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4的文章

人民幣沽盤平倉 在岸離岸價叩7.2

  人民幣沽盤平倉 在岸離岸價叩7.2 日圓在套息交易拆倉潮下回勇,引發同類交易的人民幣沽盤亦平倉,帶動人民幣匯價昨日急彈,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及離岸價雙雙曾衝上7.20水平,在岸人民幣最多升逾700點子,最後收升557點子,報7.2203,創逾2個半月高位,單日升達幅0.77%,為去年12月以來最大,每百港元兌人民幣亦由93水平一度升見92.3。惟分析認為,內地經濟基本面未變,人行又減息,中美息差續令人民幣暫難重拾升軌。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於昨日日間盤高見7.2050,飆升710點子;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則一度反彈多達631點子,高見7.2032,也創逾兩個半月新高,其後升幅收窄,截至晚上9時,離岸人民幣報7.2359,在岸人民幣報7.2309。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報7.1321,升37點子,創近一周高位。 每百港元曾兌92.3 人民幣顯著轉強,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認為,日圓套息交易集中平倉,及後引發其他套息交易包括沽人民幣的交易也平倉,加上突破止蝕位在100天線7.25左右及200天線7.23左右,遂加速升勢,但內地經濟疲軟,人行減息,中美息差未顯著收窄,意味人民幣或難持續上升,料阻力位為7.20及7.18左右。 另有多位市場人士指,日圓升勢帶動人民幣大幅反彈,亦有指國有大行於在岸市場拋售美元而推升人民幣。東亞銀行(023)財富管理處高級投資策略師黃燕娥認為,昨日市場反應或有點過敏,因人民幣轉強非受內地經濟面及政策拉動,相信當日圓升勢停止,人民幣升勢將減慢甚至下跌,估計未來3個月人民幣將在7.20至7.25徘徊。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卓亮稱,現階段過早判斷人民幣升勢能否持續,因還須觀望未來的貨幣政策,惟指即使美國減息,在中國亦會減息情況下,中美息差因素仍存,料人民幣短期難重上升軌,但今年低位已見。 中間價創近1周最高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也認為,人民幣暫仍未轉勢,因中國減息,美國尚未落實減息,兩地息差續令人民幣短期受壓,或有機會再跌見7.3左右。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則料,離岸人民幣最多反彈至7.1算,因內地近期再減息,且受中美角力影響,中國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不及上半年,削弱出口商對人民幣需求。 26 July 2024

人行減息未見效 中港股腳軟

  人行減息未見效 中港股腳軟 人行日前宣布減息放水谷經濟,惟中港股市未受惠,內地A股連跌兩日,三大指數均昨以全日最低位收市,上證指數再跌1.7%,見逾5個月低位。港股雖有內銀股造好撐市,以及疑似國家隊入市掃電訊股,不過在A股拖累下,港股昨日最終高開低走,恒指收報17469點,跌166點,幾乎回吐周一全部升幅,成交回落至858億元,為逾三個半月來最少;北水雖連續第4日流入,惟僅流入9400萬元,今年來最少。分析指出,港股成交縮反映資金流入動力不足,短期若無新利好政策出台,恒指跌勢難改,或下試17000點。 滬指收2915點,跌1.7%;深成指及創業板指數均跌3%,該兩大數據均為今年1月中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兩市成交共6,622 億元人民幣,其中北向資金淨賣出A股41.83億元人民幣。 四大內銀逆市升逾1% 人行放水,恒指高開44點,最多升72點,惟其後受滬深股市下跌拖累,恒指掉頭回落,最多跌184點,收17469點,跌166點。國指收6194點,跌59點;科指收3545點,跌65點。內銀股逆市上揚,有內地券商指,內地降息有助於提振信貸需求及改善經濟預期,從而利好銀行基本面,四大行均升逾1%。建行(939)升1.1%;工行(1398)揚1.4%;中行(3988)向上1.2%;農行(1288)漲1.8%。 外電引述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再指責,內地及香港仍然是將半導體晶片運至俄羅斯的轉運中心,半導體股挨沽。中芯國際(981)挫3.2%;華虹半導體(1347)急跌7%;「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減持比亞迪(1211)H股至不足5%,比亞迪跌3.1%;同系的比亞迪電子(285)急跌4.1%,為表現最差藍籌股。 東亞銀行投資產品及顧問部高級投資策略師陳偉聰表示,中港股市昨日均下跌,港股成交亦偏低,反映資金流入動力不足,雖然內地減息,惟市場擔心短期人民幣走勢偏弱,將拖累港股現金流;加上美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市場擔憂美國會針對國際關稅、企業制裁行動。他預計,短期恒指支撐位在17200點,阻力位在17800點。陳偉聰又稱,中資電信、中資銀行股逆勢走高,不排除有「國家隊」入場支撐市的可能性。 後市或下試17000關 富途證券香港首席分析師陸秉鈞亦表示,目前本月交易日數只餘下數天,加上日前內地減息等措施對港股利好作用薄弱,料港股本月再往下跌可能性較大,恒指後市或下試17000至1...

人行減MLF利率20基點 逾4年最多 淨投放1970億人幣 分析:降銀行負債成本穩淨息差

 人行減MLF利率20基點 逾4年最多 淨投放1970億人幣 分析:降銀行負債成本穩淨息差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在周一(22日)首度通過降低7天期逆回購利率0.1厘,帶動本月市場報價貸款利率(LPR)以同等幅度下調,過去作為LPR報價基礎的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昨日突然進行本月第二度投放,並將利率下調0.2厘至2.3厘(見圖),利率和投放時間皆出乎市場預期,幅度亦是2020年4月以來最大。市場人士指出,是次MLF下調除了支持當局在三中全會要求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亦在調減貸款利率同時配合銀行降低負債成本,穩定銀行淨息差。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昨日人行投放2000億元MLF,本月投放由月中的淨回籠30億元轉為淨投放1970億元。官媒《金融時報》引述業內專家表示,是次增開MLF是為了滿足金融機構中長期資金需求,因為臨近月底流動性需求明顯增加,市場利率有一定上升壓力,文中亦提及有參與MLF的交易員指出,是次報送MLF需求,有考慮人行沽出國債的可能。 ING:因應下半年實現GDP增5%面臨挑戰 文章續稱,本月內地沒有在15日下調MLF利率,待7天期逆回購、LPR減息後才在昨日下調,業內專家指是次操作安排在LPR後,體現當局淡化MLF利率政策色彩的意圖,表明LPR轉向更多參考短期政策利率,MLF中標利率變動不具政策信號,專家亦提及未來每月MLF有延至25日操作的可能。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指出,是次MLF利率下調時間和幅度皆出乎市場的預期, 因應下半年實現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面臨更大挑戰,人行本周放鬆貨幣政策發出積極的信號。MLF持續獲廣泛使用,應該會對實體經濟的實際貸款利率,產生更直接和即時的影響。 彭博:趁美元走弱鬆貨幣政策 彭博經濟研究則指出,下調MLF對經濟成長的直接推動作用可能很小,估計在未來四個季度的推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不過當局有更多政策協同支持經濟,若然政府採取具體措施支持民營經濟,可能會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提高政策傳導效率。該行估計,人行會繼續利用近期美元走弱放鬆貨幣政策,預計MLF利率第四季再減0.1厘,全年減達0.3厘,現時維持對今年經濟增長4.7%的預測,但認為實現5%官方目標可能性增加。 對銀行而言,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首季銀行淨息差已降至1.54厘的歷史最低水平,加上國有大行下調存息...

港上月出口增10.7% 逆差今年最大 進口增幅放緩至9% 遠勝預期

 港上月出口增10.7% 逆差今年最大 進口增幅放緩至9% 遠勝預期 【明報專訊】統計處公布,香港6月整體出口按年增幅放緩至10.7%,遜市場預期的13.1%,亦是3個月來最慢。進口按年升幅亦放緩至9%,但遠勝預期的4.1%。貿易逆差擴大至557億元,多過預期的201億元,逆差規模為今年以來最大。有分析認為,部分央行減息或助外需進一步改善,但面對歐美對內地部分貨品加徵關稅、美國大選結果等因素,均為香港外貿帶來挑戰。 明報記者 黃志偉 本港上半年整體出口按年增長12.2%,進口則增長7.7%;貿易逆差錄得161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6.9%。經季節調整的數字顯示,次季整體出口按季升1.9%,惟進口下跌0.9%。 上月貿易逆差擴大至557億 按地區劃分,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10.7%,輸往中國內地出口升幅由5月升23.6%收窄至6月升11.9%,但輸往美國和台灣的出口明顯擴大。美國由26.6%擴大至40.6%,因去年同期較低基數所致;輸往台灣由5月升2.3%進一步擴大至6月的35.3%。至於輸往阿聯酋和日本的出口升幅均收窄至單位數,而輸往印度的出口跌幅擴大至23.3%。 大新:港全年出口或升單位數 另一方面,相較5月,由中國內地的進口按年升幅擴大至11.7%,台灣由跌4.5%轉升7.1%。由新加坡和韓國的進口增幅分別放緩至16.1%和40.6%,而日本則跌幅擴大至5.9%。由美國進口按年跌3.9%,為3個月來跌幅最小。 按主要貨品類別劃分,「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整體出口維持雙位數升幅,按年增39.4%,進口增長更由5月的30.4%擴大至66.0%。「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出口升幅擴大至14.0%,進口升幅亦擴大13.5%。至於「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出口升幅放緩至3.5%,進口亦減慢至6.3%。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中線而言,部分主要央行開始減息或有助外圍需求進一步改善。 不過,溫又認為,內地穩經濟措施及減息對內需的支持作用仍有待觀察,同時面臨歐美對內地部分貨品加徵關稅,以及美國大選結果後新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均可能繼續為香港外貿表現帶來挑戰。該行估計,本港全年出口或錄得單位數升幅。 26 July 2024 ...

2046年香港人口料達819萬 長者佔36%

  2046年香港人口料達819萬 長者佔36% 本港人口到2046年預計將增至819萬人,而屆時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三分之一,人口模型亦將變成安老壓力較大的「倒金字塔」,招攬人才和輸入勞工將為本港未來20年人口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多位立法會議員關注,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不足會影響本港長遠發展,希望政府就人口政策進行高層次整體規劃。勞工及福利局表示,政府正進行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研究涵蓋傳統行業、「八大中心」定位相關行業的人力需求等,預計明年初公布結果。 政府統計處昨日向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交代本港人口和勞動人口推算,預測至2046年本港人口將增至819萬;而未來25年將有152萬人淨移入,包括89萬名單程證持有人及24萬名外籍家庭傭工,其餘39萬為其他人口淨遷移。 議員倡定期檢討人口政策 在人口比例上,香港65歲以上長者在總人口佔比,將由2023年的22.7%上升至2046年的36%,0至14歲組別人口佔比將由10.8%下降至7.1%。香港「人口金字塔」模型亦將於2046年逐漸變為「倒金字塔」。而勞動人口參與率方面,將會由2023年的55.2%下降至2046年的51.6%。 署理政府統計處助理處長鄭立仁表示,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招攬人才和輸入勞工計劃,將為未來20多年人口增長提供重要動力,推算勞動人口在2038年將升至366萬的頂峰,隨後逐漸下降至2046年的358萬。他又預計,雖然未來人口持續高齡化,但整體勞動人口未來10年將保持平穩。因應教育水平提升,65歲至69歲人士的勞動人口參與率預計將會微升;但整體而言,65歲以上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將會下降。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指出,政府的人口政策措施報告已是九年前公布,情況與現時已經很不一樣,政府應定期就人口政策進行檢討和更新。民建聯林琳關注政府會否推出更多鼓勵生育政策,並認為勞福局「人才需求評估機制」或與引入人才等政策緊密連接,評估需更為精準。 人力研究涵蓋「八大中心」行業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表示,2015年公布的大型人口政策檢討中措施已全部落實,相關措施融入不同政策局,成為恆常政策一部分,一系列人才招攬措施推出以來反應良好。何又表示,政府正進行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研究涵蓋傳統行業、「八大中心」定位相關行業的人力需求等,預計明年初公布結果。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表示,本港勞動人口無法應付基層勞動...

美製造業重陷萎縮 道指曾挫410

 美製造業重陷萎縮 道指曾挫410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分化,7月美國標普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新陷入萎縮區間,跌至49.5的7個月新低,遠遜市場預期;惟服務業PMI報56,創下28個月新高。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首席商業經濟師Chris Williamson指出,調查顯示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升幅均有所放緩,而製造業重陷萎縮的部分原因在於勞動力不足。 新屋銷售意外按月減 另外,美國6月新屋銷售意外地按月減少0.6%,至以年率計61.7萬間。 諾偉(Nuveen)首席投資官Saira Malik指出,隨着聯儲局言論措詞趨於「鴿派」和通脹數據趨向溫和,反映當局正在逐步接近減息階段,市場目前預計9月會議減息機率達到百分之百。她看好證券化資產、優先證券、優先貸款和高收益市場等領域,並指目前可能是考慮延長投資組合固定收益存續期的大好時機,投資者可將部分資產轉出短期債券與現金,以多元化的債券作為補充。 在挑選債券的策略方面,她看好非經濟周期行業以及財務狀況穩健的優質發行人,在部分資產價格已大幅調整的行業中,亦有優秀的公司能提供極具吸引力的總投資回報。 美股3大指數周三早段全線下跌,道指曾跌410點,報39,947點;標指跌83點,報5,471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跌382點,報17,614點。巴克萊銀行預計,由於大型科技公司盈利增長強勁,上調今年底標指目標至5,600點。瑞銀財富管理則維持5,900點的預測,並指聯儲局減息、經濟增長穩健、人工智能(AI)投資增加等因素會繼續支撐股市表現。 企業消息方面,美國電話電報(AT&T)上季收入按年微跌0.4%至297.97億美元,純利按年挫20.08%至35.97億美元。期內流動用戶收入按年增長3.37%,月費用戶淨增41.9萬戶。該公司股價早段曾升3.6%。 原文網址:美製造業重陷萎縮 道指曾挫410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25-0725_00202_033/ 25 July 2024

部署央行加息 圓匯急彈重上153

  部署央行加息 圓匯急彈重上153 日本央行將於下周議息,加息預期升溫,加上有傳債券購買規模將減半,及日本擬提高時薪等消息帶動,日圓周三數次刷新5月16日來最強水平,觸發全球套息交易平倉潮。美元兌日圓匯價日內下跌逾1.5%,最低見1美元兌153.13日圓;每百日圓兌港元重上5算,最高至5.099。有找換店反映,不少市民憂日圓急彈而出手唱錢,昨日兌換日圓人數較前一日大增4倍。技術指標顯示,日圓升勢可能持續。分析預計,若日央行加息,將標誌弱日圓的終結,又指日圓正扭轉至超買水平,下一個阻力位將在153.6,突破後阻力位是151.8。 外電引述消息稱,日本央行下周考慮加息,並計劃將債券購買規模減半。另外,日媒引述知情人士稱,日本政府正準備將2024財年的最低工資提高50日圓或5%,至每小時1054日圓,創歷史新高。消息帶動日圓晚間進一步轉強,刷新日內稍早創下的兩個月新高154.07。 美日匯價昨早開盤時報155.59水平,每百日圓兌港元報5.019,隨着日圓持續走強,美日匯價率先突破155的心理關口,亦是自3月中旬以來首次跌破100日均線。 傳央行買債減半  政府擬調高低資 日圓自7月初觸及38年最弱後,近日已反彈超過4.5%,本周從157升至153水平,帶動每百日圓兌港元從約4.96升回5.08附近。早前日本央行干預匯市傳言、多位大臣呼籲日本央行加息,以及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日圓弱勢言論,均助推本輪日圓升值,彭博指,市場出現大量日圓平倉交易,並推低墨西哥披索、澳元、新西蘭元等貨幣,兌日圓均下跌1%。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環球市場策略師李若凡表示,早前跌破160後,日圓已處於超賣位置,若有催化劑出現便會較快反彈,此次便是由於市場正為下周日央行可能的加息舉動部署,市場正不斷進行日圓平倉,使得日圓正接近超買水平。不過,她認為當前美日息差仍高企,預計日圓大幅上漲機率不大,下一個阻力位是153.6,突破後阻力位看151.8和151.5。 她指,下周日本央行的議息會議、美國非農就業等數據都將左右日圓走勢,預計日圓在151至158區間波動。她直言,近期日本工資及居民消費錄得負增長,日本議息會議未必會給市場帶來一些大驚喜,例如加息超出10個點子,或縮減買債力度遠高市場預測。 觸發全球套息交易平倉潮 Resona Holdings Inc.駐東京高級策略師Keiichi I...

恒指失250天線 成交續不足900億

 恒指失250天線 成交續不足900億 prev next 【明報專訊】港股續缺乏炒作主題,套息交易平倉推升日圓,亞洲股市全線受壓,恒指午後跌逾200點創3個月低位,收市跌158點,報17,311點,250天線得而復失,日圓平倉盤帶走資金,大市成交連續兩日不足900億元,昨天只有868億元。 內需股疲弱,周大福(1929)季度數據轉差,遭多家大行降目標價(見另文),股價跌逾6%,農夫山泉(9633)再插逾7%,為最差藍籌,連帶啤酒股潤啤(0291)、百威亞太(1876)也齊挫逾半成。 隔晚美股反覆偏軟,港股昨低開14點後曾短暫倒升47點,但隨即再掉頭向下,上證更曾失守2900點,見5個月低位,拖累恒指午後跌幅擴大,一度挫218點,收市跌158點或0.91%,收報17,311點,國指跌52點或0.85%,收報6142點,科指跌53點或1.52%,收報3491點。 北水淨流出 多隻科技股捱沽 北水南下合計淨流出7600萬元,終止連續4日流入,但科技股成北水沽貨對象,騰訊(0700)遭淨沽2.48億元,美團(3690)更被沽4.37億元,快手(1024)及小米(1810)亦分錄得近6800萬元及逾3200萬元淨沽,科技股昨午後跌勢亦加劇,美團跌逾4%,小米跌2.5%,京東(9618)跌近2%,騰訊亦跌近1%,阿里巴巴(9988)靠穩,網易(9999)逆市升4.6%,為表現最佳藍籌。 農夫山泉跌逾7% 見上市新低 內需股弱勢持續,農夫山泉據報大桶水進貨價上調兩成,股價跌7.1%至30.75元,見上市新低,被多家大行下調目標價;周大福亦跌6.6%,見3年低位,潤啤跌逾6.3%,百威跌5.1%。Tesla績後挫逾7%,「蔚小理」跌4%至5%,內地電動車企要求歐盟舉行聽證會對關稅抗辯,比亞迪(1211)跌2.3%,吉利(0175)跌1%。 分析:縮量陰跌未變 或現恐慌拋售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恒指連跌第二日,大市成交量持續偏弱不足870億元,縮量陰跌走勢格局未改,如果情况未能改善,可能要通過恐慌拋售來將潛在沽壓釋放,後市有可能跌到首季的低位,即17,200點以下。 原文網址:https:/...

料公私營屋七三比數年可改 甯漢豪:研新發展區五五 梁文廣:前提不影響公屋上樓時間

 料公私營屋七三比數年可改 甯漢豪:研新發展區五五 梁文廣:前提不影響公屋上樓時間 prev next 【明報專訊】政府土地規劃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七三比」安排沿用多年,近期有聲音要求調整,降低公營房屋佔比。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不但會達標,還會超標,長遠有空間調整公私營「七三比」,並預計數年後當輪候公屋時間縮短,絕對有空間調校「七三比」。甯又稱,政府正研究在新發展區,包括新田科技城、新界北新市鎮等的部分發展項目可達「五五」比。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調節公私營房屋比例的前提應是不影響輪候公屋時間,提出例如輪候時間如能在3.5年或以下,方調整「七三比」。 甯料未來10年房屋量超標 甯漢豪昨日接受無綫《講清講楚》訪問表示,政府早年訂出公私營房屋「七三比」,是希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縮短輪候公屋時間。她指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不但會達標,還會超標,所以數年後,當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絕對有空間調校該比例。 根據政府去年10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2024/25至2033/34年度的十年期,仍以 「七三比」計算, 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4萬單位,其中公營房屋為30.8萬個,私營為13.2萬個。 流浮山規劃七三「或不適」 科技城公屋「毋須達七成」 被問到公私營比率有否「底線」,甯漢豪稱個別情况會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調校至「一半一半」;她舉例,早前推出的「尖鼻嘴、流浮山及白泥一帶」規劃,當中會有一個北都版本的數碼港,預料會有較多人才聚集,若當地採用公私營房屋「七三比」可能不太適合。她又指新田科技城的公屋比例毋須達七成,而稍後推出的新界北新市鎮土地用途亦會做相關研究;至於市區重建後仍以私樓為主,在重建地帶亦不適用「七三」比例。 房委會今年5月公布,公屋一般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計及編配簡約公屋)平均為5.7年。政府去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稱,未來10年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以提供約4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約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會梁文廣表示,「七三比」目的是為了加快上樓,現時並非調整公私營房屋比例的時機,但可訂下指標,若公屋輪候縮短至一定時間,例如3.5年或以下,就可調整該比例,確保上樓時間...

市場加注撐「特朗普交易」

 市場加注撐「特朗普交易」 新聞觀看次數:707 距離今年11月初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尚有一段時間,惟作為前任總統的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在聲勢上明顯遠勝於希望爭取連任的現屆總統拜登。這場懸殊的對決,使得金融市場很快開始部署特朗普勝出的結果,並且對所謂「特朗普交易」(Trump Trade)策略有更完整的觀點,在避開所有對通脹敏感的資產之外,已開始加注高收益債、工業股等。 原文網址:市場加注撐「特朗普交易」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22-0722_00202_022/ 特朗普一直支持降低企業稅率,增加關稅以保障本地產業,市場將這種政策主張解讀為利好一些資本實力較弱、信貸成本較高的公司。因為規模較小的企業,在借貸成本一般較大公司貴(因為風險更高),而且其規模效益不高,亦不利於與外國低成本商品競爭。 高收益債工業股最受惠 分析指出,在「特朗普交易」的策略下,高收益債券對基金經理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如果排除金融股,超過一半的高收益債發行企業只有國內收入。相較之下,投資級債的發行企業比例僅為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亦是利好工業股的一大潛在因素。Insight Investment投資組合經理Catherine Braganza表示:「我們一直在增持美國工業股,預期該板塊將受益於新政府的親商立場。」她指出,在工業製造中受益的公司,特別是那些從事零件業務的公司很有吸引力。 22 July 2024 原文網址:市場加注撐「特朗普交易」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22-0722_00202_022/

美PCE通脹或降溫 上月預期2.5%

 在本月初公布的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低過預期後,市場預計,聯儲局參考的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6月按年升幅亦會回落至2.5%;撇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升幅則維持2.6%不變。相比通脹數據,周四公布的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更難預測,特別是此前數據經常出乎意料,目前市場平均預計增幅為1.8%,即較前一季度的1.4%增幅有改善。 原文網址:美PCE通脹或降溫 上月預期2.5%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22-0722_00202_004/ 富銀估上季經濟彈1.8% 雖然GDP乃是反映上季經濟狀況的滯後數據,但在市場一致認為美國經濟會「軟着陸」的背景下,如果GDP表現太好或者太差,都會影響到經濟學家、分析員對於經濟趨勢的判斷,甚至左右貨幣政策轉向的時機。 富國銀行仍然維持美國經濟增長逐步放緩的預測,預計上季增長反彈至1.8%後,第三季、第四季分別會回落至1.6%及1.5%。 至於PCE通脹數據,由於其走勢理論上和月初公布的CPI高度相關,所以如無意外的話,本周的數據將會強化聯儲局在9月減息的信心。 股神掟美銀料套115億 股市方面,在眾多銀行金融股放榜後,股神巴菲特率先出手減持其愛股之一的美國銀行(BofA),透過其投資旗艦公司巴郡於7月17至19日期間出售了3,389萬股美銀,每股售價介乎43.12至44.06美元,料套現了14.8億美元(約115億港元)左右。不過,經過減持後,巴郡仍持有9.98億股美銀,未知接下來會否進一步出售。 巴郡於2011年開始建倉美國銀行,作為長期投資者,將持有十多年的股票賣出套現也無可厚非。特別是隨着美國即將進入減息周期,銀行的淨息差會因此而收窄,不利其盈利表現,選擇在減息前拋售銀行股的做法其實也是合情合理的交易策略。 本周市場另一大關注焦點自然是上市公司業績,傳統企業如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福特;科技股如特斯拉(Tesla)、Alphabet等亦會在本周放榜。 22 July 2024 原文網址:美PCE通脹或降溫 上月預期2.5%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22-0722_00202_0...

恒指跌穿250天線 港股本周料反彈乏力

  恒指跌穿250天線 港股本周料反彈乏力 三中全會後市場觀望新政策出台,而美國三大指數上周五受壓,不過恒指夜期和港股ADR(美國預託證券)走勢則大致企穩。市場人士分析指出,港股本周仍看淡,而內地經濟未有顯著恢復,加上外圍變數增加,均令港股缺乏反彈動力。 外圍股市方面,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回調,其中杜指跌0.9%,納指跌0.8%,標指亦回落0.7%。不過,港股夜期向好,收報17450點,較上周五港股收市高水32點。以重磅股ADR走勢推算,恒指今天或會平開。 對於後市走勢,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內地三中全會後並無釋放合符市場預期的訊息,加上上周恒指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本周恒指仍將處在緩步向下的過程,有機會繼續下跌至17200點或以下水平。 市場觀望美議息及大選形勢 伍禮賢又指,港股最大的支持動力為內地經濟向好,惟暫時所公布的數據未能鞏固市場信心,而港股近期成交額波動較大,反映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投資者「追反彈」意欲弱。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李慧芬亦表示,內地經濟未有顯著恢復,目前市場觀望月底美國議息及11月美國大選結果走向,兩者皆令減息的變數增加,對港股帶來較多波動性,短期港股繼續維持向下態勢,恐跌穿16700點至16800點水平,至於本周,恒指初期有機會反彈回17700至17800點水平,其後繼續轉弱。 李慧芬指,在現時港股弱勢延續下,暫不建議投資者入市,不過正處於暑期,外遊消費相關板塊或可關注,同時臨近奧運,啤酒股板塊或可現炒作。 展望本周,美國將公布7月製造業及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6月及第二季度核心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以及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磅數據。 另外,香港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及進出口數據亦將在本周公布。 22 July 2024

強積金上半年人均賺1.25萬

  強積金上半年人均賺1.25萬 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6月投資回報約0.76%,投資收益為93億元,即475萬名強積金計劃成員人均獲利2000元。上半年強積金回報約5.16%,累計投資收益達596億元,屬2019年來表現最佳的上半年,成員人均賺約1.25萬元。 單計第二季,強積金錄得2.62%回報,累計投資收益311億元,成員人均獲利6500元。 積金評級預計,強積金總資產將升至1.22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計入投資收益及強積金供款後,成員平均賬戶結餘約25.81萬元,按月增加2800元,上半年累升1.81萬元。 美股基金進賬13.65%跑贏 總結上半年,美國股票基金表現最突出,回報達13.65%,在今年首6個月中,有5個月回報高踞前三名。單計6月份,美股基金升幅為3.01%,僅次於進賬4.6%的亞洲股票基金。 日本股票基金上半年回報為13.41%,稍遜美股基金,6月份錄0.92%漲幅。亞洲股票基金和環球股票基金上半年分別進賬10.7%及10.15%,位列第三及第四位,6月回報分別為4.6%及1.98%。 環球債券跌3.14%包尾 中港股票基金上半年僅升4.34%,6月份更下跌0.88%。上半年表現最差的是環球債券基金,期內虧損3.14%,6月則錄得回報0.17%。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表示,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年多以來未曾出現超過2%的跌幅,反映即使通脹和利率高企,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美股可能會持續錄得正回報。然而,他強調投資永遠存在變數,通過定期儲蓄、多元化投資和專注長線投資,有助減輕不確定性。 5 July 2024

配合物流業發展 洪水橋產業地加快推

  配合物流業發展 洪水橋產業地加快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為配合長遠經濟發展,特區政府預計9月底推出洪水橋多層產業大樓地皮,與截標時間押後至12月底的元朗多層產業大樓相若,以配合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表示,政府將爭取本季推出洪水橋工業用地,地皮面積約7.7萬多平方米,最高樓面可達54.4萬平方米,指定用於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主要作物流用途,並會提供一定的樓面給政府,以協助受發展清拆影響的棕地作業。 助棕地作業者升級轉型 她表示,政府亦正爭取盡快完成移除用地上的社區隔離設施,並完成草擬地契條款和敲定招標安排,項目會以分階段招標,具體的非價格和價格比重,以及將交還給政府的樓面面積,詳情會在招標時公布。 甯漢豪前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查詢時指,政府的長遠目標是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一方面推動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以具土地效益的方式整合受政府發展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和協助他們升級轉型。政府已在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發展區預留70多公頃土地,大部分將用以發展多層產業大樓。業界早前對發展首兩幅位於元朗及洪水橋的多層產業大樓用地提交的發展意向書反應正面,業界(包括一些潛在投標者)反映需要更充裕的時間擬備標書,並希望政府早日推售洪水橋用地,讓業界和投資者可在同一時段內就兩幅用地作策略發展考慮和部署。 甯漢豪也提到,多層產業大樓的租金是棕地作業者的關注之一,因為目前新界棕地的租金較為相宜。因此為讓「上樓」的棕地作業者能逐步適應多層產業大樓的租金,政府會要求投得用地的發展商將多層產業大樓的部分樓面移交政府,例如元朗用地的批地條款要求三成樓面移交政府,供政府以棕地市場租金(即較多層大廈便宜的租金)出租予棕地作業經營者,初步為期約5至10年,以提供一段過渡期,讓他們適應多層產業大樓運作模式及進行產業升級轉型。 鞏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梁躍昊昨評論當局加快在今年9月推出洪水橋工業地皮,認為此舉有兩大重要政策意義。首先,這將協助物流業升級轉型,助力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再者,用地上所興建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將提供空間重置零散的棕地作業,加快收回棕地作綜合利用,能有效提速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程。 5 July 2024

港PMI挫至48.2 連續兩月處收縮區 訂單大減觸發裁員 營商環境轉差

  港PMI挫至48.2 連續兩月處收縮區 訂單大減觸發裁員 營商環境轉差 標普全球公布香港6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8.2,較5月的49.2進一步下跌,為連續兩月在50的榮枯線以下,並創2022年9月、即逾一年半以來新低。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Jingyi Pan表示,新訂單與產量在期內跌幅擴大,反映營商環境轉差,加上區內競爭加劇,企業似乎正在掙扎邊緣,惟負面情緒於期內有所淡化。有經濟師認為,短期內本港經營環境難有起色,估計至第四季PMI才有機會重回50水平。 標普全球香港PMI每月均會向香港私營機構主管發出問卷,受訪企業約有400家,並按產業和規模分層抽樣,當中涵蓋製造、建造、批發、零售及服務業等不同範疇。 本港PMI已連續3個月下跌,報告指出,私營企業於6月連續兩個月減產,緊縮程度逾兩年最快,主要是新增訂單進一步萎縮,來自內地及海外客戶新訂單量亦於今年中下滑。受訪業界透露,本地及外部經濟疲弱,加上競爭日益激烈,銷售受影響,就新增訂單及產量而言,兩者均以製造業跌幅最為明顯。 企業非全部悲觀 逆勢增採購 報告又提到,由於新訂單減少,因此積壓工作連續9個月縮減,更有個別公司縮編裁員,就業水平連續兩個月下降。 價格方面,6月投入成本有所上漲,升幅由採購價格與員工薪資所帶動。原材料價格向上,導致整體採購價格創3個月以來最大升幅;員工薪資亦攀至4個月高位,因此有企業轉為調高售價。 不過,展望前景,標普全球表示,香港企業雖普遍看淡,擔憂競爭加劇及經濟低迷,但仍有多間公司看好前景,採購數量顯著增加,故在供應商供貨表現改善下,企業庫存水平亦見提高。 Jingyi Pan稱,雖然最新一個月的營商環境轉差,惟負面情緒於期內已大大沖淡,有企業繼續增加採購活動,反映對後市復甦存有希望;同時,就業水平下跌幅度亦不算大。她提到,有港企關注成本持續上升或可能打擊需求,目前成本通脹仍低於平均水平,但該行留意到,成本壓力令產出價格出現通脹訊號,已於6月開始浮現,故未來有需要關注成本上揚對需求會造成什麼影響。 星展:美倘減息 末季復擴張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謝家曦預料,第三季港PMI會持續疲弱,因美國息口高企影響消費及投資意欲,以及內地經濟復甦未如理想;因7月屬暑假,有季節性因素,PMI或會回升,若9月美國減息,最快第四季PMI可升至50持平線。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

恒指收復萬八關 成交不足千億

 恒指收復萬八關 成交不足千億 【明報專訊】隔晚美國公布ADP就業報告,新增就業人數低於預期,聯儲局亦公布6月議息聲明指官員對通脹降至2%有更大信心,提振減息預期利好科技股。加上中資銀行股持續向好,恒指昨日反覆上升0.28%或49點,收報18,028點,事隔一周後收復18,000點大關。不過成交縮減至908億元,為約4個月以來最低成交,分析指昨日港股上升惟成交縮減,市場主要觀望內地月中舉行三中全會所推出的經濟政策,預期近期仍以區間波動為主。 北水淨入逾9億 內銀科技股做好 國指昨日收報6470點,上升0.23%。北水通過港股通淨流入9.46億元,為6月25日以來最少。恒指昨日升幅主要來自中資銀行股與科技股,建設銀行(0939)昨日除淨後,上升3.32%,收報5.54元,貢獻恒指升幅33點,工商銀行(1398)昨升2.11%,中國銀行(3988)升1.31%,合共推動恒指上升52點。石油股亦做好,中石化(0386)升2.66%,中石油(0857)升1.55%。 反映在美上市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隔晚上升3.31%,帶動科指昨日亦升0.63%,收報3649點。重磅科技股做好,美團(3690)上升2.22%,阿里巴巴(9988)升1.32%,騰訊(0700)升0.79%,合共貢獻恒指上升53點,攜程(9961)升4.38%,為表現最佳藍籌。內需股則持續疲弱,李寧(2331)雖傳出主席李寧考慮增持消息,不過昨仍下跌3.8%,消化前日升幅,為表現最差藍籌,申洲國際(2313)亦跌3.14%。 恒指昨早段曾升155點,惟在20天線(18,074點)附近遇阻力。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港股昨日升幅不大且日內波幅狹窄,為上月底自250天線附近開始反彈的延續,近日中資銀行股向好,似為資金在「中特估」板塊之間輪動。 分析:恒指近期區間波動為主 雖然市場對美國減息信心預期上升,不過植耀輝認為,港股近期走勢較受A股影響,市場主要等待三中全會公布的經濟政策,短期未有方向。若恒指可以升穿50天線(18,279點)動力會更好,不過暫時缺乏推動因素,預期恒指暫時會在17,500點至18,400點之間波動。 5 July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

零售業恐續捱打 協會籲減租三成救亡

 零售業恐續捱打 協會籲減租三成救亡 香港零售銷售連續3個月下挫,不少商戶叫苦連天。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直言,一眾大業主及商場非常清楚零售商現時面對的處境,奈何零售商至今縱然可以凍租、減租甚或寬免租金,惟幅度都及不上生意下滑的速度,所以認為業主最少要減租30%。 人力成本升 影響大 她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及,現時租金佔零售商成本比例仍然高企,礙於人手短缺、薪金向上,人力成本同樣已經超出零售商可負擔水平。 至於港人北上消費成風,她指與大灣區互動是大趨勢,香港要認定自身優勢,期望大灣區居民亦視香港為生活圈其中一個地方,吸引他們頻密來港。展望下半年市道,她稱要視乎匯率情況,及內地調高購物免稅額至1.2萬元的效果,如他們來10次,就是12萬元。她也承認,提升購物免稅額的效應有待觀察,部分內地居民由疫情開始已習慣不來香港,需要時間重新習慣來港消費。撇除有關外在因素,她估計本港零售業仍要捱一段時間。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則表示,受到匯率影響、全球經濟環境及消費者行為改變,由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可見,現時實體店的銷情欠佳。他又指,奢侈品的消費力主要視乎公司客及高收入人士的消費力,公司業績差應酬少,社交活動及送禮自然亦減少,奢侈品需求自然減低,特別是一些高價酒類。 高盛降收租股盈測 北上消費持續之下,他指香港零售市道受很大考驗,期望隨着美國快將步入減息周期,加上中央推出惠港措施,能夠改善下半年零售市道。 投行高盛指出,香港5月零售銷售疲弱,反映了市民及旅客消費模式改變,輕微下調九龍倉置業(01997)、希慎興業(00014)等多隻本地商場收租股每股盈利預測不足1%,評級維持不變。九置昨日收報21.15元,升3.68%;希慎收報11.4元,升1.24%。 原文網址:零售業恐續捱打 協會籲減租三成救亡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04-0704_00202_003/ 4 July 2024

畢馬威:港銀內房貸款或續惡化

 畢馬威:港銀內房貸款或續惡化 明報專訊】內地房地產商貸款為近年拖累本港銀行資產質素下跌主因,金管局早前公布本港銀行首季末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按季升0.23個百分點至1.79%,內地相關貸款比率升0.19個百分點至2.77%。畢馬威中國金融服務合伙人沈耀文稱,雖然銀行已為內房貸款作大部分撥備,但內地房價仍在下跌,今年仍有新違約和貸款分類下調出現,內房貸款質素未來或繼續惡化,但不會較過去兩年嚴重,內地穩定房市政策對減少貸款違約相當重要。 破產數字升 銀行關注中小企貸款 除內地房企貸款,沈耀文指本港中小企貸款質素亦為銀行所關注,中小企經歷疫情、高息困難,加上本地和內地旅客消費習慣轉變,中小企破產數字上升,雖然未見銀行停止向中小企貸款,但審批上更為審慎。銀行審批貸款現時更為着重企業現金流,未來是否有盈利和生存能力,若企業只是面臨短暫的資金流動問題,金管局早前發出的指引會對他們融資有幫助。 沈耀文表示,銀行亦緊密監察本地地產商貸款情况,美國減息時間不確定,過去兩三年高息環境下,本地地產商利息成本高達5至6厘,銀行相關信貸風險上升。不過,他指目前未見本地地產商貸款明顯地被降級,但銀行已在積極管理相關風險,減少貸款在個別行業或客戶集中度。今年首季港銀貸款質素惡化速度較去年放緩,他認為今年變化需視乎息口走勢、內房有否更多支持政策,以及本港經濟復蘇的速度和力度。 受惠高息環境持續,去年本港銀行淨息差按年擴闊30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至1.84厘,畢馬威中國香港銀行業高級合伙人馬紹輝(Paul McSheaffrey)指聯儲局會等待通脹受控,預計至今年底才開始減息,由於銀行貸款重新定價需時,預期對今年息差影響不大,2025年才會逐步反映。 4 July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0704/s00004/1720027329589

離岸人幣曾現8個月低位 圓匯險守162

  離岸人幣曾現8個月低位 圓匯險守162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隔夜「放鴿」,指通脹已在下降軌道,但表示希望看到更多進展,才有足夠信心開始減息,其言論未影響美元強勢,人民幣、日圓昨日續跌,人民幣離岸價早段曾失守1美元兌7.31元關口,見7.3114的8個月低位後,至晚上10時回升至7.2984:港元兌人民幣在0.9351至0.9358徘徊;美元兌日圓最弱見1美元兌161.95日圓,續刷新38年低位;每百日圓兌港元在4.82至4.84徘徊。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姜靜稱,考慮到中美利差差距仍大,且國內經濟未見全面走強,人民幣或繼續保持相對弱勢,未來兩周將在7.25至7.32徘徊。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稱,現時中國內需疲弱,需繼續依賴出口,人行短期內或沒有意願提高人民幣匯價,人民幣上試7.15有難度。 央行周一表示會在市場借入國債,昨日有新進展,外電報道,人行初步選定工行(1398)及郵儲行(1658)以溝通借債券事宜,至於何時借入及以那個息率水平借入,以甚麼資產抵押,以至於已否與其他銀行達成相關協議則仍未有詳情。人行未有作出評論。分析預期,央行借入國債,主要是平抑過熱的債券市場。 人行借入國債 傳選定工行郵儲協調 對於日圓弱勢,獨立外滙商品分析師盧楚仁則指出,其跌幅尚未去到如24小時急跌500點的水平,故日本央行尚不急於出手托圓匯,日圓仍有下跌空間,料日央行在165至170算之間才有機會出手干預。他認為,若市民僅是為出行旅遊兌換日圓,已可以加入「唱錢」隊伍,但若是用作投資,可以再稍等日圓進一步滑落,除可兌換大量日圓外,亦可投資日本房地產及購買日股等。他稱,當前日圓處低位,相信現在開始買入並長期持有日本資產「有著數」。 4 July 2024

恒指3連揚 中贛首掛插46%年內最傷

 恒指3連揚 中贛首掛插46%年內最傷 港股連升3日,恒生指數昨日再升209點,惟萬八點關口得而復失,全日成交按日縮減4.13%,至1,136.04億元,第二日重上千億元規模,惟首日掛牌的兩隻新股雙雙「潛水」收場,其中內地電訊基礎設施服務商中贛通信(02545)更成為今年首掛跌幅王。 車股炒上 北汽飆6% 恒生指數昨日高開72點,見17,841點,其後升幅一度擴至248點,高見18,017點,最終收市報17,978點,升1.18%;國企指數升80點或1.27%,報6,455點;科技指數漲87點或2.48%,報3,626點。南下「北水」全日淨流入36.42億元,連續第6日錄淨買入,累計210.47億元。 車股「開車」,北京汽車(01958)持股約一成的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車款之「享界S9」已量產,北汽股價收升6.89%;理想汽車(02015)再揚逾5.35%,連續兩日成為表現最佳藍籌,累積飆高10.59%;蔚來(09866)亦升4.37%。 異動股方面,有傳體育用品公司李寧(02331)創始人李寧考慮增持公司股份,或引入私募股權合作夥伴,帶挈公司股價升1.61%。另外,波司登(03998)大股東擬折讓9.6%配股,套現17.2億元,盤中一度大冧逾18%,收市仍瀉近16%。 新股市場方面,以招股價上限定價的中贛通信全日「潛水」,盤中高見0.83元,仍較招股價1.25元大跌33.6%,最終以全日近低位0.67元收市,大插46.4%,不計手續費,每手帳蝕1,160元。 5新股孖展認購抽飛 內地國有綜合城市服務及物業管理公司經發物業(01354)甫開市報7.65元,較招股價7.5元升2%,但其後走勢逆轉,最多跌18.66%,收市仍插11.47%,報6.64元,每手帳面虧損258元。 受累上市新股表現失色,招股中的7隻新股,有5隻的孖展認購出現「抽飛」,包括今日「截飛」的百望股份(06657),其孖展認購9,017萬元,相當於公開發售集資超購逾1.4倍,而同日截止招股的方舟健客(06086)錄1.21億元孖展認購,公開發售超購逾5倍。 原文網址:恒指3連揚 中贛首掛插46%年內最傷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0704-0704_00202_006/ 4 July 2024...

本研:5年批60狗場用地 半不符實 疑作跳板 至少15幅兩年內申棕地作業

 本研:5年批60狗場用地 半不符實 疑作跳板 至少15幅兩年內申棕地作業 【明報專訊】本土研究社發現,近5年獲批並現時仍有效的60個臨時「動物寄養所」的規劃許可中,有31個疑似非營運狀態,按計劃原可容納近千隻貓狗、面積近4.2萬平方米的用地,卻放置明顯與動物寄養無關的物品,例如建築材料、泥頭車、停泊大量車輛等。本研社又發現至少15宗疑似非營運的臨時動物寄養所用地,在一兩年內即被新的棕地作業許可蓋過,當中10宗前後為同一人申請,質疑是否有人借動物寄養所伴隨的填土申請,令其後的棕地申請更易獲批。規劃署稱,條例容許就同一用地提出不同的規劃申請,但承諾會調查及跟進相關場地,以確定是否有違例發展情况。 指可申不同用途 規劃署稱會調查 本研社透過翻查規劃文件、衛星圖、航拍圖及實地考察,全面檢視近10年的規劃申請,發現城規會在新界接獲的臨時動物寄養所規劃申請急增,由 2015年5宗升至2021年起每年30多宗,近年有九成申請獲批,大部分均在「農業」地帶及集中在元朗錦田北,相信與政府新發展區有關。 有曾申作貨倉遭拒 有具建築商背景 按一般程序,欲申請作臨時動物寄養所的申請人須向城規會提供計劃書,列明計劃寄養貓狗數目、當值員工數目、相關動物設施等。不過本研社稱,疑似非營運的臨時動物寄養所均不見與貓狗相關的構築物或聽見有動物叫聲,網上也找不到「寄養所」的簡介或聯絡方法,有些申請人是工程公司或有建築商背景,亦有申請人過往在同址申請作棕地作業如貨倉、露天儲貨被拒。 本報記者上月曾到沙埔村東南面觀察,翻查資料,曾有3名鄧姓人士分別申請擬作臨時動物寄養所連附屬設施及填土工程,計劃書列明寄養分別不多於60、55及40隻狗,申請於去年1月獲批;同年12月,城規會批准卓嶺發展有限公司遞交兩項臨時貨倉的規劃申請,涉及範圍包括原有臨時動物寄養所用地及相鄰土地。 獲批作寄養所未見有狗 泊數百無牌車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卓嶺兩名董事為羅偉成和鄧焯倫,鄧與新界鄉議局普通執行委員同名,本報向鄉議局查詢,至截稿前未獲回覆。記者現場未見有狗,但泊有數百架沒掛車牌的汽車。 在大江埔南部,城規會在2021至23年間先後批准蔡德理等4人的臨時動物寄養所申請,去年城規會又再批准蔡一項擬作為期3年的臨時貨倉申請,範圍包括他原本申請作臨時動物寄養所的用地及相鄰...

灣區熱搜:「以舊換新」「先住後買」「先租後售」 去庫存需兩年 廣州房產界奇謀促銷

 灣區熱搜:「以舊換新」「先住後買」「先租後售」 去庫存需兩年 廣州房產界奇謀促銷 【明報專訊】內地各市為重振樓市而絞盡腦汁。廣州市早前多項數據顯示,房地產一二手市場低迷,去庫存周期需要長達近兩年,為刺激消費者買樓意欲,除了此前宣布的「以舊換新」,一些新樓盤還推出「先住後買」、「先租後售」等促銷活動。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上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份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况,廣州一二手樓價跌幅較4月擴大,且在一線城市中表現最差。其中,一手樓價格按月下降1.4%,持續12個月按月下跌,按年大降8.3%;二手樓情况相同,價格按月下降1.6%,連續下跌13個月,按年下降11.4%。 一二手樓價格下跌,銷情不佳,大大增加廣州樓市去庫存壓力,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截至5月底,廣州全市商品房庫存量為1173.6萬平方米,自2月以來連續3個月攀升,去庫存周期也上升至23.2個月,見近一年新高。 讓客試住示範單位 減「貨不對辦」擔憂 市况不明朗之下,當地愈來愈多樓盤及地產代理加入「以舊換新」活動。據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及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資料,截至6月17日,全市共有206個樓盤參與「以舊換新」,涉及68間房企和67間地產代理。除了「以舊換新」,部分開發商還在銷售模式上搞新意思,其中位於花都區的中誠璟瀧灣,除了參與「以舊換新」,早前還推出「先住後買」,拿出3間示範單位讓客戶試住。樓盤負責人表示,示範單位水電等均可正常使用,客戶可在公眾號預約登記,繳交2萬元(人民幣,下同)誠意金後免費試住兩天一夜,如試住後不滿意可退還誠意金,認為「先住後買」可消除客戶的置業顧慮,減輕對「貨不對辦」擔憂。 廣東18樓盤推先租後售 此外,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廣東房協)上月中旬聯合業界提出廣東商品房促消費四大舉措,除了推出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置業優惠、「以舊換新」全國免佣、大宗交易對接外,還提出「先租後售」銷售模式,鼓勵開發商支持消費者先租再買,約定租期、租金並配套金融服務,在租賃期間已繳付的租金,可以抵扣該房屋出租約定的買賣價格。 根據廣東房協發布的名單,全省有18個樓盤響應參與「先租後售」,其中大灣區城市中,廣州有11個、佛山有2個、珠海有1個。廣州參與的樓盤分佈在白雲、黃埔、南沙、增城,每平方米價格從1萬至4萬元不等。...

人行借國債托息 10年期債息應聲彈

  人行借國債托息 10年期債息應聲彈 中國10年期國債息昨早創新低後,人民銀行突然宣布,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將於近期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借入國債。內地官媒人民網引述專家估計,人行借入國債後,可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國債,相當於增加國債供給,從而壓低國債市場價格,推升國債息。市場預期,人行最快本周就會在公開市場開展國債賣出操作。人行發聲後,10年期國債息應聲由谷底反彈近7個基點,收報2.253%;國債期貨價格亦全線下挫,10年期國債直線下挫,創下逾兩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人民網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人行或主要是借入10年期及以上期限的中長期國債,至於借入規模、是否或何時出售,相信將由人行根據債市形勢而定。 料最快本周出手 近期中國長期國債期貨價格屢破頂,人行未「出手」前,10年期國債息昨早曾跌至2.183%,創紀錄新低,但下午1時借債消息公布後,10年期國債息由低位谷底反彈近7個基點,收報2.253%;30年期國債期貨跌逾1%;10年期及5年期分別跌0.37%及0.24%。 王青表示,就引導市場預期,避免中長期公債殖利率較大幅度偏離相應政策利率中樞而言,會比先前的風險提示效果更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亦表示,此舉意味人行近期或會在公開市場進行國債賣出操作,賣出國債有利於穩定長債利率,防範利率風險。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策略師Frances Cheung則指出,除了是為出售債券做準備,另一種可能性為人行在借入國債時注入流動性。 近月有內地小型銀行汞投資者擴大債券投資,有分析指或與內地市場優質資產較少,及對經濟的悲觀情緒等有關,令國債市「瘋牛」。人行曾多番發聲明示中長期國債收益率偏低風險,5月底警告稱必要時或賣出國債;人行行長潘功勝上月稱,正研究推動落實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 2 July 2024

內地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8 創3年高

 內地財新製造業PMI升至51.8 創3年高 【明報專訊】財新公布,6月中國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1.8,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水平, 指數較5月上升0.1,為2021年6月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生產活動擴張加速。相對國家統計局周日公布製造業PMI報49.5,連續兩個月處於收縮水平,兩者PMI差距連續3個月擴大。財新PMI取樣偏重民企和出口型企業,分析認為數據反映出口將續為內地經濟帶來支持,惟內需仍然疲弱。 新訂單指數連續11月擴張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指數反映製造業供需保持擴張,生產指數連續5個月上升,續創兩年以來新高,而製造業新訂單指數亦連續11個月維持擴張,消費品和中間品需求高於投資品。新出口訂單指數擴張收縮至僅在50點以上,王喆指增長趨勢雖然維持,不過增速降至近6個月以來新低,反映海外市場需求略有轉弱。就業方面,指數連續10個月收縮,但6月回升至僅低於50點榮枯線,王喆指反映增聘和減少員工企業數量基本相當。 不過,內地製造業企業樂觀度降至逾4年半低位,王喆指生產經營預期指數仍位於擴張區間,但較5月降3點,企業家擔憂主要來自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市場競爭激烈。他認為雖然最近經濟數據延續向好,不過市場信心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面臨的極大挑戰,政策對經濟支持力度未來需進一步加強,當局財稅改革等相關政策,亦應格外注重培育企業的樂觀預期。 與官方PMI連續兩月收縮有別 彭博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朱懌指出,財新PMI取樣範圍較小,更側重私營和出口型企業,財新PMI相對官方強勁,表示出口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繼續為經濟成長提供支撐,但或無法抵消內需疲弱,6月高頻指標顯示,內地經濟復蘇勢頭有所放緩。另外,本月新訂單指數雖仍在擴張區間,但下降幅度較官方PMI為大。 2 Jul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