年內升1/8厘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922-0922_00202_002/ 22 Sep 2023

恒指再挫230點 分析:或下試16000

  恒指再挫230點 分析:或下試16000 【明報專訊】聯儲局一如預期維持息口,但料年內將再加息一次兼言論偏鷹,大降明年減息預期,刺激美債息再升,息口敏感的銀行、地產、科技股走弱(見表),拖累恒指兩連跌,昨再跌230點收報17,655點,見1個月低位,大市成交金額略增至774億元,但已連續3日不足800億元成交,市場人士指未來美國通脹問題只會加劇,美債息高企將令股市更加淡靜。 受聯儲局言論影響,隔晚美股先高後低,其中納指跌逾200點,恒指昨低開89點後持續受壓,跌幅一度擴大至247點,收市跌幅略為收窄至230點,收市報17,655點;科指收報3849點,跌72點,連跌4日,見3個月低位。大市交投疲弱,但北水連續6個交易日淨入,昨全日淨入32.4億元,南水繼續淨沽出,合計淨流出43.3億元人民幣,連續第3日流出。 科網股重災區 阿里健康跌近5% 港股全日僅9隻藍籌上升,科網股成為昨跌市元兇,騰訊(0700)、阿里(9988)齊跌逾2%,阿里健康(0241)跌近5%,為全日最弱藍籌。騰訊及美團分別獲9778萬元及6827萬元北水淨沽,快手(1024)更被北水淨沽1.64億元。 美息不變,本地大型銀行亦維持最優惠利率,本港銀行股偏軟;本地地產股亦捱沽,新世界(0017)、恒地(0012)跌逾1.5%。北水則吸納中資金融股,平保(2318)、建行(0939)、工行(1398)分獲2.03億、1.9及1.7億元北水淨入。中移動(0941)更獲8.8億元北水淨入。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表示,聯儲局日前鷹派言論反映美國通脹問題嚴重,美債息高企,股市難望轉勢,加上氣氛薄弱,散戶都在沽貨,若美股出現較深度調整,港股或要下試16,000點。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稱,美國2年和10年國債息率升至加息周期以來新高,在股債雙殺下資金避到美元,顯示避險意識提升拖累港股。 22 Sep 2023

陳啟宗:港樓市處系統性轉變

  陳啟宗:港樓市處系統性轉變 本港樓市近期疲弱,就連新樓亦劈價促銷。恒隆集團(010)及恒隆地產(101)董事長陳啟宗於其中期報告上指香港正經歷系統性轉變,但不代表香港經濟會沒落,港樓市變得疲弱除因移民潮及三年疫情令更多人離港外,因土地供應增加,樓價會放緩,趨勢已開始,預計不僅是周期性轉變,而是系統性轉變,並指今年恒隆無意買地,但總有一天會買地,團隊會一直留意,希望不會錯過良機。他預期恒隆下半年有出色表現,惟增速有所放緩。 陳啟宗在該集團的中期報告「致股東函」指出,長遠而言,相關系統性的轉變將令本港更具競爭力,只是轉變出現得不太合時,樓價持續下跌,或令本港經濟雪上加霜。他指,雖然本港旅遊業正轉好,但人均消費仍乏力,加上海外經濟疲弱和政局難料,致國際貿易低迷,物流業及相關行業亦難見起色,故個人消費難有顯著增長,加上樓市的結構性轉變,目前很難對未來過度樂觀。 豪宅市場成唯一亮點 他又稱,隨內地經濟變差,本港經濟必受影響,尤其房地產業正經歷結構性變革,形勢已截然不同;土地供應增加,暴利日子一去不復返,唯一的亮點可能是豪宅市場,因為內地許多富人都渴望移居香港。至於買地方面,他坦言,雖今年恒隆大概不會購置地皮,但未來總有一天會買地,儘管確實時間很難預測,但團隊會一直留意,希望不會錯過良機。 中國經濟有4大挑戰 內地市場方面,陳啟宗指中國經濟有至少四大挑戰,分別為疫情的餘波、整頓網絡平台公司和私人教育機構的後果、樓市泡沫爆破,以及中美關係惡化,在此大環境下,房地產公司要提升租戶銷售額和租賃收入便困難重重,唯一或可突圍而出的就只有頂級奢侈品零售。他認為,中國除了有亞洲人鍾情購買名牌產品的偏好外,還有龐大的人口,只要中國經濟相對穩健,未來數10年總會有新的年輕消費者出現,而奢侈品市場中,中國顧客大概是最年輕的,奢侈品市場目前僅涵蓋一小部分潛在消費者。 談及到內地項目的進度,他表示該集團會把現有項目完成,主要是杭州恒隆廣場,購物商場和兩幢辦公樓計劃於2024年底竣工,其餘三幢中層辦公樓和酒店預計於之後一年竣工;未來數年,還有4個住宅項目待售,除瀋陽「恒隆府」外,武漢「恒隆府」、無錫「恒隆府」、昆明君悅居項目均計畫於2025年或之前竣工。 23 Sep 2023

美息不變擬加一次 明年續高企

美息不變擬加一次 明年續高企 儘管國際油價近期不斷攀升重燃通脹壓力,但美國聯儲局於本港時間周四凌晨2時宣布,維持息口不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續處於5.25厘至5.5厘的22年高位,符預期,是自今年6月之後,第二度按兵不動。 局方對進一步收緊政策持開放態度,據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官員預測今年底及明年底利率中位數分別為5.6厘及5.1厘,6月時估計為5.6厘及4.6厘,預示今年內再加多一次息,19名官員中,12人預測今年加多一次息,其餘7人傾向維持利率不變,意味支持加息的官員過半數;明年底利率中位數預測比上次高0.5厘,利率或較預期長時間維持在高水平。議息結果出爐後,道指續升百點。 預測GDP增2.1% 核心通脹3.7%   聯儲局官員預測,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1%,高於6月時預估增長1%;年底失業率料3.8%,6月預測是4.1%。局方重視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今年底料升3.7%,較6月份所估計的3.9%出現放緩。   聯儲局結束一連兩日會議後發聲明,提到最新指標顯示經濟活動以穩固步伐擴張,近數月職位增長放慢但仍然強勁,失業率維持偏低水平,通脹依然高企。美國銀行體系穩健和強韌,家庭與企業信貸收緊,令經濟活動、招聘和通脹受壓,惟其影響存在不確定性。當局重申高度關注通脹風險,堅定承諾把通脹降至2%的目標。   局方聲明續說,當局將繼續評估新的資訊對貨幣政策的啟示,並重申額外的收緊行動或許適當,當局會考慮此前累積的緊縮幅度,貨幣政策對經濟和通脹的滯後效應,以及連串數據例如就業市場、通脹壓力、通脹預期、金融市場和國際形勢,若浮現妨礙當局實現政策目標的風險,隨時準備好調節貨幣政策。   此外,局方按照計劃縮減資產負債表,減持手上的國債及按揭抵押證券。是次議息決定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一致投票通過,當中包括上周宣誓就職的首位拉丁裔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會後召開記者會,他上月底於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明言會維持限制性貨幣政策,直至確信通脹朝着當局的目標水平持續放緩,若有需要時會上調利率。   議息後道指輾轉下挫 美股周三先升後反覆回落,尾段加速跳水。道指高開57點後,升幅即擴大至258點...

人民幣貶值拖累 恒指挫111點 成交712億 連續3日萎縮

  人民幣貶值拖累 恒指挫111點 成交712億 連續3日萎縮 【明報專訊】投資者靜待聯儲局議息結果,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但是美元指數反覆向上,拖累人民幣續貶值,港股昨全日受壓,恒指收市跌111點,收報17,885點,大市成交淡靜,競價時段前成交不足700億元,收市成交712億元,為連續第三日縮減,亦為近3個月來新低,投資界預計港股短期後市仍將繼續向下尋底。 ATMJ齊跌 科指跑輸恒指國指 隔晚美股因憂慮通脹而偏軟,美債息創多年新高,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一度跌向7.3,恒指低開57點後跌幅一度收窄,但其後跌幅再度擴大,午後最多跌163點,收市跌111點,高低波幅162點;國企指數收報6181點,跌53點。全日北水淨入32億元,是連續5個交易日錄得淨流入,南水北上淨流出增至35.4億元人民幣,連續第二日流出,累計流出59.63億元人民幣。 加息周期延長的憂慮不利對息口敏感的科技股,深圳創業板指數跌破2000點大關,至2020年4月以來新低;恒科指亦連跌3日,累跌3.8%,見逾兩個月收市低,跑輸恒指及國指。重磅科技股向下,ATMJ齊跌,美團(3690)跌逾2%,騰訊(0700)、京東(9618)均跌逾1%,阿里巴巴(9988)跌逾0.3%,但騰訊及美團昨分別獲1.92億元及2.52億元北水淨入,全日跌幅最大藍籌為舜宇(2382),下跌逾5%。 金融航運股撐市 東方海外漲3% 高息環境利好金融股,匯控(0005)、建行(0939)、友邦保險(1299)支撐大市;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連升10日,東方海外(0316)升近3%,是全日升幅最大藍籌,中遠海控(1919)升0.7%。 分析:短期後市繼續向下尋底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港股連續第二日處於18,000點以下來收市,且成交進一步縮減至700多億元,明顯受制於18,300點好淡分水線以下,估計短期後市仍將繼續向下尋底。他又稱,雖然市場近日已充分預期美聯儲將暫停加息,但美國10年國債息繼續向上,為科技股帶來沽壓,科指率先破底而落,有可能成為拖累大市下跌的動力。 21 Sep 2023

內地貸息不變 人幣匯價軟

 內地貸息不變 人幣匯價軟 人民幣貶值壓力連同上月經濟數據出現穩定迹象,緩和當局大幅降息的迫切性。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同業拆借中心公布,9月一年期及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報3.45厘及4.2厘,兩者都維持不變。在人行上周五加量續做中期借貸便利(MLF)且操作利率保持不變下,這次LPR報價符合預期。 渣打估連續兩季降MLF 人行昨公開市場開展2,050億元(人民幣‧下同)7日期逆回購操作,以及860億元14日期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維持於1.8厘和1.95厘;單日淨投放2,260億元。 渣打認為,由於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因素且市場信心低迷,削弱傳統刺激措施的實際效力,宏觀經濟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鬆,以維持經濟持續復甦勢頭。該行維持對人行於第四季及明年首季下調MLF利率各一次,每次下調10點子的預測,並預計人行明年首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5點子。 人行:防範匯率超調 人民幣兌每美元在岸價昨日下午4時半官方收報7.2978,按日下跌35點子。離岸價日內徘徊在7.3水平,曾跌至7.3153。官方開出的中間價兌每美元報7.1732,按日上升一點子。 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昨表示,人行將繼續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重申中國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儲備,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將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他續表示,目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下一步將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 21 Sep 2023

灣仔海濱辦懷舊藝遊坊9月底起舉行 設大排檔街頭美食 傷健共融慈善表演

  灣仔海濱辦懷舊藝遊坊9月底起舉行 設大排檔街頭 美食 傷健共融慈善表演 政府推出「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刺激夜經濟,適逢中秋節及國慶長假期,將在維港海濱舉行的夜市嘉年華下周三起在灣仔海傍登場,至10月2日結束,活動名為「海濱藝遊坊」,主打懷舊香港夜市,文化、藝術、音樂及科技共冶一爐,內容包括多種傳統香港街頭美食、無人機燈光表演、懷舊文化工作坊、「傷健共展能」慈善表演等。 大賣香港百年老經典情懷的「海濱藝遊坊」,提供多種傳統香港街頭美食,如中式糕點、滷水、粢飯、小食如烤魷魚、雞仔餅、串燒、手工啤酒等,配合多張懷舊大排檔圓枱及膠凳,重塑舊式大排檔情懷。 「傷健共展能」慈善表演 活動期間亦會舉行維港夜空無人機燈光表演,將有800架無人機參與。有別於過往其他較傳統的圖案,是次燈光表演將呈現多個香港特色地標及香港本土藝術文化,由本土無人機團隊「DMD Digital Art」及建築設計團隊「MCG SNS」策劃,將新科技結合舊情懷,帶領市民及旅客穿越時空。 活動亦設有懷舊文化工作坊,讓市民及旅客體驗香港百年歷史及各種生活文化,如民間的占卜風水命理、麻將雕刻、麵粉公仔、織蒸籠等。另外,活動亦包括有多個本地出色設計師參與的香港美術畫廊,畫廊將展出多幅帶有香港街道、商舖、節日等香港懷舊特色的畫作,海濱沿岸同場亦會展出共長24米、高1.8米的「維港日出。印象」巨型壁畫,由20人壁畫團隊創作。 此外,亦有「傷健共展能」慈善表演,當中包括中西樂器表演、舞蹈表演、街舞表演、歌唱表演等。另外,為幫助年輕樂隊及歌手起步並推廣本土音樂,今次活動將有共10組樂隊輪流作音樂表演,每晚演繹不同經典及原創歌曲,大會亦會播放香港經典電影。 活動選址位於灣仔海濱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場館開放時間為下午3時至午夜12時,美食區時間為下午6時至晚上11時。活動由發展局與非牟利機構「香港傷健共融網絡」及「藝穗會」聯合舉辦,由維港海上發展負責活動統籌,協辦單位有中環街市、DMD Digital Art和多個慈善組織等。發展局免費提供場地及在場地設置上提供支援,攤位免付租金。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向《星島》表示,零售業對於政府大力推行「香港夜繽紛」活動感到高興。對於這次灣仔海濱率先辦懷舊夜市,邵家輝認為選址合理,既不會對周邊民居造成噪音影響,亦方便市民出行,並呼籲相關單位屆時提供充足指示,便利遊客和...

港股失守萬八 87億北水淨流入

  港股失守萬八 87億北水淨流入 【明報專訊】美聯儲局本周議息前,美匯指數企於105以上高位,人民幣再度偏軟,恒指失守萬八關,重磅科網股全線下跌,恒指最多跌近300點,收市報17,930點,跌252點,為三個星期以來首次失守萬八關收市。大市成交只有845億元,但港股通下的北水大舉流入撈底,淨吸資約87億元,較上日增加逾6倍。 沽空率急升至23% 美、英及日央行本周將議息,港股欠缺方向,在萬八點爭持。恒指低開113點,早段跌幅曾擴大至288點,低見17,894點;之後跌幅收窄,曾只跌68點,高見18,114點,最終收報17,930點,跌252點。科指全日挫2%,失守4000點大關;國指跌1.59%。 北水大舉流入撈底,淨吸資約87億元,較上日增加6.3倍,為連續第3日流入,累計已流入125億元。其中,盈富(2800)淨吸資約38.4億元,帶動盈富全日成交居首涉近96億元,較第二大成交的騰訊(0700)高出逾1倍。盈富以外,追縱國企指數的ETF恒生中國企業(2828)昨亦錄逾9億元淨流入。至於滬深股通下的南水,亦錄28億元人民幣淨流入,終止連續4日走資。 重磅科網股全線受壓 大市全日沽空金額196億元,大市沽空比率約為23.3%,較上日急升7.9個百分點。其中盈富沽空金額最多,達73.86億元,沽空比率77%。 重磅科網股全線下跌,阿里巴巴(9988)對土耳其投資20億美元,與京東(9618)、小米(1810)齊跌逾2%;騰訊、美團(3690)跌逾1%。藍籌友邦(1299)跌1.7%;港交所(0388)與平保(2318)跌2.5%;中芯(0981)挫半成,為表現最差藍籌。 分析:恒指後市萬八點整固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表示,本周多國央行將議息,市場正等待多項數據出爐,港股昨日大部分時間在萬八點附近上落,預料後市恒指仍在萬八點整固,支持位17,500點。 19 Sep 2023

綠債首日驚現大客認購300手

 綠債首日驚現大客認購300手 港府發行新一批綠色零售債券昨日起開始認購,保底息多達4.75厘的情況下,多家券商及銀行俱稱綠債開售首日認購反應熱烈。耀才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該行首天的認購人數及額度已超越去年,吸引接近1.3萬人申請,涉及金額近兩億元。大多數認購10至15手,更有客戶認購高達300手,由於主要認購對象為「好息」的投資者,故八成半以上為現金認購。 反應勝去年 勢超購 他指,除了回報非常吸引之外,港股走勢持續不振,投資者預計短期難有突破,所以穩收利息亦是投資者的其中一條增值財富之路,故吸引大量投資者認購。 滙豐發言人稱,首日認購反應熱烈,客戶平均認購金額高於去年綠債開售首日的水平。 渣打香港指,客戶認購反應理想,首日平均認購手數較去年增加近三成,而七成以上客戶透過網上渠道遞交申請。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助理總經理梁美怡表示,透過該行人均申請10手,較往年的7手為多,客戶主要透過電子渠道申請,該行亦鼓勵客戶透過手機或網上銀行認購。 中信銀行(國際)表示,首日所接獲的認購綠債人數與去年相若,總認購金額則有所上升,最高認購金額為50萬元,平均認購金額為12萬元,較上一批綠色零售債券上升接近三成。該行相信今批綠色零售債券會錄得超額認購,建議資金充裕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認購5至8手以增加穩中的機會。 工商銀行(亞洲)亦指,該行網上渠道認購佔約八成,每人平均認購約12手,總認購金額及人數較去年升四成及一倍。另花旗銀行表示,首日認購反應正面,認購數字符合預期。 19 Sep 2023

人幣創逾一個月最強 估短期平穩

 人幣創逾一個月最強 估短期平穩 人民幣匯價縱獲官方支持,但疲態仍在。雖然昨早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出的人民幣兌每美元中間價升50點子,且連續6日上升,創逾一個月新高,並較市場預期強逾970點子,但在岸人民幣仍跌229點子,收報7.292兌每美元;離岸價亦跌穿7.29關口,低見7.2987。 交易員指出,本周聯儲局議息前美債孳息率上升,令人民幣再度承壓。不過,市場忌憚監管維穩決心,短期走勢料較平穩,惟交投意願更低迷。目前中間價與市場價差距仍有逾千點,短期監管或着重縮窄兩者價差。 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近期宏觀數據好轉,尤其是物價數據見底回升,與各項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地顯效、內地經濟加快恢復的趨勢互相印證,匯率基本穩定有堅實基礎。這種物價領域的積極變化表明,擴內需政策「正反饋」逐步增強,市場需求穩步回升,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向潛在水平回歸,繼續保持在主要經濟體中的領先地位,人民幣匯率支撐有力。 大行推介作套息交易融資 不過,市場看淡中國還要放水,跟日本幣策邁向正常化背馳。即使中國常出手阻嚇人民幣淡友,高盛、花旗及景順早前不約而同建議用人民幣做套息交易融資貨幣。融資貨幣的首選向來是日圓,因息口極低,借入它投資高息貨幣的資產可賺利差,一大風險是日圓掉頭升值,建議改用人民幣意味他們覺得人民幣易跌難升。 同時,人民幣貶值推動了避險需求,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主力合約(AU2312)上周五盤中曾觸及每克480.26元(人民幣‧下同),再創12年來新高,全日收報469.72元;昨日該合約價格回吐,以467.32元收市。 19 Sep 2023

滬深300今年內跌逾3%跑輸美日

 滬深300今年內跌逾3%跑輸美日 內地股市周一先跌後回穩,滬深300指數早段觸及今年盤中低位3,691點,跌0.47%,最終倒升0.51%,收報3,727點,但今年仍跌3.73%,跟印度、日本及美國形成鮮明對比。滬深兩市主板成交金額再跌至6,985億元(人民幣‧下同),買盤動力仍然不強。就在此時,市傳中國證監會密謀谷A股上市公司增加派息。 為搞活股市,提升股市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中國證監會上月從打擊大股東「割韭菜」上着手,包括提出3年內未派息、累計派息少過期內年均純利30%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得在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 中證監傳鼓勵增派息 內媒最新引述消息指,中證監近期擬進一步對不派息或派息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推動進一步優化派息方式和節奏,讓派息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勵,同時會加強約束超出能力派息的企業。 具體而言,中證監會要求派息少過「一定比例」的主板上市公司解釋,並對財務投資較多的公司強化披露要求,並強化問詢幫助投資者了解情況,更會透過約談上市公司督促要加大派息力度。同時會簡化中期息的手續,指導公司制訂派息穩定增長的政策。 大市昨日回穩,滬深股通重新錄得淨買入,達28.29億元。貴州茅台的「酒心朱古力」新上市又掀搶購,股價反彈2.64%,並錄2.93億元外資淨買入。然而,「醬香拿鐵」首日,該企股價及外資都有正面反應,而事後幾日無以為繼,亦有內地經濟師質疑這些跨界產品對不喝茅台的人未必有持久吸引力。 對沖基金思睿的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上月數據反映內地經濟開始出現好轉,投資者不應過於悲觀,應對經濟復甦保持耐心。若然確認中國經濟處於周期底部並且開始築底,上游原材料板塊最受惠,但若認為當前全球市場風險和波動還有待觀察或驗證,黃金是有助對沖尾部風險的資產。 19 Sep 2023

高才通子女可讀官津直資校

  高才通子女可讀官津直資校 政府大力「搶人才」,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截至7月底,已有3萬多宗申請獲批,他們不僅可在港工作,子女亦可來港就學。教育局指,高才通持有人的子女可獲資助入讀公營及直資學校,與本地生相同。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指,恢復通關後,高才通等計劃申請人的子女,報讀申請增加。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高才通子女入讀,或有助紓緩學界面對收生不足的壓力。 教育局早前向學校發通告,更新非本地兒童入讀公營學校的程序和條件,列明多項人才入境計劃(見表),包括去年底推出的高才通、吸納科研人才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獲批的申請人子女或受養人可入讀公營學校,即官立、津貼及按額津貼學校。當局回覆本報查詢,證實高才通的隨行受養人亦可入讀直資學校,並可獲得政府津貼,意味與本地生待遇相同,倘他們入讀直資學校,校方仍可獲按人頭計算的直資津貼,家長毋須自行負擔。 教育局亦指,曾接獲高才通計劃人士為子女就學的查詢,已提供學位安排支援服務或資訊。鑑於未來學齡人口呈結構性下跌,當局正從長遠規劃公營學校學位供應,並留意高才通計劃帶來的學額需求。 年初恢復通關,直資學校接獲申請增加,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指,包括高才通等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人子女,報讀申請有所回升,認為本港課程具吸引力,「文憑試的國際認受性高,而且內地大學亦接納文憑試成績,有些來自內地的學生會畢業後回內地升學。」部分直資學校在文憑試以外提供其他國際課程,陳狄安認為是直資校優勢之一,加上直資學校提供海外交流機會,可滿足家長為學生擴闊視野的期望。 為港累積年輕人才 高才通申請人以內地為主,陳狄安坦言,內地來港的學生中文和數學程度較高,惟英文方面或未及本港學生,但認為直資學校課程彈性較大、資源較多,有助照顧學習差異。 津貼中學近期亦接獲高才通持有人子女的入學申請。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指,申請數目7月起逐漸增多,「我跟部分申請人見過面,他們有禮貌,亦是有備而來。他們清楚香港的情況和要求,有些已經報讀了廣東話班或英文班。」她指津校不但免學費,學校亦能照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她認同,隨着本港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高才通持有人子女入讀公營學校,或有助紓緩學界面對的收生壓力,「最重要是為香港累積年輕人才,希望他們日後為香港貢獻。」 除了公營學校,國際學校亦是高才通人士為子女的升學選擇。英基學校協會早前宣布,會安排高才通...

港股連跌6日 成交創逾月低位

  港股連跌6日 成交創逾月低位 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港股交投進一步縮減,恒指高開低收,個別內房股早段曾爆升,但科網股普遍走弱,收市跌16點,險守18000關,6連跌累挫835點,大市成交金額縮減至798億元,創逾1個月新低。北水再轉淨流出,單日淨走17.7億元。 大市昨日高開106點後向下,最多曾跌71點,一度失守18000關;午後低位窄幅爭持,全日收報18009點,微跌16點;國指收報6235點,跌24點;科指收報4041點,跌22點。 新地再獲郭家增持續彈 新鴻基地產(016)大股東郭氏透過家族信託及基金連續2日增持,周二再增持新地60萬股,平均價為80.3784元,涉資4822.7萬元,持股量由27.53%增至27.55%。新地股價連彈2日,昨日收報81.6元,升1.7%。其他地產股向好,恒地(012)、新世界(017)亦升逾1%。 內房再炒上  花樣年飆28% 內地密集式刺激樓市政策初見成效,山東省展開全省房地產「金九銀十」行動,促進提升住宅質素。個別二線內房股繼續有炒作,花樣年(1777)一度急升55%,收市仍升28.4%,報0.113元;寶龍地產(1238)則曾升48%,收市僅升6%,報1.23元。碧桂園(2007)再有境內債展期方案獲通過,股價一度升7%,收市升2.8%;遠洋(3377)則逆市大跌18.1%,收報0.68元。 蘋果iPhone 15無驚喜,蘋果概念股走勢分歧,舜宇光學(2382)揚3.1%,收報61.85元,為表現最好藍籌股;瑞聲科技(2018)跌3.6%,報13.86元;高偉電子(1415)挫5.1%,收報14.16元。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區股票及衍生品策略主管呂成表示,現時到年底適度看好中國股市,預計大市有5%至10%上升空間,又指看好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多於恒生指數,因為科指更側重消費相關股,而恒指有金融和地產股,今年行業受壓較大。 14 Sep 2023

人行下周港發行150億人幣央票 官媒:為穩匯率 不排除續在離岸市場增發央票

  人行下周港發行150億人幣央票 官媒:為穩匯率 不排除續在離岸市場增發央票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本月在香港發行的6個月期央行票據發行額為15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到期金額增發100億元,是繼8月增發100億元央票後,連續兩次增發。人行旗下官媒《金融時報》發文指出,此舉釋放吸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信號,有利維護匯率基本穩定,不排除繼續增發。在港離岸人民幣拆息繼續高企,分析指出措施降低沽出人民幣所獲息差,帶動人民幣明顯走強,不過人民幣仍存美國加息、和內地經濟是否已經好轉的不明朗因素,若預期未能扭轉,季結過後仍有機會再跌至上周的今年低位。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本港離岸人民幣拆息繼續抽升,隔夜拆息抽升75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至5.1889厘,創1年新高,3個月拆息升12點子至4.2265厘,再創近5年新高。彭博社引交易員指出,國有大行在離岸拆出人民幣意願偏低,加上交易員平倉人民幣空倉提高離岸人民幣需求,令流動性更緊張。11時公布拆息後,離岸人民幣急升逾百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收復7.3,截至晚上9時半,人民幣在岸價報7.2795,上升106點子,離岸報7.2775,上升230點子,與在岸價倒掛,美匯指數上升0.11%至104.67,反映人民幣升值是由自身因素帶動。 本港離岸人幣拆息續抽升 人行昨日公布,本月離岸央票將於下周二(19日)投標,下周四(21日)交收。人行在2018年10月起在本港離岸市場發行多隻央票,以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收益率曲線,為其他離岸人民幣債定價提供基準,在2月至12月定期分8次發行。包括8月發行的3個月期央票增發100億元至200億元,今年以來增發200億元為歷年最多。《金融時報》文章指,此舉有效向離岸市場直接傳達政策意圖,人行及後可能繼續增發央票,加強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調節。 除人行發行的一年期以下央票,財政部6月在港發行120億元,2年期至10年期的人民幣國債,金額為歷來最多,深圳市、海南省等多個地方政府,近期亦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截至今年7月,本港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有9079億元,按月升0.06%。 星展:人幣或低見7.36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指出,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抽緊,相關拆息上升收窄與美元息差,降低沽出人民幣、買美元套息交易的吸引力,有助人民幣在美匯上升下仍然升值。增發央票除了抽走直接流動性...

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新貸1.36萬億勝預期 未牢固 內地8月金融數據有驚喜,扭轉7月份大幅遜預期的頹勢。受企業貸款帶動,8月新增貸款為1.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1.25萬億元,按年多增86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12萬億元,同樣超過預期的2.69萬億元。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縱有初步回穩跡象,未知新貸反彈能否持續,需時觀察最新房地產寬鬆政策的效果。 企業多票據融資 居民需求弱 上月新增貸款動力繼續集中於企業,住戶貸款需求依然疲弱。期內住戶貸款增加3922億元,按年少增6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添2320億元,按年多增398億元,反映居民消費有所回暖;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增加1602億元,按年少增1056億元,意味居民購房意欲仍然不振。 野村表示,8月按揭需求較弱,相信是放寬房地產政策效果尚未反映,9月初新屋銷售數據僅錄得輕微改善,當局或許需要採取更積極措施,以確保真正復甦。 企業貸款主要受票據融資帶動,8月企業貸款上升9488億元,按年多增7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01億元,按年多減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444億元,按年少增90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72億元,按年多增1881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坦言,企業端存在「以票充貸」現象,加上中長期信貸繼續少增,意味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處於持續修復階段。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亦指出,企業貸款需求較弱或與上半年企業提前透支貸款需求有關,票據融資偏強則說明目前企業生產擴張意願仍不夠強。 花旗認為,新增貸款的意外增長主要來自票據融資,企業信貸需求可能不如數據反映般活躍,不排除要有額外政策支持。 地方發債高峰 社融增3.12萬億 受政府發債帶動,社融增量3.12萬億,按年多631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按年少增102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按年升118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按年多8714億元。高盛估計,9月底前仍有約66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待發行,料政府債券發行續支持社融增長。 狹義貨幣(M1)及廣義貨幣(M2)增速均有所放緩,M2增速為10.6%,按月降0.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減慢。梁斯表示,受繳稅期影響,居民和企業存款減少,而且8月暑假居民外出旅遊消費需求大升;M1增速為2.2%,按月降0.1個百分點,分析稱,M1和M2增速的差距部分反映銀行下調存款息後,存款從活...

港股萬八失而復得 北水流入斷纜走資百億

  港股萬八失而復得 北水流入斷纜走資百億 【明報專訊】內地8月份新增貸款好過市場預期,加上人行開會要求外匯市場成員要自覺維護市場穩定,堅決杜絕投機炒作,離岸人民幣昨午後大幅抽升,帶動港股昨午後跌幅收窄,恒指收市險守萬八點大關,跌市成交增至1244億元。港股通下的北水轉走資逾百億元,連續13日淨流入斷纜,並為近兩個月來最大走資額,當中盈富(2800)走資近90億元成為重災區(見圖)。 北水淨沽盈富89億 成重災區 恒指低開260點,已失守萬八關,最多跌359點,低見17,842。人行中午公布內地8月新增貸款勝預期,離岸人民幣曾急彈逾700點子,港股跌幅收窄,曾僅跌37點,最終收市跌105點,報18,096點,萬八點大關失而復得,但連跌四日,累計跌747點或4%。科指同樣連跌4日,昨曾跌穿4000點,但午後一度倒升,收市報4083點,跌0.2%。國指報6298點,跌15點。 港股通下的北水昨流出102億元,為今年7月20日以來最大走資額。其中盈富(2800)淨沽出達89億元,而盈富昨日成交亦居首,達153.6億元。重磅股跟隨大市跌幅收窄,騰訊(0700)、美團(3690)收市轉微升;惟阿里巴巴(9988)受管理層變動及盒馬延遲上市傳言影響,仍跌3%;友邦(1299)除淨股價曾大跌逾4%,收市跌近2%。 內房股受捧 融創恒大升兩成 人民幣回升,南京全面取消房產限購,同時深圳優化調整購房政策,個別內房股急升。融創(1918)升23%、恒大(3333)升20%。市場憧憬醫療反腐的負面情緒弱化,醫藥生科股表現突出,阿里健康(0241)急升6.1%,是表現最好藍籌。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表示,數據顯示,8月內地通縮有紓緩迹象,加上昨日公布的新增貸款好過預期,人民幣反彈,對大市有支持。後市要看人民幣是否穩定,本周將公布美國通脹數據,可進一步判斷聯儲局政策前景。如人民幣企穩,預期恒指在17,900至18,300區間內整固,如再有利好消息刺激,可上試18,800高位。 12 Sep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