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曾破300 投資者趁高換股
CB獲利沽盤可達73億 ADR靠穩
港交所(00388)股價昨首度升破300元,但最終未能站穩,短綫更面對獲利大沽盤。
港交所2012年為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發行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可換股債券(CB),昨首度有投資者主動轉換成股份,由於每股換股價僅157.62元,以現價計,帳面獲利88%,最終或引發73億元獲利沽盤(見表),對股價構成短期壓力。
港交所昨公布,本金金額1.13億美元或22.7%CB持有人行使換股權,共轉換558萬股,市值16.6億元,以昨收市價296.8元計,有關投資者帳面賺逾7.7億元。另外,尚未轉換的CB,最終可轉換股份1,901萬股,市值達56.4億元。
對冲基金:悉數兌換 1天可消化
有對冲基金經理表示,投資者主動兌換CB,顯然是為了沽貨獲利,若有關持有人為對冲基金,或已提早沽空,以CB轉換股份平倉;若有關投資者是長綫基金,則可能在未來數天沽出。
不過他補充,即使所有CB持有人全數兌換後,相對於港交所每天50億至100億元成交額,「隨時一天就已經消化掉」,對股價未算有大影響。他相信,經近期大升浪後,不少持有港交所2至3年的投資者已錄得厚利,獲利盤仍待消化。
港股交投持續暢旺,大成交似乎已成常態,券商、基金仍看好港交所股價。
建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國堅稱:「港股走勢雖然反覆,但股市日日成交大,升跌都有收入,而且大市由600億至700億元成交,急增至2,000億元水平,加上未來仍有概念,包括深港通、商品交易等,故看好仍有潛力。」
中資基金力挺 「牛市代替品」
另有中資長綫基金經理稱:「不能說300元是個關口,關鍵在於你對於港股這輪行情的理解。如果你相信牛市是剛開始,還沒有到最高潮,那麼在牛市裏港交所是值得持有的,因她就是股市的代替品(proxy)」。
港交所昨股價一度升3%,首度突破300元以上,高見305.6元歷史新高,惟昨午大市隨A股回調,港交所升幅收窄,全日升0.8%至296.8元。
港交所昨晚在美國上市的預託證券(ADR)股價靠穩,截至本港今晨4時,折算報297.2港元,較港收市高0.4元。
對於CB持有人主動轉換股份,港交所發言人稱不評論市場行為,但補充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換股後,可減輕交易所的利息支出。該批5億美元可換股債券,2017年到期、票面息0.5厘,港交所每年相關利息支出250萬美元(約1,950萬港元)。
根據可換股債券的條款,若港交所股價在連續30個交易日內的20日中,收市價較換股價高出30%(即204元),港交所可主動發出撤回通知,要求CB持有人轉換成股份。自3月底,港交所股價已連續12個交易日在204元以上,最快下月可向持有人要求轉換。
撰文:麥德銘、顏茜、譚志偉
24 april 2015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