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鱷狂沽股滙 港挺聯滙嚴陣抗擊
市場憂爆金融風暴 瑞信:金管局彈藥足
股滙齊瀉,一如98年金融風暴低氣壓昨再次籠罩中環上空。港滙遭外資部署製造恐慌,逐步逼近金管局出手禁區,股市空倉急增,金融危機爆發前警號似已亮起黃燈。
3財金高官 72小時6開腔挺聯滙
金融風險升溫,過去72小時本港三大財金官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財庫局局長陳家強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接連六次開腔,口徑堅實:「挺聯滙」。港府表態近日資金流走,港滙偏弱屬預期之內,亦提醒投資者「毋須反應過敏」。
但市場動盪,一眾外資行的神經已連日繃緊。一份題為《香港:98金融風暴溫故知新》研究報告亦廣泛流傳。撰寫報告的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直指「人民幣沽空力量已轉攻港元,令人勾起98金融風暴聯滙被狙擊的慘痛。」
近5個交易日,港滙兌美元由偏強方的7.7746,跌至昨晚的7.8295,逾500點子,將直達金管局捍衞聯滙的紅綫。港股更慘烈,恒指昨單日挫3.82%,國指暴挫4.33%,不少藍籌銀行及地產股,沽空比率已逾5成。
「無緣無故不會受鯊魚狙擊。」港經濟轉弱或成為吸引鯊魚的鮮血,瑞銀投資研究執行董事梁裕昌分析。他提出不少憂慮,「港經濟現況是過去30年未試過,5大產業齊向下。」包括旅遊、零售、樓市、轉口及基建業。即使03年樓市弱勢時,金融業亦強勢;09年情況則相反。現所有主要行業增長同步減慢,「好大件事」。
憂慮風暴重臨的陶冬亦指,若港元沽壓持續,本港息口、股市及樓市或會受到衝擊。但他列出現時跟98金融風暴有8點分別(詳見表),本港現時財政實力明顯較強,彈藥充足,相信金管局有足夠決定及能力維持聯滙,
IMF:聯滙對港是最好安排
金管局發言人昨強調,美息高於港息,港滙轉弱符預期,即使港滙觸及弱方保證及有大量資金流走亦是正常現象,香港對上一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是05年5月。發言人重申,無意亦無計劃改變聯滙制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幫腔」,聯滙對港是「最好的安排」,尤其是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更趨波動之時。香港是小而開放的經濟體,聯滙是金融市場穩定的基石,香港亦有充足的財政盈餘可快速應對宏觀衝擊。
港府撑聯滙取態堅定,但投機者未有收手的意慾。有銀行交易員表示,早前沽空人民幣的外資行,近日再現活躍於港元遠期市場,開出看淡9個月及12個月的港滙遠期合約,價格已去到7.9水平,即較弱方兌換保證的7.85更低,「相信為對冲基金舉動,為港股製造利淡氣氛」。
撰文:董曉沂
顏茜
譚志偉
21 Jan 2016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