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4的文章

港股市況|恒生指數國慶前700點、港股成交已3000億 券商、內房股造好 內銀續逆市跌(不斷更新)

  港股市況|恒生指數國慶前700點、港股成交已3000億 券商、內房股造好 內銀續逆市跌(不斷更新) 港股國慶前於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造好,半日再升近700點。恒生指數hsi再高開543點,其後走勢反覆,升幅一度收窄至157點,低見20789點,其後重拾升勢。恒生指數半日升689點,報21321點,成交2565.5億元,高於上周五的2442.7億元,科指升7.1點,報4770點。港交所  (00388)  升逾8%,阿里巴巴  (09988)  升近10%,美團  (03690)  升近6%,騰訊  (00700)  升逾2%。券商股造好,申萬宏源香港  (00218)  大升104.7%,內房股造好,佳兆業  (01638)  升50%。內銀股續逆市向下,四大內銀跌2%至3%。 30 Sep 2024

滬再推7條樓市新政 內銀落實降存量按息

 滬再推7條樓市新政 內銀落實降存量按息 上海、廣州及深圳樓市政策再度鬆綁,由上海市住建委局等4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共推7條樓市新政,包括調整房屋限購政策、優化房屋信貸等措施,自10月1日起實施。其中,對非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購買外環外住房的,買樓所需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改為連續繳納滿一年及以上即可,比今年5月要求滿3年以上進一步減少。 廣州更宣布,取消廣州戶籍、非戶籍家庭及單身人士各項住房限購政策,自今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昨晚更連發5項公告,正式宣布完善商業性個人房屋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優化首套及第二套住房按揭貸款的最低首期比例、優化保障性房屋再貸款及延長部分房地產金融政策期限。4大國有銀行隨即宣布,將調整存量按息,料10月12日發布具體操作細則,並於10月31日前對存量按息實施調整。 上交所測試競價系統 內地A股上周五交投熾熱,引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競價一度出現異常情況,儘管經處理搶救後已復常,但據報券商及上交所為免重蹈覆徹,紛紛在剛過去的周六及周日「加班」,趕在今日開市前透過模擬實盤進行壓力測試;上交所昨日更組織開展競價、綜業等平台相關業務測試。 同時,針對內地券商的新開戶人數劇增,部分券商亦在周日安排網上開戶審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消息指,工作人員周末一直都是加班處理開戶申請,昨擬額外臨時開放提供服務環境。 首8月國企利潤降2.1% 內媒指,上交所在昨日早上約9時進行業務測試,競價交易系統累計接收申報2.7億筆交易,是歷史高峰的兩倍,更是上周五申報的3倍,結果顯示系統整體表現正常。 此外,人行昨開展1,8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為上周五宣布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0.2厘後首次推行,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厘降至1.5厘。內地財政部亦在昨日公布,今年首8個月國有企業錄得利潤總額2.88萬億元,按年跌幅擴至2.1%;營業總收入53.81萬億元,增幅縮至1.4%。 基於減負降本等考慮,市傳上交所或暫免收取今年1月22日至11月30日期間的交易網關流速費。 30 Sep 2024 原文網址:滬再推7條樓市新政 內銀落實降存量按息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930-0930_00202_014/

余偉文:密切留意商業地產貸款發展 不良貸有上升壓力 佔比有限屬可控範圍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30/s00004/1727629061106

 余偉文:密切留意商業地產貸款發展 不良貸有上升壓力 佔比有限屬可控範圍 【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將於10月開展第二個5年任期,2019年10月上任以來,本港金融市場經歷多個風浪,至最近則有本地商業地產(CRE)貸款質素下行風險。余偉文稱,過去一年CRE貸款演變為不良貸款壓力有所增加,參考環球趨勢往後或會維持,當局正在密切留意。不過,CRE貸款佔比份額有限,本港銀行已為不少相關貸款撥備,亦有力抵禦風險,相關風險在可控範圍以內。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過去港銀不良貸款率上升主要來自內地房企貸款,但今年上半年則有來自本地CRE。截至今年6月底,整體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89%(見圖),續創2004年以來新高,自2021年第三季累升1.08個百分點。余偉文表示,比率仍有上升壓力,或趨向2%,即2000年來的歷史長期平均水平,並非令人擔憂(alarming)的情况。 不擔心住宅按揭 拖欠率仍低 余偉文指出,中小企地產商風險有需要關注,不過他們在CRE貸款佔比有限,大部分銀行是借予大型地產商,他們一般現金豐沛、槓桿率不高,而CRE佔本港銀行整體貸款亦僅有15.6%,也沒有銀行貸款集中在CRE行業;另外,銀行已為不少相關貸款撥備,現時CRE貸款的撥備覆蓋率有65%,加上抵押品則到150%,而香港銀行抗震能力亦相當強,資本比率高達20%。他指銀行貸款審批要求向來謹慎,亦有抵押品要求,只要銀行做回自己本分,按照市場變化作好撥備,已可以應付風險。 余認為,CRE受壓亦因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以及在家工作興起的結構性改變,辦公室空置在歐美更為嚴重,故後續仍要監察情况。至於住宅按揭貸款,他並不擔心,經過多年審慎監管措施,降低借貸成數、提高借款人還款能力要求,即使樓價下跌不少,按揭貸款拖欠比率仍維持在0.1%的低水平。 未來5年工作穩中求進 首重金融穩定 余上任以來,本港金融市場出現社會事件、新冠肺炎、中美關係惡化等挑戰,他認為過去5年成功做到金融系統穩定,國際金融中心活動沒被削弱,互聯互通、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市場發展亦見成效。下個5年任期的工作重點,主力依然要「穩中求進」,金融穩定續為最重要的目標。 風險當中,會令余偉文「瞓得無咁好」的是數碼安全,近年人工智能(AI)興起,落在騙徒手上會成為新的犯案工作,「例如Deepfake(深度偽造) ,我已經見過我自己個...

人行重拳救股樓 預告年底再降準

  中國三大金融監管部門的第一把手,昨日聯合宣布大規模放寬政策,以刺激經濟、救股樓,被市場形容為近年最強力度。其中,人民銀行透過「組合拳」全面拉低市場利率,存款準備金率降0.5個百分點,料向市場釋放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長期資金;7天期逆回購利率將由1.7厘減至1.5厘,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存款利率亦將同步下行;引導銀行把存量房貸利率平均減0.5厘。大手放水之餘,又推出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市。 減息0.2厘 降準0.5百分點釋萬億 人行行長潘功勝更預告,將觀察市況,年底前或再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綜合分析認為,人行全方位壓低市場利率,主因美國啟動減息周期,紓緩人民幣貶值壓力,料在經濟未有足夠復甦動力前,每季都會推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樓市方面,全國二套房首期下限比例由25%調整至15%,看齊首套房首期下限;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人行的支援比例由60%提升至100%,即銀行每借出100億元,人行便會向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100億元作補充,目標加快推動商品房去庫存;經營性物業貸款和「金融16條」這兩項政策到期日,由今年底延長至2026年底。 股市支持政策方面,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容許機構抵押資產向人行換取流動性,再用於增持股票;另外,又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援回購和增持股票【 詳見另文 】。 潘功勝提到,貨幣政策上,支持經濟和通脹是目標,亦要考慮內銀利潤能力和人民幣滙價走勢。他指出,現時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準率為7%,大型銀行是8.5%,調整後為8%,中型銀行將由6.5%減至6%,農村金融機構在幾年前已經執行5%,今次不再調整。綜合而言,降準後銀行業平均存準率約6.6%,較主要經濟體和央行為高,所以可按市況在年底前再減。 潘功勝又稱,預計7天期逆回購減息0.2厘後,將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0.3厘,LPR和存款息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厘。 渣打料未來續寬鬆 存息終見零 同時,存量房貸利率逐步下調,潘功勝承認,這將拖低銀行的利息收入,但也會減少客戶提前還款,而降準相當於為銀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長期營運資金,加上逆回購、存款和MLF利率下行,預期多項調整對銀行收益影響為中性,淨息差可保持基本穩定。 中信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內地經濟仍待復甦,提升居民貸款意欲亦待加強...

港股急升753點返19000 成交2424億 受惠中央救市 A股升4%逾4年最大升幅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25/s00004/1727195867786

 港股急升753點返19000 成交2424億 受惠中央救市 A股升4%逾4年最大升幅 【明報專訊】中央出招全方位救經濟,除全面減息、降準,支持內地樓市及股市外,亦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包括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又稱正在研究股市平準基金等。救市「組合拳」獲市場投以信心一票,匯豐等大行認為救市措施超預期,預期後續政策寬鬆陸續有來(見表1),刺激港股、A股及人民幣股匯齊大升,恒指昨大升753點,剛好收於萬九點關口。 在岸人民幣兌每美元最多大升近0.3%,逼近7.03見16個月高位。恒指昨裂口高開326點,其後升幅擴大,尾市更升穿萬九點大關,高見19,002點,最終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大升753點,收報19,000點,創5月22日後收市新高。國指急升5.1%,已連升第8日;科指更急升5.9%,與國指齊創4個月高。 北水淨流出43億 兩周最多 內地股市三大指數亦急升逾4%至5.5%,上證綜指升4.15%,為逾4年最大單日升幅。港股科網龍頭、內銀、內險、內房、券商股齊齊大升,國指、科指升約半成。大市成交大幅增至2424億元,較上日增加95%,為近28個月最多。 惟北水終止連續5日流入,轉淨流出43億元,為近兩周最多。北水淨賣出最多的是盈富基金(2800)、美團(3690)及騰訊(0700),分別淨沽達36.1億元、17.3億元及8億元;淨流入最多則為阿里(9988),金額達30.6億元。昨日有3隻股份成交過百億元,其中盈富成交達269億元,騰訊及阿里亦分別達170億元及128億元。 重磅科網股做好,京東(9618)升一成,騰訊、美團及阿里升逾3%至6%。人行宣布創設證券、基金及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其通過資產質押從人行獲取流動性,首期規模達5000億元人民幣,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同時,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首期額度達3000億元人民幣,券商股急升。中金(3908)急升11%,中信証券(6030)升一成(見表2)。港交所(0388)亦升逾7%。 人行將降準0.5個百分點、降存量房貸利率,以及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金融監管總局並將對6間大型銀行增強核心一級資本,內銀、內房齊升。招行(3968)升10.8%,為表現最好藍籌;交行(3328)、工行(1398)及中行(3988)升3%至6%。中海外(0688)、龍湖(0960)及...

滙豐 推低息定按搶客

  滙豐 推低息定按搶客 踏入減息周期之際,有大型銀行率先推出低息按揭計劃吸客,或有望帶挈本港樓市表現。滙豐繼上周下調港元最優惠利率(P)後,昨日乘勢推出定息按揭,分別為首3年定息3.25厘,或首5年定息3.15厘的按揭計劃,而首3年或首5年過後,息率將以P減1.25厘計算。有分析指,是次按揭計劃具吸引力,較現時市面按揭計劃息率約3.875厘為低,市民有更多選擇之餘,亦反映銀行積極考慮減息,速度甚至比美國更快,對樓市起到支持作用。 據滙豐網頁顯示,定息按揭計劃的客戶須持有滙豐銀行戶口,合資格貸款金額由100萬至2000萬元。申請日期由昨日(24日)起至12月31日,貸款須於2025年2月28日或之前提取。滙豐發言人表示,定息按揭息率低於現時其他按揭計劃,反映該行積極支持樓市發展。 較現時H按P按低逾半厘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是次滙豐銀行新增定息按揭計劃具吸引力,雖然現時多間銀行先後下調最優惠利率0.25厘,一般新造H按及P按計劃按息為3.875厘,但仍比滙豐銀行首3年及5年定按計劃各高出0.625厘及0.725厘,認為是次按揭計劃仍有水位,並相信對樓市影響屬正面。現時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的10年、15年及20年期定按計劃息率分別為4.99厘、5.14厘及5.29厘,息率亦較滙豐定按計劃高。 曹德明又指,息口中長期來看傾向下跌,但現階段拆息仍維持高水平,滙豐推出的定按計劃相對穩定,用家除可即時慳得更多利息開支,亦可鎖定指定年期息率,置業人士可減低利率波動風險,並讓市民有更多選擇,有助樓按市場穩定發展。 中原按揭表示,銀行推出的定息按揭計劃,方便供樓人士管理利息成本,對樓市有正面支持。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不論是首3年還是5年息率,均較現時市面上浮息方案實際按息3.875厘為低,供樓人士可以直接享受低息、減少按揭供款,預計相關定息按揭會受用家歡迎,現時相關查詢等反應正面,相信對於本港樓市亦會帶來正面影響。 對樓市帶來正面影響 星之谷行政總裁莊錦輝認為,對業界來說是為樓市打下強心針,反映銀行積極考慮進一步減息,速度甚至比美國更快,對樓市屬正面支持。同時業主可以留意息口走勢,如果未來供樓利率降至低水平,並且現金回贈吸引,即使在罰息期內轉至更優惠計劃,最終可能會更划算。 25 Sep 2024

離岸人幣曾升403點子 再創逾1年高

受人行降準、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以及內地大手救市等消息帶動下,昨日在岸人民幣(CNY)收升202點子,至7.0385;離岸人民幣(CNH)曾升403點子,高見7.0201;人民幣中間價上調21點子,報7.051,齊創16個月高位。隔夜離岸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曾跌14點子,至1.11697厘。有分析認為,是次寬鬆政策強而有力,加上美國已進入減息周期,專家看年底人民幣兌一美元有望破7算水平。 人行行長潘功勝表示,隨國內外貨幣政策周期差收窄,外部為人民幣匯率帶來的壓力大幅減輕。同時將強化預期引導,並避免匯率單邊超調,以及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並指匯率走勢受多元因素影響,從外因方面,受經濟走勢分化、美國大選及美元走勢等不確定性影響;從內在形勢看,人民幣匯率的基礎穩定,並進一步鞏固宏觀經濟回穩向好的勢頭。而是次人行落實的貨幣政策不但能支持經濟,同時推動消費及投資。 人行出大招,計劃降準0.5個百分點,債息即時下跌,銀行間市場其中一隻30年期國債孳息率按日跌1.2點子,曾報2.137厘,低見2.13厘;10年期孳息率跌0.15點子,報2.0335厘,反映資金進一步流入國債市場。另外,有位於北京的銀行交易員指,存單利率下調幅度尤其大。 專家:年底或見6.9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今次人行的貨幣政策力度上,不論是減息、降準、抵押互換等措施,均遠超市場預期。他續指,由於市場預期一系列組合措施可能吸引外資投進中國股市,財政部亦可能於短期內有積極配合,此不但令經濟築底機會上升,亦有助改善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 王良享又指,內地出口商與某些跨國企業有巨大外幣部位在海外,現時人民幣漸萌強勢,將導致以美元為主的外幣回調中國結匯作人民幣。他續稱,基於今年美國或再減息0.5厘,內地財政政策則有更多積極空間,如發行更多國債及地方債來支持經濟,料人民幣年底或見6.9水平。 25 Sep 2024

打風不停市實施 許正宇:港須續增巿場活力

 打風不停市實施 許正宇:港須續增巿場活力 【明報專訊】「打風不停市」於昨日正式實施,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昨於財庫局社交媒體facebook表示,惡劣天氣不停巿的安排為金融巿場一項重要改革,經過周詳部署以確保平穩有序。他續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持續優化不同的交易機制,提升巿場活力和競爭力,將聯通內地及海外資本的角色發揮得更好。 港交所:人身安全仍為首位 對於「打風不停市」的安全考慮方面,港交所 (0388) 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昨日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指出,人身安全仍為首位,「打風不停市」自醞釀以來,港交所與證券業界就員工保險及上班等方面,有着相當完整的安排,同時亦已討論過不同場景。 姚嘉仁指出,天文台提供準確風暴消息予市場參考,即使業界需要員工回到工作地點,相信能於相對安全的情况上班和下班。另外,他亦提到港交所於8月底,與各市場參與者成功完成演練,業務流程、系統及人員安排各方面已準備就緒。 港交所亦為有困難且成功申請券商,提供3個月過渡期,為其「包底」墊支履行交收及結算責任,惟日均待結算金額需低於1.2億元。姚嘉仁表示,金管局和銀行公會已向港交所確認,為支持打風期間開市已準備就緒,他指出只要證券業界和銀行做好應做的準備,一定有能力應對所有情景。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0924/1727113265337 24 Sep 2024

減息預期升 金價撲2635美元新高 有分析憂現「黑天鵝」 或面臨經濟衰退

 減息預期升 金價撲2635美元新高 有分析憂現「黑天鵝」 或面臨經濟衰退 【明報專訊】歐美主要央行開始減息周期,金價節節上升,屢創新高,有分析料上望每盎司3000美元關口,但亦有人擔心是出現「黑天鵝」事件的先兆。 現貨金昨日亞洲時段再創高位,及後雖回落,但至美股早段再回升,貼近每盎司2635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美國金融服務商EverBank認為,美國聯儲局上周大幅減息0.5厘對金價是刺激,當減息周期持續,美元進一步受壓,一般都利好黃金等商品,加上中東等地緣政治緊張持續,估計短期金價可以再升10%至15%,上望3000美元關口。 弱美元預期為金價帶來支持,高盛昨日便因應聯儲局減息影響美元收益率,調低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預測,其中因應英倫銀行減息速度較慢,將英鎊兌美元一年目標由1.32升至1.4,美元兌日圓目標由150調低至140。 不過,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ryptoinsightsuk關注,金價近期急升的走勢是過去逾20年未見,令人懷疑背後原因,不時巧合地與「黑天鵝」事件有關,例如經濟衰退、債務危機或加密貨幣等其他資產崩盤,聯儲局大幅減息本身就並非反映經濟很好。盛寶銀行亦認為,對冲基金在黃金的好倉是2020年以來最多,或代表金價要深度整固,長線走勢才能健康。 歐PMI意外收縮 憧憬減息 另外,歐元區最新數據似乎為歐央行繼續減息帶來新證據。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指數(PMI)意外跌至收縮水平,9月初值大跌2.1至48.9,是7個月以來首次失守50的盛衰分界線,遠遜市場預期50.5。當中,由於奧運的刺激消散,法國重回萎縮狀態;德國商業信心進一步轉差,經濟很可能連續兩季下滑,進入「技術性衰退」。市場對歐洲央行減息預期升溫,彭博社分析,投資者曾預期今年內再減息約0.43厘,高於數據發布前的0.38厘,同時10月減息機會只有約40%,意味12月大幅減息0.5厘機會增加。 聯儲官員料明年多次減息 美國數據則參差,9月製造業PMI初值為47,為去年6月以來低位,亦遜預期的48.6;服務業PMI初值55.4,則高於預期的55.2。值得留意的是,綜合價格指數升至半年高位,投入價格指數升至1年高位,預示通脹短期或重新升溫。 聯儲局上周議息時投票支持減息0.5厘的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周一表明,通脹和就業降溫...

數碼港元 第二階段測試啟動

  數碼港元 第二階段測試啟動 金管局啟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將進一步探索可供個人及企業使用的新型數碼貨幣創新用例,該階段有11個項目入選,為期12個月。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第二階段的重點會將項目從「有用」提升至「好用」,並相信從中大致掌握推行數碼港元的成本效益,目前未擬推第三階段,亦未決定屆時會否推行數碼港元,要視乎12個月測試的結果。 金管局是次藉「數碼港元」項目研究,擴展至對數碼貨幣生態系統更全面的探索,遂將整個項目更名為「數碼港元+」,當中除了原有的數碼港元外,亦研究代幣化存款應用。李達志指出,將在明年底前向公眾分享第二階段的主要成果,目前仍要視乎期間能否解決遇到的問題,無法前瞻判斷會不會推行數碼港元,亦沒有推行時間表。 金管局冀明年底分享成果 他又稱,自第一階段探索數碼港元是否「可用」後,現階段將聚焦是否「好用」,例如支付效率是否更高、更便宜,或者可否在特定支付場景更便利等。他提及,通常數碼港元旨在解決行業「痛點」,但很多時痛點與技術障礙無關,往往是出於商業考慮原因,如現時的士並非支援所有電子支付種類,故數碼港元亦未必能解決相關問題。第二階段共有11組不同行業的入選機構,圍繞三大主題,包括代幣化資產結算、可編程性及離線支付。 三大主題中,「代幣化資產結算」有4個項目測試,主要是將數碼港元及代幣化存款進行外匯交易、基金投資等。而「可編程性」的參與項目多達5個,主要用例是以智能合約實現可編程預付場景;又或用於數碼獎賞平台,在商戶使用優惠等;亦有參與方測試在貿易融資上。至於「離線支付」有2個項目,包括測試儲存在手機SIM卡中的數碼港元錢包,用來實現離線支付,甚至為交易雙方的雙離線支付提供支援。 是次參與方有21個機構、11個項目,大部分機構的合作方及測試焦點,與第一階段的16個機構、14個項目都不同。李達志解釋,兩個階段並非篩選關係,部分項目沒有沿用到第二階段各有原因,如有機構認為已完成測試、希望測試其他場景等,但強調不代表項目應用不可行。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惠強補充,第二階段會聚焦更多個人及企業的結算貨幣,最終希望用家可以跟其他代幣化資產結算。 強調兩階段非篩選關係 另外,金管局指出,將成立數碼港元業界論壇,為參與機構提供一個合作平台討論共同事項。 多間本港銀行都參與第二階段「數碼港元」先導計劃,包括中銀香港(2388)、滙豐銀行、建...

調查指 中產需2090萬方能安享晚年

  調查指 中產需2090萬方能安享晚年 「滙豐卓越理財」公布今年新中產報告,本港逾1000名的受訪中產人士認為,平均需要2090萬元的資產組合,才能實現他們認為理想的退休生活。退休規劃方面,受訪者平均在45歲時開始認真計劃退休,目標在60歲時能展開人生新階段,不過只有少數受訪者有信心實現上述願景。 維持每月2.7萬被動收入 就資產組合來說,調查指出,可能包括一個已供滿按揭的自住物業、一筆應付突發醫療開支的額外儲備、以及足夠的儲蓄和投資,以維持每月平均2.7萬元的被動收入。同時,有一些受訪者希望額外持有多一個物業,以提供持續租金收入。然而只有38%尚未退休的受訪者,有信心在自己的理想退休年齡時,達至目標資產規模。另外,半數受訪者期望退休時實現「醫療財務自由」,並能預留110萬元來應付意外醫療費用。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總經理兼主管伍楊玉如表示,旗下有100萬全面理財總值用戶出現年輕化趨勢,調查指該客戶群成為百萬富翁的平均年齡約33歲,而6%客戶到達45歲時已擁有逾1000萬資產。 另一方面,滙豐香港財富管理、個人銀行投資及財富管理部主管安博哲表示,隨着減息周期啟動,現金回報亦會相應調整,不少客戶都傾向增持美國國債、投資級別的證券化債券,以及固定收益資產。對於風險胃納較高的客戶,他們就傾向加入更多股票類別的資產。 24 Sep 2024

H股全流通今年活躍 壯大港股市值 優必選股份轉換今生效 市場人士:望增股票流通量

 H股全流通今年活躍 壯大港股市值 優必選股份轉換今生效 市場人士:望增股票流通量 【明報專訊】本港公開招股(IPO)市場於第三季尾終見起色,迎來美的(0300)集資310億元,為沉寂已久的新股市場破冰。雖然本港IPO市場此前一直表現低迷,但內地企業來港發行H股上市後,紛紛將內資股轉換為H股全流通,在淡市中持續推動港股市值增長。企業上市後增發股份、發行可換股債(CB)、配股,以至供股等再融資活動一直維持活躍。有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實施H股全流通,有望提升股票流通量。 明報記者 江陵凱 本報統計今年以來完成H股全流通的內地企業,發現有18隻將非上市內資股,轉換成H股來港上市。當中以深圳智能機械人生產商優必選(9880)H股全流通及配股集資後,現市值達266億元最為龐大(見圖1),較去年12月發行1157萬H股上市僅籌10億元,高出20多倍。優必選上周五發出通告指公司完成第一次H股全流通,將1.87億股內資股轉換成H股,股份轉換於今日生效,8月亦曾配售142萬股新H股,另公司於本月初發出通告指出,擬第二次H股全流通,將3520萬股內資股轉換為H股。屆時市值將進一步壯大。 科倫藉全流通推高市值至232億 另去年7月上市的科倫博泰生物(6990)亦透過全流通,將市值增至232億元。科倫博泰去年以每股60.6元發行2581萬H股集資15.64億元,上市時已分別將1962萬股內資股及1862萬股非上市外資股,全部轉換成H股。科倫博泰上市逾3個月後,已發出通告稱擬實施H股全流通計劃,並於去年11月迅速完成第一次H股全流通,將共6257萬內資股及非上市外資股轉換成H股。公司再於今年6月發出通告指出,公司擬第二次H股全流通,於上周二(17日)將約116萬股內資股及非上市外資股,轉換成H股。 此外,科倫博泰於今年5月,以每股150元配售365萬股新H股,配售所得淨額為5.41億元。經兩次H股全流通兼配售新H股後,科倫博泰市值增至232億元,較上市時的集資額高出近14倍。 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陳翊庭及財政司長陳茂波近日分別指出,本港今年初以來,再融資金額達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本報統計港股六大再融資個案規模已逾千億港元(見圖2),當中阿里巴巴(9988)發行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CB,其金額更較美的...

陳茂波:環球息率回落 利資產市場及經營環境

  陳茂波:環球息率回落 利資產市場及經營環境 美國聯儲局上周宣布減息半厘,是四年多以來首度下調息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全球多間主要央行早前亦相繼減息,強化了金融市場對環球息率逐步回落的預期,寬鬆的金融環境利好資產市場氣氛和工商業的經營環境,預期未來本港利率走勢將會跟美息大致相同,但下調速度與幅度,須視乎本地的資金流向和市場情況。 陳茂波昨發表網誌,指本港股市氣氛漸有改善,指恒指連續六個交易日的累積升幅近7%,大市交投亦有改善,上周五成交金額達1,768億元,是近四個月以來的高位。另外,他提及新股市場亦逐步回暖。上周掛牌的美的集團(300)集資規模達310億元,是今年全球第二大新股。計及這隻新股,本港今年來的IPO集資額已超過去年全年,並在全球排名躍升至第四位。 新股市場逐步回暖 他又指,本港持續錄得資金淨流入,單是今年首7個月,銀行總存款額便比去年底增加了約4%至16.8萬億元。在大環境逐步轉為相對利好的背景下,政府更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香港市場,在投資風險胃納逐步回升和投資者追逐較高回報的時候,為香港市場開拓更寬廣、更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陳茂波昨日率領創科界代表團啟程前往歐洲,先後訪問西班牙馬德里和英國倫敦,本月29日返抵香港,離港期間,由副司長黃偉綸署任司長。 23 Sep 2024

瑞銀:美的報捷料加快A+H上市

 瑞銀:美的報捷料加快A+H上市 【明報專訊】本港IPO市場沉寂已久,惟隨着白色家電之王──美的(0300)平地一聲雷,令本港新股市場一洗頹風,全球集資額排名更躍升至第四位。瑞銀全球投資銀行副主席兼大中華區總裁李鎮國認為,美的招股反應熱烈,配合美國減息周期開始,對本港IPO市場均有正面影響作用,又預計美的之成功,有助加快更多同類型A股來港發行H股(A+H)上市。 A股低迷 料推動先赴境外掛牌 在美的來港招股前,本港IPO市場一片淡風,集資額曾一度跌至全球第十位。李鎮國表示,美的上市有助加快更多A+H公司來港掛牌,一來既有美的成功案例,二來亦有中證監(加快審批境外上市備案)政策推動。他預期甚至有先H後A(H+A)個案出現,認為A股市場放緩,政府鼓勵企業先赴境外市場上市。 李鎮國認為,美的是次來港發H股受投資者追捧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美的引入了大量高質新投資者,包括全球有名的主權基金;其二,美的估值具有吸引力,市盈率(PE)為8倍左右,且H股上市價較A股前一日收市價有約19%折讓;其三,美的股票流通性高刺激需求。事實上,美的國際認購便超額7.06倍,公開發售部分亦超額認購4.31倍。李鎮國認為相關因素亦支持美的H股股價表現,料仍有上升空間,但對A股始終有折讓。 問及美的是次來港招股,出現超級大戶巨資獲分配1.7億股,李鎮國認為大型新股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資金和訂單,這對其整體投資和流通量有很大幫助。 至於本港新股市場的前景,李鎮國認為仍要取決於市場利率走勢、內地經濟等基本因素。李鎮國稱,美聯儲剛剛公布減息0.5厘,超越市場預期的0.25厘,有利新股市場。不過內地經濟整體增長方向仍有不確定性,未來新股市場走勢仍需要看內地消費者的表現。 港今年新股集資或重返三甲 此外,李鎮國料港股市場今年全年集資額預計可達600億至800億元,若順豐(深:002352)、華潤飲料按時間表上市,料香港今年集資額排名或有望回升至全球前三或前五。 據本報統計,美的上市後香港今年集資額已達約510億元,排名已躍升全球第四,超越上海交易所的集資額。問及是否預期A股難有大型新股出籠,李鎮國表示,A股今年大方向是穩固二級市場的表現,且A股是封閉市場,料大型A股發行量較少。 23 Sep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

文體旅局稱郵輪旺季將至 料未來數月接逾百航次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923/s00002/1727027721535

 文體旅局稱郵輪旺季將至 料未來數月接逾百航次 明報專訊】今年暑假期間啟德郵輪碼頭使用率低,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昨稱,香港將進入郵輪業旺季,未來數月會接待逾100個航次,又稱今年派船來港的郵輪公司達30家,較去年的18家增加67%,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另外,今年累計非本地郵輪乘客已達去年全年22萬人次水平,年終數字預計會隨着郵輪旺季到來,較去年顯著增長約50%,政府會積極與郵輪公司合作,開拓新的郵輪航線和客源市場。 稱30公司派船來港復疫前水平 翻查啟德郵輪碼船期資料,由下月至明年4月,最少有54個航次的郵輪停泊啟德,每月航次由6至10個不等,當中不乏載客量達四五千人的大型郵輪如「海洋光譜」、「海洋量子」、「海洋聖歌」和「海洋贊禮」號等。同期尖沙嘴海運碼頭亦有逾30航次的郵輪停泊。 文體旅局在社交媒體發帖文稱,隨着雨季漸去,不同郵輪公司陸續將郵輪調派到亞洲作季節性營運,香港將進入郵輪業旺季,啟德郵輪碼頭將迎來多間郵輪公司的大型郵輪,包括歌詩達郵輪、名人郵輪、皇家加勒比遊輪及皇后郵輪等。 文體旅局稱,郵輪公司將帶來多元化及長短不一的航程,涵蓋內地、東南亞和東北亞多個港口,亦將有11艘郵輪首次來港,迎合不同市場板塊需求。母港郵輪以香港作為郵輪航程的起點或終點,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郵輪旅客,在航程前或航程後在香港停留觀光。 涵日韓東南亞旅客 帖文稱政府積極與郵輪公司合作,開拓新的航線及客源市場,例如未來數月便有從內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泰國出發的郵輪來港,為亞洲區旅客提供另外一訪港途徑,有關航次會在香港過夜停靠或結束航程,讓旅客有更多時間在港遊覽消費。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昨表示,展望未來數月會有更多國際郵輪泊港,可望帶來高消費客群,相信本港的冬日和聖誕氣氛,可吸引更多長途市場旅客訪港。 徐王美倫亦提到,雖然今年國慶黃金周較去年少一日,但內地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旅發局加強在不同省市推廣,加上各界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及推出優惠,對今年國慶檔期旅客數字感樂觀。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40923/s00002/1727027721535 23 Sep 2024

A股2700關失復得 憧憬劈息抗經濟衝擊

 A股2700關失復得 憧憬劈息抗經濟衝擊 滬深300年內累挫7.5% 恐連跌4載 內地8月份經濟數據除出口外幾乎全部令人失望,滬綜指在中秋假期復市後一度失守2,700點大關,儘管其後失而復得,疲弱的人民幣資產難免削弱海外持有人民幣的誘因。如今中國終於等到美國減息為放寬貨幣政策提供空間,專家呼籲果斷大幅減息。 中秋假期期間積累的沽壓在早段持續釋放,滬綜指昨日午後一度觸及2,689點的7個月半低位,惟未幾反攻,收市升0.49%,收報2,717點。深成指亦反覆收升0.11%,報7,992點;深圳創業板指數卻反覆收跌0.11%,報1,533點。消費類股份普遍下挫,如貴州茅台再創逾4年低。 10年債恐跌穿兩厘 即使大市回穩,滬深兩市總成交額跌至4,793億元(人民幣‧下同),滬深300指數今年亦累跌7.58%,跑輸多個主要市場,恐連跌4年,30年期國債期貨的價格亦再創新高。華泰證券坦言,若基本面不發生變化,10年期國債孳息率的下行終點可能不是兩厘,「中國債市距離『1%』時代或已不遠」。 該行指,內地有必要再減息降準。儘管財政政策雖然更對症下藥,但幅度很難超過兩萬億元,「方式更是難測」,財政資金更多用於地產去庫存、居民補貼等會較好,但如果用於化解債務和轉移支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較小;又提到若再下調既有樓按息率一厘,就算節省的按息開支全被用於消費,不考慮乘數效應,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刺激僅約0.3%。 中文大學(深圳)實踐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蕭耿接受本報訪問,談到人民幣資產疲弱可能窒礙國際化時坦言,中國經濟發展往往完成下行周期後都能踏上新的台階,可是政府的經濟政策素來較着重長線規劃,抗擊短期危機反而應該像美國大手減息那樣迅速行動,「未來半年至一年很重要……遲好過不做」。 中國當前的挑戰正是資產價格下跌和通縮。他表示,要企業和百姓扭轉預期並不容易,預期的改變只有「有」或「無」,不能完全精準調控,「出現泡沫後再管才行……害怕減息令人民幣貶值是錯誤的,實體經濟看的是(減去通脹的)實際利率,沒有通脹就應先減息,通脹回升,經濟恢復,人民幣就會升值。」 專家促發債解危機 蕭耿直言,以前不搞「大水漫灌」是正確,但現在不同,之前公布的一萬億元特別國債仍是太少,「該降息就降,該降到零就零,因為一定要保實體經濟,並讓財政部發債解決房地產和地方債等歷史問題」。人行害怕減息損害銀...

議息揭盅前人幣炒上 中間價見8個半月高位

  議息揭盅前人幣炒上 中間價見8個半月高位 美國公布議息結果前夕,人民幣繼續炒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報7.087,較上日升160點、見8個半月高位。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0882、跌0.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則報7.0851,跌0.2%。分析指美國重啟減息在即,市場觀望情緒漸增,令波動加劇。此外,外匯、債券市場穩中有升,包括境外機構上月增持8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境內債,為連續第12個月淨增持。 星展銀行認為,上周末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仍然疲軟,預計在本輪聯儲局降息周期中,人民幣升幅將落後於其他亞洲區內貨幣。該行相信北京可以接受人民幣一定程度的升值,但考慮到需要促進本國經濟增長,故升值幅度「不能太大」。 外資連續第12個月增持內債 有指若降息50個基點,則或代表聯儲局認為美國經濟下滑的程度比預期更嚴重。花旗指,若聯儲局大幅放鬆貨幣政策,通常會令美元走軟,新興市場貨幣可能面臨沽壓。 此外,人行上海總部公布,截至上月底境外機構持有4.52萬億元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約佔總託管量的3.1%;相當於按月增持約600億元債券,但增速較7月的1500億元放緩六成。而境外機構持有境內債當中,國債佔50.4%、同業存單佔24.8%、政策性金融債佔21%。 而國家外匯管理局亦公布,8月份銀行結匯1902億美元,售匯1914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入5980億美元,對外付款5826億美元。外管局指出,境內外匯供求基本平衡。8月份,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支順差153億美元;同時境內主體購匯節奏有所回落、結匯需求穩中有升,銀行結售匯差額趨向均衡。 19 Sep 2024

港股假後復市 專家料窄幅波動

  港股假後復市 專家料窄幅波動 港股昨日因假期休市,在美國公布議息結果前夕,環球主要股市大致造好,其中上證指數曾創7個月低位後倒升,並終止3連跌走勢,日經指數則升約0.5%。有分析指,港股今日將受中美股市夾擊,若美國經濟預測維持不變,將有助港股向上,惟或會被A股走勢拖累,料恒指上升空間不大,於100至200點水平窄幅波動。 市場觀望美國議息結果,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杜指報41509.48點,跌96.7點;標指報5632.29點,跌2.29點;納指報17658.86點,升30.8點。歐洲主要股市則輕微向下,英國富時100指數報8254點,跌54點或0.7%;德國DAX指數報18723點,跌2點或0.02%;法國CAC指數報7452點,跌35點或0.5%。 滬指拗腰倒升  終止3連跌 亞洲股市方面,內地股市昨日復市,上證指數一度創逾7個月最低,收市拗腰升13點,結束3連跌;深證成分指數升8點;創業板指數則跌1點。滬深兩市成交僅約4793億元人民幣,按日減少454億元人民幣。港股夜期收報17660點,跌14點,與周二收市價相同。日經指數收市升176點或0.5%;台灣加權指數跌171點0.8%;南韓因假期休市。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市場關注美國未來減息步伐及會否調整經濟增長預測,而美國減息的原因亦至關重要,若因通脹受控而減息,投資者可考慮買入高息股;若果有經濟衰退風險,投資應選擇減倉,而中資電訊股對經濟的敏感度相對較低,以及可以受惠於減息。 溫傑又指,如果美國經濟預測維持不變將有助港股,但內地最新的「三頭馬車」數據疲弱,仍未全數反映在A股市場,A股有機會回落而拉低港股,故恒指今日上升空間不大,於100至200點水平窄幅波動。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表示,投資者已消化聯儲局減息0.25厘預期,即使聯儲局大刀闊斧減息0.5厘,港股走勢或稍為造好,惟對市場刺激有限,因本港股市近期成交疏落,建議投資者持觀望態度。郭思治料恒指短期支持位為250天線,即17250點,上望本月高位17862點。 美股早段個別發展 另外據外電報道,沙特阿拉伯兩間投資公司,將推出追蹤香港上市股票的交易所上市基金(ETF),預計合共籌集9億美元,並且是該國首次推出港股ETF。其中一隻港股ETF由Saudi Awwal Bank旗下子公司SAB Invest推出,預計...

美減息半厘 官員料年內再減半厘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19/s00004/1726683666028

 美減息半厘 官員料年內再減半厘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減息周期正式開始,聯儲局今早凌晨2時公布,把聯邦基金利率調低半厘,至4.75至5厘,符合市場預期。聯儲局2022年3月起分11次共加息5.25厘。另外,根據聯儲局官員預測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點陣圖」,官員們預測年底前還會再減息半厘,至4.25至4.5厘。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19/s00004/1726683666028 19 Sep 2024
 北水暫停 港股成交479億見7個月低 【明報專訊】本周三中秋節翌日假遇上美國聯儲局議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利率期貨市場最新反映美聯儲減息半厘機會近六成,本地地產收租股做好,近期弱勢的新世界發展(0017)升半成,為表現最好藍籌。港股就低開高走,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報17,422點。但在北水暫停下,成交萎縮至不足480億元,見7個月新低。 恒指曾跌192點 收市升53點 恒指低開116點,早段曾跌192點,低見17,177點,之後跌幅收窄,午後更止跌回升,收報17,422點,升53點,升穿10天(17,381點)及50天線(17,408點)。港股已連升3日,累升313點。 A股中秋假休市,在北水暫停下,大市全日成交只有479億元,較上日減少46%,是2月15日後最少。港股通於本周四才恢復。 地產收租股受捧 新世界漲5% 憧憬聯儲局或一次過減息半厘,地產收租股做好。新世界發展升5%,九倉置業(1997)、新地(0016)、恒地(0012)、信置(0083)及長實(1113)升逾1%。ATM個別發展,美團(3690)為升市火車頭,全日升2.8%,兼連升第五日;騰訊(0700)微升0.8%;阿里巴巴(9988)跌不足1%。 金價再創新高,金礦股做好。山東黃金(1787)、中國黃金(2099)升4.2%;招金(1818)升3.3%。內房物管股捱沽,中海外(0688)、華潤置地(1109)、龍湖(0960)及萬科(2202)跌約2%;碧桂園服務(6098)跌4.5%。 獨立股評人郭思治表示,雖然港股向好,但成交非常淡靜,故升市亦欠市場氣氛。在市場欠缺資金下,港股後市難升。現時指數雖重上17,400點以上,不過在成交萎縮下,港股之後又再可能表現反覆,初步支持位萬七點。他又指出,在樓市、經濟等下滑下,加上基金要計數,預期第四季港股表現仍然偏淡。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17/s00004/1726505887823 17 Sep 2024

美本周減息半厘概率升 日圓曾破140逾一年高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17/s00004/1726505889817

 美本周減息半厘概率升 日圓曾破140逾一年高 【明報專訊】美聯儲篤定於周四凌晨宣布下調利率,問題是將減息多少。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交易員昨晚押注美聯儲本周減息半厘的概率達六成以上,而按傳統減息四分之一厘的概率不足四成。直至今年底,交易員押注美聯儲減息1.25厘或以上的概率達六成以上,意味今年餘下3次議息會議,至少兩次要減息半厘,一次要減0.25厘,預示美、日利差將有所收窄。日圓兌每美元昨曾升穿140,高見139.56,創去年7月以來高位;每百日圓兌港元漲至5.57算。 麥格理駐新加坡策略師Gareth Berry指出,支撐日圓的主要因素,是「美聯儲可能會減息半厘,而不是0.25厘的風險」,即使市場沒有擴大美聯儲的減息預期,隨着時間推移,美元兌日圓也會進一步轉弱。 匯控料未來溫和減息 美元看升 匯控外匯分析師Paul Mackel的報告則指出,美聯儲本周減息0.25厘,還是半厘,屬五五波。匯控團隊預計,美聯儲本周將減息0.25厘,並暗示未來將溫和減息。在此情况下,美元將會回升,尤其是考慮到市場對減息過度定價。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策略師David Forrester亦預期,美聯儲本周將減息0.25厘基點,並質疑市場似乎高估美聯儲大幅減息的風險,而這將推動美元反彈。 不過市場人士普遍預期,同樣於本周議息的日本央行,未來加息趨勢不變。即使日本央行可能在本周五的政策會議按兵不動,但彭博社調查的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該央行仍將在12月再次加息,令美、日利差進一步收窄。三菱日聯指出,就算日本央行在周五維持利率不變,但仍會繼續釋出加息信號,令日圓可能進一步升值。 彭博:美日利差或進一步收窄 日本央行在7月底將政策利率上調至0.25厘,觸發環球市場在8月初陷入動盪。不過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一再重申,倘通脹趨勢符合預期,央行將繼續加息至中性利率水平,支撐了日圓反彈。在加息預期下,日圓利差交易迅速平倉,推動了日圓升值。日圓兌每美元自7月3日觸及161.95的38年低位後,其走勢已完全逆轉。今季以來,日圓兌美元升幅達15%,是G10貨幣中,表現最好的貨幣。 分析料日圓漲見137至138 澳洲西太平洋銀行貨幣策略主管Richard Franulovich表示,市場已為鴿派的美聯儲及鷹派的日本央行政策定價,若最終發...

投行估內地月底再救樓市

 投行估內地月底再救樓市 樓價跌足14個月 內房股普遍受壓 儘管內地今年持續加大拯救樓市力度,惟內房銷售仍未見起色。上月70大中城市樓價指數據測算按年跌5.3%,續創逾9年最大跌幅,按月計更跌足14個月,再跌0.7%。至於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樓價按月及按年跌幅分別為0.3%及4.2%,其中,北京、廣州、深圳樓價按年各跌3.6%、10.1%及8.2%,4大城市僅餘上海錄得升幅,按年上升4.9%。 受消息影響,一眾在港上市的內房股周一普遍受壓。其中,屬藍籌國企的華潤置地(01109),股價創逾52周新低,收報19.18元,跌2.14%;同業中國海外發展(00688)亦跌2.01%,收報10.7元。 摩通下調今年銷售預測 美資大行摩根大通最新發表報告,認為內地首8月的房地產數據,反映內地由銷售、建築活動以至樓價均表現疲弱,所以下調今年內房數據預測,住宅銷售由按年跌17%調整至跌20%,新開工量則由跌18%調整至跌20%,而竣工量由跌10%修訂至跌15%。 該行又認為,若然缺乏進一步的政策支持,內房下行風險依舊存在,惟同時補充由於相關惡化程度超出預期,所以估計中央有可能於9月底前推出更強的政策扶持。 整體而言,該行強調在上述政策出台前夕,他們仍對內房保持謹慎態度,又認為在產業疲弱的大前提下,無內房能夠幸免,惟建議投資者可趁低吸納優質企業如潤地、華潤萬象生活(01209)及保利物業(06049)等國資內房及物管股。至於萬科企業(02202)、新城發展(01030)、融創中國(01918)等民企,摩通最新給予「減持」評級。 摩根士丹利指,傾向物管股多於發展商股,因物管股的自然增長及股息率可持續性更好,偏好華潤萬象生活及保利物業。 企業消息方面,近期萬科加速向銀行借貸周轉,最新公布早期向華商銀行深圳分行申請貸款6億元(人民幣‧下同),期限為5年,目前已完成提款,貸款餘額5.95億元。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山市萬星房地產以持有的中山市星光都會房地產60%股權,深圳匯成巨豐實業以持有的中山星光都會40%股權,為有關借款提供相應質押擔保。 高院准賣許家印物業還債 另邊廂,香港高等法院昨日批准中國恒大(03333)債權人可以拍賣出售創始人許家印的位於尖沙咀柯士甸道祥景樓一單位,所得款項以償還和信恒聚投資控股中心的部分債務。庭上透露該物業現時市價為496萬元。回顧恒大今年初因資不抵債被勒令清...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接逾500申請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接逾500申請 投資推廣署表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持續反應熱烈,自3月1日推出至9月13日,接獲查詢有逾5,000宗,接獲申請有逾500宗,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150億元。 47宗已投資3000萬 其中,已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的申請(即申請人已證明在遞交申請前兩年擁有不少於3,000萬元的淨資產)有448宗;已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的申請(即申請人已在6個月限期內完成在港3,000萬元投資)有47宗。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CIES的申請數字升幅反映高淨值人士對香港充滿信心,當中吸引經驗豐富的商人和創新企業家,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發展優勢。另外,該署公布,CIES的申請人現可經網上提交淨資產審查及投資規定審查的申請表格,署方會在10月15日或之前繼續接收申請人以紙本形式提交淨資產審查或投資規定審查申請表格,以減省填寫紙本申請表的時間。而申請人於提交淨資產審查或投資規定審查的網上申請表格前,須自費聘用《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條例》(香港法例第588章)所界定的執業會計師,以發出履行規定文件協助證明申請人符合CIES下的相關規定。 新計劃下,合資格申請人需為外國居民或有外國永久居留身份的中國籍人士,並須投資最少投資3,000萬元於獲准的資產。入境事務處自6月起,已批出首批共3宗CIES簽證,這些申請已在3個月內完成申請審批並獲正式批准,相關人士亦已完成在港投資3,000萬元的要求。 17 Sep 2024

美就業數據周五出爐 左右減息幅度

  美就業數據周五出爐 左右減息幅度 隨着美國通脹壓力逐漸消退,聯儲局的關注重點亦由「穩定物價」轉向「實現最大就業」,故本周五公布的就業市場數據將變得尤為關鍵。按目前市場預測,8月非農就業職位增幅為16.5萬個,高於前一個月的11.4萬個,而失業率亦會回落0.1個百分點至4.2%。假如最終公布的數據令人失望,市場可能會又一次炒作「衰退恐慌」,重演8月初的大跌市。 更重要的是,就業數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在本月中秋當周進行的議息會議。儘管當局開始首次減息已成定局,但減息的幅度卻仍然未有確實說法。荷蘭國際集團(ING)美國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估計,若非農職位增長低於10萬個,而失業率升至4.4%或以上,那麼9月減息的幅度有大機率達到0.5厘。 荷蘭:正協商輸華限制 相反,如非農職位增幅大約落在15萬個附近,失業率像市場共識那樣回落至4.2%或停留在4.3%,那麼減息0.25厘的機會則較高。他又提到,目前美國通脹正穩步回落,有望在明年初回到2%的目標水平。 股市方面,周一是美國勞動節假期,美股休市一日。雖然「晶片股王」英偉達(Nvidia)業績已出爐,但圍繞半導體產業的消息依然不斷,使該板塊短期依然是市場焦點所在。全球市值第11大的上市公司、在晶片股僅次於英偉達及台積電的無廠半導體企業博通(Broadcom)將於周五凌晨公布業績。 此前有傳在美國施壓下,荷蘭政府將迫使光刻機供應商ASML停止為中國企業維護設備,意味着許多中國的晶片製造商可能被迫停機,ASML亦恐怕會損失潛在市場。不過,荷蘭首相肖夫回應事件時稱,政府在制訂對華出口限制時,會權衡經濟利益,又指目前正在談判,協商過程順利。 OPEC+傳下月增加產量 另外,有傳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將於10月開始增加產量,即鬆綁部分減產配額措施。考慮到美國9月開始減息,弱美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供應增加對油價的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利比亞國內政治衝突導致一部分油田停產,亦變相為其他油組成員提供增產空間。 原文網址:美就業數據周五出爐 左右減息幅度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902-0902_00202_013/

「理財通」南向資金 7月再彈近六成

  「理財通」南向資金 7月再彈近六成 隨着聯儲局落實減息的動作臨近,內地資金湧入香港財富管理市場意欲似又見反彈。根據人民銀行公布數據,大灣區居民經跨境理財通南向通匯入香港的資金,在5月按月大幅下跌逾六成後,在6月轉升超一成,7月再彈約六成,連續回升2個月。人行自6月起不再具體披露南向新增客戶數,但以南北向總量計,7月客戶數量按月增22%。 數據顯示,7月南向通跨境資金增至約150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年內第二高,僅次於4月的223億元。然而,南北向合計個人投資者數雖按月回升至2979人,不但少於5月時新增的南向客戶數,更較3月時跌去了約九成,可見南向通主力軍逐漸向資金更雄厚的大客戶轉移。早前有業界人士指,南向通轉冷,與港息走低,不少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優惠利率,以及大量資金敘造定存後至少鎖住幾個月,不能再參與投資相關。 客戶數量按月增22% 上半年內地低息、香港高息,以及中國股市疲弱之下,理財通在2月升級至2.0後,爆發出的吸金能力確實驚人。數據顯示,今年3月至7月,合計有682億元來自大灣區的北水經該渠道湧入香港,較去年同期相比增超過24倍。恒生銀行在中期報告中表示,上半年理財通的產品增加至超過320隻,帶動南向投資產品銷售金額上升4倍。中銀香港亦稱,截至6月末的跨境客戶數較上年末穩步上升,南、北向通的開戶量及資金匯劃總量持續增長。而若以南向資金使用額度佔比計,8月末較2月時增加了6個百分點,達到約1成,距離用盡官方規劃的額度仍有漫漫長路。 從當前各銀行南向通架上產品來看,年初時高達6厘或以上高息產品已罕見蹤影,例如,當前華僑銀行給特選客提供年息3.6厘、半年期的港幣定存優惠,敘造的門檻額高達10萬港元,與本港市場一般市民定存的報價相差不大;建銀亞洲雖仍給特選客高達11.8%的人民幣定存推廣年利率,但為期僅1周。 2 Sep 2024

東方海外:商家內地直接出貨 礙港轉口 讚港碼頭效率位置佳 近年推兩條來港新航線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902/s00004/1725207912769

 東方海外:商家內地直接出貨 礙港轉口 讚港碼頭效率位置佳 近年推兩條來港新航線 【明報專訊】紅海危機令全球船東重新調配航線和船舶以增加運力,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成員之一的東方海外國際(0316)航線貿易部董事徐衛國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聯盟因紅海危機決定今年航線產品中減少一條有靠掛香港的亞洲-歐洲航線,而且客戶習慣由內地直接出貨、往來東南亞的直航增加,均導致香港轉口港「被取捨」。不過,他認為本港碼頭效率高和地理位置優越,公司近年已推出兩條有靠泊香港的新航線,分別往返拉丁太平洋和日本、菲律賓,並預計明年航線網絡整體變化不大。 明報記者 黃志偉 貨量是船公司考慮航線佈局的重要因素,從全球貨櫃吞吐量排名可見,去年首8位內地港口已佔6席,惟香港以處理1440.1萬個標準箱(TEU)、跌至第十位。徐衛國說,供應鏈外移至東南亞後提高了當地的貨量,促使直航增加,進一步影響香港轉口量,加上華南產業升級令出口貨品轉向空運,「不是叫船公司設更多航線來港,我想來,但問題你沒貨」。他期望香港就貿易結構變化作出針對性工作,共同想辦法增加貨量,至少要守住現有市場。 籲港設法增貨量 至少守住現有市場 船東除因應貨源調整航線外,準班率和空班情况亦不可或缺。航運巨擎馬士基與赫伯羅德擬組成「雙子星」(Gemini)聯盟,提出準班率90%,令東方海外所屬海洋聯盟為維持競爭力,減少停泊部分港口和航線產品以提高準班率,並冀恢復至疫前80%至85%水平。徐說,「雙子星」提出90%準班率的服務設計是減少直航,但容易有「瓶頸效應」,而且船期準其中方式是投入更多船,惟增加成本,同時歐盟環保規定亦限制船速,故聯盟先恢復準班率至疫前,同時視乎競爭對手再作調整。他又稱,聯盟之前調整航線主要為了維持每周船班次而減航線,12月將展開明年「Day 9 」航線產品聯盟會議,並於明年2至3月正式公布,但他認為現時紅海危機令船舶調動空間不大,全球需求亦未見很大變化,料航線網絡續維持。 本季運費續受紅海危機影響 據母公司中遠海控(1919)上半年業績簡布顯示,東方海外市佔率為6.5%,徐期望擴大船隊規模增加聯盟航線話事權。以該公司船隊交付情况來看,其於2020年簽訂12艘的2.4萬TEU船舶今年已全部接收,年底將開始接收一艘1.6萬TEU船舶,合共10艘,...

東方海外:商家內地直接出貨 礙港轉口 讚港碼頭效率位置佳 近年推兩條來港新航線

 東方海外:商家內地直接出貨 礙港轉口 讚港碼頭效率位置佳 近年推兩條來港新航線 【明報專訊】紅海危機令全球船東重新調配航線和船舶以增加運力,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成員之一的東方海外國際(0316)航線貿易部董事徐衛國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聯盟因紅海危機決定今年航線產品中減少一條有靠掛香港的亞洲-歐洲航線,而且客戶習慣由內地直接出貨、往來東南亞的直航增加,均導致香港轉口港「被取捨」。不過,他認為本港碼頭效率高和地理位置優越,公司近年已推出兩條有靠泊香港的新航線,分別往返拉丁太平洋和日本、菲律賓,並預計明年航線網絡整體變化不大。 明報記者 黃志偉 貨量是船公司考慮航線佈局的重要因素,從全球貨櫃吞吐量排名可見,去年首8位內地港口已佔6席,惟香港以處理1440.1萬個標準箱(TEU)、跌至第十位。徐衛國說,供應鏈外移至東南亞後提高了當地的貨量,促使直航增加,進一步影響香港轉口量,加上華南產業升級令出口貨品轉向空運,「不是叫船公司設更多航線來港,我想來,但問題你沒貨」。他期望香港就貿易結構變化作出針對性工作,共同想辦法增加貨量,至少要守住現有市場。 籲港設法增貨量 至少守住現有市場 船東除因應貨源調整航線外,準班率和空班情况亦不可或缺。航運巨擎馬士基與赫伯羅德擬組成「雙子星」(Gemini)聯盟,提出準班率90%,令東方海外所屬海洋聯盟為維持競爭力,減少停泊部分港口和航線產品以提高準班率,並冀恢復至疫前80%至85%水平。徐說,「雙子星」提出90%準班率的服務設計是減少直航,但容易有「瓶頸效應」,而且船期準其中方式是投入更多船,惟增加成本,同時歐盟環保規定亦限制船速,故聯盟先恢復準班率至疫前,同時視乎競爭對手再作調整。他又稱,聯盟之前調整航線主要為了維持每周船班次而減航線,12月將展開明年「Day 9 」航線產品聯盟會議,並於明年2至3月正式公布,但他認為現時紅海危機令船舶調動空間不大,全球需求亦未見很大變化,料航線網絡續維持。 本季運費續受紅海危機影響 據母公司中遠海控(1919)上半年業績簡布顯示,東方海外市佔率為6.5%,徐期望擴大船隊規模增加聯盟航線話事權。以該公司船隊交付情况來看,其於2020年簽訂12艘的2.4萬TEU船舶今年已全部接收,年底將開始接收一艘1.6萬TEU船舶,合共1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