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環球形勢 儲局按兵不動
預期今年加息官員減2人 美股收市跌65點
聯儲局經過兩天會議後,維持標準利率於零至0.25厘區間不變。市場對消息感到興奮,美股一度升至全日高位,惟其後倒跌。
儲局於會後聲明重申,將在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以及對通脹回升而邁向2%目標「有合理信心」後才會加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於記者會上強調,局內大多數官員仍預期今年將會加息,亦不能排除10月出手的可能性,但她拒絕透露自己的取向。
不過,從最新公布的的加息預測看到,只有13名官員預期今年最少加息一次,較6月時少2人,亦令預期明年才是首次加息合適時間的人數增至4人。
官員預期加息步伐放緩,亦令今年底利率中位數預測由0.625厘降至0.375厘,即最多只會加息一次;2016年亦由1.625厘降至1.375厘,2017年底由2.875厘降至2.625厘,長遠預期則由3.75厘降至3.5厘。
利率期貨市場顯示,預期10月加息的機會率由49%跌至32%,12月亦由84%降至67%,明年1月則高達80%。
今次聲明特別提及,近期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可能對經濟活動有所限制,短期內可能對通脹構成進一步下行壓力。耶倫其後解釋,中國及新興市場均是當中焦點。
儲局指出,美國經濟活動溫和(moderate)擴張,就業增長強勁且失業率下滑,重申通脹繼續低於目標水平,部分是反映之前能源價格及非能源進口物價下滑。
高盛:過往美加息 歐股可跑贏
道指早段窄幅上落,議息結果公布後,曾漲193點,但走勢波動,本港今晨4時(即收市),跌65點,報16674點;標指及納指跌5及升4點,報1990及4893點。Stoxx歐洲600指數收市跌0.2%,英股收市跌0.7%,法股升0.2%,德股微升2點。
美國今年加息在即,市場人士熱切討論加息對資產市場的影響。高盛認為,歐股通常可在美國加息後數月跑贏美股,今次相信更為可靠,因為歐洲企業的盈利轉好。回顧歷史,雖然新興市場資產不怕美國加息,因為加息是反映美國經濟向好,但今次或許有所不同,因為多了中國因素,目前新興市場已較過往倚重中國經濟。
美長短債息回落 美滙下跌
債市方面,美國2年和10年債息在日前分別升至4年半高0.811厘和兩月高2.2958厘後,周四顯著下跌,紐約尾市分別跌12.9點子及9.3點子至0.6815及2.201厘。
Investec資產管理則指出,近數日所見,2年債息的升勢較勁,顯示投資者深信即使儲局今次不加息,今年內亦會啟動加息周期。
美滙指數在議息結果公布後急跌1%,報94.42。紐約及倫敦布蘭特期油尾市分別跌0.4%和1.1%至46.94及49.21美元,現貨金則升1.1%至1,131美元。
數據方面,美國就業市場向好,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降至8周低位,樓市數據則好壞參半。
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1.1萬人至26.4萬人,勝市場預期27.5萬人。8月新屋動工減少3%,連續兩月下跌,年率計為113萬間,遜市場預期117萬間。惟8月建築批則按月增加3.5%,勝預期2.5%。
撰文:茹志泉、嚴智勇
18 Sep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