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融資難 政府促銀行紓困
近月建造業屢傳財困或裁員,引起社會關注,發展局正從多方向提供支援,主動為建造業和銀行界建立溝通平台,並在昨天召開會議,就建造業融資問題交流意見。政府向銀行界重申,建造業前景向好,同時就已落實的工務工程更頻密支付工程費用等。不過,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建造業界面對最大的問題非現金流,而是項目不足,促請政府開展更多工程,由銀行提供低息貸款,助業界紓困。
已建立溝通平台 昨舉行會議
建造界近日去信發展局「求救」,指行業面對極度困難境況,促恢復暫緩的工程和外判更多顧問服務等。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透露,會牽頭建立溝通平台,讓建造界、銀行界和金管局代表直接溝通。
相關會議昨天舉行,共有約30人出席,金管局、銀行公會、中資銀行業協會、建造業議會等都有派員出席。發展局會後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在會上建造業界講及承建商和分判商在承造工程時面對的資金需求,以及目前在現金流上遇到的挑戰,希望銀行對相關企業提供更彈性協助。
金管局亦發文稱,該局與銀行業一直關注中小企的經營情況,昨天在會上銀行業確認對建造業的支持,會繼續為他們提供合適的貸款產品和銀行服務,金管局並向業界簡介近日與銀行公會成立的「中小企貸款專責小組」。
消息人士透露,今次會議早已約好,並非因突發情況臨時召開,銀行業在會上了解到建造業發展,有助日後審批信貸取得更多資訊。
議員促增加工程 予低息貸款
發展局表示,與會者一致認同建造業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大家應以同舟共濟、務實包容的態度幫助企業面對困難。
除溝通平台外,發展局也向銀行業大派定心丸,甯漢豪在港台訪問中提到,政府會向銀行業表達立場,重申未來每年基本工程開支約900億元,較過去5年平均多17%;政府已落實的工務工程,當局會在合適情況下,向承建商更頻密支付工程費用。
政府着力就現金流等為建造業界解困,惟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認為,承建商面臨現金流問題,工程銀碼大,即使已爭取工務工程由政府預繳部分費用,但批款流程慢,疫情期間需要2至4周,目前效率成疑,影響業界現金流;承建商過往投標價與政府預算造價有兩至三成「水位」,惟現時人手不足,需要加薪,令實際造價與目標有差距、盈利受壓,甚至有承建商因此「頂唔順」,希望銀行能提供低息過橋貸款,助承建商完成項目。
謝偉銓續稱,行內的顧問公司最關注是市場上項目不足,私人項目發展大減,因而造成壓力,冀政府出手協助,提供更多工程,例如向建造界外判土地發展相關的基建工程,紓緩業界困難。
近年政府推地屢見流標,市場上新工程項目減少,樓市氣氛受打擊,不時有聲音建議政府重新採用2013年取消的「勾地制度」,由發展商在勾地表「試勾」土地,成功後由政府推出招標或拍賣。
甯漢豪:無意恢復勾地
甯漢豪強調政府無意恢復「勾地制度」,認為提供土地的決心和穩定性「一定要在政府手上」,重新採用勾地制度會把主動權放在市場,倘沒有發展商勾地,外界對市場的看法會「好悲情」,散發負面訊息,「我不相信可見的眼前(政府)會有(恢復勾地)意向」,但她說推地時會小心評估市場對地皮的競投意欲,提防不會對當區的樓價造成過大衝擊。
商業地皮方面,政府自去年3月批出旺角洗衣街大型商業地後,接近一年半未有再推該類用地,甯漢豪表示,如果寫字樓空置率維持在高水平,考慮現時賣地表商業地的位置後,要審慎研究是否真的需要推售商業地,未來兩季或繼續暫緩推出商業地。
27 Aug 2024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