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單日生意912億人幣 飈6成
超港3個月零售額 馬雲:電商成內需新動力
單日成交額逾912億(人民幣,下同)!阿里巴巴2015年「雙11」再刷新紀錄落幕。商品成交額(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遠超市場預期,印證網購勢成內需新動力。
相對本港9月份零售貨值352億港元,阿里巴巴單日網購的成交額,就已為前者的三倍,亦超過了2014年中國日均零售消費額。
全渠道及國際化等新主題下,GMV約59.7%的按年升幅逼近2014年的同類數字。然而,阿里股價卻現跌勢,截至今晨1時45分,暫跌2%,報79.8美元。
未來不鬥平 鬥價值創新
11月11日原本為內地單身漢節日「光棍節」,7年前阿里巴巴將其打造成網購節日,各電商以大額折扣推銷,並大受歡迎,數次獲總理李克強讚賞,近年已成為阿里年度盛事。
阿里巴巴執行主席馬雲表示,電商已經成為中國內需的新動力,而「雙11」只是強大消費的一小角,「未來10至15年,只要你能好好把握消費者的需求,不論是綫上或實體店都會成功。」他續指,未來10至20年,商家們在雙11中不會再鬥便宜,而是鬥價值及創新。
馬雲:「雙11」會做100年
「有人認為『雙11』是最後一年,但我認為會做100年,我們已經做了7年,未來還有93年,而且『雙11』會比阿里巴巴更長命。」馬雲稱。
雖然集團一向沒有對外公布GMV的預測,馬雲稱「事實上,我每年都會在雙11前兩個月把自己對GMV的目標寫在一張紙上,並放到抽屜內,到現在為止,現在仍然十分相近。」馬雲笑道。
阿里巴巴運營兩個網購平台,天貓為B2C模式,由商家品牌銷售予消費者;而淘寶則為C2C模式,為消費者之間的網絡購物。以最近季度其獲利率2.42%計,阿里單日收入或高達22億元。
中國昨公布10月份零售數據,按年升11%至2.83萬億元,較宏觀經濟快,但仍大幅落後於網購的增長。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指,天貓雙11迅速突破了去年紀錄,反映經濟增長放緩但消費者力仍強。他預期在雙11的威力下,可帶動11月零售銷售增長較10月份增長11%更佳。
去年中國網購成交額佔社會商品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廖群指,今年可增至12%或以上,料未來佔比繼續提升。他指,網購雖摧毀部分傳統或實體商業,但對工業生產有利,亦有望成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稱,不足三年,網購額佔內地零售額逾半也不足為奇。
12 Nov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