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5的文章

中央6部委推動中長期資金買A股 美研下月加華關稅 恒指跌逾300點

 中央6部委推動中長期資金買A股 美研下月加華關稅 恒指跌逾300點 【明報專訊】美國特朗普就職首日未提中國關稅的利好情緒一閃即逝,隨着特朗普聲稱研究最快下月加中國貨一成關稅,港股六連升後急回吐,恒指昨跌逾300點兼失守兩萬點關。收市後,中央金融辦、中證監、財政部、人社部、人民銀行及金監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引導長期資金入市買A股。中證監主席吳清、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人民銀行黨委委員鄒瀾等今早將在記者會上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情况。 明報記者 昨天公布的方案提出五大舉措,包括提升商業保險資金在A股投資比例穩定性,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投資規模及實際比例,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逐步擴大參與機構範圍與資金規模,優化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以及提升社保基金股票類資產投資比例等。恒指夜期至昨晚9時半,報19,956點,高水178點。 新東方曾洗倉式瀉三成 相對日韓台股炒AI熱潮,港股A股昨天獨憔悴。重磅科網股齊挫,ATMXJ拖累恒指下跌155點,新晉藍籌新東方(9901)季績指引遜預期,一度洗倉式下瀉逾三成,為跌幅最大藍籌。恒指昨低開109點後跌幅曾收窄,午後隨A股擴大跌幅,一度跌373點,最終跌327點或1.6%,收報19778點,險守50天及100天線。國指跌143點或2%,收報7177點;科指更插112點或2.4%,收報4581點。港股全日成交1353億元,北水淨流入41.71億元,為連續第24日流入,累計流入1709億元,其中中芯(0981)獲淨入8.7億元,連續14日獲北水淨流入。 科技股為跌市重災區,美團(3690)、阿里巴巴(9988)跌逾3%;京東(9618)跌4.3%,騰訊(0700)、小米(1810)跌超過1%。市傳中央研究人民幣貶值幅度,多隻內房股向下,龍湖(0960)跌近4%,融創中國(1918)跌4.2%,碧桂園(2007)跌15%,雅居樂(3383)亦跌9%。新世界(0017)據報部分貸款條款獲銀行放寬,但仍見上市新低,收報4.04元,跌6.05%,市值僅101億元。 分析:港股回調正常 料續橫行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港股六連升現回調屬正常,短期走勢仍視乎中央的政策及外圍因素而行,料恒指於19,000點至20,...

投資界看好美經濟 瑞銀估今年減息半厘

 投資界看好美經濟 瑞銀估今年減息半厘 美國政府換屆後,金融市場對於總統特朗普目前宣布的一系列政策普遍持正面看法,故美股於他宣誓就職的首個交易日表現不錯。展望未來,投資界亦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看好,而美股相信亦會受到經濟表現支持。瑞銀財富管理評論指出,該行對美國經濟的基本預測是「關稅措施不足以阻礙美國經濟增長」,亦不會扭轉通脹回落的趨勢,預測今年內聯儲局仍會累計減息0.5厘。 10年期債息料年底見4厘 瑞銀財富管理指出,美國經濟活動具有韌性、企業盈利增長穩健、借貸成本降低以及資本市場交易反彈潛力的結合,很可能推動美股在今年餘下時間內繼續走高,料今年底標指可以升至6,600點。同時,自美國大選以來,減息預期降溫和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長期利率走高,相信債息接下來將會回落,青睞高品質債券,尤其是政府債券和投資級別債券。在基本情景中,該行預計今年底10年期美債孳息率將回落至4厘。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資產配置主管及高級組合經理潘樂勤(Luke Browne)表示,今年的全球經濟格局將隨着美國新一屆總統上任而迎來變化,可能帶來企業稅改革、貿易政策調整及綠色能源倡議等新動向,並謂:「全球減息周期全面啟動,超過50%央行已經開始減息,為已發展市場和新興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遇。」同時,去全球化和「友岸外判」(friendshoring)的趨勢正在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為部分區域領先者及人工智能(AI)、清潔能源等主題投資領域創造新的機遇。 道指高開 寶潔多賺33% 美股3大指數周三早段做好,道指曾升165點,報44,191點;標指升42點,報6,091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升266點,報20,023點。 消費日用品巨頭寶潔(P&G)公布,截至去年底止一季收入218.82億美元,按年增長2.05%;純利按年增長33.5%至46.3億美元;經調整後的核心每股盈利為1.88美元,按年增加2.17%。該公司維持年度收入指引,其股價曾升3.96%。另外,強生上季收入按年增長5.25%至225.2億美元;經調整純利按年跌11.07%至49.46億美元,其股價曾跌4.07%。 25 Jan 2025 原文網址:投資界看好美經濟 瑞銀估今年減息半厘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5012...

金管局: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可控

  金管局: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可控 金管局公布,本港銀行去年貸款總量按年減少2.8%,截至9月底的反映不良貸款情況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9%,接近2%的長期平均水平。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認為,不良貸款比率仍有上升壓力,在利率前景不明朗下,會確保銀行做好風險管理,包括着眼香港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敞口。不過,他指出有關信貸集中度低,有信心風險可控。 市場關注新世界發展(017)等企業債務對銀行信貸風險影響,阮國恒表示不評論個案,指出商業房地產類別貸款,佔銀行總貸款約15%,當局沒有統計指定類別不良率,相信會高於2%的平均水平。不過,他指出,目前商業房地產信貸沒有集中風險,銀行有130%的足夠撥備覆蓋,故相信銀行體系整體穩定仍具保障。 「操作風險」成今年最大挑戰 他提及,金管局早年發布了《香港企業財務困難處理守則》,當中包括一旦大企業面對財務壓力時,金管局會牽頭作協調人角色,確保債權人在公平環境商討債務安排,避免出現爭相追討情況。他直言,今年工作最大挑戰「只揀一樣,我唔會揀信貸風險,我會揀操作風險」,指目前抵禦科技基礎的攻擊難度增加,金管局將推動銀行加大這方面的應對工作。 阮國恒補充,截至去年9月底的整體不貸款率1.99%,過去一段時間主要來自內房企的風險敞口,而去年第四季初步數據亦平穩。他續稱,佔銀行最大貸款類別的住宅按揭,不良率只有0.11%,而中小企貸款不良率為4%。 本港銀行去年首三季盈利增長8.4%,增速有所放緩,貸款量亦減少,而首三季淨息差為1.5%,亦較2023全年低0.17百分點。阮國恒指出,本港銀行收入來源分散,有部分並非與利率掛鈎,仍維持良好整體盈利能力。至於貸款減少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在高息環境下,不少企業亦因內地較低息而在鄰近地區融資,相信有關情況會持續。另一方面,本港離岸人民幣貸款有所增長,可紓緩銀行部分業務壓力。 逾3.1萬中小企受惠支持措施 另外,金管局去年推出9項措施支持中小企,數據顯示,自3月實施措施至年底,有逾3.1萬間中小企受惠,涉及約730億元貸款。 阮國恒表示,中小企本身防禦逆境能力較弱,金管局一方面會確保銀行繼續支持中小企運作,另一方面亦夥拍銀行公會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並正探討整合政府、銀行等各方資源,以提升協助效率。 25 Jan202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