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月跌3千點 聚焦3反彈指標
短綫閱兵維穩 內地4部委出招
9月開局,環球基金靜待反彈。基金經理認為,後市能否突破向上重上22000關口,3項反彈指標最為關鍵:(一)內地改革決心、(二)經濟回穩速度及(三)公司盈利改善進度。
短綫方面,內地閱兵儀式舉行前,中央不斷出招維穩股市,昨晚中證監、中銀監等4部委聯手出招,重申要推進上市公司兼併重組、提高分紅及加大回購力度(詳見表及A10版——「4部委力挺 上市公司合併回購 人行放水1400億 滬指險守3200」)。
「為免股市下跌成為閱兵期間的負面焦點,相信中央近期已有出錢救市。」交銀國際資產管理董事馮時煖指,國家隊力托內銀、內險等大藍籌股,「A股靠穩將利好國指表現,但港股情況則較複雜,外圍取態未明。」
外資觀望 改革決心經濟數據
恒指8月大跌2965點,市場關注後市何時才能反彈,當中改革決心及經濟數據是兩大指標。
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表示,外資認為中國言行不一,故對中國失去信心,因此資金流走,故股市能否回穩,關鍵是中央能否在未來1至2個月展現改革的決心,及經濟數據會否有改善,這樣才能令外資對中國股市回復信心。
他續稱,近期資金流走導致A股下跌,港股也跟隨向下,「雖然港股估值便宜,但外資未夠信心入場,而根據過去經驗,當港股市盈率跌至單位數,就是一個良好的入市時機」。
「近期股市調整將加快國企改革進程。」歐資基金Edmond de Rothschild資產管理高級基金經理David Gaud認為,「國企改革的效益將逐步顯現」,這類股市目前估值偏低,但在指數及經濟中佔比較大,故國企改革不僅可刺激經濟增長,也能恢復散戶信心。
公司業績倘改善 挽市場信心
上市公司業績會否改善,也是後市反彈的第三指標。他指出,若互聯網、醫療、媒體、教育等企業盈利提高,便能刺激市場信心。
霸菱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表示,「未來3至5年,行業整固有望為實力雄厚的企業,增強實力,促進企業利潤增長,同時亦提供估值低廉的投資機會」,看好「新中國」投資主題,投資者不應過分關注傳統經濟指標,而忽略內地經濟近年的轉型程度。
恒指夜期昨收報21540點,升76點。截至本港時間今晨4時,中移動(00941)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折算報92.65港元,較港收市價93.9元低1.25元;整體ADR相當於恒指跌97點。
MSCI明晟指數季檢昨收市後生效,港股尾市5分鐘成交達150億元,刺激成交達945億元。恒指昨收報21670點,升58點;國指跌9點,收報9741點;主板成交縮16%至945億元,沽空比率13.9%。
撰文:翁春妮、陳韻妍
1 Sep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