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住宅樓市止跌 首兩月銷售升3.5% 固投報喜零售復增長 失業率惡化
內地昨日公布今年首兩個月的多項經濟數據,當中顯示房地產行業出現企穩跡象。1至2月商品房銷售額1.54萬億(人民幣.下同),按年挫0.1%,比去年全年跌幅26.7%大為收窄;其中住宅銷售額漲3.5%,為去年以來首見按年回升,較去年全年下滑28.3%明顯改善。分析預計,今年房地產銷售將持續「弱復甦」,第二季整體商品房銷售額有望按年轉正。
按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首兩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51億平方米,按年降3.6%,遠少於去年全年24.3%跌幅;其中住宅銷售面積減少0.6%,去年全年則挫26.8%。首兩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7萬億元,按年下降5.7%,去年全年則插10%;其中住宅投資減4.6%至1.03萬億元,去年全年跌9.5%。
國統局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在一系列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作用下,加上經濟回暖,消費和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銷售跌幅明顯收窄。他認為,整體房地產市場目前仍處於調整階段,隨着經濟逐步改善,市場預期將好轉,相信會逐步企穩。
國泰君安証券分析師詹春立相信,1至2月商品房銷售單價按年升3.7%,至每平方米1.02萬元,反映樓市氣氛好轉,高線城市率先回暖。隨着政策鬆綁,預計二線及低線城市將有較強復甦。
房價難大漲 全年維持弱復甦
不過,富瑞中國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認為,房地產將持續緩慢復甦,因主要影響購買決定的是對未來房價及收入預期,均視乎宏觀因素。整體房地產政策為維持房價平穩,故不太有希望大幅升值,「只可能是弱復甦」,第二季商品房銷售額有望於低基數下按年轉正。
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亦表示,有少量買家趁房價低迷出手,為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惟全面恢復則需未完工住宅項目能夠妥善按標準完成。年初至今房地產投資按年下跌5.7%屬預期之內,預計要等到2024年才會錄得正增長。
除了房地產跌幅收窄,內地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亦見回暖,延續復甦態勢。當中較亮眼為固定資產投資,首兩個月按年增5.5%至5.36萬億元,好過市場預期的4.5%。基建投資按年增幅達9%,其中鐵路運輸投資漲17.8%,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升11.2%;製造業投資增8.1%。
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經濟師辛怡然估計,政策支持將繼續令基建和製造業投資在今年推動經濟。最近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預算赤字和新增專項債額度均比上年高,表明政府對基建活動的持續支持。但彭藹嬈提到,地方政府日益增加的債務,或會隨時影響基建投資。
出口疲弱 工業增加值遜色
零售復甦亦如市場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7.71萬億元,按年增3.5%,自去年10月以來首現增長。
受惠疫情結束,餐飲收入首兩個月飆9.2%,與房地產相關銷售亦改善,家具多賣5.2%。惟因年初政府結束電動車補貼,汽車銷售大跌9.4%。
然而,出口疲弱對工業生產造成影響,首兩個月工業生產增2.4%,差過市場預期的2.6%。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工業生產2月僅按月微增0.12%,顯示出口非常疲弱,中國最大出口產品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零件首兩個月下跌17%;微電腦產品和智能手機分別挫21.9%及14.1%。
陳姝瑾解釋,海外及內地訂單均疲弱,預料出口到下半年才有望改善,下游中端需求或隨着經濟復甦有所好轉。
至於城鎮調查失業率,則從12月的5.5%升至5.6%,青年失業率更自12月的16.7%增至18.1%。辛怡然指出,受全球增長放緩和勞動市場壓力影響,前路仍有不確定因素,政府需加倍努力實現今年增長目標。
16 Mar 2023
信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