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北水3路齊發 恒指闖29000
投資界:新升浪重啟 港股基金飲頭啖湯
中港基金互認7月1日開通,連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和港股通,3道「北水」可帶來逾萬億資金出海。
投資界預料,港股基金勢成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基金的首站,資金南來預期下,港股已整固數周,有望重啟新升浪,首關挑戰29000點。
上周五基金互認公布後,夜期應聲急彈221點,收報28203點。內地股市更瘋狂,滬指昨抽升3.4%,突破4800關,連內地掛牌的港股ETF亦掃高(詳見另文——「內地瘋炒恒指ETF 今見3萬點?」)。
港基金公會:互通新橋 更寬闊
中港證監上周五公布,兩地基金互認7月起實施,北上、南下銷售額度各3,000億元人民幣。證監會指,初期約100家香港基金合資格北上銷售,當中只有22%投資於香港市場,但投資界相信港股基金初期最能受惠。
「從港股吸引力及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熟悉程度來看,估計內地投資者在基金互認實施後,優先購買本港股票基金是合情理的想法。」香港投資基金公會主席李錦榮續稱,本港註冊的基金在內地銷售,若內地投資者選擇投資港股基金,便成為北水南調的機會。
他指繼QFII或QDII、深港通或滬港通後,「基金互認是內地資金來港的新一道橋,將為本港市場帶來額外的3,000億元人民幣資金,令中港互通這條橋更加寬闊」。
過去10年,QDII一直是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的主要正規通道,外管局4月底公布,已向境內金融機構批出近900億美元QDII額度。最近兩年,滬港通、基金互認接連推出,為內地投資者提供「走出去」的方式,兩者「南下」總額度共5,500億元人民幣。合計逾1.3萬億元的「北水」中,港股通只限投資280多家香港大型股,最能直接推動港股指數向好。基金互認方面,初期就可投資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及實物ETF。
QDII可投資範圍較闊,由港股、美股,以至債券、保險公司海外資產都屬範圍內,非全數「北水」流進港股。但近月港股回升,多家港股QDII基金傳爆額度而暫停申購。
投資界看好基金互認利好港股,建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國堅指,港股下步挑戰29000關。「基金互認方便資金南下,內地錢亦要逐步趨向全球化,轉戰海外,以分散風險。」他續指外圍已見穩定,港股短暫呆滯後,有力再上,而且預料內地6月底前再減息0.25厘,如果大市贊同這些形勢發展,無可能再急跌落去。
陳家強:基金互認 影響如滬港通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表示,基金互認雖尚未有實際資金操作,但相信預期基金互認開通下,會有新資金來港,帶動港股企穩28000點之上,估計對整體大市都有幫助,當中券商、細價股特別受惠。洪灝認為,單靠基金互認,未必能帶動恒指衝上30000關,要配合深港通及滬港通擴容預期,大市才可更進一步。
財庫局局長陳家強在網誌撰文指,基金互認帶來的影響「不下於滬港通」,但相信不會令股市更亢奮。他認為,可擴大基金參與股市的規模,隨專業管理的基金參與增加,市場更理性,長遠有助市場穩定發展。
撰文:麥德銘、譚志偉、陳韻妍
26 May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