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中國GDP增長下限6.5%
官員首次解讀區間 「保七」上限7.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指出,中國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是指不低於6.5%,也不高於7.5%,並稱,若美國今年內加息,對中國經濟沒有大的影響。
盛來運昨日在北京舉行的宏觀經濟形勢吹風會上,對中國經濟增長7%左右的目標作出解讀。他並稱,中國經濟面不少困難,但仍有後勁,對完成全年經濟目標有信心。
經濟增長逾6.5% 仍屬達標
「(我)個人理解,全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左不要在6.5%以下,右也不要超過7.5%以上,左和右可能在一定誤差範圍內。」盛來運說。這是內地官員首次明確道出,6.5%至7.5%,就是7%左右的區間,這意味着,即使今年經濟增長「破七」(低於7%),只要是在6.5%以上,也算是達到全年增長7%左右的目標。
分析:或暗示今年增7%無望
分析師指出,在當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官方最新的解讀,或暗示今年經濟增長可能「保七」(增長7%)無望。
對於下半年經濟走勢,盛來運指出,基於三季度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大幅變化,美國加息預期上升,外部環境錯綜複雜,國內看中國經濟正處在調整階段,三期疊加壓力較大,經濟面臨不小的壓力;但完成全年目標有信心。
「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核算還沒有出來,從目前看,7至8月份相關指標仍是平穩運行,即使有偏離也不大。」盛來運說。
盛來運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雖略有回落,但仍在合理區間,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調整過程中增速趨緩很正常。
指美年內加息 影響中國不大
盛來運指出,三季度股市雖然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更多是心理層面影響,從核算角度看不像人們預期的那麼大。「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沒有變化,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盛來運強調,內地經濟雖然面臨結構調整挑戰,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穩中有進態勢沒有改變。
外界憂慮中國面臨通縮,但盛來運指出,中國沒有進入實質性通縮,按照通縮定義,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雖然下滑,但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然是上升的,無論從增長、通脹、流動性角度分析,都不符合通縮的定義。
對於未來美國聯儲局可能加息對中國的影響,美國加息是遲早的事,中國對美國加息從去年就在消化中,如果美國在今年內加息,對中國經濟沒有大的影響。
人行例會稱 續穩健貨幣政策
另外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日前召開三季度例會。會議稱,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並特別強調「要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
會議指出,「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性上升,跨市場、跨地區相互影響,風險隱患增多」,要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
26 Sep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