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擬封殺ChatGPT 意大利率先禁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人工智能(AI)與ChatGPT雖然為大眾生活帶來方便,但亦衍生出不少問題,包括它對就業崗位的威脅、傳播錯誤資訊和偏激意見、洩露個人私隱及企業商業機密,甚至教人自殺等問題。除早前科技界巨頭聯署呼籲暫停訓練AI外,近日多國政府亦計劃對AI實施監管甚至直接封殺ChatGPT。
發現洩露個人對話金融資料
在政府層面,首先出招對付ChatGPT的是意大利,意大利資料保護局於3月31日以私隱疑慮為理由,宣布暫時禁止這項服務,成為第一個禁用ChatGPT的西方國家。意大利資料保護局表示,已着手調查OpenAI收集與運用用戶個人資料的情況。上周展開調查的起因,是發現有人被展示其他人在ChatGPT上的對話節錄,以及他們的金融資料,像是姓名、賬單地址、部分信用卡資料等信息。
此外,該局表示OpenAI藉由收集大量的數據,訓練聊天機器人的行為,但此舉缺乏任何法律根據,再加上ChatGPT並沒有使用年齡限制,很可能讓孩童接收到不符合其年齡的資訊。資料保護局啟動禁令後,OpenAI有20天的時間可提出反駁證據。消息指,OpenAI或面臨高達2,000萬歐元(約1.8億港元)的罰款。
違法規 OpenAI或被罰款1.8億
繼意大利後,德國亦或以數據安全為由,有意跟進限制ChatGPT的使用。德國媒體指出,德國數據專員Ulrich Kelber表示,德國可能會與意大利採取同樣的行動。至於美國方面,美國總統拜登呼籲國會通過立法限制科技公司收集個人數據,禁止針對兒童的廣告,並在產品開發中優先考慮用戶的健康和安全。
另外,歐盟委員會早在2021年便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案》,目的是保護公民免受這種新興技術的危害。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原定於3月底在歐洲議會進行投票,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該法案的出台。歐洲立法者目前正就多方面限制高風險AI工具的新規則進行磋商。
歐盟對生成式AI擬重點監管
針對AI生成圖片引發的混亂,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工業和信息化產業負責人Thierry Breton公開表示,歐盟希望對AI生成的內容進行強制性的規定。他表示歐盟將是首個做出明確規定的政府,人工智能生成的一切,無論是文本還是圖像,都有義務告知它們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案將於本月起正式進行投票,生成式AI也將作為被監管的重點對象被納入其中。
另一方面,法國、愛爾蘭、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亦開始考慮對AI聊天機器人採取更嚴格的監管。其中,法國、愛爾蘭的監管機構表示,已聯繫意大利監管單位,將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商討;至於西班牙則表示,尚未接收到有關ChatGPT的投訴,但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對此展開調查。
事實上,ChatGPT在全球火熱,但有關AI的負面影響亦陸續出現。就在4月1日,比利時一名男子近期與一個名為Eliza的AI聊天機械人對話數周後自殺身亡,事後被揭發Eliza在對話中慫恿對方了結生命。而在4月2日,韓國三星電子的開發人員使用ChatGPT優化原始碼時,發現這些資料都會傳送至外部伺服器,並成為OpenAI的訓練材料
6 April 202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