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美加息0.25厘 官員料明年加3次 美滙債息齊升 道指高位爭持

美加息0.25厘 官員料明年加3次 美滙債息齊升 道指高位爭持 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25點子、到0.5至0.75厘。對於明年利率的看法,預測加息3次的官員增至6人,取代9月時預期加息2次,成為局內主流看法。 預期明年加息步伐加快的官員增加,共計6人預期明年加息3次,較9月時多5人;預期加息2次的人數則減少3個、至4人;另有3人預期明年加息4次。 上述改變與儲局調升經濟增長的看法脗合,亦令未來3年的利率預測中位數,分別較9月時調升25點子、至1.375、2.125及2.875厘,意味未來3年有望每年加息3次,最終長綫升至3厘水平。惟儲局沿用「逐步」(gradual)字眼來形容往後的加息步伐。 除了聯邦基金利率增到0.5至0.75厘區間外,貼現率(discount rate)及銀行額外存款利率同時相應調升25點子,分別增至1.25厘及0.75厘。儲局於會後聲明表示,勞工市場持續增強,近月職位增長穩健,失業率下滑,而通脹自年初以來續見上升。 道指連續5天破頂後,昨早段偏軟,最多跌48點,本港今晨3時15分(收市前1小時45分),跌20點,報19891點;標指升不足1點,報2272點;納指跌22點,報5441點。 日圓兌港元 低見6.67算 美滙指數紐約午市升0.3%,報101.38。美10年債息報2.5044厘,升3點子。日圓兌美元跌0.9%,報116.26,每百日圓兌6.672港元。 「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預計,特朗普任內赤字及通脹會上升,美10年債息明年將進一步攀升至3厘,並對市場造成損害。他指出,10年債息一旦升至3厘,就是債券牛市終結的明確迹象,且開始對企業債和垃圾債的市場流動性有實質影響,而股市和樓市也會出現問題。 貝萊德(BlackRock)則認為,特朗普計劃增加基建開支,不但令美債息上升,也會有助全球通脹繼續回升,繼而令環球債息明年也上升。「通貨再膨脹故事」(reflation story)會是明年重要主題,影響到投資者需重新評估投資部署。 原油庫存增 油價回落 此外,油價下跌,因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上周原油庫存不減反增。紐約期油曾跌2.8%,低見51.52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曾跌2.2%,低見54.49美元。 15 Dec 2016 經濟日報

深港通引爆2優勢 3內地基金搶灘 互聯互通招徠吸北水 華夏擬8成買港股

深港通引爆2優勢 3內地基金搶灘 互聯互通招徠吸北水 華夏擬8成買港股 深港通通車邁向最後直路,3家總規模達8,000億元人民幣的內地基金摩拳擦掌,看準港股估值廉宜及可分散人幣風險,搶推滬深港通主題新基金作招徠募資,或加倉部署港股。 目前內地有至少11隻主打中港市場的新基金正推售,普遍以滬深港通為主題;若以每隻最少籌兩億元(人民幣,下同),即合共募集22億元。 港股估值廉 兼分散人幣風險 其中月初完成募集、由內地第2大基金公司華夏推出的「華夏港股通精選股票基金」,建倉初期約80%資產均押注港股,更指「聰明錢」擬提早備戰深港通。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指出,H股現時較A股大約折讓兩成,對內地投資者來說成為「掘金重地」,惟強調持股比例仍需視乎市況而定。 華夏基金強調,內地經濟企穩好轉,但A股仍欠突破契機,加上中央近月對內地樓市調控力度明顯加強,令一筆「聰明錢」轉為布局境外資產,即將面世的深港通,是他們配置中綫投資的其中一個良機。 景順部署加倉 大成吸中小股 至於管理資產逾1,300億元的大成基金,旗下以深港通概念為主打的「大成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基金」亦正在募集資金。該基金經理冉凌浩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基金主要追蹤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佔比約80%。他相信,內地投資者更為關注中小市值港股的投資機會,日後深港通開通,有望縮窄中港兩地的中小型股票價差,故目標客戶群亦以看好中小型港股的內地投資者為主。 去年4月「港股大時代」期間成立的「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股票基金」,則計劃進一步加倉港股佔比,基金經理鮑無可指,不會預設中港股市投資比例,未來會規劃布局於股市互聯互通領域的更多細分產品。 3家內地基金同時看好港股行情,主要原因在於市盈率仍較外圍股市廉宜。冉凌浩及鮑無可同以「估值窪地」形容港股,甚至較內地A股更為吸引,驅使內地資金追逐有價值投資潛力的港股,未來大有修復估值空間。 指聯滙制下 港股如美元資產 其次在於分散人幣資產風險的需求,冉凌浩認為在聯滙制度下,港股可間接歸類為美元資產,港股變相可抵禦人幣貶值。陳志豪亦指,人民幣自去年至今已急貶逾一成,「投資港股有望坐享雙重收益,亦即坐享滙兌收益及投資收益。」故預計深港通啟動料吸引更多北水南來投資,遠較港人北上買A股活躍。 冉凌浩補充,內地投資者望能在「小而美」的恒生中小型股指數尋寶,除了發揮避險的

6地產股齊瀉 單日市值蒸發800億

6地產股齊瀉 單日市值蒸發800億 券商料樓價兩年最多跌22% 籲換馬收租股 港府對樓市加辣重挫地產股,6大發展商市值昨單日共蒸發近800億元,跌勢較4年前出招遏抑樓市時更甚。外資券商普遍看淡樓市,籲先減倉地產股並轉投收租股或房託基金。 受樓市新規影響,瑞信、花旗及德銀等大行相信,本港樓價未來兩年內將錄得11%至22%的跌幅;惟麥格理認為樓價仍有更上一層的動力。 夜期升170點 美股越萬八關 美國民主黨希拉莉不獲FBI起訴,美股早段升幅擴大至逾300點,重越18000關,港股夜期收報22956點,升170點;本港地產股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普遍靠穩,截至今晨2時,整體ADR相當於恒指升108點。 地產股昨跌幅介乎6%至10%(詳見表),新地(00016)及新世界(00017)挫9.9%及9%,包辦藍籌跌幅榜首兩位,跌勢亦較2012年10月及2013年2月、政府推樓市辣招時大,當年辣招宣布後首個交易日,2012年及2013年地產股市值分別減少388億及86億元。 摩根大通以「出乎預期」形容政府加辣,或令一二手住宅成交急跌,發展商或因應交投冷卻而加推銷售優惠,收窄利潤空間,故對地產股看法審慎,並建議減持恒地(00012)及土地儲備年期最長的新地。該行同時建議投資者應轉倉至較高防守性、商用物業多的地產股,例如九倉(00004)及領展(00823)。 摩通:九倉領展防守性高 瑞銀亦建議資金換馬至商用物業發展商,該行香港策略分析師梁裕昌指出,短期地產股或大機會面臨沽壓,恒地及嘉里建設(00683)將首當其衝。另新地能從其強勁現金流支持派息水平,長實(01113)仍具備能力捕捉良好投資機會,相信兩股較能抵禦新辣招衝擊。 「本地購買力強勁,國際環境波動下資金寧願留港,而內地資金持續湧港,加上發展商或考慮推更多優惠,均將成為樓市反彈原因。」麥格理中國及香港地產研究部主管吳嘉俊指,辣招實施時機較預期早,料樓價明年第三季見底,隨後重拾升勢,維持明年升5%預測。 吳嘉俊又謂,辣招令地產股於未來一段時間受壓,對收租股看高一綫,首選領展;長遠而言,新地及長實可分別於100元及50元以下撈底,因新地資產負債表健康且其銷售並非完全依賴賣樓;而市傳長實計劃高價出售旗下中環中心,雖未知何時成事,但對其盈利增加仍是利好消息。 撰文 : 何仲豪 毛睿智 8 Nov

「內熱外冷」 港股下半季望發力 盼北水加碼抗外圍利淡 專家:候調整吸

「內熱外冷」 港股下半季望發力 盼北水加碼抗外圍利淡 專家:候調整吸 德銀財困率先為港股第4季開局掀起波瀾,投資界料季初難逃「受累外圍」格局,惟調整之時亦是伺機入市良機,憧憬北水加碼南下,港股「受惠內地」影響更大,下半季有力造好。 按第4季表現計,港股過去10年共錄得9升1跌,升幅介乎2%至13.8%;唯一跌幅出現在2008年,其時美國爆發次按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恒指末季暴瀉20.1%。 瑞士寶盛:緊盯深港通反應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及香港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則對港股第四季傾向樂觀,形容是「受累外圍、受惠內地」的局面,「包括德國銀行健康狀況在內,歐洲今季有很多大件事,一定影響港股氣氛。但內地投資者仍然對港股有興趣,險企資金準備南下,宏觀經濟增長又企穩,需要顧慮的或只是內房發展。」 近期外圍環境波動,周雯玲預計港股短綫會繼續波動,同時提供入市機會。她相信港股第四季受內地因素影響會較大,意味造好機會大於造淡。能否確定上升,則需視乎深港通通車後反應,屆時要留意內地散戶投資意向及資金流對港股助力有多大。 摩根資產:工業消費股吸引 然而,港股第三季已累升12%,加上面對眾多不明朗因素,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估計,未來1、2個月大市觀望氣氛會較濃厚,難現突破。「關鍵在大部分疑慮釋除後,加上深港通通車憧憬,資金有望加碼流入本港撑起大市。」陸庭偉補充,內地險企資金規模高達12萬億元人民幣,若日後獲開放南下,規模足以長綫推升成交及大市表現,相對上,第四季或成提早部署的時機。 他相信H股將跑贏A股,因內地投資者仍憂慮人幣貶值,資金南下對冲需求仍高,籲留意市盈率吸引的周期性板塊,如工業股及消費股,以及高增長有市場的科網概念股。至於高息股及防守性股份,他認為板塊估值「偏貴」,上行空間不如下行風險。 交銀國際:跌穿22000可入市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師洪灝則認為,德銀危機仍會困擾投資者信心,相關憂慮「無辦法完全消除」,今季亦有其他風險籠罩(見另文--「7大中外關鍵事件 主導後市」),相信港股第四季一定會出現調整。 洪灝同時指,如果港股調整幅度明顯,如跌穿22000點關(較上周五收市低5.6%),亦是一個低價入市、部署長綫的機會。 短綫方面,外圍市場對德銀危機的憂慮減輕,帶動上周五美股及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造好,滙豐(00005)ADR折

特朗普民調追貼 美股收市挫166點 花旗調高當選機會至4成 避險錢撑金價

特朗普民調追貼 美股收市挫166點 花旗調高當選機會至4成 避險錢撑金價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本港今早9時展開首場電視辯論,華爾街普遍看好民主黨的希拉莉(Hillary Clinton)。 惟近日民望顯示,共和黨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經拉近雙方差距,引發市場憂慮,連同德銀股價急挫拖累歐洲股市大跌(詳見另文--「默克爾否認拒施援 德銀跌勢未止」),美股追隨下滑。 美元走弱 長債息失守1.6厘 道指曾跌178點,本港時間今晨4時(即收市),跌166點,報18094點;標指跌18點,報2146點;納指跌48點,報5257點。受德銀大跌拖累,美國金融股全下滑。美滙指數跌0.2%,報95.3;日圓向好,升0.7%至100.27兌1美元,每百日圓兌7.73港元。 受惠於避險升溫及美元走弱,現貨金曾升0.3%,報1,342.19美元;美債同樣向好,10年債息失守1.6厘關口,跌逾4點子至低見1.5719厘。芝加哥VIX驚慌指數尾市升18%,報14.5。 路透社調查指,約一半美國選民會根據候選人在電視辯論的表現來決定投票意向,故這場辯論備受全球各界關注。 倘特朗普贏辯論 市場更波動 CMC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休森(Michael Hewson)表示,假若特朗普今次辯論的表現較佳,勢將加劇市場波動,因為投資者會預期他入主白宮的機會增加。Commonwealth Financial Network投資總監麥克米倫(Brad McMillan)則指,市場對辯論的主要關注點,將是兩名候選人是否如印象般可怕,以及雙方如何攻守。 隨兩名候選人近日民調差距拉近,花旗亦把特朗普贏出的機會由35%上調至40%,並認為他一旦當選,將令金價及外波動加劇。金價年初至今已上揚26%,主因部分國家實施負利率,以及有英國公投脫歐等政治不穩,令資金湧向黃金這避險資產。星展亦指,市場憂慮特朗普當選,因此大選有助支持黃金價格。 花旗料3個月黃金期貨為每盎斯1,320美元,12個月則為1,270美元。今年第四季,金價料跌至1,320美元,最牛情況則看1,425美元,這計入特朗普勝出的可能性。該行指,倘希拉莉勝出,政策改變料不大,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亦不會有大變動;但假若特朗普勝出,加上其他政治風險,今年餘下時間的環球增長恐怕受限。 27 Sep 2016

北水突走資 港股暫受制24000 3因素拆解資金變化 惟夜期續升113點

北水突走資 港股暫受制24000 3因素拆解資金變化 惟夜期續升113點 美國聯儲局雖然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帶動環球股市上漲,港股一度重上24000關,但北水突然反手沽貨,拖累恒指90分鐘內從高位蒸發357點升幅。 投資界分析,近期港股成也北水敗也北水,美9月不加息利好股市,惟北水在長假前部署獲利,好淡爭持下,大市短綫在24000關難脫反覆。 港股通走資5.6億 7周首見 港股通昨日錄得淨流出5.6億元人民幣,最近7周首見,反映北水從港股離場。綜合市場分析,三大因素引北水沽貨,(1)季結在即,加上十一黃金周前停交易(9月29日,即下周四),內地基金需時間沽貨套利;(2)美不加息,美元仍弱人民幣未必大貶;(3)AH股差價指數已由年內高位146,收窄至119.5水平,套利空間已不大。 本港夜期升113點,收報23913點。截至本港今晨4時;計及整體藍籌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相當於恒指升83點。 「(昨日)11時半,港股通南向資金突然轉為沽貨,同時亦是恒指的轉捩點;下午3時半再見北水沽貨,恒指亦再跌」,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及香港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指,港股近日升市靠北水,故見內地投資者沽貨獲利,大市即「嚇一嚇」,引起市場對內地資金繼續不停買貨的疑惑,因已不是日日淨買入。她指AH差價已大幅收窄,平保(02318)溢價已倒掛,成為北水考慮因素。 至於後市,要看長債息走勢及美國總統大選。她指,債息走勢反映市場風險胃納及資金流,今次港股升市靠資金推動,若北水暫時停來,要看其他資金流的支撑;而美國大選是不穩定因素,「不是兩黨誰勝出而對大市有利,而是選舉有不穩定因素,已影響市場風險胃納。」 本月議息期完結,光銀國際資本董事總經理林樵基認為,缺乏消息下,未來一、兩周市況表現會較牛皮,「內地經濟數據例如PMI、第三季經濟增長等,要到下月中方有公布,加上十一假期前夕,市場呈觀望態度及趁高獲利離場。」他預期短期大市上下區間為23000至24000點水平橫行。至於北水減少,他認為港股通一向有額度限制,不會因而引致大幅調整。 息口敏感股俏 光銀看好長實 加息陰霾消除,一眾息口敏感股造好。林樵基較看好長實(01113)等本地地產股,「今年以來地產股走勢不俗,加上最近一手樓銷情暢旺,利好本財年盈利表現」,但要留意明年樓市周期及發展商樓盤質素。 UBP亞洲首席經濟

儲局按兵 8成官員料年底加息 耶倫指經濟漸改善 美股收市漲163點

儲局按兵 8成官員料年底加息 耶倫指經濟漸改善 美股收市漲163點 聯儲局結束一連兩日會議,一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維持利率於0.25至0.5厘區間。惟最新預測顯示,8成官員預期年底前將加息一次。 儲局17名與會官員中,多達14人預期今年將會加息一次,幅度為0.25厘,即利率加到0.5至0.75厘區間。市場相信儲局12月將再次加息,幅度為0.25厘。官員同時調低未來兩年的利率中位數預測,分別為1.125及1.875厘,較3個月前同樣調低0.5厘,並首次給予2019年的預測,為2.625厘。 7票贊成9月不加息 3票反對 會後聲明指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增強,經濟活動已重拾動力,並指短期經濟風險已「大致平衡」(roughly balanced),為去年12月加息以來首次使用相關字眼。今次會議的投票結果為7票贊成及3票反對,反對票數為2014年以來最多,反映鷹派官員不滿儲局遲遲未肯加息。 對於今次沒有加息,是否代表儲局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於記者會上斷言否認,稱局方選擇等候,主因希望見到更多人重投職場,以及通脹進一步邁向2%目標,況且官員也未見到經濟過熱。 至於今次會議有3名官員投下反對票,為耶倫上任兩年以來最多的一次,她表示,局內的分歧並沒外間想像般嚴重,大家也有經濟正逐步改善的共識;再者,有部分官員不同意某些觀點,是非常合理的事。3名反對官員分別是波士頓儲行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克里夫蘭儲行行長美斯特(Loretta Mester),以及多次主張加息的堪薩斯城儲行行長喬治(Esther George),他們都提出加息0.25厘。 道指反覆向上,本港今晨4時(即收市),升163點,報18293點;標指及納指分別升23點及53點,報2163及5295點。Stoxx歐洲600指數收市升0.4%至342.46點;英法德股分別升0.1%、0.5%及0.4%。美滙指數尾市跌0.2%,報95.86。 美國債息倒跌,2年期債息尾市跌0.8點子至0.7662厘,10年債息則跌2點子至1.6667厘。 油價續升,主因美國能源信息局公布,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減少620萬桶,與周二公布減少750萬桶的非官方數據走勢相同。紐約期油最多升3.3%至45.49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曾升2.7%至47.11美元;兩油午市升

聚焦美日議息 道指收市升9點

聚焦美日議息 道指收市升9點 新債王料儲局按兵 巴克萊法巴籲出手 聯儲局本港時間周四凌晨2時公布議息結果,外界普遍認為局方將會按兵不動,惟可能對年底前加息作出強烈暗示。 「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便估計儲局本月不會出手,但會發放鷹派言論。惟巴克萊和法巴兩家一級債商大唱反調,認為沒有所謂加息的完美時機,儲局應該果斷行動。 歐美大市觀望儲局和日本央行議息結果,道指早段最多升107點,截至本港時間今晨4時(即收市),升9點,報18129點;標指升不足1點,報2139點;納指升6點,報5241點。Stoxx歐洲600指數跌0.1%,收報341點;英德股升0.3%及0.2%,法股跌0.1%。 加息預期未見升溫,美元變動不大,美滙指數午市升0.1%,報95.97;美10年債息報1.6857厘,跌2點子。 岡拉克:聲明或放鷹派訊號 雖然儲局官員近日言論顯示,局內對本月加息看法實是勢均力敵,但利率期貨反映,市場預期9月與11月加息的機會分別只有22%及28.7%,12月機會則高達58.2%。財經新聞網站CNBC訪問了41名經濟師,有多達90%人認為儲局本月不會加息,並有81%人認為儲局12月加息。 岡拉克便預期儲局本月繼續按兵不動,但將在聲明中發放鷹派訊號,暗示短期內加息。他相信,在今年稍後待市場預期加息機會達至40%水平,儲局官員才會決定出手。 富國高級經濟師維特納(Mark Vitner)亦指,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增長未達2%,環球經濟動盪,近期經濟數據亦見疲弱,不宜在此時加息。 法巴指 加息無完美時機 不過,巴克萊及法巴卻認為,市場過分低估了官員的出手意圖,亦是逾一年來首次有兩家一級債商預期9月加息。 法巴指出,加息並無完美時機,經濟數據中總有不確定因素存在,盡管今年來市場出現諸多震撼,令儲局延後出手,但美國就業穩固,局方目前有繼續政策正常化的窗口,相信會好好把握。巴克萊亦稱,預測儲局9月加息非異想天開,因官員已向市場傳達有關信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及副主席費沙(Stanley Fischer)在Jackson Hole年會想說的就是如此。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師贊迪(Mark Zandi)也認為,倘儲局本月不加

二手物品買賣App 過剩物資可變錢 主婦銀髮族也可做賣家 用戶自由定價

二手物品買賣App 過剩物資可變錢 主婦銀髮族也可做賣家 用戶自由定價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引發淘金熱,來自新加坡的賣物手機應用程式Carousell近日極速冒起,攻港不足一年,已有100萬件商品上架,1月開始,每月交易率增長35%。 該App認為「手機世代」,人人皆可用科技帶來更好生活,冀可鼓勵家庭主婦及銀髮族都成為賣家,處理家中過剩資源。 不足1年 100萬件商品上架 利用閒置資源,以減少浪費為最大原則而生的「共享經濟」概念崛起,發展得愈來愈多元化,由住宿、辦公室、車位、衣物到書本都有初創企業摩拳擦掌。(見表) 拍賣網並非驚天動地的新理念,來自新加坡的拍賣手機應用程式Carousell,盼顛覆賣物只限於桌上電腦的傳統形式,令每個擁有智能手機的人,都可成為賣家。 Carousell國際副總裁蔡家驥,曾效力現時全球最廣為人知的房屋租賃網站Airbnb。他認為,前東主Airbnb與Carousell有很多共通點,前者鼓勵房東租出多餘空間,與旅客配對,空間提供者可賺錢,使用者則可用相宜價錢找到落腳地,有時候更可與當地人接觸同住;後者鼓勵用戶將家中多餘物品擺上平台,由用戶自由定價及與買家溝通,賣家可將無用之物「變錢」,買家則可以較低價錢取得心頭好。 手機拍下物品 便可放上程式 蔡認為,現時是「Mobile generation」(手機世代),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工具。 他指,以往想將物件擺上網拍賣,需要先找相片儲存空間,上載後再嵌入拍賣網,而且需不斷上網查閱最新情況,相對不便。Carousell主打手機應用,賣家只需用手機拍下物品,就可放上該程式,介面猶如Instagram,其他用戶可以「心心」表達喜愛,另可利用內建的聊天功能,在不提供手提電話號碼下,與買家交流。 蔡指,以往上網族以年輕人為主,但本港智能手機滲透率高,令拍賣門檻降低,笑言家庭主婦及長者都可一嘗賣物樂。 Carousell另一賣點是可將二手物件的買賣相片分享至社交平台,如Facebook(fb)及instagram,故賣物對象除App上的陌生人外,還可擴展至賣家原有圈子。蔡指,現時用戶每日在平台上的逗留時間約17分鐘,可媲美Instagram。 Carousell源自新加坡一個創業比賽,意念在54小時內誕生,曾試過有郵差在App內購買電動車,結

近2年全球最大IPO 郵儲行今招股

近2年全球最大IPO 郵儲行今招股 國際配售已足額 潛力大券商籲長綫持有 今年全球最大新股(IPO)郵政儲蓄銀行(新上市編號:01658)今起開始招股,最多集資627億元,當中已獲基礎投資者認購逾7成股份。市場消息指,國際配售部分亦已獲足額認購。有券商預期,份屬重磅股的郵儲行短綫較難炒,但增長潛力大,可長綫持有。 營運指標勝四大行 撑估值 郵儲行是次發行121億股,每股發售價介乎4.68元至5.18元,集資566億至最多627億元,僅次於2014年阿里巴巴的250億美元(1,950億港元)。以每手1,000股計,入場費5,232元,下周二(20日)截止認購。 近月以來,內銀股股價整體表現不俗,而郵儲行今次招股作價表面上亦不低於已掛牌的內銀。值得留意的是,郵儲行的多項營運指標更勝四大行,支持其估值。當中包括去年底不良貸款率僅0.8%,今年上半年更收窄至0.78%,撥備覆蓋率達298%,遠高於150%的監管要求(見表)。 擁4萬網點 客戶達5億 董事長李國華相信,集團營業網點、客戶基礎及資產質量為該行主要優勢,「相比四大行,當然有很多好處值得學習,但郵儲行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我們網點數量超過4萬個、個人客戶數量達5億個,不良貸款率亦遠低於同業。」未來會繼續維持審慎風險偏好,防範不熟悉或高風險的行業貸款。 李國華表示,上市後將高度重視股東價值回報,保證未來每年派發不少於10%的淨利潤作股息。 一如近年上市的重磅IPO,郵儲行亦擁有重量級基礎投資者。除了去年底引入包括國壽(02628)、摩通等10名戰略投資者外,該行更獲6名基礎投資者護航,認購77%總發行股份。當中以中國船舶集團及上港集團認購34.2億及33.5億股最多,若以招股價下限計,分別相當於160億及157億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預期,郵儲行或錄得輕微超購,「本地投資者偏好細細粒新股,郵儲行非他們口味」,但受惠業務及國企背景,預期未來有機會納入指數成分股,股價會慢慢上升。 另外,內地券商招商證券亦公布擬發行最多11.8億H股,集資主要用作拓展業務,聯席保薦人為招商證券、摩通及摩根士丹利。 撰文 : 趙穎妍 14 Sep 2016 經濟日報

憂美下周加息 港股考驗23500關 低位料有支持 緊盯北水南來力度

憂美下周加息 港股考驗23500關 低位料有支持 緊盯北水南來力度 美國聯儲局上周五突然「放鷹」,觸發加息預期升溫,美滙指數撲96關口,環球股債急挫。港股藍籌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大跌,相當於恒指跌逾340點,場外的黑期更急瀉逾500點,投資界料恒指今日力保23500大關。 環球關注美國收緊貨幣政策情況,當中有三個關鍵:(1)儲局於香港時間9月22日凌晨2時公布議息結果,加息機會率為30%(詳見另文--「英央周四議息 聚焦暗示減息否」);(2)杭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後,各國或尋找貨幣刺激以外的措施催谷經濟,減低歐亞地區的央行放水預期;(3)美國10月14日實施貨幣基金新規,導致資金正大規模撤出貨幣基金;據富瑞統計,美國貨幣基金近4周走資480.24億美元,相當於3,722億港元。 港股通吸資勁 掃高藍籌 不過,本港資金仍然充裕,料股市低位有支持。美元拆息上升暫未影響港元拆息水平,3個月港元拆息維持低於美息0.27厘;其次是北水持續南下,上周港股通勁吸254億元,「大時代」後最勁,並掃高重磅藍籌股,令上周五亞洲區股市全綫下跌,恒指卻逆市升0.8%。另外,北水南下被視為分散人民幣貶值風險,故美元再升、人民幣趨跌,料繼續刺激資金南下。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認為,美國月內加息機會仍然較低,但隨着外圍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可能變得謹慎,加上在深港通及險資獲准入市支持下,港股近日累積升幅不小,短綫面臨獲利壓力,「有所調整亦是正常」,預期年底前恒指上下區間介乎23500至25000點水平。 「若無其他特別利好消息,預計25000點是個較大的關口,會有阻力。」他解釋,美國加息預期突然升溫,但近期內地經濟數據顯示有回穩迹象,加上市場憧憬深港通及險資入市,好淡因素爭持會持續一段時間。 券商:H股估值仍便宜 北水熱情持續,廖群指重點是南下資金能否陸續有來,「不見得資金會一天比一天多,但維持(南下)則有可能。」相比A股市場,H股目前估值便宜,AH股差價反映仍有上升空間,他看好軟件及互聯網等新經濟及新興產業股。 雖然美股應聲下跌,但星展(香港)財富管理部署理投資總監(北亞)李振豪認為,目前反映美國加息可能的幾項指標都未有明顯轉強,本月加息機會率約30%左右,美滙指數則處於90多水平,較去年加息前夕的50%機率及美滙在98至100水平有明顯差距。

轉帳功能 WeChat Pay助用戶社交理財 不收跨銀行服務費 朋友即時收信息

轉帳功能 WeChat Pay助用戶社交理財 不收跨銀行服務費 朋友即時收信息 個人對個人(P2P)支付服務在內地流行已久,金管局早前批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予5間公司。在內地擁有豐富支付經驗的WeChat,上周五宣布推出WeChat Pay「轉帳」功能。 騰訊國際業務部香港及台灣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表示,未來希望加入更多新功能,如支付交通費、交不同費用等。惟坦言需時與夥伴洽談,故未有任何時間表。 早於今年農曆年間,WeChat已在港推出「利市」功能,讓港人體驗內地微信上的「搶紅包」。之後,WeChat錢包內容愈來愈豐富,包括旅遊、服裝、美容、海外直送、飲食、門票、交通及慈善等8個範疇。 有否設定密碼 影響轉帳額 金管局發出「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後,不少公司也公布新增功能搶市場。但WeChat只宣布推出「轉帳」功能,是否太少? 譚樂文回應指,品牌在港已有上百萬用戶,優勢在於背後有社交平台支持,用戶間早已建立了朋友關係。而轉帳功能方便朋友間的社交活動,如夾錢食飯時可即時過數,過數後朋友可即時收到提示信息,用戶又可隨時查看轉帳紀錄。 WeChat香港不會收取任何跨銀行轉帳服務費,在支付上也未能與內地的微信互通。內地微信的功能也不能與WeChat連接。中港兩邊走的用戶,可自行開設WeChat香港及內地微信。 用戶亦要留意,錢包內未有綁定信用卡的用戶,轉帳時不用提供密碼。但單次、每日及每月的轉帳限額,跟已設有密碼的用戶有異(見表),必須留意。 另外,年累積使用金額超過2.5萬元或錢包內的餘額逾3,000元,必須向WeChat登記個人資料。 譚樂文指,現時有幾十個香港商戶在錢包內,銷售不同商品,有些亦在自家的「公眾號」開通WeChat Pay。他相信,初期用戶的交易金額會較細,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及培養市場後,才會有較大進展。「誰不想有更多付費的方法,但要一步步發展。」 他進一步指,一些用量高的商品較受歡迎。如之前推出的1元Pacific Coffee電子咖啡券,一推出很快搶購一空,再推時亦是如此。「一些門票、車票如機票也受歡迎。」 撰文: 梁巧恩 12 Sep 2016 經濟日報