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4的文章

美總統大選電視辯論 本周登場成焦點

 美總統大選電視辯論 本周登場成焦點 【明報專訊】美國將於今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由現任總統拜登與上任總統特朗普競逐,重演4年前總統大選的戲碼,而拜登及特朗普將於美國時間本周四就是次總統大選進行首場電視辯論,成為全球焦點。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長Prashant Bhayani分析,根據RealClearPolitics及該行數據,截至本月13日,特朗普支持率為47.9%,略高於拜登的44.7%,而且特朗普在Wisconsin、Arizona、Georgia、Michigan、Pennsylvania、North Carolina及Nevada等7個關鍵搖擺州份的支持率均領先拜登,的確略有優勢,但領先幅度不多,優勢並不明顯,距離大選4個多月仍有很大變數。 特普朗若全面執政 料減企業稅加對華關稅 Bhayani指出,除了由拜登或特朗普勝選下屆美國總統外,參眾兩院由民主黨或共和黨控制也十分重要。Bhayani引述Polymarket、PredictIt及G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於本月4日統計,特朗普勝選及由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的機率為33%,在不同選舉結果中屬最高,在此情况下,預計特朗普可能會將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由現時的21%下調至15%,而且美國亦可能會減少對烏克蘭在內盟友軍事支持,也可能會對中國所有產品加徵高達60%的關稅,均屬左右全球大局的決策,值得密切留意。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0624/1719162309368 25 June 2024

新盤銷情穩 2日沽約160伙

  新盤銷情穩 2日沽約160伙 新地屯門NOVO LAND 3B期過去周六(22日)進行首輪銷售,帶動過去周末新盤銷售,昨日新盤亦錄得多宗成交,新地同系天水圍YOHO WEST昨日增添成交,路勁地產屯門凱和山亦受到帶動,昨日連沽2伙,總括過去周末新盤錄近160伙,按周上升超過2倍,在NOVO LAND 3B期以細價樓主導下,亦帶動新盤以細價樓銷售較佳,佔整體逾90%。 NOVO LAND 3B期昨日亦新增2宗成交,當中包括1座10樓C室,面積453方呎,屬2房間隔,單位以約528.68萬售出,呎價11671元;同系位於天水圍YOHO WEST亦售出1伙,為2B座10樓B3室,面積468方呎,同為2房間隔,以608.8萬售出,呎價13009元。 凱和山套現逾1025萬 路勁地產旗下屯門已屆現樓的凱和山,周末亦連沽2伙,昨日售出位於5座16樓F室,面積495方呎,屬2房間隔,以551.2萬售出,呎價11135元;項目周六亦售出5座9樓H室,面積396方呎,為1房戶,以474萬成交,呎價11970元,2伙合計為發展商套現約1025.2萬,項目本月迄今暫錄得9宗成交,套現逾4800萬。 新盤細價樓交投不絕,九建旗下將軍澳海茵莊園過去周六售出2座30樓C2室,面積222方呎,屬開放式間隔,成交價424.2萬,呎價19108元;昨日亦再沽1伙,為1座28樓A2室,面積280方呎,屬1房間隔。 佳明集團旗下青衣現樓項目明翹匯,繼上周以逾5000萬首度售出頂層複式單位後,項目昨日亦再增添成交,發展商表示,昨日售出1座28樓A室,面積807方呎,為3房連套房間隔,則項目則王單位,以1687.5萬售出,呎價20911元。 明翹匯3房1687.5萬售 買家為西九龍家庭客,鍾情項目交通方便,並設有會所及提供約20項設施,參觀現樓後即拍板購入單位。 明翹匯今年至今已售出約40伙,套現約6.4億,項目銷售已近尾聲,僅餘3伙標準分層單位及5伙頂層複式戶。 瑜一.天海單日連沽4伙 總括過去周末,除焦點盤NOVO LAND 3B期外,以華懋與港鐵合作發展的何文田站上蓋項目瑜一.天海單日連沽4伙銷情最佳,為發展商套現逾3000萬;星星地產旗下元朗雨後,昨日亦售出1伙,令項目過去周末亦同樣售出4伙。 萬科香港旗下長沙灣連方II亦連沽2伙,單日套現超過1620萬,過去2天新盤共售出約160伙,與...

積金易周三啟用 測試反應佳

  積金易周三啟用 測試反應佳 籌備良久的「積金易平台(eMPF)」本周三正式啓用,由於積金局要求,12個納入積金易平台的受託人及其24個強積金計劃,均需統一將行政管理費年率調整為0.37%,未來這些計劃的收費料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將在下月底、亦是第二間登陸該平台的中國人壽信託向本報表示,旗下集成信託計劃基金會在10月29日開始減管理費。另外,業界已陸續舉辦平台內部測試,暫時收到的反響良好;長遠而言,業界指積金易平台有助落實強積金「全自由行」。 永明金融財富及退休金業務總經理潘紀紅告訴本報,例如原來管理費收0.67%,現在按照要求下調至0.37%後,整體基金費用就會由1.5%下調至1.2%。因此,如果打工仔一年資產淨值為50萬元,即每年可以少繳1500元。 員工資料文檔  一次過傳至平台 她補充,小部分強積金委託人沒有將行政管理費和其他費用分開收取,故可能顯示整體費用下調幅度很大。她亦提及,當局給計劃委託人保留4個基點的行政管理收費,但對於小型委託人而言,估計不足以覆蓋其成本。 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亦告訴本報,他本月參與積金局舉辦的試用示範會,會上有20逾個代表,包括中小型企業及協會代表, 大家使用下來整體感受良好。他稱,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功能,是於僱主人事部而言,可以一次性上傳存有多個員工資料的電子文件至平台上,可替代當前需要逐個員工填寫實體表格再遞交情況,大幅提升效率。 國壽信託則在5月邀請逾40位僱主代表,體驗如為新僱員登記參加計劃處理強積金供款等,逾9成受訪僱主對體驗整體感到滿意,而所有的受訪僱主表示將考慮使用積金易處理強積金事宜。  有助落實強積金「全自由行」 東亞信託另稱,預計部分客戶或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積金易平台,因新行政程序與過往有所不同,客戶需直接經平台提交指示,處理強積金的行政事宜,不再透過受託人。 此外,強積金現時正採用「半自由行」計劃,即打工仔在職戶口中自己供款的部分(僱員強制性供款),一年僅可自由轉動一次 ,轉去自己挑選的強積金受託人。待24個計劃均登陸積金易平台,強積金顧問公司GUM常務董事陳銳隆料,將方便未來推出「全自由行」。 他指出,一直以來本港強積金帳戶的透明度不夠,平均每個打工仔有2至3個強積金戶口,卻難檢視不同帳戶的資金分配和投資情況;積金易平台使打工仔便利管理名下不同強積金戶口,且毋須再填寫過多表格...

港股本周料受惠 半年結粉飾窗櫥

  港股本周料受惠 半年結粉飾窗櫥 港股由今年2月開始,連續4個月上升,但升勢能否持續,在「六絕月」備受考驗。早前當炒的美國AI概念股開始回軟,內地股市亦不振,上證綜指上周五跌穿三千點。港股夜期上周五跌50點,跌穿萬八點大關,港股的美國預託證券(ADR)亦受壓。市場分析指,港股短期內仍未能擺脫調整格局,但不會出現大跌,而臨近本周五(28日)半年結時,市況或有機會轉強。 恒生指數上周五收報18028點,夜期則低水60點報17968點。以重磅股ADR推算,恒指大約低開86點。美股AI股王Nvidia連跌兩日,而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則窄幅上落。  短期不虞大跌  觀望三中全會 對於港股後市走勢,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表示,恒指短期未能夠擺脫反覆調整格局,市場觀望下月三中全會將有更多救市措施出台。本周適逢半年結,相信粉飾窗櫥活動可令市況轉強。他續指,內房表現較市場預期差,內地股市仍然疲弱,或令外資對進一步流入港股持觀望態度。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亦表示,港股已連續調整近一個月,但料短期內不會出現急跌,料本周恒指在17600點至18300點之間上落。他又指,成交額由年初至今,每日平均大約為1108億元,資金有回落跡象,市場正等待早前的救市政策顯現效果。 至於美國AI概念股回軟,曾永堅表示,臨近半年結,投資者累積一定升幅後鎖定利潤,但對本港上市科技股的資金流有正面影響,因為中資科技股估值相對便宜。不過,中資科技股近日相繼大舉集資,卻不利資金流入。雖然如此,AI概念仍是今年環球股市的重要主題。 展望本周,美國將會公布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首季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以及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 25 June 2024

港股跌不足1點 北水連續淨買26日斷纜

 港股跌不足1點 北水連續淨買26日斷纜 【明報專訊】日圓續跌鞏固美匯強勢,人民幣持續偏弱,曾再見逾7個月低位,離岸價曾跌穿7.29,一度逼近7.3關。港股隨內地A股偏軟,早段最多跌逾200點,午後「撈底」買盤湧現,港股近收復失地,收市跌不足1點,報18,027,萬八點大關失而復得。成交則縮減至不足千億元,見近一周低位。 北水連續26日淨流入終「斷纜」,昨走資約21億元。分析指出,周四期指結算,加上本周五半年結,以及市場聚焦美國通脹數據等,預期恒指在17,800點至18,500點上落。 曾跌238點 午後撈底買盤湧現 恒指低開122點,其後走勢反覆向下,最多曾跌238點,低見17,789,尾市跌幅收窄,收市前一度轉升,最多升4點,高見18,032,最終收報18,027,跌0.8點,連跌3日。國指升1點,報6441;科指跌0.6%。 大市成交964億元,較上周五富時指數季檢換馬日減少25%,是6月18日後最少。北水淨流出21.19億元,終止連續26日流入。盈富(2800)錄北水淨沽15.9億元,為全日北水淨沽最多股份。盈富收市無起跌,成交就居首,達72億元;美團(3690)及騰訊(0700)則分別錄北水淨沽3.9億元及1.9億元。建行(0939)及工行(1398)則分別錄淨入5.15億元及4.25億元。 重磅科網股個別發展,騰訊、美團、小米(1810)跌不足1%;阿里巴巴(9988)則微升0.1%。半導體板塊受壓,中芯(0981)跌3.4%,為表現最差藍籌;華虹半導體(1347)跌半成。 內需股做好,百威亞太(1876)及康師傅(0322)升3%,為表現最好兩隻藍籌。惟海底撈(6862)跌2.8%。內銀靠穩,建行、中行(3988)及招行(3968)升約1%。 獨立股評人熊麗萍表示,發改委鼓勵限購城市放寬車輛購買限制、促進家電更新消費等,加上美股期貨回升,支持港股尾段跌幅收窄。目前市場聚焦本周美國通脹數據,加上周四期指結算及周五半年結,以及市場靜待下月的三中全會有沒有政策驚喜,預期市場不會有太大動作,但亦不會做得太淡,估計恒指在17,800點至18,500點上落。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625/s00...

日圓兌港元低見4.88 錄34年新低 官員:做好全日干預準備 東瀛遊:港人遊日料新高

 日圓兌港元低見4.88 錄34年新低 官員:做好全日干預準備 東瀛遊:港人遊日料新高 明報專訊】日圓持續走弱,每百日圓兌港元則續見34年來新低,昨曾低見4.8801算(見圖)。日本財務省負責外匯事務的最高官員神田真人昨更指出,「如有必要,當局準備好進行24小時干預貨幣市場。」而日圓價格低企刺激港人遊日及購買日本商品,有為日本商品提供轉運服務的跨境平台表示,4月及5月其日本商品交易總額(GMV)已逾億港元,另亦有香港旅行社表示,相信今年全年港人遊日的旅客數字可破紀錄。 美元兌日圓昨一度逼近160水平,曾高見159.934。神田真人指出,若日圓過度波動,將會對國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若基於投機原因令日圓匯價出現過度波動,當局將準備採取適當行動。他續指出,美國對於日本央行出手干擾匯市沒意見,更提到美國將日本加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對日本的貨幣政策無影響。 據昨公布的日本央行6月政策會議意見摘要顯示,有委員提及必須透過削減買債,以減少央行在債市的影響力。亦有委員指出,於7月召開下一次政策會議前,央行須密切關注經濟數據,因物價上行風險愈趨明顯。 Buyandship:刺激港人買日本貨 彭博引述IG市場分析師Tony Sycamore表示,日圓匯價下跌是與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強於預期,以及日本央行遲遲不願意表明其減買國債的計劃有關。他預期,若美元兌日圓的買盤價格,高於4月底時的高位160.2時,相信將會是當局央行下一輪出手干預日圓匯價的時機。 縱橫遊:日酒店餐飲加價 旅費沒降 日圓持續低企刺激港人購日本商品及赴日旅遊。有於全球各地提供轉運服務的跨境電商平台Buyandship表示,由於日圓匯價持續低迷,令日本商品售價更具競爭力,刺激更多香港消費者購買更多其商品。Buyandship提供數據指出,今年4月及5月透過公司從日本購入的GMV及貨量,兩者分別於按年和按月均錄得雙位數升幅,當中兩個月GMV合供便逾億港元。 東瀛遊(6882)執行董事禤國全表示,昨日圓匯價再度下跌,料有助推動日本當地旅遊,相信今年全年港人遊日的旅客數字,可略高於過往紀錄的240萬人次。不過,縱橫遊常務董事袁振寧則表示,昨日圓匯價與先前的5算水平無太大分別,惟日本當地酒店、交通,以及飲食不斷加價,令整體旅費都沒有下調。他預料,今年下半年港人赴日旅遊人數與去年相近,更或出現單...

港基金首4月淨流入82億

 港基金首4月淨流入82億 本港要發揮更高質量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推進基金管理無疑是重要一環。會計師樓畢馬威與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聯合發表報告,指香港作為亞洲主要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但有空間加強跨境理財計劃和稅務優惠政策,以促進基金管理行業穩步發展。 報告提及,本港必須在監管制度和稅務優惠等範疇保持領先優勢,才可保持其亞洲主要資產管理樞紐的地位,並繼續成為設立資產管理業務及管理資產的亞洲區內首選地點。 報告:冀加強跨境理財 此外,畢馬威稱冀港府進一步加強目前的跨境計劃,擴大香港基金業界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 至於中證監早前公告擬優化中港基金互認安排,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昨表示,措施為本港基金管理業帶來機遇,放寬後認可香港基金向內地客最高銷售規模,應會是基金管理規模的4倍。 她又指,認可香港基金去年資金流顯著反彈,扭轉2022年的淨贖回,正面勢頭延續至今年。今年首4個月錄得資金流入為82億元(人民幣‧下同),超越去年全年的59億元淨流入,以及疫情前的2019年的72億元淨流入。 傳兩月內推國債期貨 此外,截至今年3月底,有逾70隻在香港註冊的證監會認可基金滿足互認資格要求,管理資產規模2,580億元。另有傳本港將於一至兩個月內公布國債期貨詳情,涉及逾10家機構擔任國債期貨流通量提供者,負責開價及承價買賣等角色。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則發表報告指,在香港政府債券發行的推動下,香港的可持續債券市場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增長,GSS+(綠色、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債務總額達182億美元,按年增長2.36倍。 原文網址:港基金首4月淨流入82億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625-0625_00202_005/ 25 June 2024

每4個專才1個海外 孫玉菡撐港有吸引力

  每4個專才1個海外 孫玉菡撐港有吸引力 政府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當局就搶人才進行了大量工作,計劃表現「理想」,更超過原有目標;自2022年底至今年5月底,各計劃共批出18萬宗個案,每4個人當中有1人持外國護照,證明人才計劃能夠吸引非內地的海外人才,加上有超過7成來港人才,在歐美等海外大學畢業,呼籲社會不要只看人才來自何處,需同時留意人才所讀學校背景。 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昨討論政府「搶人才」的工作,民建聯選委界議員陳永光關注,當局各項搶人才計劃輸入的人才以內地為主,來自其他地方卻較少,問到政府有否評估計劃對外國人才的吸引力。 孫玉菡回應指,自2022年底至今年5月底共有18萬名人才來港,當中有逾4.5萬名非內地人才透過申請一般就業政策來港,每4個人中有1個持外國護照,反映「香港對於非內地人的海外專才甚具吸引力」。他承認,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的內地人才佔比較多,但從人才的畢業學校的數據可見,其實人才最多不是來自國內而是美國,籲社會不要只看人才持有的護照。 院舍外勞非慳錢  稱顧及本地就業 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強指出,最近網上出現不少「續簽攻略」教人在無法找到新工作下續留港。新民黨選委界議員黎棟國提到,小紅書有很多中介教人申請來港,涉「欺騙成分」,關注政府如何處理。 孫玉菡表示,當局對人才計劃把關嚴格,若高才從事非一般常見工作,或以自僱人士留港會加倍留意,入境處未必提供兩年的續簽,可能只提供半年或一年,以做好監察,他又呼籲不要相信網上攻略。入境處正重新要求高才通申請人提交學歷證明,並需由第三方學術評估機構重發證書,作雙重把關。 有關院舍輸入外勞政策,孫玉菡表示資助院舍「不以搵錢為目標」,有關院舍聘請外勞不是為省錢,重申會顧及本地勞工就業。 另外,去年本港共有24宗致命工業意外,其20宗涉及建造業,勞工處非常關注,除了加強巡查,又成立特遣隊打擊。 26 June 2024

人民幣7個月最殘 投行力撐跌極有限

 人民幣7個月最殘 投行力撐跌極有限 6月貸息不變 仍有下調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明確表示,內地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保持幣值穩定,以促進經濟增長後,昨日反映官方意願的人民幣中間價報7.1192兌每美元,創近7個月低位,按日更下調33點子,幅度創逾兩個月來最大,導致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均見去年11月13日後的逾7個月新低。不過,同於昨日出爐的6月各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再次按兵不動,足見當局引導人民幣預期調弱,但過程並非大幅貶值,透過不減息釋放防止匯率超調的取態。 潘功勝日前強調,人民銀行將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但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投行瑞穗銀行認為,人行可能允許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或因美國聯儲局夏季減息的機會有限,並預料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以免加劇資本外流的壓力。 兌每美元料見7.3算 另一投行麥格理亦指出,人民幣中間價發出人行積極引導人民幣調弱信號,估計第三季人民幣兌每美元將見7.3算。 隨着人民幣中間價在周四早上出爐,昨日離岸人民幣曾低見7.2893,在岸價下午4時30分報7.2605,失守7.26關,均創年內新低,每百港元兌93.39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一年期LPR在6月報3.45厘,連續10個月持穩,5年期以上則報3.95厘,持續4個月不變。 不過,分析指出,中期借貸便利(MLF)擔當LPR風向儀的角色將會淡化,因人行將持續改革完善LPR,着重提高LPR報價質量,更真實反映貸款市場利率水平。 內地券商中信証券估計,當下主要由MLF利率加點而來的LPR報價形成機制或將調整,包括改由7天逆回購利率加點形成、由商業銀行綜合負債成本決定的可能性。 專家估下季減存息 人行昨日僅進行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遠低於周三的2,78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1.8厘,全日淨投放規模減至180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預期,政策利率短期內將會持平,但為降低融資成本及維持銀行淨息差穩定,存款利率或最快於年中至第三季下調,為LPR下行鋪路。 潘功勝連續第二日在陸家嘴論壇發言,繼透露正研究未來內地貨幣政策框架之後,昨稱人行在貨幣政策的傳導上,着力規範市場行為,盤活低效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暢通貨幣政策傳導。 同場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表示,在中美息差倒掛背景下,境外資金持續流...

惠譽:政策支持外需復蘇 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速至4.8%

 惠譽:政策支持外需復蘇 上調中國今年GDP增速至4.8% 【明報專訊】據內媒報道,6月19日在惠譽評級舉行的「2024惠譽看中國」會議上,惠譽評級中國主權評級首席分析師Jeremy Zook表示,將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從3月的4.5%上調至4.8%,因出口和財政支持的加碼有助鞏固經濟的韌性,外需復蘇有助推動中國出口勢頭逐步提速,拉動國內製造業活動,並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提供支撐。 惠譽指出,中國內需依然疲軟,房地產行業仍是拖累經濟活動的主要因素。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高級董事金泰倫表示,預計2024年中國新房銷售將下降15%至20%,介乎8.3萬億元至8.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房銷售面積下降10%至15%,降至8至8.5億平方米,平均售價下降5%。 近期提振措施 穩定一線城市新房銷售 針對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房地產行業提振措施,惠譽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穩定一線城市新房銷售。對於中國的通縮風險,該行明確指出,中國經濟不會陷入通縮,隨着震盪的豬肉價格止跌回升,通脹率將在今年年底升至1.3%。該行認為,今年下半年財政支持或成為中國政府提振經濟和規避通貨緊縮風險的核心動力。去年下半年財政政策轉為擴張,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今年首季度財政政策的實施力度並不大,財政脈冲僅輕微擴張,但迹象表明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速度正在加快,將加大政策脈衝擴張幅度。未來中央政府將在提供財政支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中央政府的債務規模仍較低,有能力以具有吸引力的成本發債。 惠譽預計,中國債務佔GDP的比重在中期內將繼續穩步上升,但大規模或有負債爆發的情形不可能發生,銀行將通過持續的貸款重組談判,在削減城投債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大型銀行在這一漸進的談判過程中更具優勢。 Jeremy Zook還談到了中國中期發展前景,預計在大型製造業和科技行業、高投資和城市化進程的支持下,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4.5%左右。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621/s00004/1718901830774 21 June 2024 \

納斯達克傳加強審查中港小型IPO

 納斯達克傳加強審查中港小型IPO 市傳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再次加強對內地及香港小型股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審查,涉及幾家內地及香港公司,重點在於這批公司在上市前的售股股東身份及獨立性。雖然如此,至今未有任何IPO被叫停,只是整個審查過程延長了數周。納斯達克交易所發言人拒絕置評。 至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為何作出上述「詳細審查」,有指是因早年來自香港的尚乘數科在美國上市初期暴升暴跌,引起市場質疑。年初至今,統計顯示已有約20家香港及內地新股在納斯達克掛牌,合計集資近兩億美元。 嘀嗒入場費$3535 轉看本港新股上市情況,3隻新股昨日同步開始招股。其中,內地召車平台嘀嗒出行(Dida)(02559)集資最多2.73億元,招股價介乎5至7元,每手500股,一手入場費3,535.3元。中金公司、海通國際和野村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提及,按交易總額及順風車搭乘次數計,嘀嗒出行於2023年經營中國第二大的順風車平台,按交易總額計的市場份額為31.8%。 老鋪黃金擬籌7.8億 內地黃金珠寶品牌老鋪黃金(06181)的招股價為40.5元,每手100股,入場費4,090.85元,集資7.87億元。公司引入騰訊控股(00700)全資擁有的Tencent Huang River、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CPE FUND為基石投資者,按發售價合共認購5,600萬美元(約4.4億港元)股發售股份。 另外,內地綜合性API數據流通服務商天聚地合(02479)集資4.01億元,招股股價83.33元,每手50股,一手入場費4,208.53元。公司引入4名基石投資者,包括Reynold Lemkins、園豐、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港)及Gold Wings,合共認購3.2億元股份。 原文網址:納斯達克傳加強審查中港小型IPO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621-0621_00202_005/ 21 June 2024

「國家隊」入市 港股急彈514點

  「國家隊」入市 港股急彈514點 「國家隊」入市撐港股,國務院國資委旗下中國國新昨日公布,旗下國新投資昨日認購了「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的首發份額,以傳遞出堅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長期價值的積極信號。雖然未有公布買入規模,但消息刺激恒指急彈514點,兼重上萬八點水平,並一舉收復50天、10天及20天平均線。該ETF追蹤的指數十大權重股,昨股價全線上升,其中中海油(883)更破頂。不過,「北水」經港股通淨流入較上日減少六成,降至23.7億元,為近一個月低。 有「新晉國家隊」之稱的中國國新在官網公布,旗下國新投資與廣發基金、南方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市場頭部機構合作推出的「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正式開始發行,而國新投資昨日認購了該ETF首發份額。 中國國新指,此舉傳遞出堅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長期價值的積極信號,同時彰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在維護央企市場價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價權方面的責任擔當。此外,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在境內和香港兩地市場發起設立多幣種ETF產品,促進境內外資​​本市場間的協同聯動,引導更多國際資本和產業資源向優質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高效聚集。 恒指重上萬八點水平 該ETF產品追蹤「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其成份股是從港股通範圍內的國務院國資委央企名錄中,選取分紅水平穩定且股息率較高的上市公司,主要聚焦能源、電訊服務股,前十大權重股昨日集體向上,升0.9%至5.8%,包括中海油創新高,曾高見22.75元,升6%;中石化(386)及中廣核電力(1816)升逾3%。 國新投資去年12月亦入市撐A股,增持中證國新央企科技類指數基金,並稱將在未來繼續增持。 大市方面,恒指高開140點,國新投資入市消息中午廣傳後,恒指升幅進一步擴大,最多升533點,見18448點全日高,收市報18430點,升514點或2.9%,創3個月最大升幅,並結束3日跌勢;國指升219點或3.5%,收報6587點;科指升135點或3.7%,收報3832。大市全日成交回升,至1127.58億元。 相關指數十大權重股全線升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國家隊入市改善市場氣氛及引入新增資金,而其ETF指數十大權重股昨日均有較大升幅,預計中資股短期可維持升勢,惟難以估計國新投資買入該產品的頻率。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表示,恒指短期可上望本月5日高位187...

內地ETF吸資3年漲3.7倍

內地ETF吸資3年漲3.7倍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近年成為波動市況下的投資寵兒,金融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表示,在2018至2023年期間,中國ETF資產管理規模年均增長率達40%,而近3年流入中國ETF市場的資金不斷創新高,單計去年,流入金額達6,04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1年的1,272億元大增3.75倍。 亞太資管規模望超歐 該行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國共有870隻ETF,當中96%為股票ETF,而中國ETF市場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82萬億元,較2020年底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逾一倍。 該行提到,中國的股票ETF在過去3年,其資金流入和資產管理規模均創歷史新高。去年流入5,756億元,遠超2019至2022年的流入總額。不過,固定收益ETF發展較緩慢,現時僅得17隻產品,去年亦只得198億元資金流入。截至去年底,固定收益ETF的資產管理規模為719億元。 另有外媒分析指,目前中國的ETF資產管理規模約佔其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而美國的可比數據接近30%,兩者的差距凸顯了亞洲新興市場ETF的增長潛力,相信在中國和印度的推動下,亞太地區ETF的資產管理規模有望在2028年之前超越歐洲。 原文網址:內地ETF吸資3年漲3.7倍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620-0620_00202_002/ 20 June 2024

大華上調港全年經濟預測至升2.9%

 大華上調港全年經濟預測至升2.9%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於今年第三季展望指出,由於本港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改善,全年增長率可望處於政府預測範圍2.5至3.5%的中間水平,並將全年增長預測由2.5%上調至2.9%。該行大中華區環球金融主管李國基稱,仍密切監察各項風險,預期經濟增長在第二季放緩至2.3%,隨後在下半年反彈至3.3%。 聯儲或減息利淡美元 根據年初至今的通脹走勢,該行將今年香港整體通脹率預測由2.5%下調至2%,而政府官方預測為2.4%;並指港元銀行同業拆息已由去年底的高位回落,而過去兩個月資金流入港股的步伐明顯加快,有助港元銀行同業拆息進一步下降。根據歷史趨勢,當聯儲局在今年稍後開始落實減息時,香港和美國的息差可能會轉向利好港元。 港元拆息昨幾乎全線向上,隔夜拆息急漲44點子至4.30857厘,創近3周新高;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拆息連升3天,報4.52881厘,為4月2日以來最高。 美元方面,今年第二季美元兌港元在7.8至7.84之間波動,該行認為這很大程度反映擔保隔夜融資利率和港元銀行同業拆息之間的息差走勢。李指有關息差現時為溢價(即美國利率高於香港利率),但隨着市場預期聯儲局9月開始減息周期,息差將變成折讓,令美元兌港元套息交易逐漸失去吸引力,可能重返7.75至7.85的中間水平。整體而言,該行更新美元兌港元的預測,由2024年第三季起的未來4季均為7.8。 該行續指,市場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反覆波動,但第二季迄今美元兌主要貨幣無大變動。整體來說,在預期聯儲局於9月和12月降息前,該行重申美元會在今年第三季開始再度走弱的觀點。 歐元英鎊望末季呈強 隨着聯儲局開始減息周期,美元逐漸走軟,該行預期主要貨幣兌美元將在今年底復甦。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日圓及澳元兌美元,預期於第四季分別為1.12、1.32、149及0.69。該行看淡美元後市的主要風險在於,若聯儲局今年維持利率不變,美國通脹將未能進一步回落。在歐央行和英倫銀行等其他主要央行或於下半年開始減息下,美元很可能在今年底前維持強勢。 惟該行補充,雖然大多數亞洲貨幣續受聯儲局利率「長期上升」的論調拖累,然而中國加強穩定經濟措施,有助限制人民幣的下行風險及避免跌勢擴至區內其他貨幣,亞洲部分央行亦加強採取緩和市場波動的行動。 原文網址:大華上調港全年經濟預測至升2.9% | 東方日報...

華4大金融監管機構齊撐市

 華4大金融監管機構齊撐市 中證監推科創板八條 人行研擴M1統計範圍 中國資本市場6月份重頭戲昨於陸家嘴論壇揭幕,中證監主席吳清、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及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局長朱鶴新4大金融監管巨頭如期現身,釋放有關金融領域監管與改革的重要信號。中證監昨打頭陣宣布,推出上海科創板的8項措施,包括優化新股發行定價機制,試點調整適用新股定價的高價剔除比例。 上海交易所負責人隨即指出,為進一步加大網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報價約束、引導理性報價,在科創板試點新股定價的高價剔除比例方面,將試點統一執行3%的高價剔除比例,目前實踐中的一般選擇按1%的比例執行。 中證監再接力發布「科創板八條」具體措施,主要涉及深化發行承銷制度,研究建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制度等。吳清指,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下一步工作要壯大耐心資本,將與有關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昨晚發布促進創業投資的新政,表明鼓勵長期資金投放,支持保險機構做好創投基金的投資。 A股仍偏軟 人幣續跌 不過,昨日滬深3大指數未見受惠提振A股的消息。滬綜指全日轉跌0.4%,收報3,018點,深成指更跌1.07%至9,219點,深圳創業板指數亦挫1.26%,報1,788點。至於獲政策加持的上海科創板,科創50指數隨大市收跌0.69%。兩市主板全日成交再縮至7,047億元(人民幣‧下同),外資透過滬深股通淨沽出72.35億元。 人民幣匯率走勢續下行,在岸價昨午4時30分收報7.257兌每美元,續創逾7個月低位,每百港元兌約93.22元人民幣,與金融貨幣數據表現一樣引起市場擔憂。惟潘功勝強調,將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也正研究中國未來貨幣政策框架。從貨幣供給量統計來看,內地狹義貨幣(M1)統計口徑在30年前確立,需考慮作出動態完善,個人活期存款及流動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產品,從貨幣功能角度看,需研究納入M1統計範圍。 利率機制方面亦有改進空間,潘續稱,目前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其他期限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如果考慮更大程度發揮利率調控作用,需給市場傳遞更清楚的利率調控目標信號,除明確主要政策利率之外,還需適度收窄利率走廊的寬度。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一事,人行正與財政部加強溝...

內地70城市樓價 跌幅擴大

  內地70城市樓價 跌幅擴大 中央降低首期下限及取消房貸利率下限等救樓市措施「落地」近一個月,但5月70個大中城市,各城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月連跌11個月,而且按年及按月跌幅亦在擴大,齊創逾9年最大跌幅。國家統計局指出,樓市已出現積極變化,預計政策效應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有分析認為,不少房企早前大肆降價去庫存,令整體樓價下跌,但由於經濟不景、當地消費者信心不足,料內房低迷氣氛仍將延續,未來憧憬或有更多救市措施出台。 路透社根據國統局最新公布數據測算,5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按月跌0.7%,跌幅為2014年10月以來最大,4月為下降0.6%;按年則跌3.9%,為2015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4月為下降3.1%。 按月計連跌11個月 據路透測算,上月70個大城市中,新建住宅價格指數按月上升的城市只有2個,較4月少4個,按月下挫的城市增加4個,達到68個。 國統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解讀稱,5月70個大中城市中,各城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月下降、按年降幅略有擴大。5月內地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按年降3.2%,降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降1.8%、8.3%和7.4%,僅上海升4.5%。二、三線城市新盤樓價分別跌3.7%和4.9%,跌幅較4月分別擴大0.8個和0.7個百分點。 按月比較,5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跌0.7%,跌幅較4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跌1.1%、1.4%和0.8%,上海則升0.6%。此外,首5個月內地新建住宅銷售面積按年降23.6%、相關銷售金額降30.5%。截至5月底,住宅待售面積按年多24.6%。 國統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指出,今年首5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額、房屋新開工面積按年降幅有所收窄,但指政策效應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目前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 內房股昨日下挫,世茂(813)及遠洋(3377)均瀉逾8%;雅居樂(3383)跌7%。 料更多救市措施續出台 對於內房存貨不降反增,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指出,市場仍需時間消化樓市新政策效應,相信「貨尾」消化後內房有機會重回正軌,但不會立即轉好,料當局未來會出台更多措施提升市場信心及樓市成交。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現時跌幅仍屬於「升多咗」之後的調整,是正常周期下的現象。撤辣對穩樓價有一定效用,但僅...

住房交通貴 港蟬聯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住房交通貴 港蟬聯生活成本最高城市 【明報專訊】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美世(Mercer)發布《2024年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新加坡和蘇黎世蟬聯國際員工生活成本最高的前三大城市,與去年排名一致,而香港排名第一是因為住房成本高。 新加坡排第2位 調查於今年3月進行,受訪對象為國際外派人員,合共評估了全球226個城市的生活成本。國際外派人員生活成本最高的10個城市中,本港連續第3年高踞榜首,新加坡位居第二,因房地產市場、交通、物品和服務成本高昂所致。香港在2023年至2024年房租價格增長8%,新加坡房租升幅與香港一致。 內地城市方面,上海及北京分別排名第23位及25位,按年分別跌11位及12位。其他亞洲城市方面,日本東京排名跌30位至49位,或因日圓貶值影響;韓國首爾排名下跌16位至32位。 生活成本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5個城市包括尼日利亞拉各斯、阿布賈、安哥拉盧安達、智利聖地亞哥,以及日本大阪。大阪的排名下降了53位,至146位,料因日圓貶值超過物價上漲。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618/s00004/1718644113945 18 June 2024
 道指低開 聯儲鷹王估年底減息 有美國聯儲局「鷹王」之稱的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卡什卡利表示,應靜候更多數據來判斷美國通脹是否穩步降至2%目標;又謂如果今年只減息一次,料時間接近年底。雖然他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沒有投票權,但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周一照升至4.3厘邊緣,美股早段偏軟,道指跌157點,報38,431點;標指跌11點,報5,420點;納指跌52點,報17,636點。 台積電傳加代工費逾5% 世界最大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又傳漲價,市傳其3納米製程獲蘋果公司(Apple Inc.)、英偉達(Nvidia)等7名大客「全包」,預期訂單排滿到2026年,代工費看升5%以上,先進封裝來年報價亦有望漲10至20%。台積電台灣股價昨回吐0.11%,但美國預託證券(ADR)早段曾升3.37%,高見178.33美元,以此計算今年累漲逾71%,跑贏台灣股價約16個百分點。 以往投資者喜歡買台積電的台股而沽空其ADR,可是隨着美股溢價持續,正使這些套利盤慘遭夾倉。基金界認為,ADR的溢價會再擴大,而且一些外資和被動型資金只買ADR,ADR的買盤會更勝台股,持續過去的策略會令他們蒙受更大損失。 亟欲打敗台積電的英特爾(Intel)則面臨集體訴訟,事緣公司今年把製造自家及他人晶片的業務重組為新的IFS(英特爾晶圓服務)分部,但表現相當難看,股價一度大跌,惹來投資者不滿,控訴公司唱好有關業務前景「屬嚴重誤導及/或缺乏合理基礎」等。英特爾股價曾跌0.88%。 不管如何,高盛基於英偉達、微軟、Meta和亞馬遜等5大受惠科技股的盈利增長強勁,且投資者持續熱捧人工智能(AI)概念股,上調標指今年目標7.69%至5,600點。儘管總統大選會令市況更波動,但大選過後通常會回穩,標指進一步上揚。 英股市值超法股冠歐洲 另邊廂,市傳歐洲央行無意討論緊急買入法國國債之際,該行首席經濟學家拉尼亦表明不必過度憂慮法國政局。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的領袖瑪琳勒龐則表示,如該黨勝出國會大選會與總統馬克龍合作。法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回落至3.1厘附近後,曾重上3.164厘,巴黎CAC指數曾升1.03%,但巴黎股市總市值的全歐第一寶座被倫敦奪去。 花旗因應法國政局不明朗下調歐股評級至「中性」,並以增長顯著高一籌為由,上調美股評級至「增持」。 原文網址:道指低開 聯儲鷹王估年底減息 | 東方日報...

中國零售勝預期 工業固投放緩 「三頭馬車」表現參差 統計局:料續回升向好

 中國零售勝預期 工業固投放緩 「三頭馬車」表現參差 統計局:料續回升向好 【明報專訊】5月內地經濟活動延續復蘇不平均趨勢,「三頭馬車」經濟數據表現參差;相對於4月,零售增長加快,固定投資和工業生產則增速放緩。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5月零售總額按年上升3.7%,好過市場預期的3%,亦較4月加速1.4個百分點,首5個月固投按年增4%,較市場預期和首4個月增速低0.2個百分點。高盛報告指出,內地不同經濟部分表現仍存顯著差異,製造業和出口強勁,房地產持續低迷,預期第二季GDP增長較第一季放緩,當局將推出更多經濟支持措施。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仍顯不足,內生動能仍待增強。當局將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確定的宏觀政策,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和高品質發展,統籌穩成長、促進改革、防風險。今年首5個月經濟運行平穩,加上從生產、需求、政策支撐等因素總體判斷,認為下一階段經濟運行仍會繼續回升向好態勢。 受惠舊換新 電器消費增速擴至12.9% 經季節性調整,5月內地零售總額按月上升0.51%,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佳按月升幅。5月商品零售按年增3.6%,扭轉去年12月以來增速持續回落趨勢(見圖1)。受惠以舊換新政策,家用電器5月按年增速較4月提升8.4個百分點至12.9%;汽車類銷售雖受高基數影響,但5月按年跌幅仍較4月收窄1.2個百分點至4.4%。 勞動節連假在今年5月較去年5月多兩天,假日消費增速加快,餐飲消費增幅加速0.2個百分點至5%,金額較大的服裝類消費扭轉4月按年下跌,至增4.4%。服務業生產指數按年增4.8%,比4月加快1.3個百分點。匯豐指去年5月零售增速較4月回落,有助緩解上月零售增速受高基數影響,年內服務消費持續強勁,帶動5月消費好過預期。近期消費品升級政策,例如新車和家電獲直接資助,則提升耐用品消費表現。 首5個月固投則受房地產投資加速下跌拖累(見另文),不過匯豐計算單計5月固投按年增4.5%,較4月回升1.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續弱,首5個月按年增0.1%,較首4個月增幅再跌0.2個百分點。期內基建投資按年增5.7%,較首4個月的6%放緩,製造業投資按年增9.6%,與首4個月增9.7%大致持平。5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5.6%,低於市場預期的6.2%,較4月減慢1....

港股今周悶局多 望守17686點

 港股今周悶局多 望守17686點 港股在「六絕月」的上半月保持整固的格局,分析員普遍展望本周恒生指數會載浮載沉,首先是要看今日內地公布的3大經濟數據,即消費、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能否優於普遍預期。暫時只要恒指站穩在4月底低位17,686點樓上,便算是安全區域,要向上突破的話,還看市場會否熱炒中央7月初「送大禮」。 專家籲撈績優和穩陣股 在4月主要經濟數據之中,僅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做好。由於5月有五一長假期因素,市場普遍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會由4月按年升2.3%,再擴大升幅至5月升3%;假期令開工日數減少,故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或回落0.7個百分點至6%;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則料持平於增長4.2%。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除非上述數字特別利好,否則恒指可能維持上落市的悶局,坦言投資者持貨「在大市唔上唔落的呢個時候,好考投資者耐性,你肯唔肯坐落去」。個股方面,他推介績優和大手回購的股份,包括友邦保險(01299)和快手(01024)。 不過,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對大市未看得太淡,主因半年結臨近,基金都需要粉飾櫥窗,而且目前沒有特別利淡事件把市況推倒,恒指本周或在17,600至18,200點徘徊,一旦市況回落,投資者可考慮低吸滙豐控股(00005)、中國海洋石油(00883)等穩陣之選。 原文網址:港股今周悶局多 望守17686點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617-0617_00202_004/ 17 June 2024

人幣雙櫃台一周年 日均成交1億 上周五佔大市交投不足0.05% 分析:待北水開閘激活

 人幣雙櫃台一周年 日均成交1億 上周五佔大市交投不足0.05% 分析:待北水開閘激活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機制,於本周三(19日)滿一周年,共有24隻雙櫃台股,推出初期人民幣櫃台總成交曾增至約3.7億元人民幣,佔大市成交比率0.5%,但之後開始回落。分析指過去一年大市成交低迷,加上人民幣貶值等,都影響人民幣櫃台交投,認為要盡快納入港股通、迎來北水才有助交投,中證監早前已宣布支持有關措施,仍待正式通過。 明報記者 港交所去年6月19日推出雙櫃台機制,首批共有24隻雙櫃台股份,首日人民幣櫃台總成交約1.63億元人民幣,相對相關股份的港元櫃台交易額,佔比約0.6%,佔大市成交比率則為0.17%。之後,人民幣櫃台總成交曾增至約3.7億元人民幣,佔大市成交比率最高約0.5%,其後成交逐步縮減,截至上周五(14日)總成交只有約5100萬元人民幣(見圖1),並降至不足0.05%(見圖2),所有人民幣櫃台證券自開通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約為1億元人民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表示,持有港元的本港投資者,不會轉用人民幣買賣人民幣櫃台。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就算買賣人民幣櫃台,亦是持貨為主。至於設有莊家制,為人民幣櫃台提供買賣雙邊報價,他認為作用亦不大,莊家只是保持市場流動性,不會落場交易,故若沒有投資者,莊家制都不能刺激成交。而且人民幣近年貶值,亦對人民幣櫃台交投有一定影響。他指出,若讓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買賣香港的人民幣計價證券,預期相關股份成交會增加,但仍要視乎市場氣氛及個別股份表現。 財金官員:先做好產品基建 迎未來需求 一名高層財金官員認為,本港市場最重要是先發展好人民幣產品的市場基建,當市場需求出現時便有望迎來活躍成交。過去一段時間所見,人民幣雙櫃台股票交投雖未見活躍,但人民幣與港元差價一直維持相對狹窄水平,市場運作暢旺。他相信稍後內地當局批准北水參與人民幣櫃台交易後,省卻內地投資者現時換匯涉及的額外成本(見另文),港幣-人民幣雙櫃台交易有重大增長潛力。 港交所:運作暢順 市場普遍歡迎 港交所(0388)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樂見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作為一項創新的市場提升措施,推行一年以來運作暢順,增加了香港市場上人民幣產品的選擇,市場普遍對此表示歡迎。目前共有24家上市企業在雙櫃台模式下發行人...

美經濟明年恐難逃衰退

 美經濟明年恐難逃衰退 建銀國際:製造業長期萎縮 聯儲低估風險 美國聯儲局上周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皆因整體經濟表現仍異常強勁,似乎無急於減息的必要。不過,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趙文利表示,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比市場預期更大,只是因為服務業的「超長期繁榮」掩蓋了製造業的衰退,但這並不代表真的能夠完全避過衰退,而且聯儲局明顯低估了風險。他預計,到2025年中開始,將會有更多領先指標顯示衰退風險升溫,並且在明年底有較大機會確認衰退。 趙文利接受本報的專訪時表示,以往衰退發生時,通常「大家都不知道已經進入衰退,只是覺得衰退風險更大了」,最終要等到滯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連續出現倒退,才能在事後真正確認衰退的來臨。 服務業終會跟隨走下坡 他解釋指,目前美國雖然並未陷入標準意義上的衰退,但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已長期處於萎縮區間,但由於製造業在美國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例較小,所以服務業的擴張蓋過了製造業衰退。他形容,這種情況屬於「滾動式衰退」,即個別領域陷入衰退,但整體經濟指標不會突然全面轉壞。 根據歷史上的經濟周期,服務業最終還是會跟隨製造業往下走,只不過這輪周期中兩者分歧持續的時間比以往長,這很可能是由於「非常規的貨幣及財政政策的影響」以及新冠疫情導致消費習慣轉變有關。 長債息高過短息即步衰退 其他證據還包括「債息倒掛」現象,即美國短期國債的孳息率高於長期國債,這種情況過去通常預示衰退將會在一段時間後發生。趙氏指出,當債息曲線回歸正常狀態(即長息再次高於短息),反而是衰退立即開始的信號。「目前債息倒掛的幅度正在收斂,按照這個時間點,估計大概會發生在12個月後,也就是明年中。」他相信,屆時會有很多指標發出強烈 的經濟衰退信號。 市場之所以對美國經濟抱有信心,部分原因在於就業市場依然強勁。然而,趙文利卻注意到就業數據中不同尋常的部分─兼職的數目正增加。同時,美國官方就業市場數據中,企業調查(包括非農就業職位)與家庭調查(失業率、就業不足)兩項調查數據分化愈來愈大,5月非農就業職位增長強過預期,但失業率卻意外上升。 此外,他提到,雖然美國財政部、聯儲局都未有完全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但也只認為經濟有機會是溫和衰退。「所以他們沒有做好深度衰退的準備,就跟他們之前沒有料到通脹會是結構式的、長期存在一樣。」 他又說,即使經濟最終不一定會硬...

內房取消預售制時機未到

 內房取消預售制時機未到 預售制非電商行業獨有,在其他行業佔據的資金鏈地位,更加舉足輕重,包括內房及汽車業。不過,近年內房地產開發商債務爆煲違約債台高築,導致商品房項目爛尾交樓難,當中,預售樓花機制亦成為眾矢之的。即使去年住建部曾表達「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樓銷售」,到今年正式表示「要有力有序推進現樓銷售」,但預售機制衍生的巨額資金不能不管,創立一年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在上月指,需嚴格監管項目預售資金,以防新風險。 地方介入嚴管預售資金 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上月表示,保交房攻堅戰的工作方案,主要考慮透過摸清底數、分類處置、建立長效機制等措施。一方面會有力有序推進現樓銷售,透過「白名單」融資政策,支持商品住宅項目達到現樓銷售條件;另一方面,對繼續實施預售的,嚴格項目預售資金監管,反映當局對現樓及樓花正推行雙軌並行的監管。 至於負責優化預售資金監理流程的重任,就落在城市房地產協調機制,以合理確認預售監管資金的額度。今年1月,住建部及金融監理總局發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由地方政府列出融資項目「白名單」,允房企憑入選「白名單」的地產項目向內銀申請合理貸款。金監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於上月指,「白名單」項目單獨建帳核算,封閉運作管理,「白名單」項目的預售資金監理帳戶亦應開立在主辦銀行,明顯要打擊預售資金不入監管帳戶、挪用預售資金的亂象。 轉向全面銷售現樓需時 一如中指研究院此前的分析,預售制與現售制在內房產業並非完全對立的關係,在向現樓銷售制度轉變的過程中,預售制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過渡階段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或將對市場產生一定促進效果。 既然內地已開展現樓銷售試點,逐漸轉向全面現樓銷售,在現樓銷售逐步推廣前,市場基礎條件亦需得到滿足,例如市場庫存充足,才會在現售範圍擴大的過程中不會造成供需失衡。相應地,對房企金融支持亦要推進,因縮短項目開發周期之際,要降低開發企業資金壓力,研究合理解決資金缺口方案,有效滿足開發企業建設期的合理融資需求。言之下意,一手交錢、一手交樓的遠景還需長征。 面對外界斥責預售制帶來的交付風險,該研究院認為,對現有機制進行預防及化解,將是完善預售制度的重要方向,包括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加強工程進度管控、調整居民付款節奏等。對於存在交付風險、虛假宣傳、質量問題等的企業提高其預售門檻。因此,不難理解內房行業的預售制退場時機仍未到。 原文網址:內房...

新股下半年回暖 惟欠大「刁」

  新股下半年回暖 惟欠大「刁」 上半年本港新股市場淡靜,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表示,下半年新股市場有望回暖,料第三季遞表企業數量將會大增,但由於預期企業集資額偏細的情況會持續,而且大型新股或延至明年才來港,維持全年集資額500億元的預測,有望打入全球前五位,有約50至60間公司在港上市,或位列全球前三位。 據安永統計,上半年有約30間公司來港上市,按年多一間;總集資額逾120億元,按年跌約32%,為自2003年以來低位,位列全球第10位,比去年同期排名第6位,大跌4位。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指,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較預期差,對全年集資500億元的目標有較大挑戰,但內地企業啟動赴港上市工作的數量在今年3、4月開始明顯增多,相信第三季度遞表企業數量會大增。目前已有40間內地企業獲得中證監的備案申請,加上內地上市批准緩慢,或令企業考慮「先H後A」,以及部分終止A股申請的公司會積極趕於年底前來港上市,故維持全年集資額500億元的預測。 上半年集資跌32%  創11年新低 被問及香港何時會出現大型新股,蔡偉榮表示在已遞表公司中,目前有機會集資數十億元的公司只有一間,惟其已在內地上市,或有A股及港股價差問題出現,內地監管機構未必會批准,而企業本身亦會考慮估值差距問題,這並非政策可以推動到,「自己(香港)要爭氣」。若缺乏大型新股上市,以目前平均集資額4億元計,全年集資額或低至約400多億元。 他相信,未來會有集資50億元的新股亮相,但要視乎美國減息等時機,更甚可能要待明年才可落實上市。目前已遞表、市傳集資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公司有內地家電巨擘美的集團、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飲料、貨運平台Lalamove母企拉拉科技、內地連鎖茶飲品牌蜜雪冰城等。 今年集資料列全球前五位 安永指,第二季香港新股場出現回暖信號,季內IPO宗數和集資額按季分別上升33%和52%。不過,上半年香港新股平均集資額約4.3億元,按年跌三成。蔡偉榮認為有關情況會持續,因為申請上市的公司估值大幅下調,全球「大刁」數目亦正減少。 綜觀上半年,由於內地A股IPO審批從嚴,減慢審核速度,滬、深交易所全球集資額排名,由去年上半年分別的第一、二位,集資163億美元和123億美元,跌至今年的第六位和第九位,集資27億美元和17億美元。反觀,美國紐交所則重奪上半年集資王,納交所緊隨其後,而印度國家和...

港股重上萬八關 ATMJX電車股領漲

  港股重上萬八關 ATMJX電車股領漲 美國息口維持不變符預期,美股納斯和標指隔晚齊創新高,加上重磅科網股和電車股造好帶動下,港股重上萬八關,收18112點,升174點,終止三連跌。成交雖回落至1073億元,為上月28日以來最少,但北水再錄得淨流入39.97億元,連續第20日流入。分析指,港股目前或未能完全擺脫調整格局,料恒指短期內上試18300點有阻力。 恒指昨日高開167點,已收復萬八關,其後恒指升幅擴大,最多升236點。惟滬深股市走弱,令大市升幅收窄,惟恒指仍企穩萬八關收市,收報18112點,升174點。國指收6421點,升62點;科指收報3739點,升47點。 大型科技股普遍回升,「ATMJX」貢獻大市約102點。騰訊(700)漲2.4%;美團(3690)彈3.6%,收;小米(1810)漲2.5%。另外,比亞迪(1211)同時獲花旗、麥格里等大行唱好,認為歐盟對比亞迪的加收稅率低過預期,走高5.8%,收報232.8 元,為表現最好藍籌股;吉利(175)升1.7%。 信証資管斥近4億   增持中行H股 據港交所披露易顯示,中信証券資管本周三(12日)於場內增持1.07億股中行H股,每股平均價約3.69元,涉資3.95億元,完成後,中信証券資管持有近中行H股約7.04%。中行收3.73元,升0.8%,若以該收市價計,其持有股份價值220億元。資料顯示,中信証券資管於上月22日起開始披露增持中行,截至本月12日,已累計增持近16.7億股股份,對上一次增持行動是上月底,當時增持2.18億股股份。 富途首席策略師陸秉鈞表示,聯儲局點陣圖顯示今年減息次數可能少於預期,市場無驚喜,港股暫時缺乏向上動力,並未能完全擺脫調整格局,料恒指短期內17800點有支持,上試18300點有阻力。 東亞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亦表示,港股近期已反覆調整一段時間,調整或已近尾聲,料短期或下試17700至17800點,惟後市再大跌的空間不多。他又指,中信資管增持中國銀行雖不能成推動港股新催化劑,但有助改善港股投資氣氛。 14 June 2024

東亞首季內地新客 按年增逾五成

  東亞首季內地新客 按年增逾五成 東亞銀行(023)今年首季新增客戶人數錄得理想成績,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尤其內地跨境客方面,季內這類客戶數目按年增長近5成,並帶動相關客戶資產規模按年增加超過6成。 為配合日後業務發展,東亞於海港城新設顯卓理財中心,並於昨日正式開幕,一周7天營業,主要服務資產門檻分別要50萬元及500萬元的顯卓理財客戶及顯著私人理財客戶。李民橋稱,首季顯卓私人理財客戶按年增長3成,希望藉新設的顯卓理財中心吸納更多中港客戶,而中心試業了3星期,期間反應理想,生意、客戶流量都非常良好,吸納的新客戶有超過一半為目標跨境客戶,理財產品的銷售亦較預期好。 美國下半年料有序減息 去年該行更新了其手機銀行App,他指客戶對此反應良好,現有逾90%新戶口是經數碼渠道處理,手機理財宗數亦顯著增長,預期來自數碼渠道的收入將持續上升。 另外,他預計美國下半年將有序減息,但視乎當地通脹重返2%的進度。他相信當美國減息時候,港元拆息亦會回落,至於銀行會否減最優惠利率,則視乎個別銀行的流動性、貸款需求,以及業務策略。 14 June 2024

簡約公屋6.24起申請 月租最低740

  簡約公屋6.24起申請 月租最低740 第一期「簡約公屋」項目最快明年第一季入伙,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宣布,約8.5萬名合資格人士將陸續收到由房屋局寄出的申請表,於本月24日起接受申請,有意申請者於下月15日或之前交表會被優先處理;局方會以計分方式安排申請者的優先編配次序,有4個加分點,包括選擇「擴展市區/新界」項目、家有長者或初生嬰兒等,首批獲編配人士會於今年第4季收到通知。租金方面,元朗攸壆路項目最平1至2人單位月租僅740元;牛頭角彩興路1至2人單位,租金則約1110元。 元朗攸壆路和牛頭角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分別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入伙,合共提供約4440個單位。何永賢表示,未來一星期會陸續向所有合資格申請者,即明年5月前在公屋輪候冊輪候3年或以上的約8.5萬人寄信,信中包括申請表及一本寫有租金資料和申請須知的小冊子。有意申請者可填妥表格後郵寄至房屋局「簡約公屋」專責小組辦事處;或將申請表投入房委會客務中心第二層平台,或灣仔稅務大樓的投遞箱。當局於本月24日起正式接受申請,至下月15日或之前是「優先處理期」,16日或之後的申請仍會繼續受理。她提到,若合資格人士未收到申請信,可主動聯絡專責小組辦公室補發。 兩項目料明年上半年入伙 何永賢表示,現時一些劏房戶繳交的租金比「簡約公屋」更高,劏房生環境差,大廈亦品流複雜,直指劏房的居住環境與「簡約公屋」是「無得比」。而「簡約公屋」每一個單位都有窗戶和獨立洗手間,每一個項目都預留30%為戶外空間,有溫習室、飯廳、多用途活動室等共用設施。她透露,局方已與運輸署和巴士公司商討,增加巴士及小巴路線方便居民出入;又指會向營辦機構設績效指標(KPI),不及格將被扣錢,若入住率超過95%會有額外獎金。她對入住率充滿信心。 她又重申,「簡約公屋」的初心是幫助住在最惡劣環境、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市民,所以政府採用計分制,如申請者現時居住環境惡劣,例如天台屋、劣質劏房,會獲加分;申請人如身體有殘疾或有其他健康問題也會獲加分。家庭狀況亦是考慮因素,如家中有長者或小朋友、初生嬰兒也會加分。 被問到單人申請者或難獲加分,她解釋,收到很多意見認為「簡約公屋」應協助護老扶幼,因此這些家庭會獲加分。 劏房戶願跨區可獲加分 何永賢表示,鼓勵申請者選擇「擴展市區/新界」項目,因擴展市區是指屯門等,都是很成熟的市區,如選擇此項可獲加...

地產收租股齊受壓 恒指急插 曾穿萬八

 地產收租股齊受壓 恒指急插 曾穿萬八 領展挫逾4% 恒隆21年新低 九置破底 港股昨日復市,由美國減息預期下降所帶來的沽壓積壓3天後爆發,拖累恒生指數一度挫近400點兼失守萬八點關,本地地產股和收租股為跌市重災區,其中恒隆地產(00101)瀉7.8%,創逾21年新低,九龍倉置業(01997)及領展房產基金(00823)齊挫逾4%,九置創上市後新低。綜合券商最新分析,地產股現金流快將好轉,但股息未必立竿見影,也要留意消費模式變化之影響。 恒指低開203點後跌勢加劇,早段曾挫372點,低見17,994點,所幸重磅中資科網股表現相對「硬淨」,收市跌幅縮至190點或1.03%,收報18,176點;國企指數跌58點或0.89%,收報6,452點;科技指數跌17點或0.45%,收報3,755點。港股總成交額約1,398億元,港股通錄得淨買入102.81億元,為3月22日後再度超過百億元。 東方海外冧9% 多達74隻藍籌股下跌,跌得最勁的是東方海外國際(00316),瀉9.38%。地產股進一步受壓,且尾市普遍缺乏吸納,恒生地產分類指數經歷昨日下跌2.23%後,今年累挫13.29%,跑輸恒指近20個百分點,主要是高息環境下苦於樓價受壓、零售不振和寫字樓過剩夾擊,新鴻基地產(00016)和長實集團(01113)已削減派息。 不過,地產股的往績股息率在股價持續受壓後,已浮至相對高水平。券商富瑞相信,他們的現金流量應在本財年到達轉捩點,其後兩年顯著改善,理據是本港樓盤平均開發周期為5年,疫情前啟動物業發展和投資大多都接近完成,增量庫存累積現在有望開始放緩,地產商賣樓會改善、資本開支周期亦會到頂。 富瑞薦買新地 以此衡量,該行首選仍是新地,目標價升至94元,評級「買入」;前主席鄺肖卿昨斥367萬元增持5萬股,持股升至28%,本年累斥2.95億元增持0.15%股份。反觀港鐵公司(00066)更多新鐵路項目會令資本支出高企,且樓盤可能減少,股息能見度較低,評級貶至「跑輸大市」,目標價削至20元。 其他發展商方面,富瑞推斷,恒基地產(00012)和新世界發展(00017)會把現金流優先用於去槓桿,故預料恒地售樓改善不太可能使股息上升,評級降至「持有」,調低目標價至24元;新世界則「跑輸大市」,目標價下降至6元。長實集團目標價35元,評級「持有」。 另一券商中金下調領展目標價至40元,基...

人幣兌每美元曾失守7.25 國有行傳托匯

 人幣兌每美元曾失守7.25 國有行傳托匯 人民幣匯價壓力大增,昨日由官方定出的中間價轉弱29點子,在岸價更跌穿7.25兌每美元大關,為去年11月中以來低位,市傳國有大行在現貨市場出手拋售美元,以穩定人民幣匯價。不過,對於內地端午節假期消費總額按年增8.1%至403.5億元(人民幣‧下同),有投行指旅遊消費的人均支出放緩趨勢持續,或反映內需復甦的脆弱性。 內地旅遊人均消費減 在內地公布5月通脹數據前夕,人民幣中間價卻報7.1135兌每美元,創近5個月低位,反映境內表現的在岸價於下午4時30分報7.2541,較端午節前跌115點子,創去年11月14日以來近7個月低位。人民幣離岸價亦失守7.27水平,低見7.2726,即每百港元兌約93.12元人民幣。 花旗留意到,儘管民眾的旅遊消費增加,但每位旅客的平均支出仍低於疫情前的2019年。華創証券亦指,端午節假期延續了五一假期消費下沉及跌價趨向,即人均旅遊支出的恢復程度只是2019年的89.5%,三線以下城市繼續是旅遊消費的新增長點等。 茅台批發傳降累股價 內地民眾消費時更謹慎,連白酒價格亦不穩。內媒指,端午節前已傳出A股「股王」貴州茅台旗下含53度的茅台酒批發價格,已由年初每瓶2,700元,跌至2,445元。消息拖累該企股價連挫4個交易日,包括周二節後再跌3.09%,收報1,569元,創年內收市價新低,年初至今累跌9.1%。貴州茅台昨向內媒回應稱,已注意到股價波動,目前生產經營正常;針對茅台酒批發價下跌的消息,則稱會實時關注,近期銷售情況正常。 作為權重股,貴州茅台股價走勢對板塊以至整體滬市主要股指產生顯著影響,昨日滬綜指收跌0.76%,報3,028點。深成指最多曾跌0.96%,午後回穩,收升0.07%,報9,262點;深圳創業板指數收報1,787點,亦微升0.35%。兩市成交合計縮減至7,029億元,而外資透過滬深股通淨沽出達74.96億元,其中,貴州茅台遭淨賣出26.76億元。 原文網址:人幣兌每美元曾失守7.25 國有行傳托匯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612-0612_00202_022/ 12 June 2024

歐傳對華電動車加徵最多30%關稅

 歐傳對華電動車加徵最多30%關稅 自從美國宣布提高對華電動車的關稅至100%後,西方國家架起的貿易壁壘可謂急速擴張,戰線更蔓延至中歐層面。有傳歐盟最快今日公布向中國電動車加徵懲罰性關稅的細則,稅率最高或達到30%。至於上周土耳其宣布向所有中國進口汽車徵收40%額外關稅,中國乘聯會回應指,今次加徵關稅會對中國車企有一定影響,尤其加大成本壓力,料發展受一定阻礙,規模增速會有所放緩。 據悉,歐盟即將公布對華關稅細節,涉及向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及特斯拉(Tesla)等西方廠商徵收,原因是相關公司均有電動車經由中國出口至歐洲。消息連累一眾在港上市的電動車股捱沽,其中以「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09868)跌幅較大,收市跌3.85%,報31.15元;理想汽車(02015)亦跌2.88%,收報75.85元。 投行摩根士丹利最新認為,一旦歐盟啟動加徵關稅,長城汽車(02333)會考慮調整售價,並指集團出口西歐的汽車量佔總數不足5%,出口佔40萬至50萬輛,並維持長汽「與大市同步」評級,目標價11.5元。 美擴大寶馬零件調查 另邊廂,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懷登(Ron Wyden)最新表示,正擴大調查德國寶馬(BMW)車廠出口至美國的至少8,000輛Mini Cooper,是否使用被禁制的中國供應商零部件。 懷登向寶馬北美行政總裁麥肯森(Sebastian Mackensen)致函,詢問車廠是否已完成對其供應鏈的檢查,以確定進口的其他產品有沒有中國供應商四川經緯達科技集團的零部件,並要求對方本月21日或之前回覆。 資料顯示,四川經緯達被指涉嫌強迫勞動問題,被美國明令禁止進口產品,並在去年12月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 中方:土耳其加稅可克服 至於橫跨亞歐兩大洲的土耳其上周已率先打響對華貿戰第一槍,向所有中國進口汽車徵收40%額外關稅,以保護內地生產及改善赤字,7月7日開始生效,亦是連續第二年向中國進口汽車加徵關稅。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稱,此舉將對內地車企造成影響,惟因土耳其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大,本土汽車產業不發達,相信內地車企應該能夠克服挑戰。 另內地車企近期接二連三推出新車搶攻市佔率。小鵬汽車旗下新品牌MONA系列首款產品命名為「小鵬M03」,其首款A級(即緊湊型車型)純電轎車計劃在今年第三季上市交付,定價介乎10萬至15萬元(人民幣‧下同)。 吉利汽車(00175)分拆的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