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來了 港股蓄勢挑戰23500
外資看好「北水」湧港 成交趨旺夜期穩
全球期待的深港通,昨正式獲國務院批准,消息公布後,夜期一度升229點,港滙即轉強,反映市場立即搶先部署,投資界普遍認為有助刺激大市短綫上升,上望23500關,惟外圍昨晚滙市波動,影響投資氣氛。
深港通落實後,市場預期逐步回歸基本面,後市聚焦三關鍵:中國數據、美息走勢,及外圍升市動力。
美國加息預期降溫,美滙指數大跌,反映部分資金流回歐洲及進攻新興市場,道指早段偏軟,夜期先高後低,收報22939點升20點。本港今晨1時45分,滙豐(00005)在美掛牌預託證券(ADR)折算報54.9港元,較港收市價54.2元高0.7元;港交所(00388)折算201.2港元,較港收市價200.6元高0.6元;整體藍籌ADR相當於恒指跌25點。
基金:滬港通時市弱 現可追落後
投資界普遍預期,大市短綫有望向上,但2014年4月滬港通宣布後,恒指即市升343點,一周後則倒跌147點,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今次深港通時機,與2014年滬港通時有兩大不同:(1)當時市況疲弱,現時相對利好;(2)目前美股屢創新高,中港則走勢落後,估值較平,利好資金借勢炒上。
他預期,大市就算有好消息出貨,調整亦不大,「要看投資者沽貨原因,如只是超買之下減持,影響有限。後市觀望美國數據、加息啟示,油價表現不差,投資氣氛利好亞洲,而且香港成交高,現時機會有望持續,大市可再試高位。」
「恒指短綫可以有不錯的支持,這刻我們會看好港股多於A股。」摩根資產管理亞洲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認為,市場投資內地股市的意慾仍低落,不會大額吸資,加上人民幣走勢憂慮下,可分散人民幣貶值風險的港股更勝一籌,故預期資金南下的反應將較北上熱烈。
但他補充,市場不宜太憧憬深港通,「始終本地股市的盈利增長仍疲弱,即使有催化劑出現,也不要期望有大幅向上空間。」對港股長綫看法維持審慎。
瑞信料資金南下買股 多於北上
瑞信及安盛投資管理均認為,深港通獲批,預期資金南下多於北上。瑞信相信反映中央默許內地基金繼續流入本港市場,而內地機構投資者將會追逐高息股為主,包括內銀及房地產;安盛投資管理則預期離岸股票將受惠於滙率風險攤分及更具投資價值,內地股票估值高企及經濟憂慮未消,限制北上投資氣氛。
深港通買賣範圍將包括市值50億港元及以上的恒生小型股(詳見另文--5板塊尋寶 券商交易所大贏家)。恒生投資產品及顧問業務主管李佩珊表示,措施「食正」內地近年較喜歡買細價而高增長股份的熱潮,她指出,香港上市的如工業、小型地產及民企股份,有望成為新北水的焦點。
恒指昨收報22910點,跌21點;國指收報9707點,微跌不足1點,成交841.7億元,沽空率降至13.1%。
值得留意的是,盈富基金(02800)連續2日錄得約20億元的大額沽空,大市沽空比率亦高,在深港通正式宣布下,有望打退「空軍」,淡友或需大手買貨平淡倉,刺激股市再挾升。
17 Aug 2016
經濟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