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7專家把脈 熱錢撑恒指撲28000

7專家把脈 熱錢撑恒指撲28000

湧港資金勢逾千億 北水注新活力

熱錢湧入,港股大升市隨時延至6月!金管局上周4度向市場注資275.9億元,投資界料僅是開始,今次流入資金總額隨時逾千億元。資金湧港下,港股買盤積極,直指28000點。

內地今起允一人廿戶 利港股

港股上周成交高踞於2,000億元之上,本報訪問7大專家,普遍認為部分資金由歐美遠道而至,但更大部分應來自內地,與內地放寬公募基金投資港股及港股通連續兩日用盡額度不謀而合。

內地今日起取消一人一戶限制,允許A股散戶開設最多20個投資帳戶(詳見A8版——「新股凍資數據揭盅 滬指料震盪 「一人一戶」今撤限 開戶數目勢急增」),這或為港股注入「新活力」。作為其中一家最大人民幣及港元交易的渣打,該行香港金融市場部主管陳鏡沐表示,近日內地港元買盤踴躍,市場上不少沽人民幣及沽美元盤,大量轉投港元,「相信追捧港元潮才剛開始。」

星展料吸資潮 持續至6月初

本港夜期上周五延展升浪,升111點,收27411點。藍籌股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維持升勢,港交所(00388)及騰訊(00700)ADR折算收報251.05元及163.15元,較港上周五收市價高2%及1.3%。倘港股今日開市反映藍籌股外圍表現,恒指料高開約129點。

金管局上周五單日接錢244.9億元,創2009年以來單日接錢新高,今次熱錢總流入規模料較去年的753億元更高。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估計,以目前資金湧港走勢看,逾1,000億元湧港亦不困難,預期湧港資金要到6月初,即美國加息有更明確方向時才會停止。

參照金管局過去3次接錢紀錄,每逢資金大舉湧港,港股均報捷,港滙上周曾升穿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或為大升浪的前奏(詳見另文)。

摩根:北水攻港 歐美資參戰

摩根資產管理副總裁兼市場策略師譚慧敏指出,A股升勢開始變得不理性,適逢中央放寬公募資金來港,遂重燃市場對港股的興趣,加上歐美資金為追落後湧入本港市場,均成為港股上升的推動力,「AH股仍有逾兩成差價,要令差價收窄,資金流入至少會維持數周」,所以她對港股前景相當樂觀。

「港股從此多了一群內地投資者,預期有種可持續性,料這批剛下來的資金,短期不會走」,荷寶投資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指,內地股市資金來自理財產品及樓市,在A股急升下,這些投資者賺到錢,到中證監准許基金南下買港股,即使散戶不符合50萬元人民幣的滬港通入場門檻,亦可透過基金參與港股,變相降低買港股的門檻。

招商證券研究部副主管兼首席策略師趙文利表示,內地資金數天內已將港股行情推到很高,很多投資者根本反應不及,「這些追不到貨的投資者正等待時機入市,所以港股每次回調,均吸引資金追入,大市買盤積極性偏高,令港股後市偏強」。

湧港資金主要為港股而來,信銀國際財資市場銷售部總經理何志俊稱,亞洲時段內客戶將焦點集中於港股,該行外滙日均交易頻密程度明顯下跌,但港元買盤相當踴躍。(系列四)

撰文:陳韻妍、董曉沂、譚志偉 
系列名:滬深港最牛

13 April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融領袖睇好亞洲

 金融領袖睇好亞洲 滙豐料港2028年膺最大離岸財管中心 中美爭霸,除了科技領域,金融戰亦是重頭戲。美國下任總統特朗普揚言力保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不變,對「遠離美元」的國家徵收100%關稅,惟美國將金融武器化的做法,難阻各地「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權。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資本市場發展潛力優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勢成重構全球金融版圖的主要參與者。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的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日舉行主峰會,各地金融領袖雲集出謀獻策,強調開放市場的同時,更不約而同看好亞洲地區前景,未來世界金融向東移的趨勢,已逐漸形成共識。 其他熱爆話題: 滙豐控股(00005)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出席峰會時指出,40年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250美元,現時已升至人均1.25萬美元,意味着40年間GDP翻了50倍。他相信,中國的財富增長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之一,帶動香港離岸財富交易,預計到2028年,香港將成為最大的離岸中心,管理資產規模約3.2萬億美元,領先瑞士的約3.1萬億美元。他並認為,企業為規避風險而實施「中國加一」策略,亞洲仍有很大的機遇,而在這背景下,中國仍然是核心。 渣打:東盟發展潛力大 渣打集團(02888)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在同一場合稱,東盟具有很大潛力,整個亞洲地區蘊含能源和礦物,此為區內發展的重要引擎。他否定「全球化已死」的說法,認為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徵收60%關稅,不會令全球化消失,只會重新導向流動,當然會有貿易摩擦和其成本,但相信市場會平衡有關影響。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稱,外資樂見中國着力持續開放和轉型,但關注投資中國後如何提取資金,認為資本進出安排對吸引海外投資尤其關鍵;又指消費改善對投資者信心至關重要,但要真正帶動資金重返內地市場,首先要見到內需市場復甦,內地有關部門應保持透明度,讓外界見到實際經濟反彈。 瑞銀估華可應付美增關稅 瑞銀集團主席凱萊赫(Colm Kelleher)表示,集團併入瑞信後,訂下長遠發展策略,亞洲會是未來重點增長地區,並相信若美國加徵關稅,亞洲經濟體可以應付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即使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重大衝擊,料中國政府仍可透過不同措施作出應對,以緩和經濟影響。展望未來,要留意人工智能帶來的市場改變,同時要關注傳統...

中海油上季多賺9% 再創季度新高 首3季淨利潤升兩成

 中海油上季多賺9% 再創季度新高 首3季淨利潤升兩成 【明報專訊】「三桶油」中中海油(0883)及中石化(0386)昨齊齊公布第三季及首三季季績,當中中海油截至2024年9月底的第三季淨利潤達369.2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9%,再創季度新高,基本每股收益為0.78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第三季淨利潤為366.71億元,按年增9.9%。 明報記者 方楚茵 中海油今年首三季淨利潤為1166.59億元,按年升19.5%,基本每股收益為2.45元;扣除非經常損益的首三季淨利潤為1158.68億元,按年增21.1%。 第3季營業收入跌13.5% 中海油今年第三季營業收入按年減13.5%至992.54億元,第三季度實現油氣銷售收入約863.2億元,按年跌0.4%;首三季營業收入按年增6.3%至3260.24億元,首三季度實現油氣銷售收入約2714.3億元,按年上升13.9% ,主要原因是銷量增加、實現價格上漲以及匯率變動的綜合影響。今年首三季度,平均實現油價為每桶79.03美元,按年升2.9%;首三季度桶油主要成本為28.14美元,按年基本持平。 CFO:對完成全年生產目標充滿信心 中海油首席財務官王欣在業績會上表示,在比較2022年同期油價下調超過兩成下,在成本管控及淨產量大幅上升帶動下,業績仍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對完成全年生產目標充滿信心。至於第三季營業收入按年跌13.5%,王欣表示,實際上集團的油氣銷售收入並無太大無變化,此部分主要是油氣銷售的貿易收入下降,屬市場的原因,並不造成主要影響。油價展望方面,王欣強調,油價的波動影響因素多,如供需、宏觀經濟、金融等影響,近期波動更大。 中石化上季少賺55% 中石化方面,截至2024年9月底的第三季淨利潤80.31億元,按年跌55.22%,基本每股收益為0.066元;首三季淨利潤451.1億元,按年跌16.56%,基本每股收益為0.373元;首三季資本支出按年減20.2%至863.5億元。對於第三季業績下滑,集團指是上年第三季度,油價呈單邊上行走 勢,而今年第三季度油價快速下跌,公司庫存收益按年大幅減少,以及石油石化產品毛利下降的影響。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

恒指二萬四得復失 成交4064億

 恒指二萬四得復失 成交4064億 港股昨日在期指結算日走勢反覆,恒生指數早段曾突破24,000點,升288點,見24,076點的逾3年新高,之後回落最多346點,下試23,441點,全日高低波幅達634點,最終跌69點或0.29%,報23,718點。大市成交增至4,064億元,乃自去年10月9日後單日最大成交額。 其他熱爆話題: 北水月內淨掃貨1408億 要留意的是,截至周四「北水」已連續第20個月淨流入港股,單月淨流入金額達1,408億元,而昨流入規模也有168億元,是連續第5日淨流入。 板塊方面,內需股跑贏大市,海底撈(06862)膺升幅最大藍籌,收升6.75%;同屬藍籌的蒙牛乳業(02319)和農夫山泉(09633)分別升2.24%和0.55%。 內地科技巨擘全線先升後回,騰訊控股(00700)見高位512元後,倒跌1.21%收市,報495.4元;阿里巴巴(09988)跌0.87%。 大摩:今年最牛睇30800 投行摩根士丹利發表恒生指數預測,料恒指今年最牛和最熊目標分別為30,800點及16,800點,基本情況見24,000點。國企指數基本情況見8,600點,最牛和最熊目標分別為11,360點和6,240點。 該行同時發表亞太區新興市場策略報告,予中國市場「與大市同步」評級,並列出港股、中概股及A股焦點股名單,騰訊、阿里巴巴美股、香港交易所(00388)、中國石油(00857)、紫金礦業(02899)、香港電訊(06823)、泡泡瑪特(09992)及在內地上市的寧德時代等都獲「增持」評級。 另一大行高盛發表亞太區市場投資組合報告,按市場同業予離岸中資股的投資評級排名及互惠基金的配置因素,列出中資股主題組合名單,涵蓋騰訊、美團(03690)、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農業銀行(01288)、比亞迪股份(01211)、攜程集團(09961),以及在美國上市中概股亞朵、百勝中國及滿幫等。 28 Feb 2025 原文網址:恒指二萬四得復失 成交4064億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50228-0228_00202_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