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滙創26年最大跌幅 恐續走資
3利淡夾擊單日曾挫0.36% 新興亞幣齊瀉
人行本周在港發動人民幣保衛戰後,港元市場亦出現異動,港滙昨一度創26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晚上曾見4年低位。金融市場人士正密切注視,異動屬貨幣戰的新戰綫,還是環球市場正常的走資情況。
投資界指3利淡拖累港滙急跌,包括(一)人民幣貶值效應、(二)港美息差擴大及(三)亞股急插,續誘發資金離港,但預料逾3,700億元的銀行體系結餘仍可緩衝走資速度。港滙昨晨已跌至7.77水平以上,惟歐洲開市後弱勢加劇,晚上失守7.78水平,低見7.7895,較日前收市價急跌約280點子或0.36%,跌幅為1990年8月波斯灣戰爭單日跌0.39%以來最大。截至今晨1時,港滙最新報7.7858,較日前跌0.31%。
值得留意的是,近年美資不時揣測港元脫鈎的可能性,適逢本周一、二,人行在港市場大殺人幣的淡倉,中外角力分明,敏感時刻港元亦見異常,市場神經即時繃緊。
金管局重申 無意改變聯滙
滙市見異動,港股市場暫未見異常,不過,投資界憂慮亞洲股滙轉弱,本港已正式敲起走資警鐘。港滙風雲再起,市場即緊盯聯繫滙率。金管局昨重申,無需要也無意願改變聯滙制度。
香港實施聯繫滙率逾32年,昨罕有單日大跌,有外電報道,炒賣港元脫鈎的場外期權交易突趨活躍。據彭博數據統計,市面的外滙期權價格顯示,至今年底港元跌破7.75至7.85範圍的機率達27%,較去年底同一計算方式增加17個百分點。事實上,港滙過去4年一直處於7.8以下的偏強方,更多次觸及7.75強方保證,但自美國去年加息後,港滙正逐步轉弱。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上月美國加息時已提醒,香港雖未有即時壓力跟隨美國加息,惟當港美息差擴闊至0.5厘,勢誘發資金流出香港。自美國加息0.25厘後,香港和美國隔夜拆息息差已由0.075厘水平增至約0.32厘,與陳德霖所提的「警戒綫」,尚餘約0.2厘。
券商認為,後市走資速度指標之一為港美息差差距及銀行體系結餘。期貨利率顯示,現時市場對聯儲局6月加息預期為59%,屆時本港走資壓力恐進一步增加。招商證券(香港)董事兼首席策略師趙文利預料,若銀行體系結餘降至500億元,港滙或會逼近7.85。中國股滙皆弱下,他指不少投資者早前將人民幣轉成港元,現時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進一步將港元兌換成美元。
東亞:炒家棄沽人幣 轉沽港元
日股昨瀉474點領跌亞股,也令港元受壓。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稱,過去3年亞幣均走弱,港元因聯滙而保強勢,令不少亞太閒置資金泊港,亞股昨走弱,令部分在本土股市槓桿買賣的亞太資金需班資回朝,令資金流出港,美股轉弱,也引發美資基金有同類操作。
東亞(00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指,人行挾息戰一役後,看淡人幣的炒家稍為收斂,不敢大肆造空,卻反手沽港元資產作替代品。陳德祥又說,人幣離岸價昨跌穿6.6心理大關,盤中交易更一度低見6.6194,跟在岸價6.5909再拉闊逾兩百多點子,市場關注對冲基金等投機客會否趁印尼疑恐襲等地緣政治升溫而伺機又再蠢動,儲彈藥再出擊,料央行與炒家的博弈戰暫未平抑。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中國應進一步釐清滙率政策及多作溝通,將就人民幣在岸和離岸滙率差異問題,向中國提出建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