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成國際提款機 夜期瀉438點
中港基金1周走資217億 短綫風險仍高
港股再成環球提款機,最新基金資金流向報告顯示中港基金瘋狂走資,達28億美元(相當於217億港元)。走資衝擊連優質股亦未能倖免,恒指一周急挫1,581點,創15個月低位,短綫恐未跌定。
1周瀉1581點 恒指15個月低
夜期續挫,環球避險情緒高漲,道指早段一度瀉逾300點,恒指夜期收報22050點,跌438點。截至本港今晨1時45分,在港逆市上升的中移動(00941),其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折算報98.7港元,較港收市價100.3元低1.6元;滙豐(00005)ADR折算報63.15港元,較港收市價64.9元低1.75元,計及整體藍籌ADR表現,相當於恒指跌291點。
港股沽壓沉重,荷寶投資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拆解走資情況,有很多是沽貨套現後,資金流往歐美市場,沽盤橫跨行業範圍廣泛,「已不是基於基本因素,有好的,同樣被沽售」,但外資班資回潮情況未算嚴重,以美資基金較多,資金流往歐美避險。
據富瑞(Jefferies)的基金資金流向報告,反映人民幣貶值後第二星期的資金走勢,中國基金走資情況轉趨嚴重。截至周三止一周(8月13至19日),中國基金走資額急增2倍至24.6億美元,已是連續6周走資。港股基金走資亦增3倍至3.7億美元,反映中港股市漸失動力。
事實上,整個新興市場亦遍布走資之聲,今年以來有290億美元由新興股票市場淨流出,外資信心脆弱。
市場同時憂慮中國數據差及美國加息臨近。繆子美指出,內地非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初值(PMI)遜預期,令市場擔心經濟前景;美股同樣出現沽壓,因為市場預期9月加息,臨近這些敏感時間,先行沽貨避險。
港股短綫仍要觀望,「因風險仍在釋放之中,避險資金湧入電訊股及黃金股」(詳見另文——「憧憬人事調動 中資電訊股揚」),後市要看中國政策。繆子美剖析,「市場期望中央政策放鬆,例如降準,以及政府要加快推更多的刺激政策等」。
農銀:待跌定 吸內銀內房電訊
農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聯席主管林樵基指:「並未確定現時是熊市,可能是投資者對環球經濟數據及股市轉差的過分反應,造成港股現時的技術性下跌。」
他建議投資者待大市跌定後,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吸納內銀、內房及電訊股,作中長綫部署,並認為藍籌股是股市反彈的率先受惠股。「即使熊市仍有優質股票,如內銀市帳率已降至約0.9倍,雖然預期盈利放緩,但利潤仍然可觀。」
恒指昨低見22185點,收報22409點,跌347點,一周跌6.6%;國指收報10195點,跌207點,一周跌7.8%。昨日主板成交增13%至1,183億元,沽空比率維持12.02%高水平。
撰文:譚志偉、翁春妮
22 Aug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