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熱外冷」 港股下半季望發力
盼北水加碼抗外圍利淡 專家:候調整吸
德銀財困率先為港股第4季開局掀起波瀾,投資界料季初難逃「受累外圍」格局,惟調整之時亦是伺機入市良機,憧憬北水加碼南下,港股「受惠內地」影響更大,下半季有力造好。
按第4季表現計,港股過去10年共錄得9升1跌,升幅介乎2%至13.8%;唯一跌幅出現在2008年,其時美國爆發次按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恒指末季暴瀉20.1%。
瑞士寶盛:緊盯深港通反應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及香港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則對港股第四季傾向樂觀,形容是「受累外圍、受惠內地」的局面,「包括德國銀行健康狀況在內,歐洲今季有很多大件事,一定影響港股氣氛。但內地投資者仍然對港股有興趣,險企資金準備南下,宏觀經濟增長又企穩,需要顧慮的或只是內房發展。」
近期外圍環境波動,周雯玲預計港股短綫會繼續波動,同時提供入市機會。她相信港股第四季受內地因素影響會較大,意味造好機會大於造淡。能否確定上升,則需視乎深港通通車後反應,屆時要留意內地散戶投資意向及資金流對港股助力有多大。
摩根資產:工業消費股吸引
然而,港股第三季已累升12%,加上面對眾多不明朗因素,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估計,未來1、2個月大市觀望氣氛會較濃厚,難現突破。「關鍵在大部分疑慮釋除後,加上深港通通車憧憬,資金有望加碼流入本港撑起大市。」陸庭偉補充,內地險企資金規模高達12萬億元人民幣,若日後獲開放南下,規模足以長綫推升成交及大市表現,相對上,第四季或成提早部署的時機。
他相信H股將跑贏A股,因內地投資者仍憂慮人幣貶值,資金南下對冲需求仍高,籲留意市盈率吸引的周期性板塊,如工業股及消費股,以及高增長有市場的科網概念股。至於高息股及防守性股份,他認為板塊估值「偏貴」,上行空間不如下行風險。
交銀國際:跌穿22000可入市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洪灝則認為,德銀危機仍會困擾投資者信心,相關憂慮「無辦法完全消除」,今季亦有其他風險籠罩(見另文--「7大中外關鍵事件 主導後市」),相信港股第四季一定會出現調整。
洪灝同時指,如果港股調整幅度明顯,如跌穿22000點關(較上周五收市低5.6%),亦是一個低價入市、部署長綫的機會。
短綫方面,外圍市場對德銀危機的憂慮減輕,帶動上周五美股及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造好,滙豐(00005)ADR折合較港上周五收市高2.1%;整體藍籌ADR相當於升299點,意味港股今日開市或重返23500點。
3 Oct 2016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