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兩大基金:港不虞大走資
港股看3指標 聚焦油價中國經濟滙價
港股踏入10年來首次來臨的加息時代,兩大外資基金宏利資產管理、德意志資產及財富管理接受本報訪問時均認為,市場短綫走資壓力不大,惟後市走向將繫於中國經濟、油價及人民幣滙率三大指標;美股上周五急挫,預期大市短綫考驗21500關。
首先是關注油資動向。美國加息後,國際油價續徘徊於35美元以下,反映環求經濟需求疲弱,加上金融股弱勢,拖累美股上周五跌367點。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區股票部執行總監方君明認為,「若油價失控,不排除流動性高的港股,會成為部分產油國沽貨套現的對象。」
宏利憂油價失控 不利港股
他指出,現時難以判斷油價何時見底,惟若油組成員國齊心減產,不排除油價可以在平倉盤下迅速反彈,因此投資者宜密切留意油組舉動及油價走勢。
其次是走資料溫和。美滙指數在加息後保持平穩,方君明稱,加息消除市場不明朗因素,加上聯儲局言論溫和,市場氣氛有好轉迹象,他不相信美國加息會引致大量資金從本港流出,但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或會有少量資金外流,是導致投資者取態較審慎的原因。
德意志:加息預期 大致反映
德意志資產及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主管Sean Taylor亦相信資金不會從中港市場大幅流走。「加息25點子對港股影響並不大」,市場已大致反映加息預期,惟「明年的焦點會再次轉至中國經濟增長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香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容易受到外圍情況影響,要密切留意本地資產價格會否出現大幅波動,波及本地消費和投資意慾,減慢經濟增長的動力,「但現時香港的經濟基調良好,以我們成熟穩健的金融體系,我們絕對有能力應付資金大進大出。」
Taylor認為,港股暫未能吸引環球基金的原因,主要與中資股盈利增長緩慢有關,「環球投資者期待明年上半年會看到企業盈利增長逐步改善,但國指似乎沒有提供高盈利增長」,預期國企改革需要至少兩年才可望帶動企業盈利復甦。
現時德意志資產及財富管理給予對中國「中性」評級。他解釋,「港股暫未見重大催化劑推動,加息令地產市場受挑戰,公用股又受政府決策所影響」,而且人民幣貶值亦不利部分中資股盈利。
國企改革效應 料需兩年
方君明指,市場關注中國經濟情況及其推動改革的決心,相信人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不大,若改革朝着正確方向穩步推進,同時加強與市場溝通,低估值的港股有機會出現估值修復現象。
美國道指上周五跌367點,藍籌股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亦普遍向下,滙豐(00005)及中移動(00941)ADR折算收報60.9及87.8元,較港上周五收市價低1%及0.4%。倘港股今日開市反映藍籌股外圍表現,恒指料低開約43點。
21 Dec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