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4的文章

存保會:港人月儲9800元創新高 準退休人士平均擁545萬才感安全

 存保會:港人月儲9800元創新高 準退休人士平均擁545萬才感安全 【明報專訊】港人儲蓄意願持續提升,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公布今年度「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受訪港人,每人每月平均儲蓄9800元,按年增加8.9%,創歷來新高。同時今年存保會亦就50至65歲在職的「準退休人士」做深入調查,受訪人士認為平均每人需要擁有545萬元儲蓄,才有足夠安全感退休,即一對夫婦退休便需要多於千萬元,較2019年同樣調查多4%。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相關調查於8月至10月訪問1001名18歲以上港人,並對323名準退休人士做深入意見調查。結果顯示,36.2%準退休人士表示準備在65歲至69歲退休,為人數最多的群組,平均計劃退休年齡為64歲。若沒有足夠儲蓄,33.5%受訪者指會尋找兼職,另各有16.8%表示盡量節省支出和延後退休,以維持生活穩定。 存保會主席解釋:近年物價上升 存保會主席劉燕卿認為,準退休人士對退休有足夠安全感需要的金額上升,是因為近年物價上升,屬正常調節,本港人口老化、壽命更長,不少港人積極準備退休。執行調查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鄭宏泰則指出,或顯示「養兒防老」的觀念漸漸淡化。 中大鄭宏泰:養兒防老觀念淡化 整體市民而言,以維持一年的生活水平為準,有確實回答具體金額的831名受訪者中,認為平均需要擁有103萬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方能獲足夠安全感,較去年減少4.63%。銀行存款利率高企、投資環境波動,675名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中,有78.5%表示銀行存款為其儲蓄方式,較去年多近5個百分點,另有29.8%表示以投資股債等金融資產儲蓄。美國開始減息,鄭宏泰認為市民存放在銀行資金或會減少,但可刺激消費、推動投資和業務擴張,都是正面現象。 「經濟不確定 市民減消費」 今年調查顯示67%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與去年相若,其中逾四成表示每月平均儲蓄可達1萬元或以上,較去年增加6個百分點。以截至今年第三季,本港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2萬元計算,今年平均每月儲蓄對入息比率為49%,較去年上升4個百分點。高儲蓄率反映市民收入用於消費的佔比減少,鄭宏泰認為,當經濟未來面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市民會傾向減少消費,顯示現時對經濟有憂慮,較難刺激消費,因此香港疫後消費並沒有急速反彈。不過鄭宏泰指出,儲...

特朗普發功 比特幣逼近10萬美元

  特朗普發功 比特幣逼近10萬美元 傳特朗普會在白宮設立專責加密貨幣職位,反映未來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重視程度或前所未有。消息刺激比特幣價格再創新高,更突破9.8萬美元,高位見98342美元,截至昨晚10時,報97571美元。分析指,由於港股近期表現欠佳,不排除投資者轉炒虛擬資產,本港3隻比特幣現貨ETF同樣水漲船高,入場費最低僅759元,過去一個月均累升逾四成,成交額於本月14日更達1.92億港元,創月內新高。分析指特朗普交易及減息帶來流動性,推動比特幣升勢,短期有望突破10萬大關。 美國大選後,比特幣一個月來持續向上,以11月6日大選次日當天起計,比特幣價格在兩周內已累升逾2萬美元。被市場視作比特幣概念股的MicroStrategy股價節節向上,兼屢創新高,至今累升590%,遠超比特幣同期漲幅114%。其他比特幣「大戶」或挖礦公司,包括新晉特朗普大好友馬斯克旗下的Tesla,相關公司股價亦不同程度飆升。 MicroStrategy累升590% 目前本港投資者可透過持牌交易所購買比特幣、以太幣,也可透過相關港股ETF進行投資。持牌交易所方面,現時本港已有3間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包括OSL、Hashkey及早前10月初獲發牌的香港虛擬資產交易所(HKVAX)。至於港股比特幣現貨ETF則包括嘉實比特幣(3439)、華夏比特幣(3042)、博時比特幣(3008),入場費低至每手750港元左右。 特朗普交易推升比特幣等虛擬資產已成市場共同預期,而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認為,上月美國聯儲局再度降息25個基點,推升市場流動性,高風險資產如比特幣需求上升,其價格亦顯著向上。他又稱,受惠於旺盛購買力支持與推動,比特幣仍可繼續走高、近期有望突破10萬美元大關,但難以預測何時能突破此關位。但他提醒投資者,一旦資金流入減緩,短期價格可能會因有拋壓而下行。 此外,大量外部資金湧入虛幣資產市場,亦推升比特幣價格。虛產研究機構歐科雲鏈研究所統計顯示,今年11月以來美國比特幣現貨ETF已實現淨流入逾43億美元、資產總淨值也已突破1000億美元。 該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蔣照生認為,此前業內一直擔憂市場流動性不足,外部資金的不斷湧入從基本面上改變了比特幣和加密市場的走勢。他續指,現時市場期待美國等國家會否在明年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若「夢想成真」,比特幣的價值或會得到更大...

恒指回落 港零售全年恐挫4%

 恒指回落 港零售全年恐挫4% 港股周四反覆偏軟,恒生指數收跌103點或0.52%,3連升走勢告終。全日成交按日微升4%,至1,193.06億元,南下「北水」續掃貨,單日淨買入46.66億元。惟本港經濟前景仍未明朗,星展銀行(香港)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2.4%,該行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周洪禮坦言,香港經濟前景有陰霾,加上樓市供應過剩、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也為經濟添壓,料全年零售跌4%。 其他熱爆話題: close Powered by GliaStudio 佳兆業插13% 近兩月最殘 恒指昨午後沽壓加劇,一度跌最多152點,低見19,552點,收報19,601點。國企指數挫55點或0.78%,報7,034點;科技指數跌54點或1.24%,報4,358點。內房股下滑,華潤置地(01109)及中國海外發展(00688)齊跌逾1%;佳兆業集團(01638)跑輸同業,急插13.04%,以全日最低位0.2元收市,創近兩個月收市低位,成交額436萬元。 新世界發展(00017)主席鄭家純在股東大會上多次重申,由於公司「負債好高」,目前首要任務是積極把現金回籠,設法降低負債,任何要動用現金的其他活動如併購等,一律不考慮。該企股價昨收挫0.82%。同系周大福(01929)跌4.34%,為表現最差藍籌。 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登場 新股方面,內地物流巨頭順豐控股(06936)今日「截飛」。綜合券商數據,其孖展認購錄逾31倍超購,預期下周三掛牌。昨起招股的內地飾金零售商夢金園(02585),首日孖展錄逾0.9倍超額認購。該公司每股招股價介乎12至14.4元,發行4,395.68萬股,集資最多6.33億元。每手200股,入場費2,909.04元,下周二截止認購,料下周五首掛。今次獲5名基礎投資者撐場,合共認購1.97億元。 另外,香港交易所(00388)與恒生指數公司合作推出「滬深港通中國企業指數(SCCEA)」,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是互聯互通10周年,股票南北向通交投活躍,認為現時推出非常合時。港交所市場聯席主管蘇盈盈亦補充,今次讓投資者可透過指數投資中港股份,冀未來雙方有更多合作,包括視乎市場反應,再研究推出新指數。 踏入減息周期,周洪禮料,美國聯儲局12月會再減息0.25厘,明年將再減息3次,明年底降至3.5厘。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補充,由於港元拆...

港上月通脹升1.4% 連續兩月放緩

 港上月通脹升1.4% 連續兩月放緩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10月通脹按年增1.4%,低過市場預期的增1.7%,同時亦是連續兩個月放緩,見今年5月後新低,主要是由於去年第三季寬減差餉及寬免公共房屋額外租金所帶來的低基數效應在上月已不存在。剔除所有政府一次過紓困措施影響,10月基本通脹率按年上升1.2%,高過今年9月的0.9%,升幅擴大主要是由於公共房屋租金上調所致。 政府發言人表示,10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維持在輕微水平,食品價格繼續錄得輕微的按年升幅,能源相關項目價格的跌幅則進一步收窄,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短期內應會維持輕微,本地成本或會隨着香港經濟繼續增長而有一些輕微上升壓力。此外,雖然外圍環境不確定性仍存在,惟價格壓力應會進一步緩和。 主要開支項目方面,10月煙酒價格按年升21.8%;食品價格升0.9%,當中外出用膳和外賣價格升1.7%,基本食品跌0.5%,累計已連跌兩個月。 衣履耐用品物價下跌 此外,10月住屋開支按年增1%,其中私人房屋及公營房屋租金分別升0.6%及1.3%,較9月有所緩和;電力、燃氣及水價格按年升8.5%;交通價格升1.6%。10月CPI共有兩個主要開支項目錄跌幅,衣履物價按年跌1.4%,耐用物品物價亦跌0.7%。 22 Nov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1122/s00004/1732208462803

星展料內地GDP今明兩年增長5%

 星展料內地GDP今明兩年增長5% 【明報專訊】星展發表內地和香港明年經濟展望,預期內地GDP今明兩年增長皆可達5%,較市場預測樂觀。星展香港首席中國/香港經濟學家紀沫表示,9月起內地加大刺激政策,不只因為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潛在地緣政治壓力,也因為舊經濟模式已經放緩。一旦特朗普對華進口貨品實施60%關稅,她預期會影響降低增長率0.5個至1個百分點。內地將加強刺激力度抵禦經濟下行的壓力,首要支持房地產、解決地方債務和振興內需,料在3月兩會推出具體政策,預期刺激政策可將明年GDP增幅推升0.9個百分點。 消費模式有變抵消出口增長 料港今年GDP增2.4% 星展認為關稅對內地影響,較2018年剛爆發貿易戰時為低。星展香港經濟學家謝家曦指出,今年首10個月東盟佔內地出口比例為16.2%,高於美國和歐盟的分別各14.6%,拉美與中東亦已增至7.9%和6.6%。特朗普也有意向其他國家實施10%至20%關稅,灘薄關稅對內地的影響。此外,廠商在未來數個月也會提早出口,支持今年出口,預期至明年底至2026年初,關稅才會對內地有較大影響。 此外,星展預期香港今年GDP增長2.4%,明年增長2.5%。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學家周洪禮表示,出口是明年帶動本港增長的主要動力,內地刺激政策支持內需,而內地加強對東南亞出口,當地對電子產品需求強勁,皆有助本港出口增長,料明年可增7%。零售亦料自今年下跌4%至5%後回升,受惠於股市財富效應和港元貶值帶動旅客消費,惟港人北上和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有變,料明年只溫和增長2%。 樓價方面,周洪禮指出,減息有助交投回升,不過現時未售住宅樓宇存庫升至20年高位,急需去貨的地產商會較進取地定價,對樓價會有壓力,經濟亦有不明朗因素,因此樓價暫不會大幅反彈。9月以來,本港銀行累減最優惠利率(P)0.5厘,惟謝家曦預期即使美國下月再減息0.25厘,今次港銀不會跟隨減P,該行預期明年美息降至3.5厘,他指該水平仍然不低,港銀料明年降P至5.25厘。 22 Nov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1122/s00004/1732208460581

順豐集資再縮兩成 最多籌62億

  順豐集資再縮兩成 最多籌62億 內地快遞龍頭順豐控股(6936)昨日起公開招股,集資54.9億至61.7億元。消息稱,順豐是難敵淡市,因應其A股股價近一個月累跌逾一成,故決定減少H股發售股數,令集資規模較之前市傳的至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再縮水最多逾兩成,但以上限計仍是今年第二大的新股。順豐H股招股價介乎32.3元至36.3元,較其在深圳掛牌的A股昨日收市價折讓20.2%至29%;一手200股,入場費7333.2元,並引入信和置業(083)、中國太保(2601)及小米(1810)等10名基石投資者撐場。順豐首日孖展已錄20.5億元,超購2.5倍,其國際配售亦傳已獲足額認購。 最早傳出目標集資達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的順豐,集資額一減再減,上月降至10億美元,但最終在港上市發行1.7億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佔9.5%,集資最多61.7億元,即較最初傳出上限大降65%。順豐路透IFR引述消息稱,順豐原本計劃集資至少10億美元,但因為其A股股價自內地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後回落,故決定減少發行股數。順豐A股自10月8日高見49.38元人民幣,創52周新高後,股價至今累跌14.3%,昨日收報42.32元人民幣(折合約45.48港元),無升跌。 引10基投 涵蓋中港海外 順豐引入10名基石投資者,涵蓋中港及海外機構投資者,為近年少有,包括信和置業、中國太保、小米、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管理公司Oaktree等,認購合共逾15.9億元的股份,佔是次發行最多29%;禁售期為6個月。 綜合14間券商數據顯示,順豐首日錄近20.5億元孖展,相當於公開發售集資額5.89億元,超購2.5倍,當中富途、輝立及耀才證券分別借出7.9億、3.8億及3億元。目前順豐共有3間公司在港上市,包括順豐房託(2191)、順豐同城(9699)及間接非全資子公司嘉里物流(636)。順豐將於本周五(22日)截止招股,下周三(27日)掛牌,高盛、華泰國際及摩根大通為保薦人。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順豐的上市規模太大,料股價較難有很大的升幅。再者,順豐的基投都「食唔到咁多股份」,認購額只佔是次發行不足3成,換言之,將會有很多街貨。他建議,投資者「少少哋玩,唔好瞓身」,若投資者大手孖展抽順豐,有機會「中突」,又指目前該行借出約2億元認購順豐的孖展,符合預期。 招股價較A股折讓三成 值...

金融領袖睇好亞洲

 金融領袖睇好亞洲 滙豐料港2028年膺最大離岸財管中心 中美爭霸,除了科技領域,金融戰亦是重頭戲。美國下任總統特朗普揚言力保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不變,對「遠離美元」的國家徵收100%關稅,惟美國將金融武器化的做法,難阻各地「去美元化」反制美元霸權。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資本市場發展潛力優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勢成重構全球金融版圖的主要參與者。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的第三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日舉行主峰會,各地金融領袖雲集出謀獻策,強調開放市場的同時,更不約而同看好亞洲地區前景,未來世界金融向東移的趨勢,已逐漸形成共識。 其他熱爆話題: 滙豐控股(00005)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出席峰會時指出,40年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250美元,現時已升至人均1.25萬美元,意味着40年間GDP翻了50倍。他相信,中國的財富增長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之一,帶動香港離岸財富交易,預計到2028年,香港將成為最大的離岸中心,管理資產規模約3.2萬億美元,領先瑞士的約3.1萬億美元。他並認為,企業為規避風險而實施「中國加一」策略,亞洲仍有很大的機遇,而在這背景下,中國仍然是核心。 渣打:東盟發展潛力大 渣打集團(02888)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在同一場合稱,東盟具有很大潛力,整個亞洲地區蘊含能源和礦物,此為區內發展的重要引擎。他否定「全球化已死」的說法,認為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徵收60%關稅,不會令全球化消失,只會重新導向流動,當然會有貿易摩擦和其成本,但相信市場會平衡有關影響。 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David Solomon)稱,外資樂見中國着力持續開放和轉型,但關注投資中國後如何提取資金,認為資本進出安排對吸引海外投資尤其關鍵;又指消費改善對投資者信心至關重要,但要真正帶動資金重返內地市場,首先要見到內需市場復甦,內地有關部門應保持透明度,讓外界見到實際經濟反彈。 瑞銀估華可應付美增關稅 瑞銀集團主席凱萊赫(Colm Kelleher)表示,集團併入瑞信後,訂下長遠發展策略,亞洲會是未來重點增長地區,並相信若美國加徵關稅,亞洲經濟體可以應付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即使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重大衝擊,料中國政府仍可透過不同措施作出應對,以緩和經濟影響。展望未來,要留意人工智能帶來的市場改變,同時要關注傳統...

恒指漲87點連升兩日 成交減至1219億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1120/s00004/1732035172700

 恒指漲87點連升兩日 成交減至1219億 【明報專訊】美國債息回落,亞洲股市昨普遍跟隨美股指數期貨做好,內地股市更先跌後升,但對港股支持有限,大市雖然連續兩日反彈,是兩星期以來首次,但午後升幅收窄,成交降至三星期低位。 恒指高開123點後,早段曾升181點,但升幅很快全數蒸發,午後一度倒跌54點,收市升87點,報19,663點,是近一星期高位。科指曾下試50天線,但最終收市升逾1.2%報4395點,連同國指升25點,都是第3日做好,前者更已是3星期以來最長升市。 北水本月淨流入 逾3年半最多 大市總成交連續5日減少,只有1219億元,是兩星期最少。內地「北水」淨流入亦大減,昨天僅19.73億元,較上日少逾85%,但就連續第4個交易日流入,本月累積流入877.91億元,暫時計為逾3年半最高月份。 多隻科技股季績成市場焦點,但走勢個別發展,小米集團(1810)上季毛利率下跌,股價先升後回吐,收市跌1.7%,阿里巴巴(9988)再跌逾1%。但旅遊平台攜程(9866)開市前公布上季盈利按年升近47%,好過市場預期,獲大行調高目標價,股價升5.8%,今年來股價累積升逾80%。 俄烏戰事有升級迹象,帶動避險情緒,金價反彈利好金礦股,紫金(2899)、靈寶黃金(3330)都升逾4%,中國黃金國際(2099)更急漲近13%。鋰價升,鋰業股有追捧,贛鋒鋰業(1772)、天齊鋰業(9696)分別揚13%和9.8%。 據報中國移動(0941)擬至少每股5元收購香港寬頻(1310)大股東的股權,公司估值逾65億元。香港寬頻開市前停牌,中移動股價微升不足1%。 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形容,大市基礎仍然偏弱,內需股偏弱,預期恒指短線於19,000點至20,000點徘徊,等待下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否有更多政策推出。 20 Nov 2024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1120/s00004/1732035172700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41120/s00004/1732035172700

余偉文:港具機制抵禦外來衝擊

 余偉文:港具機制抵禦外來衝擊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昨日舉行主峰會,主辦機構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裁余偉文在致詞時表示,市場正面對前所未見的大變局,需要持續了解並與市場持份者保持溝通,從教訓中向前行;又強調香港作為小型對外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具備強力緩衝機制,可抵禦外來的衝擊,但當中也需要分辨訊息及雜音,抓住中國經濟改革帶來的機遇 余偉文指出,今年金融峰會主題為「在變局中前航」(Sailing through Changes),身處大變局,市場需要對各種大趨勢,有深刻準確認知,及時調整策略和部署,並以開放的心態保持溝通,相信這是峰會能夠吸引那麽多全球金融領袖的原因。 他又稱,從金管局角度來看,會聚焦兩方面,包括建立韌性,香港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及國際金融中心,本港建立強力緩衝機制,可抵禦及應對外部衝擊。在全球大變局下,需要認清趨勢,直言要「分辨信號及噪音、識別趨勢,並以我們的獨特價值把握趨勢,對香港而言,這意味我們要抓住中國轉型機遇,並把握數碼化和可持續發展釋放的潛力。」 來年11月首周再辦峰會 早前余偉文提到,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將會「恒常化」,他昨日致閉幕詞時預告,該局將於明年11月第一個星期再次舉辦峰會,並強調在全球充滿變化的局勢中,正需要國際金融領袖聚首一堂對話,感謝所有嘉賓分享見解。 今日是金融峰會的最後一日,金管局、香港證監會及金融學院將會在將在香港交易所(00388)內的香港金融大會堂舉行合辦「與國際投資者對話」研討會,討論全球投資前景及策略。 原文網址:余偉文:港具機制抵禦外來衝擊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1120-1120_00202_002/ 20 Nov 2024 原文網址:余偉文:港具機制抵禦外來衝擊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1120-1120_00202_002/

比特幣續破頂 叩9萬美元關

  比特幣續破頂 叩9萬美元關 對加密貨幣相對友善的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外媒指他正物色持類似理念的人士出任金融監管機構要職。消息刺激比特幣再創新高,在過去24小時一度升逾1成,高見89995美元,距離9萬美元僅一步之遙,惟其後升勢稍見回順,截至昨晚9時30分於Coindesk報85829美元;至於以太幣亦一度高見3443美元,截至昨晚9時30分回至3248美元。有市場人士估計,比特幣將升見10萬美元。 據《華盛頓郵報》指,特朗普正準備讓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採取更寬鬆立場,正物色對加密行業友好的關鍵職位候選人,其高級顧問亦會就聯邦政策的潛在變化向虛擬資產業界徵詢意見,初期討論人選涉及一系列金融監管機構,包括美國證交會(SFC)。 藍港互動炒高逾4成 在港上市的多隻加密貨幣概念股受帶動炒上,GEM板藍港互動(8267)升超過4成,主板新火科技控股(1611)亦漲逾27%。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丁肇飛認為,比特幣結束長達半年多的盤整,未來仍有上漲空間。由於特朗普曾稱要將比特幣列入國家戰略儲備,丁肇飛料其上任後將兌現承諾,而該政策實施後,美國現存的加密貨幣將不會流入市場售賣,會大大降低市場預期的潛在利空。 FTX向幣安追討140億 上月美國聯儲局再減息0.25厘,市場預期明年減息步伐將持續,歐科雲鏈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蔣照生則指,有關預期令比特幣等抗通脹資產更具吸引力。此外,多個大型機構投資者增加比特幣配置,吸引資金持續湧入,預料比特幣長期「肯定突破10萬美元」,惟短期變幅較難預測。 另一邊廂,FTX的破產資產管理方,向幣安(Binance)及其前行政總裁趙長鵬追討FTX創辦人「薯條哥」(Sam Bankman-Fried)以欺詐方式轉走的近18億美元(約140億港元)。 有關指控涉及2021年達成的一宗股票回購協議。入稟狀提及,幣安及趙長鵬等於2021年向FTX出售FTX國際部門20%及美國部門18.4%的股份,而「薯條哥」用FTX的交易所代幣和幣安的代幣支付費用,當時作價17.6億美元。FTX破產資產管理方認為,FTX「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有償付能力」,到2021年初更是資不抵債,指交易涉欺詐。幣安則表示指控毫無根據,將全力自辯。 13 Nov 2024

港股三日累挫1106點 跌穿兩萬關

  港股三日累挫1106點 跌穿兩萬關 港股持續被特朗普勝選陰霾籠罩,加上人民幣匯價見三個月低位,恒指昨日急瀉580點,是近七周以來首次未能守住兩萬關收市,報19846點,連跌3日累插1106點(5.3%)。國指表現更差,3日累挫5.6%,而外資亦已連續四周從中資股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大規模撤資,反映市場對內地經濟前景的信心正顯著下降。瑞銀預期,中資股將有5%至10%的跌幅,之後的股價走勢將取決於即將出台的美國關稅水平及內地政策將在多大程度上抵銷這些影響,隨着投資者消化這些不確定因素,未來市場波動可能加大。 恒指昨低開92點後,曾止跌回升,但隨人民幣貶值而跌幅擴大,及有傳特朗普將任命對華鷹派入閣,恒指午後最多插665點,低見19761點,埋單挫580點,收報19846點,夥國指齊創六周最低。科指同樣三連跌,昨挫194點(4.2%),科指成分股只有網易(9999)逆市升。 科網股績前疲軟 即將公布季績的科網股,績前股價普遍疲軟,其中今日打頭陣的騰訊(700),昨跌逾2%;阿里巴巴(9988)及美團(3690)分別跌3.8%及5.3%。大市全日成交額2342億元,為10月18日以來最多,其中北水趁低掃貨,昨淨流入97.92億元,連續兩日流入。 內地股市方面,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數及創業板指數跌幅介乎0.1%至1.4%。 特朗普勝選引發市場對加徵中國關稅的擔憂,加上內地救市規模使部分投資者感到失望,彭博報道,外資上周淨減持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 3.15億美元(約24.6億港元),連續第四周撤資。同時iShares安碩MSCI中國指數ETF也流出2.8億美元(約21.8億港元)的資金。 瑞銀料中資股存逾5%跌幅 分析指出,特朗普勝選,投資者對美股前景持樂觀態度,加上可能出現的貿易政策變化,許多國際基金選擇撤出中國市場。 另外,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認為,近期與投資者交流顯示,市場情緒(尤其在岸市場)已顯著改善,樂觀的投資者預計隨着時間的推移,政府將推出更多政策來抵銷關稅影響,這將對股市產生顯著影響,因為大多數大型上市公司通常聚焦內地市場;而近期市場可能會出現回調,但5%至10%的跌幅,或為投資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買點,並預期之後企業盈利增長動力有望改善。 13 Nov 2024

彭博:內地擬削減購房稅 京滬等大城市3%降至1%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1113/1731430656086

 彭博:內地擬削減購房稅 京滬等大城市3%降至1% 【明報專訊】上周中央批准增加6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財政部長藍佛安亦早已預告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昨日彭博社引述消息報道,隨着政府加強財政支持以重振房地產市場,中國正計劃削減購房稅。 報道引述消息指出,監管機構正在制訂一項提案,允許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將購房者的契稅(deed tax)從目前高達3%的水平降至低至1%。知情人士補充說,市政府有調整規則的空間。 消息表示,根據最新的提議,一線城市預計將被允許取消普通住宅和豪華住宅之間購房稅率的區別,這將大大降低尋求升級住宅的人們的購買成本。 除了契稅之外,業主如果在兩年內出售物業,還需繳納約5%的高額增值稅。例如,在上海,面積超過144平方米(約1550方呎)的公寓被視為「非普通」。報道表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住建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內房股先升後回 龍湖跌4.45% 銀河證券香港中國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表示,若此舉得以實施,將有助於降低購房成本並促進房地產銷售。晨星分析師Jeff Zhang稱,下調購房契稅與此前對於政府將推出財政政策助力房地產行業的預期相脗合。 內房股昨日隨大市先升後回,中小型民企跌幅較大,景瑞 (1862) 跌14.5%、力高 (1622) 跌9.52%、富力 (2777) 跌8.16%、旭輝 (0884) 跌6.41%;大型股萬科 (2202) 跌5.59%、龍湖 (0960) 跌4.45%、融創 (1918) 跌3.38%;國企中海外 (0688) 跌2.45%、潤地 (1109) 跌4.02%。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1113/1731430656086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1113/1731430656086

德勤:港本財年赤字或逾千億

 德勤:港本財年赤字或逾千億 【明報專訊】德勤預期,香港2024/25年度財政赤字或超過千億港元,財政儲備至明年3月底預計下降至約6000億元,相對今年3月底實際為7346億元。德勤提出3個對2025/26年香港財政預算案的期望,分別由稅務政策角度提升香港競爭力;維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以及為數字經濟建立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稅務政策方面,德勤認為政府應向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商推出新的稅務優惠,提供8.25%的優惠稅率,相當於標準稅率一半;以吸引海外及國內企業落戶香港,促進全面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發展。另外,該行建議改善船舶租賃稅務優惠制度、放寬研發及知識產權相關稅務扣減等。 至於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地位,德勤建議單一家族辦公室及基金的稅務優惠升級,擴大合資格資產名單至數碼資產、藝術品、海外物業、逾5000萬元的香港物業,並取消針對股息收入或利息收入等附帶交易的收入,不超過總收入5%的免稅門檻。此外,德勤建議分三階段推動內地高淨值家族或人士在港成立單一家辦,先以大灣區為試點,再推廣至內地其他城市,最後加大內地投資者在港家辦的跨境投資額度。 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潘宗杰表示,去年底該行統計香港約有2700間家族辦公室,截至今年5月底,新成立並向投資推廣署登記的家族辦公室約90間,另有逾130個高淨值家辦或人士正準備在港成立家辦。他又指出,東南亞、歐洲的家族都有興趣來港成立單一家辦,相信本港的稅務優惠、法律體制具吸引力。 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尹佩儀表示,香港下半財政年度將有數筆債券需還款,以致今年度或錄得逾千億元財政赤字。由於上財年政府曾有一季暫停賣地,料本年度賣地收入增加,截至目前已售出兩幅土地,仍有10幅地皮將會推 13 Nov 2024 原文網址:https://finance.mingpao.com/fin/daily/20241113/1731430656897

比特幣再創新高 逼近8萬美元關

  比特幣再創新高 逼近8萬美元關 比特幣(Bitcoin)價格繼續因「特朗普交易」(Trump Trade)效應推升,首次逼近8萬美元水平,周日曾經升過4.3%,見79771美元歷史高位。聯儲局一如主流預期再減息0.25厘,市場對減息步伐的預期進一步確認,令比特幣的持貨成本相對減低,寬鬆政策下刺激比特幣昨日再創新高。 「特朗普交易」效應推升 另外,隨着支持虛擬貨幣的特朗普即將出任下屆美國總統,以及共和黨於參議院成為多數黨,令施政阻力大減,市場憧憬特朗普再次上場後,將會對加密貨幣的發展採取更友善的態度,政策及利率成為了推升虛幣價格的來源。 11 Nov 2024

外資連續兩季撤華 累計1650億

 外資連續兩季撤華 累計1650億 新聞觀看次數:711 外資企業在中國再現淨撤資,反映外商對華直接投資(FDI)的「直接投資負債」於今年第三季減少81億美元,連續第二季錄負值,兩季累計淨減約230億美元(折合約1,650億元人民幣),首3季淨減127億美元,可見中國吸引外資挑戰加劇。不過,有外資投資者認為目前是配置中國資產的好時機。 「直接投資負債」指境外居民持有中國居民企業的直接投資債權。跨國企業在中國營運的分公司及附屬公司,是直接投資負債的典型例子。換言之,負債減少反映外國資金從「直接投資項目」流走。若第四季未能扭轉弱勢,今年全年FDI可能創下至少自1990年有紀錄以來首次淨流出。 中證監國際顧委會開會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安高博(Allan Gabor)坦言,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貿易戰擴大、中美關係惡化的前景或進一步打壓投資,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已成為商會成員最擔心的問題,亦令規劃大型投資變得困難,但很多成員仍有進行中小規模的投資。另外,在與商會成員交流時發現,美國企業從沒懷疑過能在中國取得成功。 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總經理兼首席投資長周文秱稱,從環球資產配置而言,中國資本市場可投資目標廣泛,且極具多樣性,為國際資金提供獨特的投資回報來源。 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日前就「全球大變局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和「如何進一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監管體系,更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及「如何穩妥有序推進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更好地吸引外資長期投資中國」等3個議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與研 原文網址:外資連續兩季撤華 累計1650億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1111-1111_00202_005/ 原文網址:外資連續兩季撤華 累計1650億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1111-1111_00202_005/

美通脹或彈至2.6% 下月停減息機率增

 美通脹或彈至2.6% 下月停減息機率增 市場押注12月不減息的機率愈來愈高,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聯儲局在下個月暫停減息的機率已升至35.4%,除了受到總統大選結果的消息影響外,本周的通脹數據亦有機會出現反彈。目前分析員平均估計,周三公布的10月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速將反彈至2.6%,較9月高出0.2個百分點;而撇除能源及食品價格後的核心CPI通脹則料維持在3.3%。 宜家為美關稅做準備 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通脹的回落過程有起有落,並非是直線式回落,但顯然市場正在擔心通脹壓力在長線會繼續存在,尤其是即將重新入主白宮的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出諸如新增關稅等或長遠推升通脹的政策。長遠而言,美國勞動力供應減少、中東衝突惡化等趨勢,仍可能加重潛在通脹壓力。 富國銀行高級經濟學家Sara House表示,雖然服務業相關的通脹急劇放緩,但食品價格通脹可能導致整體通脹回落進度緩慢。她提到,特朗普提出的潛在政策,未必會導致明年通脹反彈,惟這些政策帶來的物價上漲壓力,最終仍可能拖慢聯儲局的減息步伐,令達至通脹回落目標的時間拉長。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開始為潛在的美國關稅與貿易戰做準備。宜家母公司Inter IKEA財務總監Henrik Elm稱,對公司應對供應鏈變化方面的能力相當有信心。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宜家在美國的供應鏈嚴重依賴進口,只有約10%商品在當地生產,反倒是在歐洲、中國兩大市場中大部分的產品都是本地生產。 IKEA並非上市公司,但在最近一份財報中披露其業務表現,於截至8月底止的財政年度中收入為250.61億歐元,按年減少8.67%;純利按年增長34.16%至21.99億歐元。 展望本周,焦點美國企業的財報消息不多,家得寶將於周二公布業績;華特迪士尼則會在本周四放榜。數據方面,除了CPI外,周五亦會發布美國10月零售銷售數據。 11 Nov 2024 原文網址:美通脹或彈至2.6% 下月停減息機率增 | 東方日報 | 產經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finance/odn-20241111-1111_00202_003/

恒指本周考驗2萬關 科股業績關鍵

  恒指本周考驗2萬關 科股業績關鍵 上周五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未有驚喜,拖累恒指夜期大跌323點,收報20265,低水463點,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挫4.7%,重磅股ADR亦全線下跌,恒指在2萬點大關備受考驗。分析預計,港股今日會低開,本周將會先高後低,於20000點至210000點水平上落。另外,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等大型科技股本周陸續公布業績,將成為港股能否企穩的關鍵。 雖然整體市況轉弱,但新股卻有好消息。港交所資料顯示,內地物流服務巨擘順豐控股已通過上市聆訊。早前外電引述消息指,順豐集資額將達10億至15億美元,為今年第二大新股。 恒指上周五21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收報20728,跌225點,而一周計則累升221點,結束連跌4周的頹勢。不過,港股收市後,內地公布地方債置換措施,但未有進一步的刺激經濟政策,令恒指夜期先升後跌,最終收報20265,大插323點,低水463點。至於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343點或4.7%,重磅股ADR亦全線下跌,滙控(005)ADR較港周五收市跌1.9%,折合港元報約70元;騰訊ADR低1.7%,報413.5元;京東(9618)ADR低3.6%,報149.7元。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表示,內地上周五推出的經濟措施為長遠規劃,難以扭轉現時內地消費疲弱及房地產行業一蹶不振的情況,而從恒指夜期及ADR表現來看,港股今日明顯有壓力,預計19950有好的支持,本周難以突破上周五全日高位21355點。他估計,騰訊即將公布的業績不俗,但未必可帶來刺激。他提及,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後,相關美國概念股相繼回落,市場開始關注其或會帶來的不明朗因素,繼而可能阻礙港股表現。 順豐通過上市聆訊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港股在過去長時間持續橫行,上周五出現假突破,重上21000關口,反映市場期待內地政策有驚喜而入市,而在期望落空下,預計港股今日低開的機會很大。他估計,港股本周走勢將會先低後高,於20000點至21000點水平上落,可以守得住兩萬關口,因為港股的盈利基本面不差,對恒指有支持。他又指出,後續左右本地大市方向將會是內地出台的政策,如何影響及扶持經濟,並非單一會議。展望本周,多隻重磅科網股陸續放榜,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聯想集團(992)等。至於數據方面,中國三頭馬車數據將於本周五出爐,即是工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