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陳茂波:三大重點谷經濟

  陳茂波:三大重點谷經濟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表示,上周發表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力求推動經濟朝高質量方向發展,並點出了數字經濟、第三代互聯網(Web3)及構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三大發展重點。 他指出,香港早已培育和聚集一批極具質素、前瞻創新且充滿熱誠的綠色科技公司,而日前他與副財政司長黃偉綸分別到訪香港創科發展的兩大旗艦——科學園及數碼港,探訪多家綠色科技初創企業,了解他們的創新技術和發展需要。 這些初創公司每一家各有所長和特色,他們的故事也引伸出一個關鍵課題,除了需要紮實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同樣重要的是投融資和商業管理上的支持,以至巿場研究和推廣。 高度協調生態系統 助綠色科企領先全球 陳茂波指出,跨界別聯手合力鎖定痛點、研發方案、支持應用,將更好推動整個綠色科技從創新研發、商品轉化,至量化生產和產業化的積極循環。透過建立這樣高度協調互動的生態系統,香港的綠色科技發展必可加速向前並蓬勃發展,吸引全球資金、企業和人才匯聚香港,成為全球的領跑者。 27 FEB 2023 明報

油價兩個月插5% 短期勢波動

 油價兩個月插5% 短期勢波動 國際油價今年以來表現未見突出,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分別回落約5%及3%。由於俄羅斯3月將會再度減產,且減產幅度可能超過預期,相信短期油價會較為波動,料紐約期油波幅介乎70至83美元,上周五收報76.45美元。 除了供應因素之外,能源需求面亦醞釀變化。誠如國際能源機構(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近日提到,目前石油市場處於均衡狀態,但未來數月中國經濟重啟對能源市場需求變化,至關重要。 黃金入市位1800美元 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師盧楚仁則認為,環球經濟仍然存在隱憂,加上美國及歐盟將俄羅斯石油價格封頂限制油價升勢,故油價只見反彈而非見牛市升浪。 金價方面,全球央行去年淨購買黃金量創1967年以來最高,中國是主要買家,更有分析認為,若然計及去年中國減持約20%的美國國債,全年黃金購買量可能更高。展望3月金價走勢,盧的看法亦較為樂觀,指隨着中國以至全球各地央行密密增持黃金,金價理應可受央行的買盤支持帶動,倘若美匯指數3月再度轉弱,金價短期有望回升,向上阻力在每安士1,960美元,而1,800美元乃較理想的入市位。現貨金上周五收報1,811.6美元 加密幣方面,華夏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湯紹彰認為,比特幣能否衝穿每枚3萬美元還看聯儲局取態,事關美國仍處收水周期。至於近期比特幣走勢波動,主要是美國證交會加強監管幣安穩定幣BUSD之下,市場擔心BUSD將會脫鈎甚至不再存在,因而導致有投資者將BUSD直接轉入比特幣,且自另一種穩定幣USDC監管以來有特殊資金流入,而該筆資金用來買比特幣所致。 減半周期效應撐比特幣 他提及,由於比特幣每4年有一次「減半周期」(Bitcoin Halving),而下一個「減半時間」會是明年3月,觀乎今輪周期則已經進行了70%,亦正因比特幣在每次周期尾聲之際,往往出現價格見底的規律,令外界對比特幣有所憧憬。比特幣昨曾報每枚23,184美元。 27 FEB 2023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227-0227_00202_024/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227-0227_00202_02...

強積金2月人均蝕6134元 升浪斷纜

 強積金2月人均蝕6134元 升浪斷纜 環球金融市場走勢分化,港股由22,000關回調之際,歐洲股市則屢創新高,此消彼長令打工仔強積金連升3個月後無以為繼!據晨星(亞洲)截至本月22日數據,2月強積金轉跌2.67%,以去年底強積金總資產值逾1.05萬億元及約457萬名強積金成員計,人均蝕6,134元;不過,累計首兩個月所有強積金投資組別仍然賺錢,折合回報有3.28%,意味每位打工仔進帳7,536元。 2月各大投資組別的表現「跌多升少」,當中以歐洲股票回報最勁,升0.99%。今年開局至今,歐洲股票的升幅更達10.05%,同樣稱霸一眾投資組別。港元貨幣回報則緊隨其後,單計2月及今年來分別升0.16%及0.43%。 港股基金跌6%表現最差 其他投資組別則錄負回報,其中過往3個月表現跑贏的港股基金,今個月要「墊底」跌6.19%,排「尾二」的是中國及大中華股票,跌5.53%;不過,兩大投資組別首兩個月仍升3.75%及5.01%。值得留意的是,債息趨升、債市繼續不穩之下,連累相關投資回報「見紅」,其中環球債券及亞洲債券2月各跌2.52%及2.37%。 上古國際集團董事梁彥穎則認為,歐洲股市之所以成為逆市奇葩,是因為大部分在歐洲本土掛牌的大型上市公司均屬舊經濟股,這些公司的業務在俄烏戰爭發生時被嚴重低估,但事實卻非如此,不但未有受戰爭與通脹的衝擊,甚至反過來是這兩者最大的受惠者,建議投資者繼續持有,直至俄烏戰事結束後再作檢討。 27 FEB 2023 東方日報   

港股恐低開 下月續尋底

 港股恐低開 下月續尋底 黑期插穿兩萬關 淡友或趁期結發難 港股已連跌4周但調整未完,俗稱「黑期」的新加坡港股期指昨日低水逾300點,一舉插穿兩萬點大關,加上今日期指結算,淡友可能乘勢「踩多腳」,恒生指數初步支持位降至19,600點。展望3月,中港股市焦點離不開於3月4及5日召開的全國兩會,俄烏局勢以及港股業績期。前者早前已見有資金提前部署潛在受惠股,後者暫難令人特別有憧憬,故下月的股市後向或反覆偏淡,反彈還看未來的經濟數據表現能否體現中港通關後的效益 聚焦兩會聯儲加息幅度 俄烏戰爭一周年剛過去,東、西方陣營各自表述立場,令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升溫,繼上周五美方再度針對俄國作出制裁行動後,接下來就看俄油的減產幅度,而中國的立場會否受到牽連,不明朗因素亦令經濟復甦憧憬打折。此外,3月內地市場必聚焦月初的兩會,而美國則宜關注聯儲局的加息幅度。 回顧最近3年,恒指在3月均要下跌,其中2020年3月更累跌逾9%。然而,若把時間拉長至近10年,仍有4年的3月錄得升幅。 意博資本亞洲執行合夥人鄧聲興認為,短期內港股仍然積弱難升,除了因為美國利率未如去年預期般會於今年第一季見頂之外,中美關係仍在惡劣的氣氛之中,未走出來。2月尾至3月恒指或要「陰啲陰啲跌多一千點」,使到19,993點的250天移動平均線變得容易失守,但暫難斷定港股進入熊市,只能說是從之前3個月的小牛市之中調整。 科網股反彈乏力勿急撈 業績方面,他預料,大型科網股如騰訊控股(00700)的最壞時刻已經過去,可是由於利率仍然高企,再加上6月底前,美國利率仍有機會累計再加0.75厘,對這類大型股份的估值不利,故才出現近日科網股反彈乏力的現象。他呼籲投資者在未有特別利好消息出現前,都不要急於入市。 恒指自2月初重上22,300點後未能再進一步,全月維持反覆回落格局,累計跌幅約2,000點。富昌證券環球投資策略副總裁李卓穎預期,港股經過2月的調整後,3月波幅料介乎19,000至22,000點區間;當恒指成功重上2月中旬高位21,300點,或反映短線調整結束,恒指有望重拾升勢,關鍵還看外資會否持續流入中港股市。 馬銀證券(香港)零售研究部主管李韻儀表示,恒指由去年11月起累計上升超過8,000點後,2月市況轉趨審慎,出現獲利情況。隨着兩會展開及踏入業績公布期,相信市場焦點將會放眼在兩會受惠板塊,以及企業管理層對今年的盈...

金鐘廊商業地來年度推 最高估值225億 發展局甯漢豪:不宜拖拉 租戶租約會配合賣地

  金鐘廊商業地來年度推 最高估值225億 發展局甯漢豪:不宜拖拉 租戶租約會配合賣地 【明報專訊】雖然近年不少商業官地流標或以低價售出,但發展局昨公布來年度賣地計劃,仍有3幅商業地推出,包括市場矚目的金鐘廊重建商業地,項目將提供約107萬方呎樓面,市場估值高達225億元。發展局長甯漢豪表示,金鐘廊重建計劃早在2016年底已完成改劃工作,近日亦完成道路、刊憲等法定程序,且項目一直有租客使用,故不宜再「拖拖拉拉」,盡快推出市場屬公道做法。 若該地成功以最高估值225億元售出,將佔預算案估計來年度賣地收益約850億元逾兩成半,反映該地對來年度賣地收入的重要性。甯漢豪指出,金鐘廊現時仍有租戶,相信租約會配合政府賣地的意願,但租約內容屬政府與租戶之間的協議,詳情不便透露。雖然市場認為項目有流標風險,但甯漢豪稱,政府推出商業地不可只看當年市况,而需為本港未來經濟再起飛作準備。若待數年後才推出,加上數年發展期,屆時可能錯失機會。 近日完成道路刊憲等法定程序 上述金鐘廊位於港鐵金鐘站上蓋,落成於1980年,恒隆地產(0101)早在1981年租用金鐘廊,以「包租公」形式分租,租期長約30年。連卡佛或相關人士2011年曾透過私人持有公司向產業署投得承租權,及後將商場大規模翻新,並引進旗下品牌連卡佛附屬品牌LAB Concept,多個國際時裝品牌、美容化妝品店進駐金鐘廊。規劃署於2014年已就金鐘廊重建規劃展開研究,至昨日有關地盤納入最新賣地表內,計劃來年度推出,為近年罕見位處港島港鐵站上蓋的商業項目,市場估值約154.03億至225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44萬至2.1萬元。 指啟德4C4商地拆細空間不大 高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主管鄭亥延表示,相信該地將發展成一個新地標,長遠能提升金鐘整體寫字樓的質素,估計會吸引內地和本地大型發展商入標,惟考慮到今年將落成的太古廣場六座會帶來18萬方呎淨樓面,發展商入標或較審慎。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亦稱,商業物業市况會比住宅及工業市場遜色,預計部分推出的商業地有流標風險。 此外,政府來年度亦重推曾流標的啟德第4C區4號商業地,可建樓面約86.3萬方呎。被問及啟德商業地未能成功改劃住宅,會否考慮拆細地皮出售,甯漢豪回應,該地皮拆細的空間不大。另外,對於早前市建局觀塘商業用地早前流標後,項目有意加入住宅元素,她指政府對此持開...

住宅官地推12幅9120伙冠五年

  住宅官地推12幅9120伙冠五年 政府決心持續推售土地,未受近月屢次流標影響,發展局昨天公布2023/24年度(下年度)賣地計劃,其中賣地表提供12幅住宅地皮,共可興建9120個單位,是自2018/19年度賣地表用地潛在供應達15250伙以來的5個年度新高。此外,為回應社會對「上車」的訴求,政府選定荃灣油柑頭一幅賣地表滾存地皮,作為新的「港人首次置業」(下稱首置)用地,並打頭陣於下年度首個季度(即今年4至6月)招標,預計可建約1950伙,成為約3年以來首幅登場的賣地表首置地皮。 發展局公布,下年度12幅賣地表住宅用地,包括6幅滾存自2022/23年度(本年度)的用地,以及6幅新納入賣地表的土地,共可興建9120個單位,較本年度賣地表用地可建8250伙,多約10.5%,也是2018/19年度以來,近5個財政年度最多。 2023/24總潛在供應20550戶 至於來自鐵路項目的供應,下年度料有約4530伙,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特別指出,賣地表和鐵路項目供應多,反映政府土地供應「底氣足一啲」。 市區重建局下年度料有3個項目推出或批地,包括土瓜灣盛德街/馬頭涌道前公務員合作社重建項目、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項目,以及預計下年度完成批地的黃大仙區衙前圍村重建項目,共涉及約2200伙;連同其他私人重建項目預測有約4700伙,下年度各來源的總潛在供應為20550伙,同樣屬於2018/19年度錄得25510伙以來的5個年度新高。 油柑頭首置地下季搶先應市 12幅賣地表用地中,將有「一大一細」共兩幅於今年4至6月率先招標,其中大型用地是前述油柑頭首置地皮,地盤面積約4.9公頃,乃12幅住宅地中最大,鄰近荃灣麗城花園和本月中旬售出的賣地表荃灣寶豐路住宅地,甯漢豪預計,該用地能提供約1950伙, 房屋局正制定該項目的發展模式和發展參數等,於稍後公布。 地政總署署長黎志華補充,該用地在規劃和位置等層面都相當適合作為首置用途,並形容其「位置好好,背山面海」,料受市場歡迎。該用地是政府2020年5月批出觀塘安達臣道首置用地後,歷來第二幅賣地表首置用地,市場估計可建樓面面積約104.63萬方呎,地價約47.1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500元。 同季登場的小型用地位處堅尼地城西寧街和域多利道交界,現屬巴士總站等用途,預計可興建約450伙,市場估值約23.1億至25.5億元。前述兩幅用地連同私人...

恒指3日跌535點 北水累掃20億

 恒指3日跌535點 北水累掃20億 國企指數報6,859點,升27點或0.4%;科技指數報4,149點,升48點或1.18%。港股總成交1,027.85億元,主板沽空比率13.52%。 藍籌方面,聯想集團(00992)股價昨狂飆5.52%,收報7.26元,為表現最佳藍籌,創逾半年收市高位。舜宇光學科技(02382)升3.61%至96.05元。中國聯通(00762)跌5.41%至5.76元,是表現第二差藍籌;滙豐控股(00005)回吐2.14%至59.35元;友邦保險(01299)跌1.57%至81.1元。 花旗指中港股具催化劑 安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表示,港股近日持續調整,暫未有催化劑,恒指有機會考驗兩萬關的牛熊分界線,阻力位21,000點;相信要待下月更多企業陸續發布業績或兩會消息刺激,港股才可扭轉近期態勢。 投行花旗預期內地及香港股市仍有更多上升空間,催化劑包括兩會、企業盈利預測上調及長線投資者的權重增加。該行維持恒指今年6月底及12月底目標不變,分別為24,000點和25,000點,按周四收市價計,還有17.92%及22.84%的上升空間。該行特別看好消費、互聯網、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板塊;H股首選名單有友邦、京東集團(09618)、周大福(01929)、中國國航(00753)及錦欣生殖(01951)。 原文網址:恒指3日跌535點 北水累掃20億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224-0224_00202_042/

預算案公布後 多家大行上調港經濟預測

  預算案公布後 多家大行上調港經濟預測 【明報專訊】周三政府公布《財政預算案》,今年擬再推出5000元消費券等財政刺激措施。昨日有多家機構上調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貼近政府預期今年增長3.5%至5.5%的下限。瑞銀預測由3.2%上調至3.8%,為兩個月內第二次上調,及後或有再上調的機會 瑞銀兩月兩上調預測至3.8% 瑞銀估計,今年消費券計劃涉資330億元,將等於全年零售消費總額9%,或GDP1.2%,雖然規模較去年小,不過基於疫後復常支持經濟復蘇,措施可加強周期增長的反彈。 匯豐報告指出,政府對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與該行3.8%的預期相符,認為派發消費券是出乎市場預期,幫助本地消費自疫情防控措施近乎撤除後進一步正常化,但會帶來需求推動的通脹壓力。該行認為內地旅客會進一步支持本港零售和服務業,近期內地訪客已回復到疫前的三分之一水平,至年底可回復至三分之二,但本地零售達到全面復蘇則仍需時間。 預期增長勢頭延續至明年 摩根士丹利將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調升至3.5%,較去年底時上調1.3個百分點,2024年料增長3.8%,基於中國內地重啟和恢復經濟速度較當時最佳情况預測更佳,認為內地經濟強勁而持續的反彈,可抵消財政刺激縮減和外圍市場疲弱的影響。由於旅客重臨、與內地貿易物流復常和資金流入,香港經濟自首季開始已見復蘇。 評級機構惠譽則將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期由2%上調至4%,預期增長勢頭可延至明年,明年料再增長約3.5%。今年度財政赤字為GDP略低於4%,惠譽認為港財政緩衝仍然堅實,對近期香港評級影響輕微。香港目前評級為「AA-」,一般債務水平是GDP的10%,相對「AA」評級地區平均則是48%。 明報 24 FEB 2023

攻AI智能製造應用思謀步增長快車道

  攻AI智能製造應用思謀步增長快車道 (星島日報報道)人工智能(AI)話題近期大熱,早前政府亦發表《創科藍圖》,推動創科產業發展。由中大教授創辦的港產獨角獸、視像AI公司思謀科技(SmartMore)總經理談飛表示,AI其中一個應用是在智能製造業,該公司的技術可助本港加速發展半導體、生物製藥等先進領域。他形容,該公司業務已處於急速成熟階段,2022年收入按年錄得數以倍計增長,今年財務目標將追求達到上市標準。 今年財務冀達上市標準 SmartMore專長為視覺運算,主打應用在智能製造之上。談飛指,其業務是向客戶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透過鏡頭收集及分析生產綫上資訊,從而協助自動化運作;另外該公司技術亦可將廠房現場化成元宇宙,實時遙距操作。該公司目前客戶主要是電子消費品、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及高精密儀器的企業。 對於政府要實現「新型工業化」,談飛認為,本港土地供應及勞工緊絀,應選對行業,建議集中發展在半導體、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價值產品,方可大展拳腳。他又稱,以中港為基地的思謀提供的了足夠技術配套,相信亦可從中吸引高科技企業來港,甚至搶人才。 星島日報 20 FEB 2023

恒生氫指數今推出 AI挑選成分股

  恒生氫指數今推出 AI挑選成分股 【明報專訊】恒指公司宣布,今天推出恒生滬深港通氫能主題指數,為ESG主題指數之一,納入30隻在互聯互通下交易的A股及恒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成分股(見表),當中以A股比重較高,行業包括能源、原材料、工業及公用事業。行政總裁巫婉雯表示,現時恒指公司的ESG主題指數已增至20個,共有6個基金追蹤,資產管理規模(AUM)達70億元。 ESG主題指數增至20個 近年不少地區已訂立碳中和目標,巫婉雯稱,氫能在減碳主題中為較新型的技術,不少公司仍處於投放資源的階段,難以衡量收入,可能錯過潛在的收益。全球追蹤氫能主題指數的資產管理規模(AUM)達10億美元,她認為,作為清潔能源之一的氫能將在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貢獻,因此在港首推追蹤氫能主題的產品,冀望投資者把握投資機遇。 該指數透過AI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NLP),從公司年報及監管報告的字彙中,識別業務涉及氫能產業的公司為成分股。與氫能相關的公司,則被納入為成分股。成分A股及港股6個月日均成交額亦需分別達2000萬人民幣及2000萬港元。巫婉雯指出,恒指公司已採用NLP技術一至兩年時間,恒生中國元宇宙指數及恒生滬深港基因及腫瘤學指數亦有利用NLP挑選成分股,日後推出的主題指數亦會考慮以此挑選成分股。 明報 20 FEB 2023

財政預算案|陳家強:加稅機會不大 要減「派錢」平衡開支

 財政預算案|陳家強:加稅機會不大 要減「派錢」平衡開支 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本周三(22日)發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預計,預算案提出加稅的機會不大,但指疫後經濟面對很大挑戰,當局應減少「派錢」,以平衡開支 至於如何幫助香港發展經濟,陳家強認為除了吸引高端人才,當局亦可從年輕人入手,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化和有活力的地方,吸引他們定居。 01 20 FEB 2023

加息憂慮升溫 恒指下試20200點

  加息憂慮升溫 恒指下試20200點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加息憂慮再度升溫,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個別發展,而港股上周五則低開低收,大市成交額跌至897億元,恒指連跌三周,累挫1969點。有分析指,美股表現較弱,並參考黑期表現,估計港股今日會低開,20200點為支持位,於21200點有阻力。另本周滙控(005)、阿里巴巴(9988)等多隻藍籌股將先後公布業績。 美國通脹數據高企,美聯儲官員的言論偏鷹派,不少大行調高利率預測,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走勢不一,杜指收報33826,升129點;納指收報11787,跌68點;標指收報4079,跌11點。至於恒指上周五以近全日低位,收報20719點,跌267點,連跌三周,累挫1969點。恒指夜期方面,收報20512,跌128點,較上周五恒指收市低水208點。昨晚俗稱「黑期」的新加坡港股場外期指曾見20583點,較上周五恒指低136點。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表示,上周美股表現偏弱,參考黑期表現,估計港股今日會低開,有可能下試補20200點裂口,估計短期內恒指於21200點有阻力。他提及,港股未來主要受美股波動影響,而個別股份會受其業績情況影響,目前難以判斷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由於有不明朗因素,不排除部分投資者會沽貨。他指出,港府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對港股的影響不大,因為主要的受益者為本地企業,而非內房、內險或中國科網股。 受累美股表現偏弱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表示,自農曆新年假期以來,港股處於調整期,預計短期恒指支持位為20200點,阻力位為21800點,又認為恒指難以重上22000水平,因為近來中美關係緊張、復常通關概念股股價已反映目前的利好消息,以及美國加息見頂或延遲。 分析:港股暫處調整期 鄧聲興提及,上周美匯指數再次觸及104水平,不利港股及亞太股市,而本地股市近日的成交量少,主要因為中美問題,影響外資入市,投資者可留意本地銀行股,因為美國加息期可能延長,有利擴闊息差。 展望本周,陸續有重磅股公布業績,包括「大笨象」滙控、恒生(011)、港交所(388)、阿里巴巴等,另恒指公司將於本周五公布季檢結果。 星島日報 20 FEB 2023

會計界籲政府派5千元消費券

 會計界籲政府派5千元消費券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建議,港府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並將一部分電子消費券用於包括飲食或消閒娛樂等指定行業,以填補旅客完全回歸需時一年半至兩年的影響,料再派消費券涉330億元開支,為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貢獻0.7個百分點。 畢馬威估財赤1209億 畢馬威中國預計,本財政年度港府赤字達1,209億元,為過去20年5次錄得財赤中,金額第二高,遠高過政府原先估計的563億元,主因料土地相關和印花稅收入分別減少350億元及400億元,初步預期2023/24財年仍錄赤字。同時,本年度財政儲備料降至8,360億元,為8年來最少。 移民潮再現下,該行建議就重點企業向本地人才提供的股份獎勵豁免薪俸稅,以吸引本地人才繼續留港工作。另外,為使優質人才入境計劃、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及稅收優惠更具吸引力和全面,該行建議相關申請人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年限由7年縮短至4年。 港傳發行代幣化綠債 香港稅務學會亦建議派發5,000元消費券,又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樓、股印花稅以及賣地收入下跌,今財年赤字料錄1,100億元,財政儲備則跌至8,500億元。 學會提議,政府向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增加稅務競爭力。該會名譽秘書曾詠雅表示,提供稅務優惠,可吸引本來無計劃來港投資的企業,它們在港發展的同時,有助帶動周邊服務發展,如會計和法律等,從而「做大個餅」,促進整體市場及經濟發展。 另一邊廂,為了推動金融及數碼化資產發展,據報港府已委託銀行安排發行首批代幣化綠色債券,涉資約8億元,當中包括中國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高盛及滙豐。 東方日報 14 Feb 2023

內地掀提早還貸潮 商銀傳須匯報規模

 內地掀提早還貸潮 商銀傳須匯報規模   雖然與樓按相關的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去年已多次下調,而部分存量貸款利率也於今年起按此重新定價,但與新增貸款利率的差距仍有所擴大,尤其是多個城市已把首置按揭利率狠劈至4厘以下,刺激大量居民集中還貸。眼見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縮,月初有內媒指,部分銀行試圖提高提前還款門檻,個別更關閉提交有關請求的網上系統,居民提前還貸的難度隨時超越辦理貸款。 不過,當局正着力重拾外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中銀保監與銀行正在討論如何調整存量按揭貸款利率,當局還要求商業銀行保持居民提前還貸渠道暢通。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存量與新增房貸利率相差很大,且社會各種投資收益率持續降低,只要存量房貸利率不降低,未來幾個月提前還款會繼續明顯增加。有銀行及地產界人士分析,部分居民提前還貸的資金來源,很可能是本應服務中小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貸,直言「息差太大,即使知道經營貸流入樓市不合規,只要查的不嚴,也會有人參與。」 瑞銀估華信貸年底增10% 無獨有偶,遼寧銀保監局昨發布風險提示,指國家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加大,經營性貸款利率持續下降,社會出現一些違規貸款中介,以「利率低、期限長、放款快」為由,誘導消費者藉「過橋資金」提前結清房貸,再辦理「信用貸」、「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從而牟取高額中介服務費用,重申經營貸不得違規用於買樓、結清房款、償還其他渠道墊付的房款,違規使用將會被提前收回貸款。 另外,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未來幾個月房地產銷售和相關信貸需求或將企穩並開始改善,預計年底信貸增速可能升至10%左右。 原文網址:內地掀提早還貸潮 商銀傳須匯報規模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30214-0214_00202_022/

彭博:港府將發首批代幣化綠債 涉8億元

  彭博:港府將發首批代幣化綠債 涉8億元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港府已聘請投行安排發行首批8億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包括中國銀行(3988)、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高盛和匯豐,在昨日起舉行投資者電話會議。評級機構惠譽已給予香港擬發行的短期本地代幣化債券評級為「F1+」評級,與香港短期港元發行人違約評級一致,均屬短期債中最高評級 消息人士表示,該批代幣化債券的實益權益,將記錄在由高盛提供,基於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的數碼資產平台上。港府在去年10月發表的《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提出多項試驗計劃,包括代幣化綠債發行。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相關詳情將在債券發行後作出公布。 計劃發行的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屬試點項目,目的為驗證香港現行法規和監管要求、金融基礎設施配套、市場運作慣例等各個環節與債券代幣化發行的兼容性,並為市場參與者未來類似發行項目提供參考。 明報 14 Feb 2023

大行降級股東掟貨 領展急瀉13% 瑞銀估最多跌26% 沽空股數創8年新高

  大行降級股東掟貨 領展急瀉13% 瑞銀估最多跌26% 沽空股數創8年新高 領展(0823)上周五公布五供一集資188億元後,昨日復牌股價最多跌16.4%,低見52.5元,雖然收市時跌幅收窄至12.8%,並重返54.75元,仍遠低於上周五公布的理論除權價59.7元。由於股價急跌,該股待出世的供股權理論價,亦比上周五的3.1元大插43.5%。其沽空股數亦多達894.18萬股,創過去8年來高位。領展此前以過百億元出擊收購新加坡商場時,聲稱負債比率低於30%的說法言猶在耳,事隔6周即伸手供股,花旗、中信里昂及高盛紛出手,分別調低該股投資評級。瑞銀更預料,領展股價最多或跌26%。 領展進行世紀供股,加上供股價折讓較大,昨日復牌後股價明顯插水,曾跌16.4%,尾市跌幅略收窄。其沽空股份大增至894.18萬股,為2014年12月中創下的1218萬股紀錄以來,過去8年錄得沽空股數最多的一天。同時該股佔大市的沽空比率高見2.48%,亦遠超近期平均0.1%至0.5%的水平。領展股價急插,除權價亦一併跌穿上周五相對較高收市價計算出來的理論除權價59.7元。在股價下跌後最新計算出來的理論除權價為52.99元。至於尚待出世的供股權,其理論價亦由上周五的每份3.1元,降至昨日的1.75元,單日急跌43.5%。 供股權理論價大插43.5% 另由於領展主要由基金持倉佔多,按日前本報報道引述投資銀行界及分析,由於很多基金的章程,未必容許基金尋求借貸參與供股,因此料在今次領展巨額供股集資行動中,或有基金需要出售供股權。甚至有可能需要沽售組合部分持股套現才可應付供股,否則就未能參與其中。 因應領展供股,多家大行包括花旗、中信里昂及高盛紛出手,調低該股投資評級,並由買入或跑贏大市,調低至中性或跑輸大市(見表)。當中花旗給予領展的目標價更為全城「最熊」,低見59.8元。瑞銀的報告更預期,市場會因應領展供股而出現負面反應,料股價會插15%至26%。該行對供股解讀成領展管理層預期息口長期高企,因此採取行動積極去槓桿。 高盛:與曾指負債仍舒適有別 高盛更形容領展此舉令人意外,與領展管理層此前稱負債率低於30%仍屬舒適的水平大相逕庭。富瑞等則維持該股目標價69元及「買入」評級不變,並料雖然領展股價會因而有負面反應,但是可獲供股的折讓部分抵消及補償,並料長遠可以受惠於基本因素的復蘇,及受惠於將來潛在收購帶...

華需求看增 高盛估油價闖百關

 華需求看增 高盛估油價闖百關 IEA籲重新審視產量 國際能源機構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稱,今年全球過半的石油需求增長很可能來自中國,而倘若需求增長勢頭持續,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應重新審視產量,事關這些產油國去年底決定每天減產200萬桶原油,措施將持續至今年。 至於高盛大宗商品主管Jeff Currie則表示,雖然歐美制裁俄油或導致出口量下跌,惟由於內地對原油需求持續恢復,此消彼長下,油價將由目前的80美元升至100美元以上。更甚的是,5月石油市場將出現供不應求,明年石油供應更會面對嚴重危機,消耗石油商大部分未使用的產能,所以有利油價上升。 另邊廂,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重申,OPEC+的減產行動屬正確決定,他本人對增加石油產量亦保持審慎態度。 至於歐盟日前擴大對俄羅斯油價的制裁措施,對海運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其中柴油等較昂貴的燃料價格上限為每桶100美元,燃料油等低質量產品則每桶不逾45美元。被問到在制裁下對能源市場有何影響,阿卜杜勒阿齊茲強調,這些所謂制裁、禁運及投資短缺「導致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在最需要時,各類能源供應短缺。 昨日國際油價反覆靠穩,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曾分別升0.19%及0.43% 東方日報 | 7 Feb 2023

渣打上調港今年GDP增長預測至3.2%

  渣打上調港今年GDP增長預測至3.2% 渣打發表報告,將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由2.4%上調至3.2%,明年增長預期亦由2.5%上修至3.6%,反映近期香港和內地新冠疫症防控政策快速轉向,內地取消出行限制,及首波疫情快速過峰,加強內地經濟更強勁復蘇的期望。不過該行預期香港經濟增長會較集中在下半年,首季經濟受內地訪客來港較預期低、旅遊零售業補充人手需時等因素,料按年增長僅0.6%,較早前預期的1.1%下調 渣打將香港第三和第四季GDP增長預期上調至高達5.2%和5.8%。該行認為內地零售需求會在下半年更強勁,發達經濟體在上半年衰退後會恢復增長,去年第四季基數較低亦推高今年第四季增長表現,因此較看好香港下半年經濟。拆息方面,渣打指去年底年結需求完結,加上聯儲局加息預期減弱,認為港元拆息已見頂,料至今年中1個月和3個月拆息預期,降至2.2厘和3.8厘,年底則料回落至1.9厘和3厘。其預期至下半年美國減息前,港匯仍處7.8以上水平。 指樓價上升言之過早 此外,渣打續預期本港樓價表現弱於大市,內地投資客回歸有助緩解樓市預期需求下降和利率上升的消息,不過認為目前樓價持續上升仍言之過早,樓價和成交回穩減低政府減辣的迫切性,地產商今年可能在樓市活動回升時開始減少庫存,從而限制樓價升幅。 7   Feb 2023 明報

余偉文預警P息未見頂

  余偉文預警P息未見頂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上周加息0.25厘,但本港銀行是次未有跟隨上調最優惠利率(P)。然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隨美國往後再加息,港元拆息跟隨向上,港銀很大機會再增添加息壓力,現時判斷P見頂實屬言之尚早。 港銀跟隨美國加息3次,累計上調P息0.625厘後,上周卻未再跟加,出乎部分市場人士所料。對於本港加息周期是否結束,余偉文回應說,銀行調整P及存款利率屬商業決定,視乎其資金成本及資金結構,如果它們認為資金較充裕,則可能未必加息。 不過他認為,美國加息周期尚未完結,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表明正討論還要加多幾次息,故當美國再加息,港元拆息在現有機制下會跟隨向上,如此會否令銀行增加壓力去調整其商業利率,他認為「多數都會」,故說P已見頂是言之尚早。他相信在此環境下,銀行每次都需要就利率調整再作檢討。 港元拆息昨日普遍回升,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終止十連跌,報2.47厘,上升6點子;3個月拆息亦升近6點子,報3.54厘;6及12個月拆息分別升至4.08厘及4.64厘。港匯持續偏軟,逐步逼近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昨曾低見7.8483兌1美元,後報7.8480。 港匯逼近弱方保證 余偉文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簡報工作時表示,新年過後,年結因素影響減退,加上港美息差保持約3厘之闊,導致港匯慢慢走向弱方,但屬聯匯運作的正常區間,並說:「無嘢值得我們擔心」。 他指出,聯匯是需要大量的美元外匯支撐,目前本港外匯儲備是基礎貨幣的1.7倍之多,故市場對於外匯儲備作為後盾的信心非常之強。雖然去年外匯基金投資虧損逾2000億元,但是前2、3年賺5000、6000億元,所以長遠來看,外匯儲備能穩定支撐貨幣基礎。當然實行聯匯制度,定要在財政安排上謹慎小心,相信財政司司長在即將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將會交代其理念。 香港過去2、3年經歷重大衝擊,余偉文認為香港有需要用財政儲備來支撐實體  經濟,因「儲錢是落雨時用」,不過如持續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則值得關注。他謂金管局向來重視聯匯預警機制問題,並持續關注市場動向,甚至作跨市場、跨部門的預警機制討論,並與證監會有緊密聯繫。 港經濟料隨內地反彈 談及中港經濟,余偉文指,隨防疫政策調整,他預期內地今年經濟將會反彈。香港方面,中港全面通關,料內地訪港旅客將會增加,對本地零售及餐飲有支持作用,預計今年本港經濟亦會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